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路径

2016-09-12 08:51赵继敏
城市管理与科技 2016年4期
关键词:中心北京科技

赵继敏

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更新了总共6个版本的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发展战略经过了数次重要调整。本文回顾了这些调整的关键节点,将北京城市规划建设划分为五个历史阶段,并从中探究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在北京城市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

新中国成立60余年来,北京更新了总共6个版本的城市总体规划,从最初“摊大饼”式的建设格局,逐渐向“两轴-两带-多中心”发展。规划建设特有的“北京速度”为其带来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城市病”也在困扰着北京的发展。解决这些问题有赖于城市功能结构的调整,打造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目标。目前,北京在拥有国内超一流的教育、科研资源的条件下,科技创新对于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仍然明显不足,社会各界不得不重新审视原有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其主要特征。

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工作时指出,北京要坚持和强化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1]。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成为北京新的战略定位[2],也是北京作为首都的一项核心功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工作之前,北京没有明确提出国家科技创新中心的定位;在北京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如何看待科技创新的地位和作用?回答这些问题对于北京如何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以及如何与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宜居城市等目标相协调,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为此,需要从北京城市规划建设的历史说起。

一、北京城市规划建设的五个历史阶段及对城市创新功能的定位

新中国成立以来,根据北京历次城市发展战略方针的调整,北京城市规划建设可以划分为五个历史阶段。

(一)初步建立现代工业化城市阶段,提出北京为文化、科学、艺术中心(1949-1979)

北平和平解放以后,北京市人民政府于1949年5月组建了“都市计划委员会”,邀集了一批著名专家参加北京的城市规划工作。当时,中苏专家一致认为,北京的城市性质除了是全国的行政中心外,还应是文化、科学、艺术中心,也应该是一个大工业城市。随后,1953年,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第一稿,即《改建和扩建北京市规划草案要点》出台,以此确定了北京以旧城为城市中心,城市空间结构采取“分散组团”的布局模式。此后,北京进行了数次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中央对北京城市的性质定位、空间布局,涵盖了政治、文化、经济等多个中心。

这一阶段,北京经历了快速的工业化发展时期,布局了一批大型的工业企业。比如,1966年在原石景山钢铁厂的基础上扩大规模,建立了首都钢铁公司;1967年建立了中国特大型石油化工联合企业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等。同时,人口规模也迅速增长到特大城市的规模,从1949年的209.2万人到1982年增长至935万人。

从建国初期的北京城市规划思路中可以看出,北京原本就被定义为科学中心,只是一方面没有将科学与创新联系起来,提出科技创新中心;另一方面,当时强调工业化和生产型城市建设,科技在北京城市功能定位中没有占据突出和重要位置。

(二)着力打造政治、文化中心阶段,中关村等创新聚集区初步显现(1980-199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加强了对北京工作的领导。1980年4月,中央书记处分析了首都的特点,总结了历史经验,作出了关于首都建设方针的重要指示。中央书记处的指示明确指出: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是我国进行国际交往的中心。中央书记处认为,在考虑究竟要把首都建成一个什么样的城市时,应该有四条指导思想,其中第三条即是要把北京建成全国科学、文化、技术最发达,教育程度最高的第一流的城市,并且在世界上也是文化最发达的城市之一。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1983年批复的总体规划中,确定北京的城市性质为“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不再提“经济中心”和“现代化工业基地”;由于科技和文化往往很难分割,因此可以看作北京城市规划建设对于建设科技中心也有了进一步的重视。

在这一发展阶段中,北京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飞速发展:交通方面,1987年京石高速公路一、二期通车,成为北京第一条全封闭、全立交的高等级公路;1990年竣工的京津塘高速公路通车,成为我国第一条跨省市高速公路,环线地铁也于1981年基本建成。同时,长城饭店、昆仑饭店、王府饭店等一批五星级饭店分别于80年代中后期建成;高208米的京广中心大厦开工于1986年,1990年建成,成为北京最高的建筑和首都的“地标”。为迎接第十一届亚运会,80年代后期,北京又陆续建成了亚运村及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月坛体育馆、先农坛体育馆等十多个体育场馆,在打造“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的硬件建设方面,北京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

这一时期的另一个特点是,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开始结合,中关村等创新聚集区初步显现。1980年10月23日,此前曾两次到美国硅谷考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春先与6名科技人员一起,在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的支持下,成立了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这一举动拉开了科技人员面向市场、自主创业的序幕。1984年前后,中关村地区有了一批“下海”经商的科技人员,他们通过创办民营科技企业的方式,探索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途径。发展到1987年,以“两通两海”(四通公司、信通公司、科海公司、京海公司)为代表的近百家科技企业聚集在自白石桥起沿白颐路(今中关村大街)向北至成府路和中关村路至海淀路一带、东至学院路,形成大写的英文字母“F”型地区,被人们称为“中关村电子一条街”[3]。

(三)控制城市规模过快增长、提升城市发展质量阶段,提出建立以高新技术为先导的适合首都特点的经济(1991-2000)

经过改革开放十多年的发展,北京人口增速过快、城市中心区过度聚集、交通拥堵、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压力巨大等问题开始逐步凸显。1993年,国务院批准了北京市第五次(1991年-2010年)总体规划。在这一版的规划中,提出了两个战略转移的方针,即:城市建设重点从市区向远郊区转移;市区建设从外延扩展向全面调整改造转移。规划强调市区不再扩大规模,而是在市区外围建设卫星城,以疏散中心城市过密的人口和产业。同时,对北京的城市性质在上一版城市规划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的基础上,增加了“世界著名的古都和现代国际城市”,反映了随着城市的发展,特别是对外交流的增多,北京日益向国外发达城市靠拢,注重提升城市发展质量的愿望。

在控制城市人口规模和发展城市经济存在明显矛盾的背景下,1992年,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并开始招商,开始建立现代制造业基地。1998年初,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立以高新技术为先导,第三产业发达,经济结构合理的高效益、高素质的适合首都特点的经济。

这一时期,一方面北京产业发展逐步实现升级,1993到2002年的十年间,在制造业总就业人口减少到48万的同时,社会服务业增加了48万,城市发展的质量有所提升。另一方面,北京日益认识到科技创新的作用。1988年5月10日,国务院批准了《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暂行条例》。规定以中关村地区为中心,在北京市海淀区划出100平方公里左右的区域,建立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此举标志着我国第一个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的正式诞生。之后,在这一区域崛起了搜狐、新浪等国内首批互联网企业,初步形成了若干有代表性的产业集群。

(四)奥运会前,城市建设加速发展阶段,提出“科技奥运”的建设目标(2001-2008)

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提出举办包括“科技奥运”在内的“三个奥运”目标。与此同时,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开始酝酿。由于1993年版的总体规划确定的2010年完成的大部分发展目标都已经提前实现,规划空间容量趋于饱和,难以再容纳更多新的城市功能,但是新的问题却不断出现。为此,2003年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将北京定位为“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首次提出“宜居城市”。而对于科技创新,仍然定位在相对次要的城市发展目标之中。

这一阶段,北京城市建设开始向人文化、科技化、高端化和精致化转型。北京新修建了数条地铁线路,新建了大量地标性建筑。同时,现代服务业体系基本形成:奥运经济、高科技经济、总部经济、创意经济、知识经济、服务经济的发展,除吸引了高层次人才来京工作外,也吸引了新毕业的大学生留京或来京工作。北京人口规模再次快速增长,截止到2008年底,常住人口达到1695万。

在新增的人口中,有不少是从事新兴信息产业方面的人才。在这一时期,1999年成立的中关村科技园区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创新驱动效果显著,很快崛起了电子信息、软件、生物制药等多个有代表性的产业集群及相应的一批龙头企业。

(五)后奥运时代,是“大城市病”大规模集中爆发的阶段,先后提出建设“科技北京”和“全国科技创新中心”(2009-)

北京奥运给北京的城市发展带来了两方面影响:一方面,“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深入人心。奥运会后,北京市委市政府延续了这一思路,提出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目标,力争使这一国际化的治理理念成为北京的长远发展目标;另一方面,奥运会前,北京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现代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吸引了庞大的就业人口,交通拥堵等“大城市病”已经初显端倪,以至于不得不采取单双号限行等非常规措施,维持奥运期间良好的城市环境。奥运会后,北京人口规模开始向2000万逼近,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大城市病”大规模集中爆发。中央对北京的城市发展作出了“疏解非首都功能”的重要指示。特别是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时指出,北京要坚持和强化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

综上,在北京既有的发展理念之中,已经有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科技北京)的目标。从疏解非首都功能、强化核心功能的角度考量,中央又对北京建设科技创新中心作出了明确指示。

目前,科技创新对首都经济的驱动作用日渐增强,尤其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已经形成了“一区十六园”的格局;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卫星导航、蛋白质研制等技术达到国家乃至世界先进水平。中关村的技术企业数量、经济总量、创新实力等位列全国高新区之首。根据“科技北京”行动计划,北京将集中力量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8大产业,集中支持一批产学研用项目,力争在重大关键技术上形成突破。同时,推广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能带动形成新的市场需求、改善民生的成熟技术和产品,提升科技惠民能力。可以预期,在首都经济处于结构升级、质量提升的关键阶段,科技创新将会进一步带动北京城市发展质量显著提升。

二、北京城市规划建设历史的启示及当前科技创新面临的核心问题

北京城市规划建设的历史表明,科技中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规划设计一直就有的发展目标,需要补齐短板的是重视程度。有一段时间,重视程度不够,主要表现是:一方面,仅将其作为次要目标,和“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总体定位远不在同一层面;另一方面,以往更多地强调了科学,很少把“科技”与“创新”结合起来。

在国民经济面临转型升级,亟需创新驱动的背景下,在北京城市不断碰撞,“大城市病”大规模集中爆发的历史阶段,北京确立的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定位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当前,北京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已有一定基础,但是也面临一些问题。

(一)研发投入结构不尽合理

研发投入可以概括为基础研究投入和应用研究投入两大类。基础研究是指认识自然和社会现象、揭示自然和社会规律,获取新知识、新原理、新方法的研究活动。一项突破性的基础研究往往能够推动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突飞猛进。发达国家基础研发投入水平一般占研发投入总额的15%-20%。而北京基础研究占研发经费支出的比例仅为11.8%,明显偏低。加强基础研究是提高北京原始性创新能力、积累智力资本的重要途径,是北京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根本动力和源泉。

(二)企业研发投入严重不足

据统计,2012年,在北京研发经费支出中,企业研发投入仅占35%左右。与全国其他省市相比,北京的企业研发经费总量排名全国第六。根据熊彼特的理论,企业是创新的主体。然而,由于复杂的体制机制问题,北京的企业在研发方面的动力明显不足。据统计,北京的企业与研究院所和高等院校开展合作的项目占比仅为8.6%,比上海低1.3个百分点。2012年,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占园区总收入的比重仅为3.67%,与美国硅谷的12%相比差距很大。

(三)研发投入产出效率不高

2012年,北京市每亿元研发经费所带来的发明专利申请受理数量仅为87件,不仅低于天津的114件、上海的122件,更是远远低于浙江的345件和江苏的367件,单位投入的知识产权产出能力明显不强。总体来看,北京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但科技创新质量有待提高。这是北京在进入发达经济初级阶段后,在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方面的重要特征。

三、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关键对策

从城市整体发展的角度分析,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重点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营建科研环境和创新氛围

北京科技基础设施和研究环境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明显差距;科研创新环境有待改善,科学争鸣和学术批评的氛围亟待加强,亟需大力营建科研环境和创新氛围,给予科研人员足够的尊严,使其衣食无忧,专心于学术研究,推动原创能力的提高。

(二)加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有效提升科技创新与经济实践结合

北京需要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成果转化路径,目前至少应在以下三方面作出努力:首先,政府部门自身需要理顺管理机制,加强部门之间的统筹协同,在资源配置、任务部署等方面,形成共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合力;其次,需要积极推动市场化手段的应用。大力建设技术交易服务和保障体系,打造具有国内最具影响力的科技成果交易中心。加快科技服务人才的储备,培育一批科技中介机构和技术经纪人;最后,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组织高校和科研院所发布科技成果,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业技术人员在职和离岗创业,推动科技成果与产业、企业需求有效对接。

(三)推动国有企业理顺体制机制,调动企业研发投入的主观意愿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其中,国有独资和控股的大型企业(集团),特别是中央在京企业是北京经济发展的支柱,在创新发展方面扮演着“生力军”的角色。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前的30年,北京的国有企业以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为手段,推动了工业体系的初步形成。改革开放后的30年,虽然有一些国有企业关停并转,但是仍有很多国有企业在推进产业结构高端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期,调动国有企业投入研发创新,关键是要理顺相关的责任机制,使国有企业具有更大的动力,全力参与研发创新。当然,国有企业也应抓住历史机遇,通过推动混合所有制、提供技术服务等方式,引导技术创新资源的合理流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带动上下游的中小微企业协同创新,共同发展。

(四)进一步向民营经济放开准入门槛,调动民营企业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相较于沿海发达省份,北京研发投入产出效率不高,究其原因,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的垄断是原因之一。江苏、浙江等沿海发达省份的经验表明,进一步向民营经济放开准入门槛可以有效激活市场活力,推动企业积极参与科技创新。因此,政府应当更为积极主动地解决民营企业遇到的问题,比如融资难、融资慢等问题,给予民营企业平等的竞争机会,为其提供一个阳光的创业环境。

参考文献:

[1] 王安顺.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北京日报》.2015-02-03

[2] 申建军,王金波.全面创新与“高精尖”升级——北京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的必由之路.北京观察.2015(1):14-17

[3] 刘字濠,曾国屏.创新集群理论视角及中关村、张江和深圳高新区发展路径比较. 特区经济. 2012,(10):243-245

(责任编辑:李静敏)

猜你喜欢
中心北京科技
北京,离幸福通勤还有多远?
北京春暖花开
北京的河
北京,北京
科技助我来看云
熔岩灯
磁悬浮初探
科技在线
先定中心后搭配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