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研究方法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6-09-10 07:22田丽玲
文学教育 2016年10期
关键词:比较文学影响研究诗歌教学

内容摘要:英美文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把中国文化与文学的常识渗透到英美文学教学中是一个有益的尝试,比较文学研究方法可以运用在英美文学的教学中。平行研究可以比较中西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影响研究可以使学生对以文学为载体下的人类精神的互通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与感悟。本文以英美诗歌教学为例来阐述比较文学方法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比较文学 诗歌教学 平行研究 影响研究

当今世界,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历史地位,尤其是十八大以来“中国梦”的提出,使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融洽,中国与世界各国有了更多的共鸣,中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孔孟之道、老庄哲学、易经思想等等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也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和青睐。中国高校英语专业的学生一直存在偏重英美文化历史社会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对中国文化与文学知识的了解,结果便是在实际应对与中国文化相关的问题时无从下手、不知所措、尴尬万分。因此,对中国文化与文学常识的弥补是英美文学专业学生势在必行的一个紧迫任务。英美文学是中国高校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英美文学教学改革延绵不断,笔者认为,除了借助多媒体、影像教学、体验教学等方法外,把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运用到英美文学的教学中是一个不错的尝试,既可以使学生学习英美文学的相关知识,也有效地补充了一些中国文学与文化的常识,真可谓一举两得、事半功倍。本文将以诗歌教学为例,来探讨比较文学研究方法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英美意象主义诗歌与中国古典诗歌及中国新诗的渊源

英美意象主义诗歌运动在英美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英美文学教学中无法绕过的重点内容,因为它是英美诗歌界的一次巨大革新,标志着维多利亚时代的结束与现代主义阶段的到来。中国古典诗歌对意象主义运动的兴起有巨大的影响,这是许多英美文学教材上都提到的一个知识点,但却未作深入的介绍和探讨,老师也往往因英美文学课程应该注重英美文学知识的讲授而对此一带而过,不做详细讲授。其实学生得到这一信息之后内心深处往往是非常振奋的:中国古典诗歌竟然对英美诗歌史上如此重要的运动有如此重要的影响!他们肯定想获取与之相关的更多信息。这时,老师如果能结合影响研究的相关理论对这一问题加以深入讲解探究无疑会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并拓宽他们的知识面。

英美意象主义诗歌与中国诗歌的相互作用属于典型的回返影响。回返影响是指“一国文学中的某些因素为某个外国作家所接受并对其产生了巨大影响,这种影响又回返到放送者国家的现象。”[1]先来看中国文化与文学对西方文化与文学的影响。中国文化在西方的传播可以追溯到公元10世纪,16世纪末到17世纪中期,《四书》被翻译成西文。意象主义诗歌运动的领袖庞德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迷恋中国国画和古典诗歌,1913年他得到了美国东方学家费诺罗萨有关中国文化研究的遗稿,这使他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年,他提出著名的意象主义三原则:“直接处理无论是主观还是客观的事物;绝对不用任何无益于表现的词;至于节奏,用音乐性短句的反复演奏,而不是用节拍器反复演奏来进行创作。”[2]1915年庞德发表了他翻译的中国古典诗歌《神州集》,包括李白、陶渊明、卢照邻等著名中国伟大诗的22首原诗,这些诗歌因其清新、优美、简洁而在西方受到了极大反响与好评,被认为是庞德“在早年创作中的最大成就”[3]。

在讲授意象主义诗歌时,教师可以把庞德的名作《地铁站上》与中国古代诗人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作以比较赏析。地铁站上:这些面庞从人群中涌现/湿漉漉的黑树干上花瓣朵朵(郑敏译);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地铁站上》是意象主义诗歌的标志性作品之一,短短的两行,每行中两个并置的意象,却充分表达了诗人那一时刻的所思所想。一次庞德在巴黎的地铁站,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他看到了几张美丽的女子和稚嫩的儿童的脸庞,这些脸庞仿佛一道亮光顿时点亮了阴暗潮湿的地铁站,庞德有感而发,写了一首一百多行的诗,之后又一遍遍修改,最终缩减到了两行,用“面庞”、“人群”、“黑树干”、“花瓣”四个具体的意象来表达全部的情感。诗人把人群比作黑树干,把面庞比作花瓣,比喻生动形象又极富画面感,仿佛使人看到冬天的腊梅,给人一种清新脱俗、干净突兀的美感。《天净沙·秋思》更是如此,诗人用叠加的意象描绘了一幅幅素朴而又唯美的画面,表达了他身在异乡无尽的思乡之情。通过以上两首诗歌的赏析,学生可以更进一步地理解意象以及英美意象主义诗歌的原则及内涵。

英美意象主义诗歌对中国诗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20世纪初五四新诗运动中。声势浩荡的意象主义运动发生在1908至1917年间,五四运动的领袖之一胡适恰逢1910-1917年间留学美国,他势必受到意象主义运动的极大影响,他1916年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此派的主张,与我所主张多相似之处。”[4]以胡适、鲁迅为首的五四新诗运动主张打破格律,用白话文创作,追求自由的表达形式,中國诗歌由此走向自由之路,而这一成就的取得归根结底是受到西方意象主义诗歌运动影响的结果。

二.不同历史背景下的中美当代诗歌流派

两次世界大战改变了全世界人民的命运。同为战胜国,中美两国在战争后却因不同的历史背景与现实问题而走向截然不同的命运。美国资本积累的历史由来已久,内战后美国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一战中美国向交战双方出售武器获取了巨额利润,战后美国成了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美国文学在20世纪20年代实现了第二次复兴。1929年经济危机突然而至,这一危机持续了十年之久,直到二战爆发才得到了彻底解决。美国发了战争的横财,然而战后美国经济的繁荣却并未稳定作家们的情绪,反而,战争带来的精神创伤以及贫富分化、种族歧视等问题促使美国在战后出现了诸多诗歌派别。中国一战后出现了以“民主与科学”为口号的新文化运动并取得了显著成就。二战对中国来说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灾难,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小米加步枪抗战八年战胜日本侵略者,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的成立得来不易,全国人民都非常珍惜,使人们更是满怀热情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政治抒情诗和生活抒情诗成了这一时期的诗歌主流。然而文化大革命的到来却破坏了一切和谐,知识分子的生活受到极大影响,然而这并未打消诗人们的创作热情,他们组织“地下沙龙”,成立“地下诗社”,为以后“朦胧诗派”的崛起奠定了基础,“白洋淀诗派”是这一时期的主流派别。文革结束改革开放后中国诗歌重又蓬勃生起,出现了上海诗群、莽汉主义、非非社团等诗派以及一些独树一帜、颇具特色的个体诗人,如海子,翟永明等。

中美当代诗歌流派因不同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背景而表现出截然不同的特征,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诗人们在这些不同的历史背景下通过自己的笔触来表达对世界、对人生以及对自己的认识、态度、情感与思索。因而教师可以用比较文学平行研究的方法对中美当代诗歌的流派加以比较分析,从而使学生对同一时间,不同空间的中美诗歌乃至这一时期的中美文学有更加深刻的认知。首先,我们来看美国的学院派诗歌与新中国成立后的抒情诗。美国的学院派诗歌是指以T·S·艾略特和庞德为首的美国现代诗歌,T·S·艾略特提出“客观对应物”以及“非个人化”的理论,主张诗歌情感的非个人化表达,他的杰作《普鲁弗洛克的情歌》、《荒原》、《圣灰星期三》、《四个四重奏》等都非表达个人情感,而是一代人的精神诉求。在20世纪四十年代,中国的“七月派”和“九叶派”诗歌表达的也是那个特殊时期广大民众的情感,五十年代中期以后的政治抒情诗和生活抒情诗全面歌颂了社会主义革命的丰功伟绩以及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可以说,中国的新现代主义诗群与美国的学院派在各自特定的历史時期发挥了同等重要的作用,表达了各自国家民众的集体情感与生活状态。二战后美国诗歌走向多元化,出现了与学院派相对抗的黑山派、垮掉派、纽约派、自白派、神秘主义、后期浪漫主义、新超现实主义等众多派别。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受西方文艺思潮和人文意识的影响,中国诗坛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出现了朦胧诗派、后期朦胧派、先锋派、探索派、古典派、新古典主义等众多派别。垮掉派和朦胧诗派都有对各自社会黑暗面的揭露,但又有本质的区别,垮掉派诗歌痛批社会黑暗的同时表达个人的无望无助与堕落;朦胧派诗歌则在批判社会黑暗面的同时对未来充满了向往,并积极思考、探索人生的意义。

综上所述,教师教授英美诗歌时,可以把比较文学平行研究、影响研究、以及变异学研究的相关理论运用到课堂上,把中西诗歌从平行、相互影响、文化过滤与接受美学等角度,通过具体的作品进行比较赏析,以便使学生在欣赏作品的同时学到知识、拓宽视野、丰富情感、并更加深刻地感受和思考人生,进而实现文学的最大作用,即文学的致知性。

参考文献

[1]曹顺庆.比较文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31.

[2]彼得·琼斯编.意象派诗选[C]裘小龙译,桂林:漓江出版社,1992:15-16.

[3]杰夫·特威切尔.庞德的华夏集和意象派诗.张子清译,外国文学评论[J],1992:(1).

[4]胡适.胡适留学日记[M],长沙:岳麓书社,2000:744.

(作者介绍:田丽玲,郑州成功财经学院外语系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猜你喜欢
比较文学影响研究诗歌教学
比较文学视阈下高校英语专业美国文学课混合式教学探讨
小学语文诗歌教学探索
浅谈技校语文诗歌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体育电视节目对大学生体育教学的影响研究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研究
信息化对民政档案管理工作的影响研究
从符号修辞四体演进看比较文学在中国的发展
谈新时期比较文学的特质与续进
一部文学爱好者、研究者的重要工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