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定”核心目标不放松

2016-09-10 07:22沈荣
小学教学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大黑面包狐狸

沈荣

《鹬蚌相争》是一则寓言故事。在一次“同课异构”的研究活动中,笔者与另一位老师在指导学生把握了故事内容、懂得了寓意后均进行了拓展延伸。其教学过程摘要如下:

案例1(另一位老师执教)

师:小朋友,《鹬蚌相争》这个寓言故事讲的道理懂了吗?

生(齐):懂了!

师:这个故事古时候也有,请看——

屏幕出示:

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师:这是古人写的《鹬蚌相争》,结合文后的注释,读一读,想一想,和课文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生:意思相同。不同的是课文写得长,它写得短。还有它的语言和课文的语言不一样,没有课文,我们读不懂。

师:好眼光。其实,我们今天学的课文就是根据它写的。它是用文言文写的。文言文就是古人专门用来写文章的一种语言。

接着,教师带领学生反复练读以及和课文比照,感受文言文的句读语感和言简义丰。

案例2(笔者执教)

师:小朋友,《鹬蚌相争》这个寓言故事讲的道理懂了吗?

生(齐):懂了!

师:真的吗?老师来考考你们。请看——

屏幕出示短文《两只狗熊》及学习要求——

默读故事,回答下列问题。

两只狗熊

有两只狗熊,一只叫大黑,一只叫小黑。一天,哥儿俩在路边捡到了一块面包,怎么吃呢?

大黑说:“咱们分了吃,可是要分得公平,我的不能比你的小。”

小黑说:“对,要分得公平,你的不能比我的大。”

哥儿俩正闹着呢,狐狸来了,她看见干面包,眼珠骨碌碌一转,说:“噢,你们是怕分得不公平吧,让我来帮你们分。”哥儿俩同意了。

狐狸接过干面包,把它分成两块,哥儿俩一看,连忙叫起来:“不行!不行!一块大,一块小。”

狐狸说:“别着急,瞧,这一块大一点吧,我咬它一口。”她张开大嘴巴咬了一口。哥儿俩一看,又叫起来了:“不行,不行,这块大的被你咬了一口,又变成小的了。”

狐狸说:“那块大的我再咬它一口吧。”她张开大嘴巴又咬了一口,哥儿俩一看,急得叫起来:“那块大的被你咬了一口,又变成小的了。”就这样,狐狸这块咬一口,那块咬一口,面包只剩下小手指头那么一点儿了。她把面包分给哥儿俩,说:“现在两块面包都一样大小了,吃吧,吃吧,吃得饱饱的。”

大黑和小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1.这个故事中谁是“鹬”“蚌”,谁是“渔翁”?

2.读了这个故事你一定有话要说,想一想,用上“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说一说。(提示:可以说说故事的内容,也可以说说从中得到的启示)

学生回答第一个问题,显得很容易。

学生完成第二项任务,也不难。教师把点拨的侧重点放在指导学生把“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巧妙地嵌进语句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如指导学生用在句首,作表达感受的总起:“‘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为了一块小小的面包,大黑和小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最后让狐狸得了便宜。真是两只笨狗熊!”指导学生用在句尾,作表达感受的总结:“为了一块小小的面包,大黑和小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最后让狐狸得了便宜。这真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指导学生用在句中,作内容概括和阅读感受的过渡:“大黑和小黑真笨,为了公平,结果让狡猾的狐狸把面包吃了,真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我们要记住这样的教训,可不能犯同样的错误。”指导学生分开用在句中:“大黑和小黑为了公平地分一块面包,谁也不让谁,真是‘鹬蚌相争’。狡猾的狐狸趁机把面包吃得只剩下一点点,这就叫‘渔翁得利’。”

粗略看来,上述两个教学案例都有价值,这是不言而喻的。但笔者更坚持自己的做法,因为其指向了本课核心目标的实现。

“核心”,《现代汉语词典》给出的解释是:中心;主要部分(就事物之间的关系而言)。核心目标,在此是指阅读教学的中心目标、主要目标。那么,本课的核心目标是什么呢?

笼统地看,依据年级要求和文本特点,《鹬蚌相争》的教学目标大致可以确定为3条: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理解“鹬蚌相争”的本义和比喻义,并尝试运用。

3.通过想象、表演等方式感受“鹬”“蚌”之争以及内化“针锋相对”的语言形式,增强寓言阅读的兴趣。

其中核心目标是:理解“鹬蚌相争”的本义和比喻义,并尝试运用。为什么?

首先,就这些目标之间的关系来看,第1条以及第2条中“学会生字新词”是所有阅读教学的共性目标,服务、服从于文本的学习。第3条目标主要指向鹬蚌相争的经过,是整个故事的重点与关键。体验感受、内化语言都有助于对这个故事的整体把握。因此,“理解‘鹬蚌相争’的本义”(即把握故事内容)在上述3条目标中居于中心地位。

其次,文体的规定。这是个寓言故事,它用一个故事来告诉大家一个道理:双方互不相让,会让第三者从中得利。学习“这一篇”当然要知道这个故事,懂得这个道理。同时,它又是个成语故事,与其他寓言故事,比如《伊索寓言》明显不同的是,整个故事可以浓缩为4个字,即“鹬蚌相争”;其中蕴含的道理可以浓缩为8个字,即“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因此,知道这个故事就是记住前者,懂得这个道理就是理解后者。

第三,“语用”的需要。“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是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根本需要,故为语文课程的“独当之任”。在本课中体现这一“独当之任”的应为学习“鹬蚌相争”这个成语的“运用”,具体为“四会”:①会读,读准字音。②会认,认清字形。教材没有提出“记住字形”(会写)的要求,可能是考虑“鹬”字笔画较多,对三年级学生来说会写这个字有难度。③会意,理解词义。比如首先通过朗读、表演等方式引导学生感性把握整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即把握“鹬蚌相争”的本义;然后通过想象“鹬”“蚌”被抓在鱼篓中的心理活动、查阅词典解释等方式初步理解比喻义。④会用,表达运用。比如采用上述“案例2”的方法,既加深理解,又指导学生在陌生的语境中学习运用,提高表达能力。

第四,课堂的选择。40分钟是课堂教学的时间常量,据此提高教学效率,是我们永远需要直面的问题。也许,解决的路径不止一条,办法不止一种,但有一个前提不可忘却——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做到少而精,必须抓住关键。只有抓住了“关键”,在关键处用力,“模模糊糊一大片”的阅读教学才能呈现出“清清楚楚一条线”的面容来;在40分钟的时间内,才有可能“教”得通透、“学”得扎实。比较“案例1”和“案例2”的教学,前者看起来教得多,实质是学得少——教了两个方面,但都没有通透,要么有遗漏(对整堂课而言,缺少了成语的运用),要么匆匆而过,学生所得甚少;后者,正好相反——聚焦一点,层层递进(对整堂课而言,此环节建立在前面教学的基础上),学习效果明显。

综合以上四点来看,围绕核心目标的阅读教学实际上是凸显文本特点的教学,是指向“语用”能力的教学,是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是实现高效率的教学。所以,笔者以为,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阅读教学只有始终“咬定”核心目标不放松,学生的语文能力才会有“看得见”的提高。舍此,别无他途。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笔者并不完全反对“案例1”的做法——借机引入文言文,通过文白对照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阅读兴趣……设计意图固然很好,只是觉得在有限的时间内有些失当。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素养,是阅读教学的根本目标。拓展延伸的目的亦然。然而为了提高,忽略甚至丢弃了当下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的有效资源,舍近求远,其利弊得失,显而易见。也许,在“案例2”的教学后,再接“案例1”的拓展,会取得理想的效果。当然,前提是拥有足够的教学时间。但是,课堂中有如此多的教学时间吗?

猜你喜欢
大黑面包狐狸
大黑
逻辑思维
大黑兔做了一个春天的梦
狐狸和猫
狐狸
“好吃”的面包灯
绕口令、谜语
狐狸便当
面包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