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华
在中国这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中,CPI也在不断上涨。过去1元钱的购买力与现在不能同日而语。从1元钱的变迁史中,可以折射出国民经济发展、货币购买力变化的脉络。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6年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数据显示,CPI同比上涨1.9%。CPI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的简称,是衡量通胀率的关键指标之一。
今年6月CPI同比上涨1.9%,就表示我们的生活成本比去年6月上涨1.9%,原先100块的东西现在要多花一块九才能买到。
在中国这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中,CPI也在不断上涨。过去1元钱的购买力与现在不能同日而语。那么,究竟1元钱现在能买到啥?
1元钱在过去都能买什么
1元钱在40年前都能买到啥?
那时候,大米平均价格为0.149-0.205元/斤,食用花生油价格为0.86-0.88元/斤,猪肉价格为0.85-1元/斤,带鱼价格0.305-0.38元/斤。至于服务领域,1978年,上海理一次发要0.25-0.3元,洗一次澡要0.1-0.2元……
这些价格放到今天来看,简直是天方夜谭!
那30年前呢?按照乡镇的物价水平计算,1元钱能够同时买到:
2斤大米(0.23元)、3两肉(0.18元)、2斤番茄(0.04元)、3个鸡蛋(0.15元)、1斤豆角(0.02元)、1斤土豆(0.02元)、1斤小白菜(0.05元)、1斤萝卜(0.02元)、0.5斤白酒(0.20元)、调料(0.09元)
这些东西完全够做6菜一汤,管6个人饱了!
1元钱现在都能买到什么
今天1元钱都能在各地买到什么?根据向网友征集的资料显示:不同城市能购买的量不一。首先说说一线城市。
在北京,一元钱可以买一个菜市场里的馒头、一根油条、一个烧饼、一块沙琪玛、一包榨菜,两袋辣条;在上海可以买几根葱;在深圳可以买五个大号塑料袋。
广东人注意养生大家都是知道的,盛产各类药品,所以根据当地网友所言,1元钱能在广州买很多药。
那二线城市呢?1元钱可以买一把本季青菜、一瓶菊花茶;1元钱可以买一个打火机、一包小纸巾;可以买一根油条、一个包子;可以坐一趟公车。
可以买一串猪肉串、一串烤面筋;在昆明可以去两次公共洗手间;在南昌可以买一支笔,买两个小馒头,但是公车要2元才能坐到。
用一元钱买东西,最爽的还是在三、四线城市。
例如在三线城市,1元钱可以买一斤白菜和半斤最差的大米,可以买半斤西瓜或者买三个馒头。在广东某地可以买三斤黄瓜。
四线城市的话,有网友反馈,1元钱可以买4个馒头。
无论是在大城市还是小城市,只有打火机的价格基本都是不变的:一元一个,油条的价格也不会差很多。
只能说,如今1元钱能买到的东西越来越少了。
1元钱的过去现在对比
有网友更用深圳35年前1元钱的可用度与现在的可用度,在不同方面做了一个对比。35年前,深圳刚刚建市不久,1元钱的纸币还是大家口袋里的“主力”,价值堪比现在的百元大钞。而在今天,同样的1元钱,早已变成可有可无的“零钱”。
从工资说起,在那个普通人月工资只有两位数的时代,1元钱的价值自然与现在不同。
1970年代末,在几十块钱的工资中,1元钱不是个小数目,可能是一个工人工作半天的全部劳动所得。现在,在当时两位数的工资后面加上两个零,基本就是现代人的平均收入,1元钱,自然就只有当时百分之一的价值。
食物也是对比的重点:作为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大米常常被视为“一般等价物”,以米价对比不同历史时期货币购买力的差别。
1970年代末期,1元钱能买到10斤大米,三口之家可以吃十天半个月;1990年代后期,1元钱还可以买1斤米,也够一个单身汉吃两天。现在,普通大米3块钱一斤,1元钱还能买一碗,一顿饭就吃光了。
几十年来,书籍、报刊始终是最主流的知识获取工具。纸张涨价了,版权受重视了,市场商业化了,出版物越来越多,价格也是越来越高了。
1980年代初期,1元钱可以买一本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汉译世界名著;1990年代初期,很多城市的报纸一两毛钱一份,1元钱可以买5-10份;现在,报纸已经是唯一一种零售价还只要1元钱的出版物了,而且听说也要升价了。
学校食堂也是衡量购买力的一个重要地方。要知道,在自己不做饭的情况下,学校食堂基本是填饱肚子最便宜的地方。
1980年代,1元钱可以在学校食堂随便吃一整天;1990年代,1元钱还可以在食堂简单吃一顿饭;现在,1元钱还可以买个馒头或者包子。
那公交呢?1980年代,公交车一次几分钱或者1毛钱,1元钱几乎可以在城市里随便闲逛。如今在深圳,1元钱只能坐黄颜色的小巴,穿梭在小街小巷之中。
捐给乞讨者的受重视程度,也是衡量1元钱价值最好体现之一。1980年代,把1元钱放进他们乞讨的碗里,一定会吓他们一跳,觉得你是疯子;1990年代,会对你千恩万谢,磕头如捣蒜;现在,切,才给1元钱,懒得搭理你。
编辑/麦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