张艾娅,肖 景
(华中师范大学 图书馆,武汉 430079)
新媒体视域下我国高校图书馆工作研究综述
张艾娅,肖景
(华中师范大学 图书馆,武汉 430079)
新媒体时代,新技术、新应用、新形态的广泛推出和应用,为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梳理分析2009年以来新媒体视域下我国高校图书馆工作的研究现状、进展、热点,以及高校图书馆在利用新媒体技术等方面所取得的理论成果、实践经验及其存在的问题,有助于为新媒体背景下的图书馆工作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新媒体;高校图书馆;文献综述
新媒体(New Media)一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末的美国。1967年,时任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技术研究所所长的P·戈尔德马克在一份关于开发电子录像商品的计划时首次提到。早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新媒体下过一个定义:新媒体就是网络媒体。清华大学熊澄宇教授认为,从媒体发展角度看,所谓新媒体是一个相对概念,“新媒体”是相对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的“旧媒体”而言的,“广播相对报纸是新媒体,电视相对广播是新媒体,网络相对电视是新媒体”。当今我们所说的新媒体通常指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之上出现的媒体形态[1]。美国《连线》杂志认为,“新媒体是由一点对多点变为多点对多点的一种媒介,一种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形态”[1]。譬如,网络媒体、手机移动客户端媒体、网络电视等媒体形态可作为新媒体的典型代表。综上所述,新媒体是伴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影响应运而生,在网络虚拟空间中无数交流者可以实现对等交流、互动交流、个性化交流,并集数字化、交互性、个性化、即时性等特点于一身的媒介新形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媒体风”席卷各行各业,在以移动终端、微信、微博为代表的我国新媒体的创新发展趋势日益强化的今天,高校图书馆传统工作模式和机制也面临着巨大挑战与机遇。在新媒体视域下的高校图书馆也将可以在数字化建设、移动化信息服务、宣传路径、活动育人方式等方面顺势而为、奋楫争先。
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不断改变着人类获取知识、利用资源的方式方法。新媒体环境下日益普及的数字化、信息化也将打破传统的信息服务模式,在给我国高校图书馆的职能和服务带来新的挑战和难得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将催生一次深刻的变革。《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4图书馆版)》显示,未来5年,图书馆馆藏图书资料将只是信息资源的一部分,信息资源借助新媒体网络技术将具有共享性、互动性、开放性,呈现方式也更趋多样化[2]。为探析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在新媒体环境下的研究现状和关注热点,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分别从该研究的年度文献量、高影响力的研究者的研究视角、研究热点及趋势入手,在搜索、筛选、精读、分析大量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 进行总结归纳。
1.1从研究的文献数量看,逐年增多
自2009年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网络平台风生水起之日算起,近几年我国大学图书馆立足于“新媒体”视角开展的研究成果也呈现出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研究现状。为从数字上更加简洁、直观地展示该研究的概况,笔者分别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学术辑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博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万方中国学术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将文献检索时间界限定为2009 年1月至2015年8月,再以“新媒体”、“高校图书馆”为主题词进行综合检索,共检索到150篇文章。为确保文献文本的科学性,笔者又依据文献摘要对检索结果进行筛选、检索更新,除去重复发表的论文以及偏离主题的论文,共检索有效文献样本147 篇,其相关研究的时间分布(截止2015年8月31日)、文献数量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不难看出,在新媒体视域下,较早对我国高校图书馆工作开展研究是广东教育学院的黄润发表在2009年《大学图书情报学刊》上的《新媒体与大学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一文。该文颇具前瞻性地探讨了新媒体的定义和特点,并阐释了高校图书馆如何运用新媒体技术创新其信息服务工作。随后伴随着微博用户的井喷式增长、微信公众平台的开发和运营,围绕新媒体和大学图书馆的研究文献数量逐年上升,并逐渐成为图书馆研究领域关注的热点和集中点。不难想象,未来新媒体视域下的高校图书馆研究将更为全面深入,呈现出新的研究态势。
表1 新媒体视域下国书馆工作研究论文数量统计表
*注:2015年仅统计前8个月文献数量
1.2从研究视角看,呈多样化、多元化特点
笔者以微观的视角,采取通读和细读相结合的方法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归纳,研究表明:当前高校图书馆的移动信息服务、“微”服务(微博、微信、微视、微书评)多元推广策略研究以及相关的比较研究、移动化数字化图书馆涉及的技术应用、创新阅读方法方式研究、图书馆读者活动以及社会化服务建设等相关研究是目前研究中用力集中且研究成果较为丰硕的部分。具体而言,其主要研究视角如下:
(1)立足“微时代”的新媒体营销视角。目前,微博、微信作为新兴媒体已被不少高校图书馆所接纳并应用。“微服务”、“微营销”也日益成为研究者们关注的热点选题。如,王健(2014年)以宁夏师范学院为例,由点到面地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现状,并就如何借助微博、微信等新“微”力量优化图书馆服务模式、拓宽信息服务外延等进行了学理探讨。黄国凡(2015年)等人则考虑到暑期大多高校图书馆微博停止运营,立足于这一研究“空白点”并有效结合厦门大学图书馆官方微博暑期策划的系列营销活动,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在“淡季”有效运营微博的“秘籍”:“应贴近读者,适时创新,突出特色,增强互动,充分发挥新媒体服务的积极作用”[3]。赵雯(2015年)则以更为广阔的视野,基于互联网思维,以微博和微信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为例探讨了其如何开展“微营销”。赵雯认为,高校图书馆应“树立和强化利用微博和微信营销的理念”、“不断宣传推广官方微博和微信”,并强调,“利用新媒体开展营销的最终目的是提升服务质量,(但也)要规避营销风险”[4]。马江宝(2014年)的观点有其代表性: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各种新的营销技术手段,加强硬件、软件系统建设,构建更加人性化的图书馆立体营销模式,实现传统营销与新媒体营销相融合”[5]。
(2)读者服务的视角。读者服务研究是个老话题,但伴随着近年新媒体发展的东风,立足新媒体技术开展的读者服务的研究又迸发出新的活力。因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普及,使大学生更倾向于在移动设备上便捷地获取图书馆资源。彭莹(2013年)分析了新媒体的阅读特征,并阐述了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读者互动服务模式。汪丽萍(2014年)则从馆内、网络和馆外三个方面提出高校图书馆进行新媒体阅读推广服务读者的策略。姚雪(2015年)对应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读者服务的河南高校图书馆调研后认为,其读者服务功能(新书推介、催还提醒、学科导航、读者咨询、活动推送)日趋多元和便捷,但也存在着“功能开发应用低”、“信息内容更新慢”等待完善的问题[6]。王英(2013年)等人则从新媒体阅读环境对大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娱乐化、多元文化冲击)出发,提出应“建立心理健康数据库、成立读者心理健康网络教育中心、培养专业的心理健康咨询馆员”等举措服务广大读者[7]。孟芳芳(2013年)在《高校图书馆在新媒体环境中服务社会化研究》一文中则立足于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功能,在其支持与反对的论证中强调大学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必要性与存在的问题。时婉璐则认为,图书馆应有效利用SoLoMo(社交 social、本地 local、移动 mobile等3个英文单词的组合)概念积极创建社会化媒体营销地图,使图书馆在移动技术发展中抢得先机[8]。
(3)比较研究的视角。在笔者检索到的文献中,以对比研究的视角开展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工作研究的文章寥寥。某种程度上,目前关于高校图书馆开展的对比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如,王静(2013年)等人在对比分析中指出,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中的微博移动营销与微信移动营销两者在平台特色、定位模式、用户行为等方面存在不同:微博移动营销“更加注重传播和体系化的运营”,而微信营销则注重“互动和综合性”。分析两者异同后,研究者提出通过“设立营销团队、细分粉丝群体”来将两者进行整合,取长补短进而提升其移动信息服务微营销的传播效率[9]。与王静等人的研究视角略有不同,袁惠仪(2014年)采用的是在个案研究中展开对比分析。其研究立足于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的微博与微信服务,进而对比二者的优势与不足,分析较为细微但提出的对策建议则缺乏新意。龚雪竹(2014年)的比较研究视角则更为宏观。她以新浪微博为例,运用词频统计分析法比较了173个公共图书馆和258个高校图书馆的微博运营情况,通过观察二者的“创建时间、发布时间、词频、影响力和话题”得出二者“微博发布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并就今后图书馆微博建设进行了探讨[10]。
1.3从研究趋势看,从细节到战略逐渐深入
重塑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生存发展环境、推动图书馆自身变革是当前新媒体环境下大学图书馆研究的发展趋势。其中,移动图书馆的信息服务研究、馆员和大学生读者的媒介素养教育、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形象塑造等相关研究已陆续展开。
首先,新闻传播学、网络空间艺术设计、法律等多学科交叉研究新趋势凸显。如,孟方卿(2011年)认为新媒体环境成为大学图书馆新的物质载体,“空间功能的变化要求新的设计手法与之相适应”,因此便尝试从空间环境艺术设计着手研究新型数字化高校图书馆的形象塑造[11];孟茹(2014年)则从国际著作权法的视角,阐述了新媒体环境中高校图书馆的版权保护与传播伦理[12];贺小飞(2010年)等人提出“通过建立新媒介素养阅览室、设置媒介素养课程体系和举办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活动”等提高大学生读者的新媒体素养[13]。钟进华(2014年)、刘旻净、黎环(2014年)也就读者信息素养提升展开了相关研究。
其次,针对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馆员的综合素质提升,近两年不少研究者将研究目光投向了这群图书馆工作的“幕后者”。如,孙红萍(2014年)认为新媒体时代语境对高校图书馆馆员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摒弃传统的单一观念,树立新型的多元服务型观念;掌握必要的网络信息技术能力和外语基本能力……”[14]。张燕(2015年)、侯辉(2015年)则分别探讨了新媒体时代图书馆员的素质结构、执行力提升等问题。
此外,在IT技术的发展进程中,国内该领域的相关研究逐渐注重新媒体开发应用研究,这是当前研究颇为新颖的部分,已引起研究者的密切关注。如,魏秀娟(2015年)强调应善用新媒体技术,积极培育“高校图书馆读者培训、学科化服务、社会服务的生长点”[15];宁岩等人(2015年)则以哈尔滨工业大学图书馆为例,探讨了基于社交网络实施嵌入式服务和自建嵌入式“燃想”社交网络平台的设计思路,创建了搭建学科知识存储库的“知识云”、提供咨询服务的“微博站”、网罗“话题场”的“书友圈”等,为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图书馆嵌入式服务的发展策略、创新性应用模式做了有益探索[16]。
在学界和业界的努力下,当前新媒体时代的高校图书馆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经笔者梳理、研究相关研究文献发现,该研究目前尚存在些许不足:
①个案研究多,宏观体系研究少。笔者梳理发现,目前众多研究者专注于某一高校图书馆(如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等)展开研究,且大多泛泛而谈,坚实精深者寥寥。此外,因新媒体兴起时间较短,目前该研究尚处在分散研究、百家争鸣的时期,以宏观视野开展的量化研究甚少,因此也尚未形成统一完善的理论框架体系。
②理论阐释多,问题研究少;经验介绍多,具体化、可操作化的研究却相对不足。不少研究者将目光主要集中高校图书馆的微服务模式、提升读者和馆员媒介素养的经验方法等层面,这些已成为当前高校图书馆研究的热点和新视点。然而,对高校图书馆新媒体营销的负面影响、移动图书馆数字版权保护以及与之相关的多媒体信息处理、信息压缩与存储、信息安全等关键技术的研究相当缺乏,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和探索。
高校图书馆历来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的重镇,大数据时代、新媒体时代更是如此。不可否认,新媒体视域下我国高校图书馆研究在短短几年中成绩突出,但我们也要清楚地看到该研究体系化程度较差、尚没有形成多学科携手合作的局面,因此整体研究水平还亟需提高。知其不足而后进,这应是我们在日新月异的科技浪潮中推进高校图书馆研究体系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必要态度,也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总之,新媒体浪潮下的高校图书馆改革研究已迫在眉睫且至关重要。在笔者看来,未来,我国高校图书馆研究的火种将被“点燃”,并将在移动资源建设、服务体系建设、技术体系建设、社会功能拓展等方面取得更多开创性成果。
[1]安锦.公共图书馆如何应对新媒体迅速发展的挑战[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1,(02).
[2]吴海鸥. 新媒体联盟报告:未来图书馆就在你的指尖[N].中国教育报,2014-12-10.
[3]黄国凡,龚晓婷,毕媛媛,等.高校图书馆暑期微博运营的实践与启示——以厦门大学图书馆为例[J]. 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15,(01).
[4]赵雯.基于互联网思维的高校图书馆微营销研究——以微博和微信的应用为例[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5,(05).
[5]马江宝.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立体营销模式研究[J].图书馆研究,2014,(06).
[6]姚雪.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15,(07).
[7]王英,邓朝金,苏甜.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读者管理模式的优化[J].图书情报工作,2013,(01).
[8]时婉璐. 基于SoLoMo的图书馆服务营销[J]. 图书馆建设,2012,(10).
[9]王静,周华,周红,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微营销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3,(10).
[10]龚雪竹.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微博的比较分析[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4,(06).
[11]孟方卿.新媒质转型下高校图书馆内部空间环境艺术设计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12]孟茹.新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的版权保护与传播伦理[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4,(10).
[13]贺小飞,刘庆.论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媒介素养教育[J].保山学院学报,2010,(04).
[14]孙红萍.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员的新要求[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4,(10).
[15]魏秀娟.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生长点探析[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2).
[16]宁岩,任俊霞,姜长宝.高校图书馆嵌入式社交网络平台的建设与研究——以哈尔滨工业大学为例[J].图书馆,2015,(08).
责任编辑周觅
G258.6
A
1003-8078(2016)03-0116-04
2015-11-15
10.3969/j.issn.1003-8078.2016.03.28
张艾娅,女,贵州江口人,馆员,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图书情报管理、高等教育管理;肖景,女,湖北咸宁人,馆员,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图书情报管理、高等教育管理。
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专项资助重点项目(2014A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