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菲,李颖(哈尔滨剑桥学院,哈尔滨 150069)
移动互联网方向创新型人才培养思路的探索
赵菲,李颖
(哈尔滨剑桥学院,哈尔滨 150069)
为解决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培养的人才与企业人才需求之间不符的问题,通过当前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状况,分析出对企业人才的需要特点,以A学院为研究对象,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普遍情况,提出了适应产业市场需求的移动互联网方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路、改革策略和优化后的课程体系。
应用型本科院校;移动互联网;创新型;人才培养
我们已经不知不觉的生活在4A方式中(Anywhere、Anyone、Anytime、Anything),这些都是移动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变化,这样的方式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势必对社会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人才的需求类型也会出现急剧的变化。有关资料表明,国内移动互联网开发人才缺口有300万~400万人,其中仅Android研发人员缺口至少30万[1],这样就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提供了广阔的改革和发展空间。本文将以培养移动互联网方向创新型人才为出发点,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A学院自身的具体特点,提出具体可行的人才培养思路,以供同类院校参考借鉴。
1.1移动互联网现状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中国居民上网人数已过半[2]。其中移动互联网已经超越了PC机互联网,从有线互联达到了无线互联,未来的世界也是移动互联的世界,现在除了PC机以外,手机、平板、电视、车载设备、眼镜、手环、手表等都可以成为互联网的主流终端,在这些终端上应用的服务也会越来越丰富[3]。
目前,不仅是第三产业融入互联网,第一、第二产业及传统企业都在快速与互联网融合,因此互联网方向的人才需要量会越来越大。据专业预测,在未来的5~8年才能达到基本稳定的状态。现在的互联网化,有我们熟悉的消费者互联网化、零售批发互联网化,还有我们不熟悉的渠道分销互联网化、生产制造和材料采购互联网化。我国已经将互联网模式升级为国家战略。
综合目前移动互联网发展情况来看,在移动互联网方向所需人才的问题上,有两件事情亟须解决:一是人才需求量与人才产出之间的极度不平衡,所以企业不得不花重金招募移动互联人才。二是技术方面需要集中在三个方向,分别是android、ios和前端开发技术。
1.2研究对象的现状
导致移动互联网人才缺乏的根本原因是目前高校中没有相关的人才产出,或产出的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不符合当前市场需求。应用型本科院校已经成为中国市场所需要人才的主产部门,所以有责任培养适应市场所需的人才。目前,绝大多数学校的计算机及相关专业还在延续电子商务及网络软硬件开发的培养方案,因此,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就显得尤为重要。
A学院是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其“计算机专业”原本是热门专业,从2002年发展到现在,经过不断改革,已经成功采用3+1培养模式,本专业在校生共有295名,专职教师24名,其中博士学历2人,硕士学历13人,具有副高职以上职称的6人。但近几年来的招生数量不断减少,已经达到被合并的程度,面对计算机专业招生逐年萎缩和当下移动互联网人才缺口大的形势,学院提出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将原来“计算机专业”向移动互联网方向转型。
2.1人才培养思路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必须面向市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养技术型、技能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为宗旨,以培养产业需要的职业人为目标。
在这种情况下,A校计算机专业的培养目标就很明确了,要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身心素质,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实用软件设计与编程技术,具有创新意识、科学思维能力和较强专业实践应用能力,能够在软件开发和服务外包领域从事软件开发与测试、移动互联网技术开发及IT技术支持等工作的应用技术型人才。
2.2实施策略及前提保障
第一,引进企业成熟的课程设置及有经验的人才。在计算机专业原有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移动互联网方向的课程,尽管目前国内没有可以借鉴的专业课程设置,但可以引入企业和大公司的工程师及培训机构的课程设置,既有实操性又有针对性。第二,A学院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分期分批输送优秀教师到先进地区,到更高层次的学校,到具有成功案例的培训公司进行深造学习,不断壮大教师队伍,强化师资力量。第三,根据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需要,A学院重新考查并筛选出最适合的企业进行合作,校企联手共同创建了若干先进的实验室,为学生创新创业搭建新平台。第四,为开拓国际化视野,A学院一直积极推进国际化教育,与多所海外知名院校建立和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致力于为优秀的学生提供更多的深造机会。第五,学院与企业紧密合作,让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到学院的教学工作中。每学期邀请企业人员到学校至少进行10次讲授课程,邀请IT和移动互联网业内人士担任专题主讲嘉宾。第六,将职业资格证书涉及的内容融入课程体系中。为增加竞争力和实际动手能力,将经过筛选的职业资格认证所涉及的课程引入课堂,并鼓励学生考取资格证书。第七,新增创新课程。功利化的教育评价系统难以有效激励创新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在各种具体教学环节中培养的。所以,增设以创新为中心思路的讨论课、制作课和多种实践环节,逐步教授给学生“授之以渔”的能力。
2.3课程体系的整合与优化
在计算机专业的基础上,加入目前市场急需的移动互联网开发技术课程和创造力培养方面的课程,从而使学生成为产业所需要的移动互联网开发的创新型人才。经过整合之后的课程结构大致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专业基础课、专业及创新课、实习实训课。整合优化的课程体系结构如图所示。
图 课程体系结构图Fig.Structure chart of curriculum system
A.专业基础课:主要包括计算机导论、计算机网络基础、程序设计基础、操作系统等,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移动互联网开发的基础知识。让学生认识和掌握计算机及相关产业的基础知识。
B.专业及创新课又可分为专业限选课、专业任选课、创新课。
专业限选课:网页制作与网站建设、UI界面设计、Java Web开发、JavaScript、单片机原理与应用、Oracle开发与管理、.Net平台Web程序设计、技术移动应用开发技术、开发软件测试。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移动互联网开发的专业基础知识。
专业任选课:主要包括电子商务、物联网工程概论、软件项目与案例分析、Android应用开发、软件工程。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具备移动互联网开发的综合能力,具备相关的开发经验。
创新课程:创意概论、创造力设计、创新创意管理。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学习创意思考的策略与技法,了解创意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应用,训练学生创造性思考与发展构想的技巧,激发学生创意与创新的学习兴趣与能力,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创意的想象力。
C.实习实训课程:UI界面设计实训、动态网站课程设计、Oracle开发与管理课程设计、.Net平台项目开发实训。实习实训有企业全程参与,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对所有内容有更完整而实际的动手经验;利用实习实训,使学生学习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制作、系统测试、文件撰写等能力,促进团队合作能力,借企业实际项目,培养学生成为专业知识与职业理论兼备的优秀人才。
这是以基础课程为根本,以创新课程为主导,以专业课程为两翼,以实际训练项目为考核的课程体系结构。各类课程之间层层相扣,层层支持,企业全程紧密参与。
本文从A学院计算机专业所面临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对移动互联网产业现状的分析与研究,得出整合优化了人才培养思路和方式,构建出三层课程体系结构,以期对同类院校的相关发展起到借鉴作用。
[1] 黄务兰.云计算时代高校IT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J].计算机时代,2012,(03):59-61.
[2]CNNIC.2015年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6.
[3] 鲁维,胡山.我国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J].电信技术,2009,(05):29.
Exploration of the innovation-oriented talents cultivation ideas on the direction of the mobile Internet
ZHAOFei,LI Ying
(Harbin JianqiaoCollege,Harbin 150069,China)
In order to resolve discrepancies between computer talents cultivated by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and enterprises'demand for talent,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alents needed by enterprises from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of mobile Internet technology.Taking A college as the research objective and combining with the general condition of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y,it proposed the innovative personnel training idea to adapt to the market demand,reformstrategy and optimized curriculumsystem.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y;Mobile Internet;Innovation-oriented;Talents cultivation
G642
A
1674-8646(2016)11-0148-03
2016-04-25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JG2014010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