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取暖神器”
寒冷的冬日,古人没有空调、暖气、羽绒服、暖宝宝,他们是怎么保温取暖的呢?
1.椒房:古人将花椒视为防寒保暖材料,将花椒捣碎和泥,制成墙壁保温层。椒房不仅保温效果好,还散发着香气。不过,这种“椒房”待遇,只有皇后和受皇帝喜欢的妃子才能享受到。
2.火盆:看过《红楼梦》的小朋友肯定知道,冬天,大观园里的夫人小姐们都会围着火盆,烤火取暖。
3.手炉:用来暖手的小火炉,里面装火炭,外面加罩子,可以捧在手里取暖。
4.足炉:用锡或铜制成一种扁壶,里面灌热水(有点像现在的暖水袋),用来暖脚。俗称“汤婆子”。
5.吃火锅:在清朝,火锅是著名的宫廷大菜。寒冷的冬天吃热气腾腾的火锅,再温暖不过。
6.饮酒:古人喜欢喝酒,冬天,温一壶热酒,驱寒、暖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