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建利
华南师范大学未来教育研究中心
jiaojianli@126.com
创客,作为一种DIY文化在科技和工程领域的延伸,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目前已经发展演变为一场全球性的创客运动,并正在创造一种全新的教育文化。而这种教育文化就是创客教育。回顾过去几年,不难发现,国内创客运动和创客教育可谓是风起云涌、发展迅猛、成绩喜人。
2016年4月3日,中小学创客空间建设高端研讨会在深圳前海港湾小学举行,此次活动是由全国教师创客联盟与柴火创客空间联合主办的。我很高兴有机会参与此次研讨会,向创客、相关企业、一线创客教师以及关心创客教育的相关人士学习,期间,也引发了一系列的思考,这些思考,概括起来,可以说是国内创客教育目前面临诸多的挑战和困难中的几个问题。
一、创客教育与创客课程的意义
当人们大谈创客教育和创客课程的时候,所说的究竟是什么呢?所谓的创客课程到底是项目、活动、实验,还是一般意义上的课程?而创客教育又是什么呢?所谓的创客教育究竟是以培养创客为目标的教育,还是用创客的方式开展教育活动,或者是由创客们组织和实施的教育?
在国内教育领域,这种情形是非常常见的。比如,当人们大谈微课、慕课、公开课的时候,我们不妨追问一下,这里所谓的课或者课程到底是什么意思?如果核心概念都不清楚,那么,张冠李戴的情形自然就会不在少数了。在实践层面,在推进的过程中,不同的人使用的术语和概念是相同的,如都在谈论课、课程、微课、创客课程、创客教育,但是实际表达的意义也许是完全不同的,由此不难想象,核心概念不清楚会导致更多的混乱。
如果我们进一步来看创客课程与创客教育的本质与意义问题,这个问题也许会转变为创客课程和创客教育的目的与初衷问题了。学校为什么要开设创客课程、推进创客教育?这恐怕很难简单地用顺应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创新人才来回应了。因为这个道理每个人都清楚,而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让这一点落到实处,尤其是在现有社会价值判断和教育生态环境之中,学校为什么要推进创客教育,学校如何推进创客教育,实非一个简单的和想当然的问题。
二、创客课程与现有课程的整合问题
从现在可观察到的实践来看,创客课程与传统课程之间还是有不少的区别。比如,创客课程持续时间可能比传统课程更长,可能无法用过去的一节课或两节课来解决,有些甚至持续一天或数天;课程所涉及的学科门类更多,与传统课程条块分割各司其职不同,创客课程更注重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更突出灵活运用多学科知识创造性地解决真实问题;传统课程更加注重知识传授,事实上更多地关照了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中的认知层面,即对知识领域目标中的识记、理解、应用等目标更加关注,对分析、评价、创造层面的目标重视不够,而创客课程恰好是要突出分析、评价和创造,尤其是创造。创客教育的兴起势必会面临与现有传统课程整合的问题,尤其是从课程管理角度来看,面临的挑战更大。
不仅如此,随着创客教育开始受到越来越多学校的欢迎,创客课程和原有课程之间的关系问题究竟应该如何解决?在现有学校课程体系中,几乎所有学校都有自己的信息技术课程和通用技术课程,也有曾经深受关注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一些大城市的不少学校还开设了机器人课程、陶艺、木工、烹饪等特色课程和校本课程。这些现有的课程如何与创客课程更好地融合和整合,STEAM教育和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信息技术课程以及类似校本课程如何结合,如何将STEAM和创客教育以及真实情境中的学习紧密结合,如何将热热闹闹的课程变成实实在在的、可观测的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现在的创客教育和活动,如何和学校的现有课程体系结合起来,这些都是目前推进创客教育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展望未来,开展创客教育的学校应当着力研究如何将可视化程序设计、机器人教学、传感器技术、移动技术等结合起来,重新打破学校各学科的条块分割,促进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构建创客课程体系。
三、创客师资问题
在国内最早开展创客教育的一些学校里,明星教师和创客教师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或者是信息技术教师,或者是物理教师,或者是教授其他科目的教师,这些教师的成才很难说就是师范大学专门培养出来的,我觉得应该说是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长期摸索和研究的结果。毕竟,在我国现有师资培养体系中,教师也是依照学科分门别类地培养的。现有师资是否足以承担所在学校的创客课程和教学工作?
那么,没有这些明星教师和创客教师的学校如何推进创客教育?或者换句话说,创客师资问题究竟应该如何解决?培养自己的创客教育师资,邀请创客工作室或相关企业在学校开展创客教育,还是校外创客与校内师资结合?这些也许都是目前试图开展创客教育的学校所面临的选项。在我看来,深圳前海港湾小学的做法倒是值得借鉴。学校引进创客进入学校,学校为创客提供创客空间,创客和学校的教师合作,研发课程,学校的课程变成了创客的实验场,而创客则变成了学校创客教育课程的合作研发者。
四、学校创客空间(教室)的建设问题
要推进创客教育,自然需要创客空间的支持。学校如何建设创客空间或创客教室?是在原有的相关教室的基础上增加功能分区,实现创客空间的功能,还是另外单独建设?建设的标准和依据又是什么?不同学段的创客空间应当有哪些差别?从设备和功能上来说,一个创客空间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基本的创材配置有哪些?应当配备哪些记录设备和分享展示设备?在工具、硬件、软件和材料层面,基础、标准和高级的配置应当是怎样的?具体地说,一个创客空间通常都应该包含哪些基础设施、基本工具、核心功能?仅有3D打印机显然不应当算是一个创客空间。学校的创客空间是否应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教学型的、活动型的?
事实上,到目前为止,尽管已经有不少学校积累了不少有关学校创客空间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但总体来说,学校创客空间的建设还处在摸索阶段,摆在试图开展创客教育的不同基础和条件的学校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便是,如何结合当地的特色,就地取材,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结合不同标准来建设自己的创客空间,构建创客教育课程体系,推动创客教育发展。
五、创客教育呼唤创客、相关企业、一线教师和高校的通力合作
就目前而言,创客、创客课程和创客教育还是新生事物,也可以说是一个实践先行的领域。围绕着这个新生事物,不同的力量和机构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学校期待创客文化和创新文化,期望经由创客教育推进教学改革和教育改革,促进人的发展,为学生后续学习奠定基础。相关企业试图借助学校创客教育,推进企业创新,增进企业和学校的融合,为企业发展积蓄人才。而创新和创造是全社会的共识,也是大势所趋。
因此,面对这个全新的领域,为了更好地推进创客教育和学校创新人才的培养,创客、相关企业、一线教师和高等院校课程与教学研究人员应当通力合作,共同为创客课程建设和学校创客教育贡献智慧和力量。毕竟,每一股力量都是非常重要的,但只有一股力量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创客文化和创客运动本身就力倡合作与协作,协同创新是创客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学校创客教育呼唤创客、相关企业机构、一线教师和高校通力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