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承伟
【摘 要】对于现阶段的学生来说,由于受到时代环境的影响,自控能力比较弱,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往往会过多地重视外部管控,对学生内在潜力、心智的开发等方面不够重视。此外,随着高职院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师生比例严重失调,管理也日趋粗放。因此,本文主要分析和研究了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意义以及目前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在人本主义教育观下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措施。
【关键词】人本主义 高职院校 学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7-0044-02
1、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意义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实质上是高职院校发展的主要路线,因此,探讨学生管理相关问题,是发现高职院校管理活动缺陷,从而总结提高学生管理活动的主要办法。学生管理工作的改善必将带动高职院校教育理念的改革、教师工作面貌的改善、学生自身发展的提高等,所以说,讨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相关问题,是规划高职院校未来发展路线的有效途径,是提高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有效办法。
2、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问题
2.1管理方式僵化陈旧
现在高职院校每年都在扩大招生计划,并且学生大多数都来自独生子女家庭,这些独生子女在日常生活中都以自己为中心,只顾自己的利益,很少顾及别人感受,而且一些学生受不良网络影响,人生观和思想道德观念不明确。高职院校那种传统的只对学生日常生活事物进行保姆式的管理,以及高职院校那种只重视常规事物的处理模式和只对临时出现的一些事件进行解决的陈旧管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现在学生的思想变化。当前,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要以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变化为主要出发点,以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趋向,并在工作中及时看到问题,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引导。
2.2管理统一性的缺
高职院校领导和教职员工对学生管理工作出发点存在的差异,让他们的工作重心点不同。一些在一线执教的教师,以科研教学为主要目标,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比较关心,而忽略了学生的思想变化,没有意识到培养一个思想健全的学生,更有利于社会发展,这种重学历轻育人的思想在多数教职员工心中存在。并且一些领导把学生管理工作都推给政工干部,让一些教师认为自己的工作就是教书,学生其他事项与自己无关。高职院校管理统一性的缺失,是高职院校面临的主要问题。
2.3被管理者与管理者间的不平等
在传统的管理理念下,被管理者处于管理者的下级,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大多数高职院校在进行学生管理工作时,使用的行政管理体系是直线式的,形成了线性管理链条,直接导致了被管理者与管理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沟通困难的现象。学生只能与基层辅导教师直接接触,与学校其他的管理者无法沟通,这就导致了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无法及时向管理者反馈,并获得帮助。此外,信息交流、沟通困难逐渐导致了管理理念、管理态度的转变,长此以往,极易形成官僚主义,人本主义教育观不可能在这样的管理体系下得到贯彻与落实。
3、人本主义教育观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措施
3.1尊重学生的价值与尊严
学生具有个人价值与尊严,高职院校应该对学生的个人价值与尊严进行无条件的尊重与维护。无论学生的行为对错、情绪表达是否合理,高职院校都应该以关注的态度维护、接纳学生。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管理者应该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做到尊重每一个学生,从而获得学生的认同,履行好自己的管理职责。管理者可以采取法理交融、情理交融的沟通方式,重视说服教育,也可以借助深度交谈、心理咨询等专业手段实现教育提升、解决问题的目标。
3.2将教育、管理、指导和服务相融合
当下学生扮演着多重角色,比如说学生是学习者、消费者、创造者等。因此,我们应树立科学合理的学生观,主动地将教育、管理、指导与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创学生管理工作的新局面。教育、管理、指导、服务一体化的实质是在教育中管理、在管理中指导、在指导中服务、在服务中使学生接受教育。教育是学生工作的关键,管理是学生工作的基础,指导是学生工作的手段,服务是学生工作的依托。
3.3正确认识人本主义教育观
在人本主义教育观下,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应该坚持以学生为本,学生是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中心。在学生管理工作的具体实践过程中,高职院校应该遵循人本主义教育观下的“学校以领导为本、领导以教师为本、教师以学生为本”的学生管理操作模式。高职院校应该积极构筑合理的学生管理平台,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氛围,从而给学校领导构建能够施展自己构想的平台;学校领导应该对教师予以帮助、服务,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支持条件与和谐的工作环境;教师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应该是实现学生的健康发展与成长。
3.4重视学生的认同感
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学生属于90后,处于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由于受到时代环境的影响,自控能力比较弱,叛逆心理比较强,因此传统命令式、强制式的管理模式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针对高职学生群体的独特性,高职院校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时,应该关心、尊重学生,关注他们的内心需要与合理要求,并通过换位思考、法理交融、情理交融的方式,获得学生的认同,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配合学生管理工作。
3.5深化职业规划、就业指导与学生管理工作的结合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应将学生的职业化发展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重点,加强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服务。需将职业规划、就业指导融入到学生管理中去,同时也急需建立一支拥有专业的职业规划指导能力的学生管理队伍,投入到对学生的服务中去,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制定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学生管理工作队伍的培训计划,改革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
3.6以职业教育为基础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高职院校以培养学生一技之长为基础,而现代社会与企业需要的是具备较高素质的应用型专业技能人才。这就意味着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既要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知识文化素养,还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以及专业技能。对此,高职院校在强化基础理论知识教学以及巩固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必须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对此,除了要强化课堂教学知识的同时,还要加强课外知识的引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组织是课内与课外有效衔接的重要载体,可以把课上的知识有效地融入到社会实践活动当中,通过各种活动实现对学生管理的同时,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全面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在人本主义教育观下,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应该做到尊重学生的价值与尊严,重视学生的认同感,正确认识人本主义教育观,完善学生管理制度,从而实现有序、高效的学生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王智明. 人本主义教育观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J].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1:52-55.
[2]朱以财. 主体性人本观: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新视野[J]. 职教论坛,2008,20:30-32.
[3]郭贤锋. 高职院校“以人为本”学生管理工作研究[D].中南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