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贪欲击倒的音乐教授

2016-09-10 07:22施晨霞
检察风云 2016年17期
关键词:某大学小提琴上海

施晨霞

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法院于2015年6月25日以受贿罪判处鲁明(化名)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并依法没收违法所得人民币四十二万九千元。鲁明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于2015年9月17日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学校招生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热门话题,一些家长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愿望的驱使下,不惜一切代价找关系、托人情,由此引发的钱权交易愈演愈烈。极少数教育工作者不能自觉抵制金钱诱惑,以至身陷囹圄。艺术类考试招生更是腐败高发地带。鲁明受贿案正是其中一起典型案件。案发前鲁明系上海某大学音乐学院教授,他在担任艺考评委时,收受他人赠与的钱款,帮助他人通过面试入学。

不安逸的心

鲁明是河北人,但他出生于太原,成长于太原。老父亲是省歌剧院的一级作曲家。也许是遗传父亲的缘故,鲁明从小便对乐器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立志成为音乐家。他于上世纪80年代初考入天津音乐学院管弦系学习。四年后,作为“天之骄子”的他,毕业后顺利进入山西某大学当上了教书育人的小提琴教师,并在39岁评上了教授,担任了省小提琴协会副会长。

一切都是那么顺利而平静地进行着,然而一个偶然的机会打破了这份平静。2004年,上海某大学要成立一所艺术学院,校方在全国范围内招聘小提琴专业的老师。看到这份招聘启事时,鲁明的内心就像被丢进了一块石子,泛起了波澜:机会让人无法拒绝!上海毕竟是大都市,相对而言,太原就略显寒酸了,而且上海良好的教育医疗等资源是太原这样的城市无法相比的。然而,太原的生活是如此的安逸和平静,妻儿父母都有良好的安顿。他在山西某大学也已经工作了近20年,內心不想打破这份平静,让他放弃这一切,颇为不舍。但鲁明有颗不安逸的心,思考再三,他决定应聘上海某大学,最终如愿以偿。

危险的权力

来到上海后,鲁明任上海某大学数码艺术学院教授,负责对小提琴专业的研究生带教及对本科生的教学工作。2006年鲁明开始陆续在研究生及本科生招生面试中担任评委。艺术类考试一般包括笔试和面试两部分,考生需先笔试,笔试通过之后再面试。按照面试正常的流程,每个评委对考生进行独立的打分,考生成绩则根据每个评委的分数进行综合评判。然而,学院小提琴专业有教授职称的老师本来也没几个,所以对报考小提琴专业的考生,鲁明在打分方面就有着较高的“权威”。他除了可以对自己心仪的考生分数打高之外,还可以通过打招呼、说情等方式影响其他评委。可以说,对报考小提琴专业的考生,鲁明在一定程度上能左右该名考生是否顺利通过面试。按理说,评委的“权力”根本就不是什么权力,其实就是一个为学校服务的机会,但当这项“权力”被一些有非分之想的人盯上的时候,那么一切都变味儿了。遗憾的是,鲁明的“权力”现在就被人盯上了。

贪婪的闸门

2011年三四月份,正是各大高校艺考面试的时候,鲁明接到一名考生的父亲骆平打来的电话,寒暄几句就直接切入正题。骆平说,孩子从小跟着鲁明学琴,想上比较理想的大学,现在竞争这么大,问问鲁明有什么办法,并表示事成之后绝忘不了鲁明的。鲁明当然心知肚明,骆平所谓的“办法”无非是“歪门邪道”,骆平口中的“忘不了”就是事成之后会给钱。一开始鲁明是抵触的,如果收别人的钱,不仅违背了一名教师为人师表的行为准则,违背了一个人处事的良心,更是违法犯罪行为,这钱是坚决不能收的!然而,骆平一而再、再而三地打电话给鲁明,要他帮忙。鲁明的内心也在挣扎:收钱是犯罪行为,有可能判刑,最后身败名裂,想想都觉得可怕;不收呢觉得这钱来的太容易了,不收可惜了。而且,他作为新上海人,买房买车都急需用钱,能否想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既收钱还不被人发现,而且只要对方不说,谁会知道。最后,鲁明绞尽脑汁,想到了一个自以为“两全其美”的办法:用别人的银行卡收钱,以此来规避风险。最终贪婪战胜了准则,欲望战胜了良心,鲁明答应骆平在其孩子面试中帮忙,并收下了骆平送给的6万元钱。之后,骆平的孩子顺利通过了面试,考入上海某大学。

贪婪的闸门一旦打开就会泛滥成灾、一发不可收拾。从最初的被动收钱到后来主动向学生及家长索要钱款,鲁明贪婪的闸门彻底打开。从2011年至2013年,鲁明陆陆续续收取了十余名考生及家长送给的好处费共计40余万元。自然,鲁明也是“投桃报李”,让这十余名考生顺利通过面试最终被学校录取。

鲁明自以为做得天衣无缝。然而,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等待鲁明的是法律的严惩。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朝文人韩愈的一句话道出了为人师表的真谛。当办案人员在提审鲁明时对他说,学生及家长对他的艺术造诣还是比较认可的时候,鲁明突然情绪失控,嚎啕大哭。这个哭是悔恨的哭,后悔自己为什么当初会这么做;这个哭是内疚的哭,是对自己的爱人孩子的内疚,对自己年迈的父母的内疚;这个哭也是对自己所犯罪行的深深自责。那么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让一名大学教授最终沦为阶下囚?我们从鲁明案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警示一:谨记贪欲之祸。“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并不是每个评委都像鲁明一样都在“糖衣炮弹”下打败仗,被金钱俘虏的是极其少数。这类人有一个基本的共性就是贪欲,自身的贪欲太大,才导致打败仗。正是由于贪欲,才使得鲁明由最开始的拒绝,到之后的欣然笑纳,再到后来的主动索取;由于贪欲,才使得一名人民教师丧失了教师的基本行为准则,也丧失了做人的底线,使教师的形象受到了极大的损害;也正是由于贪欲,才使得鲁明心中的正义和信仰逐步侵蚀、消失殆尽,最终把鲁明从令人敬仰的大学教授“送”进了监狱。贪欲是万恶之源,无论采取什么手段掩盖犯罪行为,都将落得“伸手必被抓”的境地。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需牢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守住道德底线,抵得住诱惑。方能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

警示二:建立面试专家库。上海某大学数码艺术学院有教授职称的小提琴专业老师本来就少,打分评委却需要7至8人,甚至更多。为了评委人数达标,在小提琴专业考生面试中,只得让其他专业的老师参与打分。但“隔行如隔山”,其他专业的老师不太懂小提琴,且评委主要由本院教师组成,彼此熟悉,这就为相互“关照”自己偏私的考生,进行利益交换创造了条件。建议聘请来自其他高校艺术类专业和专业艺术团体的教师和专家参加命题、阅卷及现场评分等工作。扩大现场评分专家人数,并明确校外专家的比例。参与现场评分的评委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并现场随机组合产生。

警示三:完善招生监督机制。学校虽制订了相关的制度,但艺术类招生中教师的自主裁量权较普通招生大,且类型多、操作繁、录取少,客观上使非专业的校内外公众较难监督整个招生录取流程。建议从规范操作流程、强化现场监察、构建诚信机制、顺畅举报渠道等多方面着手,健全艺术类招生的相关配套机制。尤其要构建立体、无障碍的信息沟通系统,避免由于信息不对称影响招生政策的公正性,应将招生工作置于考生、家长、教师、学校和社会监督之下。

警示四:重视高校引进人才的廉政教育。我们应当注意到一个现象,近年来国内不断调整和放宽的人才流动政策给人才交流提供了宽松的环境,高校大量引进高层次人才促进教学科研上水平,这些人都需要在新环境中白手起家、成家立业,如买房买车、结婚生子等等。一开始事业大都处于起步阶段,上海的高房价、高物价会使这些人的经济压力增大。在这种情况下,有些人就会铤而走险,利用手中的权力去换取利益,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鲁明来上海时虽然不算年轻,但他在上海是靠自己努力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对金钱的渴望也是非常迫切,所以他会想尽一切办法去“赚钱”。联系到他收受學生家长钱款、卖琴弦给学生也就不足为奇了。有鉴于此,在引进人才的时候,一方面用人单位应充分考虑这些人才落户上海之后的生活压力,多措并举地为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要不断重视对他们进行思想、廉政和遵纪守法教育,使他们真正踏上人生事业的坦途。

“教授”、“小提琴”、“艺术”,这三个很美好的标签贴到之前的鲁明身上可谓是恰如其分,但鲁明现在的标签是“受贿”、“犯罪”、“犯人”。鲁明的经历令人唏嘘不已,目睹此景,每个人都会扼腕叹息。是什么导致这一切?贪欲!手中有权力者,请谨慎对待手中的权力,少些贪欲,多些淡泊。君子爱财,还须取之有道。有道是:教书育人有作为,清廉淡泊不可违。倘若贪欲来作祟,铁窗数载犹可悲。

(本文中人物姓名均为化名)

编辑:刘晨 3450598903@qq.com

猜你喜欢
某大学小提琴上海
上海电力大学
延河晨晓(小提琴独奏)
Hey Diddle, Diddle
上海之巅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某大学学生用电量实验与分析
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在二星级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以某大学实验综合楼为例
Pear Concert
小提琴与钢琴奏鸣
上海──思い出の匂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