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

2016-09-14 03:14谢婷婷郭艳芳
工业技术经济 2016年9期
关键词:门槛规制产业结构

谢婷婷 郭艳芳

(石河子大学,五家渠 831300)

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

谢婷婷郭艳芳

(石河子大学,五家渠831300)

〔摘要〕本文利用我国30个省市1998~2013年的数据构建面板门槛模型,对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环境规制程度和技术创新水平的双门槛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产业结构升级是以技术创新为前提的,若无法有效的激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而单纯依靠强化环境规制来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是不可持续的。

〔关键词〕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面板门槛模型

引言

随着全国大范围雾霆天气的出现,环境问题的不断凸显,严重的影响了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往往把环境问题的全面爆发归咎于环保意识的缺失及法制法规的不健全,为此,我国实施了一系列严厉的环境规制政策,如强化污染减排目标,进行煤炭消耗总量控制,减少污染源等。然而,低级化的产业结构才是环境恶化的症结所在,长期以来,粗放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我国占据主导地位,这种粗放型产业通常依赖资源和能源的过度消耗,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必然产生诸如废气、废水、固体废物等“非期望产出”。因此,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成为破解这一困境的重要途径。技术创新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动力与引擎,不断促进各产业部门间协调发展,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转变,也就是说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技术革新的力度,那么,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设计恰当的环境规制力度以激发企业技术创新就显得至关重要,通过环境规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倒逼机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是实现保增长和促环保共赢的着力点。因此,准确把握我国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对于调整产业结构,集约利用资源,推动两型社会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国内外学者基于不同视角对环境规制、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和深入探讨,其中,关于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文献主要分为两类:(1)单一环境规制政策对产业结构升级作用的研究,姚昕和刘希颖通过最优碳税模型求解发现征收碳税有助于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有助于进行产业结构调整[1]。李强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不同的环境规制政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存在差异,其中,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推动作用最强[2]。(2)考察整体环境规制程度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研究,梅国平等基于传导路径分析,指出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分为内涵式和外延式两种模式[3]。李春米实证分析得出环境规制是第二、三产业产值变动的Granger原因[4]。谭娟和陈晓春建立线性模型实证分析发现环境规制显著的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5]。部分学者通过门槛回归模型检验了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调整存在门槛特征[6,7];关于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作用的研究主要有:Michael Porter提出“波特假说”认为合理的环保政策有助于激发技术创新,降低成本,提高净收益[8]。后续学者的研究大致概括为以下3类:(1)认为“波特假说”不成立,Jorgenson和Wilcoxen研究发现环境规制政策无助于技术创新,会阻碍经济发展,特别是对石油化工、造纸等产业的抑制作用较为显著[9]。(2)认为“波特假说”成立,Lanjouw和Mody基于德、美、日3个国家的污染治理支出与环境技术发明数据分析,得出环境规制会促进专利数量的增加,有助于企业获得竞争优势[10]。国内学者通过模型分析认为环境规制有助于激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11-13]。(3)认为“波特假说”的成立具有不确定性。Jaffe和Palner基于美国企业的数据分析发现环境规制程度与企业的研发支出存在正向关系,但与专利数量的关系不确定[14]。我国学者认为波特假说并非适用所有地区[15-17]。沈能和刘凤朝认为这种不确定性是由环境规制强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造成的[18]。关于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关系的文献主要有:黄茂兴和李军军研究发现恰当的技术选择有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19]。孙晓华和周玲玲认为技术创新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和提升产品质量[20]。吴继英和孙晓阳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技术创新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单向Granger原因,能够促进产业转型升级[21]。

已有文献为研究环境规制、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问题提供了借鉴与帮助,但现有研究还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不足:(1)已有文献集中于环境规制、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两两之间的关系研究,然而对于三者之间的作用机理和实证分析较为匮乏;(2)多数文献在指标选取时均采用单一指标,导致指标所包含的信息量不够。鉴于此,本文采用我国30个省市1998~2013年的数据,通过熵值法分别构造了环境规制程度、技术创新水平及产业结构升级3个复合指标,基于环境规制、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作用机理分析,分别以环境规制程度和技术创新水平作为门槛变量构造面板门槛模型,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从而为我国环境规制政策的完善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1 环境规制、技术创新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理

产业结构升级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提升我国经济实力的内在要求。然而,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不断强化的环境规制程度能否对产业结构优化形成有效的推动作用?技术创新又是如何在环境规制和产业结构升级间发挥中介效应的呢?

1.1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直接影响

环境规制作为高污染、高能耗产业的“进入壁垒”,通过淘汰落后产业的“铁手腕”和绿色高新技术产业的“孵化器”来直接的影响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1)作为高污染、高能耗产业的“进入壁垒”,环境规制对污染大、能耗高的新建企业的迁入具有显著的约束作用,一方面通过制定严格的规制标准,提高传统产业的准入门槛,形成天然的“进入壁垒”,阻碍寻找污染避难所的企业涌入;另一方面通过要求受规制的新企业配置污染治理设备进行末端治理,致使企业污染治理投入增加,生产要素成本提高,竞争优势丧失,由此阻碍了受规制的新企业进入,进而影响产业结构调整,有助于产业结构升级;(2)作为淘汰落后产业的“铁手腕”,环境规制通过建立能耗限额标准监督检查制度,执行差别电价等措施来增加受规制厂商的私人成本,从而降低其竞争力,迫使落后产业就地淘汰,或者向其环境标准相对宽松的地区迁出,通过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优化经济的增长结构,从而有助于实现产业结构升级;(3)作为绿色高新技术产业的“孵化器”,环境规制有利于绿色高新技术产业的引入和培育,地方政府一方面采用行政命令型的环境规制政策积极推广低碳环保生产方式的应用,牵引社会资金流向产出高、能耗低的产业,扶持低污染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地方政府试图通过诸如税收、补贴和排污费等市场型的环境规制政策使高新技术产业产生明显的成本优势,增强其竞争优势。另外,非正式环境规制会对绿色生态环保产业进行积极正面的宣传,通过这种正面的舆论效应助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2技术创新在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中的中介效应

技术创新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前提条件和核心要素。一方面,技术创新在催生新型产业的同时,也会促使传统产业的更新换代,从而直接作用于产业结构升级;另一方面,新的技术会在前向和后向产业间传递扩散,并经由需求、供给及贸易结构等渠道来间接影响产业结构升级。那么技术创新如何在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升级间发挥中介效应呢?由于环境规制对受规制产业的影响取决于环境规制带来的“补偿”效应与环境规制带来的“成本”效应的大小。如果“补偿”效应能抵补“成本”效应,则能够优化产业内部的资源配置效率,提升产业层次。其作用机理具体表现为:当环境规制水平和方式趋于合理化时,环境规制会倒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企业会通过改善研究开发条件,吸纳科技研发力量,健全的技术创新体系,积极进行模仿创新、合作创新及自主创新来提高科技研发水平,随着新技术的开发、传递和扩散,新产品市场占有量扩大,生产成本发生规模递减效应,产品的资源消耗弹性下降,促使产业结构逐步合理化发展,并且企业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又会产生新要素、新工艺和新数据,这样会进一步导致产业分工的加深,使得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方向发展,进一步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动,就此角度而言,环境规制能促使产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如果“成本”效应高于“补偿”效应,那么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作用不显著。其作用机理具体表现为:环境规制通常要求企业在污染排放和使用环境资源时需要支付费用,致使企业的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生产成本随之提高,由此造成利润下滑,削弱了企业扩大再生产能力。并且,企业受到环境规制政策的影响,采取增加污染治理投资进行末端治理,而资金往往是通过缩减技术创新经费而得,造成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动力不足,制约了受规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此次层面而言,环境规制无法提升产业层次。

2 研究设计

2.1指标选取

2.1.1环境规制

对于环境规制指标的衡量,部分学者选用污染治理投资额、废水排放达标率及能源强度等单一指标来衡量环境规制的程度,为克服指标单一的缺陷,本文将从环境规制强度和环境规制效果两个方面来衡量环境规制程度,其中环境规制强度测算的公式为:ES=C*P,其中,C为工业污染治理投资完成额与第二产业GDP的比值,P为第二产业GDP与GDP总值的比值;环境规制效果选取工业二氧化硫去除率、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和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3个指标来衡量。最后,采用熵值法对环境规制强度和环境规制效果的各指标进行客观赋权,并将赋权后的指标值进行加总来确定环境规制指标,具体步骤如下:

wj。

2.1.2技术创新

为全面反映我国各省市的技术创新水平,本文将通过技术创新投入、技术创新产出和技术创新可持续性3个维度进行衡量,其中技术创新投入指标选取R&D支出来表示,技术创新产出指标选取专利授权量来表示,技术创新可持续能力选取每万人中在校大学生人数来表示,最终采用熵值法进行客观赋权,并将赋权后的指标值进行加总来确定技术创新水平。

2.1.3产业结构升级

2.1.4控制变量

此外,本文还引入固定资产投资、居民消费结构、财政支出、经济开放度、人力资本存量和外商直接投资共6个指标以增强模型的解释力度,其中,选取固定资产投资与GDP的比值衡量一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情况;选取居民平均消费水平来考察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选取各省政府财政支出与GDP的比值来表示一地区的财政支出情况;选取进出口总额与GDP比值来衡量开放水平;选取各地教育水平年限来表示人力资本存量;选取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度衡量外商直接投资水平。

2.2指标的统计描述性分析

本文研究对象为30个省市(由于西藏部分数据缺失严重,因此不作考察),样本的时间区间为1998~2013年,总共16个。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和《中国科技统计年鉴》,经整理计算而得。各指标的描述性统计如表1所示,由于技术创新、居民消费水平和外商直接投资指标是绝对数额,各地差异较大,其标准差分别为1709.406、6000.934和578566.11。

表1 指标变量的描述性统计量

2.3模型设定

由于各省域地理条件、经济水平与政策环境等存在差异,我国各地区的环境规制程度和技术创新水平差距较大,为检验是否存在非线性门槛效应,采用面板门槛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Hansen,1999),本文构造了以环境规制程度为门槛变量的单门槛模型(1)和以技术创新水平为门槛变量的单门槛模型(2):

USit=α12ERitI(ERit≤γ1)+α21ERitI(ERit>γ1)+βXit+μit+εit

(1)

USit=α12ERitI(lnTIit≤γ1)+α21ERitI(lnTIit>γ1)+βXit+μit+εit

(2)

模型(1)和(2)中US表示产业结构升级情况,ER代表环境规制程度,TI代表技术创新水平,γ为待估算的门槛值,α和β分别为参数的估计系数,I(·)为指标函数,X为控制变量,μit为个体效应,εit为随机扰动项。考虑到有多个门槛存在的可能性。因此,建立双门槛模型(3)和(4),多门槛模型可以据此进行拓展:

USit=α11ERitI(ERit≤γ1)+α12ERitI(γ1γ2)+βXit+μit+εit

(3)

USit=α11ERitI(TIit≤γ1)+α12ERitI(γ1γ2)+βXit+μit+εit

(4)

3 实证分析

3.1门槛效果检验和门槛值估计

表2是分别以环境规制程度和技术创新水平为门槛变量的显著性检验结果,由表2可知以环境规制程度为门槛变量的单门槛效应在1%的水平下显著,以技术创新为门槛变量的单门槛效应在10%的水平下显著,两个模型的双门槛效应均在5%的水平下显著,而三门槛效应在10%的水平下都不显著,因此,本文采用双门槛面板模型的估计结果进行实证分析。

表2 门槛效果自抽样检验

注:***、**和*分别表示在1%、5%和10%的水平下显著;以上结果均采用“自抽样法”抽样300次而得。

表3是分别将环境规制程度和技术创新水平作为门槛变量,所得到的门槛估计值和置信区间。由表3可知,模型(3)和模型(4)的第一个门槛值分别为0.465和5.397,第二个门槛值分别为0.625和6.584。当以环境规制程度为门槛变量时,两个门槛值的置信区间分别为[0.329,0.864]和[0.482,0.711]。当以技术创新水平为门槛变量时,两个门槛值的置信区间分别为[4.445,8.813]和[3.657,8.416]。

表3 门槛值估计结果

3.2实证结果及分析

表4的估计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环境规制程度下,环境规制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差异,在环境规制程度小于0.465的阶段,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不显著,当环境规制程度介于(0.465,0.625)之间,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弹性系数为0.103,当环境规制程度大于0.625,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有所弱化,弹性系数为0.024。通过考察不同程度的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可知:在环境规制的初级阶段,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不显著,这是由于地方政府受到短期利益或寻租行为等因素影响,导致环境规制标准较低或者制定的不尽合理,造成落后产业没有得到淘汰改造,高新绿色产业无法得到扶植培育,致使出现产能过剩、资源配置扭曲、各地产业结构趋同等问题,而这些也正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的体现,且由于形成天然的“污染避难所”,导致大量高污染、高能耗产业涌入,加之部分地区自然环境脆弱,使得生态环境压力凸显,阻碍经济发展中的潜在优势发挥,制约了产业结构向高级化转变;随着地方政府采取法律法规等命令性环境规制措施,补贴、信贷等激励性环境规制措施,以及环境污染披露等非正式环境规制措施,使得环境规制强度及合理性得到提升,从而激发了环境规制作为高污染、高能耗产业的“进入壁垒”,淘汰落后产业的“铁手腕”以及高新技术等绿色产业的“孵化器”作用的发挥,具体表现为环境规制能够形成进入壁垒阻碍高能耗、高污染产业的涌入,使得落后产业就地淘汰或迁出,吸引和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等新型绿色产业,并使得该地区从低附加值的价值链环节向高附加值的价值链攀升,因此,环境规制的倒逼效果逐渐显现。而当环境规制程度处于高级阶段,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边际递减,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有所弱化,这说明单纯依靠环境规制的直接效应带动产业结构升级是不可持续的,因为技术创新是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的前提条件,在给定的需求和资源配置条件下,一味的提高环境规制标准,无法激发企业的创新动力,环境规制将造成企业成本持续增加,导致企业市场竞争力下降,那么,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也就无从谈起,因此难以完成产业结构升级的任务。

从控制变量的估计结果来看,技术创新、固定资产投资、经济开放度和人力资本积累对产业结构升级均有着显著的推动作用,居民消费水平和财政支出对于产业结构升级作用不显著,外商直接投资会抑制产业结构升级。就技术创新因素而言,当技术创新水平每增加1个单位,产业结构升级指标将会提高0.021个单位,这说明技术创新一方面能够促使生产要素得到合理配置,强化产业发展的协调性,从而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发展。另一方面能够淘汰落后产业和就地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部门,使产业结构实现高级化发展;就固定资产投资因素而言,当固定资产投资每提升1个单位,产业结构升级指标将会提高0.044个单位,这是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对于产业发展具有引导作用,从而影响了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由此可知,我国现阶段的固定资产投资结构有益于产业结构升级;就经济开放程度因素而言,当经济开放程度每提升1个单位,产业结构升级指标将会提高0.137个单位,这是因为经济开放度较高的地区可以通过开展对外贸易,进而根据市场发展趋势来调整和优化自身的产业结构,因此有助于产业结构升级;就人力资本存量因素而言,当人力资本存量每提升1个单位,产业结构升级指标将会提高0.164个单位,这说明人力资本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智力支撑。就居民消费结构因素而言,居民消费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不显著,说明我国产业结构与消费结构不协调,这是由于一方面,企业无法准确掌握消费者的需求变化趋势;另一方面,明显的城乡消费水平差距,削弱了消费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作用。就财政支出因素而言,财政支出对产业结构升级作用不显著,可能是由于财政支出投向不合理,导致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部门间出现错配、资金利用率低下等问题,因此,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效果不显著。就外商直接投资要素而言,其系数估计值为-0.009,且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说明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显著的负向作用,一方面可能是由于FDI的结构性倾斜,造成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另一方面可能是企业对FDI的过度依赖,使本地企业长期被锁定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导致该地区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发展进程受阻。

表4 环境规制(ER)条件下双门槛模型参数估计结果

续  表

注:***、**和*分别表示在1%、5%和10%的水平下显著。

为进一步说明技术创新在环境规制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中介作用,引入技术创新指标作为门槛变量进行分析(见表5),估计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显著的技术创新的双门槛效应。具体而言,当技术创新水平小于5.397,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升级作用不显著,当技术创新水平介于(5.397,6.584)之间,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弹性系数为0.034,当技术创新水平大于6.584,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弹性系数为0.147。具体来看:当技术创新水平处于初级阶段时,环境规制带来的“补偿”效应无法抵补环境规制所造成的“成本”效应,这是由于环境规制引发的治污费用等一系列成本,造成生产资料价格提高,致使企业利润缩水,企业为保证资金链的正常运转,往往选择削减技术创新资金投入,而企业对技术创新资金的匮乏将不利于新技术的引进、应用及传递,最终形成“技术创新资金投入不足→技术创新水平低下→生产成本增加”的恶性循环,因此环境规制对于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不显著。随着科技创新体制的改革,科技资源使用效率的提升,科技成果转化速度的加快,技术创新能力得到有效强化,环境规制带来的“补偿”效应高于环境规制所造成的“成本”效应,使得传统产业得以改造升级,生产工艺、生产工具以及生产数据将得到更新升级,高新技术产业得到发展壮大,从而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在技术创新水平的高级阶段,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这是由于当技术创新水平逐步达到第二个“门槛”值后,技术创新带来的“补偿”效应远高于抵补环境规制所造成的“成本”效应,由于留下来的企业已从技术创新中受益,因此,企业会更加重视技术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随着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企业为获得竞争优势,会逐步加大技术研发强度,以便从获取的利润中划拨更多的资金用于清洁生产,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因此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更加显著,同时,也说明通过环境规制带动技术创新进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这条途径是可行的,并且是可持续的。表5中控制变量的系数估计值与表4相比,没有发生符号的变化,只是数值大小有微弱的变化,因此不再赘述。

表5 技术创新(TI)条件下双门槛模型参数估计结果

续  表

注:***、**和*分别表示在1%、5%和10%的水平下显著。

3.3区域差异分析

为进一步考察我国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间的关系,基于我国各省的环境规制程度与技术创新水平以及门槛值的测算结果,将我国30个省份划分为环境规制的“高等程度”地区、“中等程度”地区和“低等程度”地区,以及技术创新的“高等水平”地区、“中等水平”地区和“低等水平”地区(见图1和图2)。由图1可知,环境规制的“高等程度”的省份集中在西部地区,如甘肃省、贵州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其1998~2013年的环境规制均值分别为0.862、0.864和0.991均超过了环境规制程度的第二个门槛值0.625,这是因为西部地区的旅游资源较为富集,对环境的要求更为苛刻,其环境规制强度更为严格。加之西部地区工业经济发展水平较为滞后,因此其环境规制效果更为显著(宋马林和王舒鸿,2013)。相形之下,东中部地区的环境规制程度较低,尽管近年来东中部地区出台了一系列的环保政策,环境规制强度较高,但由于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等东部地区是我国的优化开发区,工业企业众多,导致环境规制效果不尽人意,东中部频繁出现的雾霾天气也证明了这一点,为进一步分析环境规制程度对产业结构推动作用的区域差异,通过测算得出东、中、西三大区域1998~2013年环境规制强度均值分别为0.515,0.53和0.718,由此可知东部和中部地区的环境规制程度均跨过了第一个门槛值,说明东中部地区的环境规制能够直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而西部地区环境规制程度越过了第二个门槛值,说明西部地区的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有所弱化。因此,尽管西部地区的环境规制较为严格,但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力度较小,由此说明,这种发展模式不利于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这一两难问题。

由图2可知技术创新的“高等水平”地区多数分布于东部地区,其中,北京、广东和上海的技术创新水平位于前三名分别为8.419、7.554和7.515,而中部地区的技术创新水平略低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的技术创新水平总体处于低水平,这是由于东部地区有着较高的经济开放水平,得天独厚的地缘、人缘优势以及倾斜式的优惠政策支持,有利于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为进一步分析技术创新在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升级间中介效应的区域差异,通过测算得出东、中、西三大区域1998~2013年环境规制强度均值分别为6.791、6.21和5.384,由此可知东部地区的技术创新水平越过了第二个门槛值,中部地区的技术创新水平位于第一和第二门槛值中间区域,西部地区的技术创新水平还未达到第一门槛值,表明东部地区的环境规制能够强有力的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中部地区的环境规制虽然能够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但这种促进作用略低于东部地区,而西部地区的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不显著,结合三大区域的环境规制水平可知,若无法激发企业进行技术创新,而一味的提高环境规制标准,环境规制将增加企业成本支出负担,导致企业市场竞争力下降,因此难以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图1 我国环境规制程度分布图

图2 我国技术创新水平分布图

4 结论与启示

目前厘清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寻找新的有力抓手,助推产业结构升级,对于保持经济增长与逆转环境恶化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利用我国省际面板数据,构建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实证分析环境规制、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间的关系,主要研究结论概述如下:

(1)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直接影响存在环境规制程度的门槛效应,当环境规制程度处于初级阶段,环境规制标准较低且治理效果不显著,致使产能过剩、资源配置扭曲、各地产业结构趋同等问题出现,加之生态环境压力凸显,阻碍了经济发展的潜在优势的发挥,成为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主要障碍,造成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升级作用不显著;随着环境规制强度不断增强,激发了环境规制的“进入壁垒”、“铁手腕”和“孵化器”作用的释放,因此直接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当环境规制程度跨入高等阶段,因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以技术创新为前提的,当一味提高环境规制标准,而无法激发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时,环境规制将增加企业成本支出负担,导致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边际递减。通过测算我国三大区域的环境规制程度,发现东部和中部地区的环境规制程度均跨过了第一个门槛值,而西部地区环境规制程度越过了第二个门槛值。

(2)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间接影响存在技术创新水平的门槛效应,当技术创新水平处于初级阶段时,环境规制带来的“补偿”效应无法抵补环境规制造成的“成本”效应,使得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不显著;随着技术创新水平的逐步提高,环境规制带来的“补偿”效应高于环境规制造成的“成本”效应,使得环境规制有助于推动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升级;当技术创新强度逐步达到第二个“门槛”值后,随着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企业为获得竞争优势,将逐步加大技术研发强度,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从而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更加显著,同时,揭示了环境规制带动技术创新进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这条途径是可持续的。通过测算我国三大区域的技术创新水平,可知东部地区的技术创新水平越过了第二个门槛值,中部地区的技术创新水平跨过了第一个门槛值,西部地区的技术创新还未达到第一门槛值。

(3)技术创新、固定资产投资、经济开放度和人力资本积累对产业结构升级均有着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由于企业无法准确掌握消费者的需求变化趋势,且显著的城乡消费水平差距,导致消费结构的优化对产业结构升级作用不显著。由于地方政府对财政资金投向不合理,导致财政支出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效果不显著。由于FDI的结构性倾斜加大了我国产业间发展水平差距和我国企业对FDI的过度依赖,导致我国产业结构出现低端锁定,致使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显著的负向作用。

本研究对政府制定环境规制政策和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有重要的启示意义:(1)政府应制订积极合理的环境规制政策,完善环境保护地方法规建设,构建多层次环境保护体系,加强区域污染联防联控,合理划分主体功能区,并将综合环境评估体系纳入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内容,提高环境规制强度,保证环境规制效果,释放环境规制的倒逼效应。(2)政府在制定环境规制政策时,应该着重考虑该政策是否能够有效激励企业从事技术创新,而不是单纯的强化环境规制程度,例如,政府可以对从事环保生产活动的企业进行适度的税收减免,向有利于区域技术创新的项目提供资金支持,使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作用可持续,从而形成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同时进步的双赢局面。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我国的环境规制水平和技术创新水平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因此,需要采取因地制宜的环境规制政策,从而实现各个击破,切不可实施一刀切政策,特别是对于西部区域的环境规制政策的制定,应以激励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为主,并通过各种形式来吸引科技人才,为技术创新营造良好的条件。(3)要加速破除产业结构升级的制约因素:①政府和企业要围绕绿色催生消费新热点,刺激消费新需求,培育消费新方式,挖掘潜在消费群,加强薄弱的农村社会保障建设,减轻居民的消费抑制压力,满足多层次的消费需求。②通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社会性财政支出力度,提高其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适度减少政府干预,发挥市场的积极作用。③积极引导FDI加大科技投入,并注重我国的自主研发和生产,解除我国产业结构低端锁定,促使我国的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

参考文献

[1]姚昕,刘希颖.基于增长视角的中国最优碳税研究[J].经济研究,2010,(11):48~58

[2]李强.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调整——基于Baumol模型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J].经济评论,2013,(5):100~107

[3]梅国平,龚海林.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机制研究[J].经济经纬,2013,(2):72~76

[4]李春米.经济增长、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基于陕西省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96~102

[5]谭娟,陈晓春.基于产业结构视角的政府环境规制对低碳经济影响分析[J].经济学家,2011,(10):91~97

[6]原毅军,谢荣辉.环境规制的产业结构调整效应研究——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J].中国工业经济,2014,(8):57~69

[7]钟茂初,李梦洁,杜威剑.环境规制能否倒逼产业结构调整——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8):107~115

[8]Porter ME.America’s Green Strategy[J].Scientific American,1991,(4):168

[9]Jorgenson D J,Wilcoxen P J.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nd U.S Economic Growth[J].The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1990,21(2):313~340

[10]Lanjouw,J O,Mody A.Innovation and the International Diffusion of Environmentally Responsive Technology[J].Research Policy,1996,25(4):549~571

[11]黄德春,刘志彪.环境规制与企业自主创新——基于波特假设的企业竞争优势构建[J].中国工业经济,2006,(3):100~106

[12]李强,聂锐.环境规制与区域技术创新——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9,(4):18~23

[14]Jaffe,A.B.,Palmer,K.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nd Innovation:A Panel Data Study[J].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97,79(4):610~619

[15]白雪洁,宋莹.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中国火电行业的效率提升[J].中国工业经济,2009,(8):68~77

[16]王国印,王动.波特假说、环境规制与企业技术创新——对中东部地区的比较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1,(1):100~112

[17]徐开军,原毅军.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研究——基于不同污染物治理视角下的系统GMM估计[J].工业技术经济,2014,(12):101~109

[18]沈能,刘凤朝高强度的环境规制真能促进技术创新吗?——基于“波特假说”的再检验[J].中国软科学,2012,(4):49~59

[19]黄茂兴,李军军.技术选择、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09,(7):143~151

[20]孙晓华,周玲玲.异质性、技术创新与产业演化[J].产业经济评论,2010,(12):80~92

[21]吴继英,孙晓阳.技术创新对江苏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研究[J].科技与经济,2015,(2):66~70

(责任编辑:王平)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Technical Innovation and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Xie TingtingGuo Yanfang

(Shihezi University,Wujiaqu 831300,China)

〔Abstract〕Based on our country’s 30 provinces and cities in 1998-2013 data,building the panel threshold model for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upgrade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re done for empirical analysi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fluence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on industrial structure upgrade exist significant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degree and the level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s double threshold effect and reveals the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is a technical innovation as the premise,if not effective incentive enterprises technology innovation,and relys on strengthening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to realize the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is not sustainable.

〔Key words〕environmental regulation;technology innovation;upgrade of industrial structure;panel threshold model

〔中图分类号〕F2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4-910X.2016.09.018

作者简介:谢婷婷,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石河子大学“3152”青年骨干教师,硕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农村金融和数量金融。郭艳芳,石河子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村金融。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3XMZ07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0YJC790301)。

收稿日期:2016—03—16

猜你喜欢
门槛规制产业结构
主动退市规制的德国经验与启示
论我国民间借贷法律规制的发展和完善——从抑制性规制到激励性规制
网络作家真的“零门槛”?
整车、动力电池产业结构将调整
保护与规制:关于文学的刑法
产业结构变迁影响因素的统计考察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建筑业产业结构研究综述
停留
让乡亲们“零门槛”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