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应用

2016-09-18 03:04:37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辽宁沈阳110041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22期
关键词:神经内科肢体神经功能

李 鹍(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辽宁 沈阳 110041)

探讨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应用

李 鹍
(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辽宁 沈阳 110041)

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0月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的临床脑卒中治疗以及常规护理方法,而观察组45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康复护理,分析和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有效率为75.56%,而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脑卒中;康复护理;神经功能

脑卒中是指由局部脑组织血液供应障碍所引起的脑组织缺血病变以及一系列神经功能障碍的症状。近年来,随着生活压力的不断上升以及心血管病发病率的上升,脑卒中的发病呈逐年上升之势。其发生机制较为复杂,相关研究表明,脑卒中的发生与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有直接关联,目前临床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方法是通过药物进行抗凝、降纤。然而虽然脑卒中的治疗效果越来越好,但是容易遗留肢体后遗症,给患者的正常生活带来很大障碍。而康复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肢体功能,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本文对比分析了常规护理和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0月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8例,女32例,平均年龄(46.2±10.3)岁。将9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男29例,女16例,平均年龄(45.8±10.4)岁,采用常规临床脑卒中治疗方法及常规护理;而观察组45例,男29例,女16例,平均年龄(46.4±10.8)岁,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康复护理。两组研究对象均确诊为脑卒中,且其他一般临床资料对比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两组研究对象均进行神经内科脑卒中常规治疗以及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康复护理,具体护理方法如下。首先,进行心理康复护理。大多数的脑卒中患者常出现偏瘫、失语等临床症状,不仅给患者的正常生活带来十分大的不便,而且带来很大的心理打击,使患者产生消极、担忧的心理。而医护人员的心理关怀与鼓励有利于增强患者的自信心,护理人员应该多跟患者进行交流,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鼓励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治疗,保持乐观的态度,有利于病情的恢复。其次,对肢体运动进行康复护理。脑卒中患者容易出现肢体运动功能的缺损,而康复运动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肢体正常功能。护理人员应该鼓励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肢体锻炼,增强骨骼以及关节的功能,有利于减少患者的致残率。第三,对患者进行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注意观察患者的口腔卫生、排尿情况以及四肢情况,保证患者的呼吸、排泄以及血液循环正常。

1.3疗效评价:护理2个月后对临床效果进行疗效评价,质量评判标准如下:①基本痊愈:病残0度,神经功能评分下降91%以上;②明显改善:病残1~3度,神经功能评分下降46%~90%;③有改善:神经功能评分下降18%~45%;④无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少于18%;⑤恶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上升超过18%。其中治疗有效包括基本痊愈、明显改善和有改善。治疗无效包括无效和恶化。

1.4统计学方法:通过SPSS18.0进行数据统计学处理,两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见表1。观察组中基本痊愈人数为12例,显著改善人数为20例,有改善人数为11例;而对照组中基本痊愈人数为5例,显著改善人数16例,有改善人数为13例,无效和恶化人数共11例,显著高于观察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观察组中有效例数为43例(95.56%),而对照组有效例数为34例(75.56%),显著低于观察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研究对象护理后临床效果分布(例)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后效果比较(例)

3 讨 论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目前康复医学是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学科,与患者的疾病恢复具有十分重要的关联。在近几十年的临床治疗中发现,康复护理对于脑卒中的患者的治疗与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伤残率,提高患者的身心健康水平。一般情况下,脑卒中患者容易出现肢体运动功能缺损、偏瘫以及失语等症状,而正确的康复护理有助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减缓脑卒中患者病情的发展。同时,康复护理不仅仅对患者的病情本身进行护理,同时也对患者的心理进行护理,有利于增强患者治疗疾病的自信心,减少消极和忧虑等负面情绪,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有利于病情的改善。本文中,进行康复护理的患者中,治疗有效的人数为43例(95.56%),而对照组有效人数为34例(75.56%),说明采用康复护理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及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1] 尹红梅.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4,11(14):64-65.

[2] 苏弦.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3,19(24):125-126.

[3] 倪忠梅.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4,33(2):165-166.

R473.74

B

1671-8194(2016)22-0221-01

猜你喜欢
神经内科肢体神经功能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系统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对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肢体语言
第一财经(2019年6期)2019-06-25 19:26:10
肢体写作漫谈
天津诗人(2017年2期)2017-11-29 01:24:34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哈尔滨医药(2016年1期)2017-01-15 13:43:13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辛伐他汀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山东医药(2015年38期)2015-12-07 09:12:27
针刺改善血管性痴呆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21例
神经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