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倩(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测井公司, 河南 濮阳 457001)
常规测井方法识别水淹层
于倩
(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测井公司, 河南 濮阳 457001)
水淹层是油层在注水开采过程中,由纯油变成油水同出,它是油田开发中的必然产物,水淹层可分为注入水水淹和边、底水水淹,解释等级分为水层、强水淹层、中水淹层和弱水淹层。
水淹层;常规测井方法;地层压力测试;阵列感应测井
对于注水开发油田来说,测井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提高水淹层的解释精度。以某油田为例,目前80%以上的区块都处于高含水状态。高含水的特点,使剩余油分布高度分散,高含水的区域和低含水的区域分布无序,使得挖潜剩余油难度增大,措施效果变差,也难定井的井位。要克服这两个困难,必须要搞好控水稳油,打好高效调整井。无论哪种对策,前提都是要弄清地下油水的分布情况,确定剩余油富集区域。因此识别水淹层的储层位置及水淹程度也成为重点关注课题。
水淹层的动态过程十分复杂,加之多层合采合注等因素影响,使水淹过程变得较为复杂,进一步加大了对水淹层的解释难度,从现实情况来看,解释方法的研究是解决水淹层分级解释的一种切实可行的途径。
常规测井曲线可识别储层的物性、岩性、电性以及含油性,通过对测得目标井四性的研究分析,结合邻井资料,利用RFT测试的地层压力,可判断水淹储层;利用阵列感应测井技术,也可识别储层是否水淹。
根据测井曲线特征,在判定结论前,应掌握邻井储层吸水情况,同时了解邻井的采油情况,关注含水率。解释储层是否水淹,应对邻井相应层位是否注水有一定了解,继而搞清目标井与注水井构造位置关系。
储层水淹在物理和化学上会有一些变化,这些变化在测井曲线上也有显示,物性、含油性、矿化度等方面都会发生变化。在裸眼井的常规测井中,包括电性(双感应-八侧向、双侧向测井)、岩性(自然伽马、自然电位)、孔隙度(声波、补测密度、补测中子)测井方法,通过研究水淹后这些曲线特征的变化来定性判别水淹部位,并结合动态资料可以克服单纯依靠静态资料解释的缺陷,通过对邻井注水井情况,结合井的构造位置,以此确定水淹层位和程度。
首先,在电阻率曲线方面,物性好的油层一般表现为电阻率高值,孔隙度大,含油饱和度高。当地层注入污水后,出现储层电阻率下降,并且电阻率数值下降的程度随水淹程度增大而增大;当渗透层是水层时,深、中感应和八侧向电阻率曲线径向上显示增阻侵入特征,渗透层为油层时,深、中感应和八侧向电阻率曲线径向显示减阻侵入,当油层水淹后,深、中感应和八侧向电阻率会出现增阻侵入特征;其次,在自然电位曲线方面,当淡水水淹时,水淹部位出现泥岩基线偏移,当污水水淹时,基线偏移不明显或无偏移(见图1),自然电位基线偏移的程度主要取决于水淹前后地层水矿化度的比值和储层物性的差异程度;自然伽马数值局部出现明显的增大畸变现象,这是水淹较重的指示之一(见图2);通过进行地层压力测试方法,地层压力下降是判断水淹层的依据,例图一中的测得的RFT地层压力结果,图中部的地层压力系数小于下部,可初步判定中部储层相比下部储层更易水淹,试油结论与解释结论吻合;通过阵列感应测井的应用,核磁共振测井相应特征,也可作为识别水淹层的依据。
各油田在进入注水井的开发中后期,在长时间的水驱作用下,大部分区块进入了中、高含水阶段。能否准确识别水淹储层位置及水淹程度直接影响着射孔投产和作业生产,因此在利用常规测井项目识别水淹层的同时,也可将测井新技术运用其中,本文主要针对常规测井曲线资料,总结了判断水淹层的基本方法,希望对水淹层的解释提供借鉴作用。
[1]雍世和,张超谟.测井数据处理与综合解释[M].石油大学出版社,2007.
[2]欧阳健.石油测井解释与储层描述[M].石油工业出版社,1994,04.
[3]楚泽涵.地球物理测井方法与原理[M].石油工业出版社,2007,08.
图1 自然电位曲线无偏移
图2 自然伽马异常高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