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与同学聚会时,他正读六年级的孩子告诉我,自己在校经常会“被劳动”。今天不是被老师安排去端个茶杯,就是明天被吩咐去擦擦桌子、拿个教具什么的。问题的关键是老师大多用命令的口气,很少用请字或商量的口吻,言语中透露着几分不情愿或不满。用他夸张的玩笑话说,老师简直把学生当成了“杂役”。
其实,在学校生活中,类似这样的事情很多。这,不禁也让笔者想起小时候的经历:那时候,老师的办公室脏了,会安排学生去打扫;老师口渴了,便让学生去倒水;老师上课忘记拿东西,也会让学生去跑腿;老师没来得及批改作业,则洒脱得让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替改;更有甚者,一到农忙时还要拉上学生帮着忙“三夏”或“三秋”,如此等等。有些教师指使学生干活,却很少考虑孩子的感受或征求意见。
或许,那时的孩子可能因年纪太小、思想单纯,表现欲较强,一般对老师的安排言听计从。有些平时难得与老师亲近的学生,甚至认为老师安排自己干活是一种荣耀。然而,时过境迁,孩子们对事物的判断已然有了新的标准。
中国历来有尊师重教的传统。按说,老师安排学生替自己干些力所能及之事,也是在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习惯,但是,如果一位教师连自己分内之事,也要让学生代劳,就会让我们的教育“变味”。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身教胜于言教。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在平时的工作中,教师应注重加强个人修养,努力使自己在品德、才学、行为上为学生树立榜样。自己不做的或不愿做的事情,怎么能要求学生去做呢?也许这些教师没有想过,自己的行为对学生也是一种“教育”。他们更没有意识到,这样的“被劳动”“教育”,将会对学生产生怎样的影响?
一方面可能会让学生认为老师“滥用权力”,不利于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当今社会,提倡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是建立在承认师生双方都拥有自身的权利,双方的权利互补而不对立的基础之上。教育的效果,很重要的一点就取决于师生的情感能否互动。教师只有率先垂范、言行一致,真正热爱学生,才能赢得他们的尊敬。如果师生做到互敬互爱、相互信赖,可以提高教育效果。反之,必将会削弱教育效果。
另一方面或许会增加孩子的反感,导致教师的威信下降。教师长期安排学生代劳,可能在让学生无条件地服从,乃至“从属”于教师的同时,最终会产生抵触心理。在当前知识爆炸、价值观多元的时代,教师越来越需要依赖自身的人格魅力,而不是依靠职业权力获取威信。笔者认为,一名真正拥有威信的教师,不仅能使自己的教育行为更加有效,更好地引导学生的全面成长,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增强自己从事教育工作的自信心和使命感,从而促使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步入更高的阶段。
毋庸苛责的是,在平时的生活中,老师也需要学生的帮助。其中,也反映出老师对学生的态度。一个心里有学生的老师,自然在细微之处流露出对学生的尊重与爱护。不过,我们需要记住的是,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富有教育意义,而爱和尊重应该成为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