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洪堡奖学金的改革与发展

2016-09-10 07:22陈正
世界教育信息 2016年16期
关键词:改革发展

陈正

摘 要:文章简述了洪堡奖学金的历史沿革、常见分类与改革发展。洪堡奖学金常分为洪堡科研奖学金、洪堡教授奖学金与总理奖学金。自2007 年起,为了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对国际人才的吸引力,洪堡基金会开始改革其奖学金制度,在社交网络、合作伙伴及校友建设方面采取了积极措施。

关键词:洪堡奖学金;常见分类;改革发展

一、洪堡奖学金的历史沿革

洪堡基金会的建立与德国著名的自然科学家亚历山大·冯·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有着密切关系。早在1800年前后,被称为“科考之父”的亚历山大·冯·洪堡,远游南美洲,调查研究当地的地理环境和居民生活习惯。他去世一年后,为纪念这位贤哲,人们在柏林成立“亚历山大·冯·洪堡自然科研学术旅行基金会”(die Alexander-von-Humboldt-Stiftung für Naturforschung und Reisen),其目的是资助德国科学家出国进行学术研究。

随着1923年发生的世界经济大萧条,洪堡基金会的资本来源受到了直接冲击。直到1925年,德意志帝国重新起步,基金会才重回正轨并进行了调整。这次主要是向赴德国深造的留学生(包括学者)提供补助。

1945年,德国当局停办这一补助项目,后来在历届洪堡访问学者的建议下,基金会于1953年12月10日在波恩的巴德戈德斯贝格(Bad Godesberg)重新组建,一直延续至今。

今天的洪堡基金会在世界上享有盛誉,每年为 2000 余名来自全世界的青年学者提供资助。据统计,截至2016年7月,已有来自 140 余个国家的 2.7 万多名青年才俊获得了洪堡奖学金,其中包括 52 名诺贝尔奖获得者[1]。中国洪堡学者是德国洪堡基金会资助的最主要的外国学者群体之一,从 1953 年到 2015年间,先后有 2131 名中国学者获得洪堡基金会各类奖学金资助。[2]

二、洪堡奖学金的常见分类

(一)洪堡科研奖学金

科研奖学金(Humboldt-Forschungsstipendium)是洪堡基金会“促进计划”(F?觟rderprogrammen)中的经典项目,每年邀请2000多名学者及专家赴德进行12个月的学术研究。基金会每月向他们提供3150欧元的奖学金,博士后每月能获得2650欧元;参加外地会议及学习德语的费用还可额外报销。为了让学者、专家在研究期间没有后顾之忧,基金会也向他们的家人(配偶及孩子)提供补助。

洪堡基金会每年平均提供1800个留驻德国的研究名额,另外设立700多个奖学金名额及各种名目的奖金。此外,范围广泛的促进计划每年可获得基金会提供的约1.09亿欧元经费预算,其中95%来自德国联邦财政预算。

(二)洪堡教授奖学金

2008年创设的“亚历山大·冯·洪堡教授职位奖”是德国奖额最高的国际学术研究奖,由洪堡基金会颁发,联邦教研部资助,其中科学实验奖金为500万欧元,理论科研奖金为350万欧元。奖金主要用于组建科研团队以及添设实验室装备。

获得“洪堡教授奖”的科研专家能得到一份较高的薪水。该奖项面向长期在德国高校及科研机构进行面向未来的项目研究的各专业领域的顶级科学家。德国高校每年可向由科学及政界人士组成的评审团推荐最多10位杰出的外国科学家。

(三)德国总理奖学金

2007年起,洪堡基金会每年还向来自美国、俄罗斯、中国、巴西和印度五国的具有领导才能的未来领袖人才颁发总计50份的德国总理奖学金。申请人须具备本科以上学历,可自选德国院校,完成各自制定的研究计划。该奖学金根据入选者资格条件,分为2150欧元、2450欧元、2750欧元三个资助档次。

该资助的目的是让这些有领导潜力的人才在事业开始阶段就有机会在德国开展长期的学习,并希望这些人未来成为社会、学术领袖,为德国的对外交往打造友谊的基础。

三、洪堡奖学金的改革发展

自2007 年起,为了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对国际人才的吸引力,洪堡基金会开始改革其奖学金制度。新改革改变了“过去非常僵化的做法,以年龄划线,40 岁以上的申请者基本不予考虑”的做法,而采取更加灵活的新资助模式。根据职级模式(Karrierestufenmodell)发放奖学金和其他资助,为基金会赢得更多的人才资源。所谓职级模式就是根据申请者的不同层次,提供更加适合其职业发展的资助[3]。博士后奖学金将由过去的12个月资助期,延长到 24 个月,以保证其有充裕的时间开展研究项目,为未来学术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关于资深学者奖学金,可在获得博士学位后的 4~12 年内提出申请,资助期限为 6~18 个月,在德国逗留的时间还可在 3 年之内分 3 次完成。这为学者们提供了很大的灵活性,他们可把在德停留时间安排在暑期。这项资助也为青年研究小组负责人和新任教授建立与德国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提供了可能性,使他们不必担心无法离开甚至放弃原有职位。

此后,洪堡基金委又陆续进行了若干改革。根据《2014年洪堡基金会的年报》,基金会在社交网络、合作伙伴、校友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改革[4],目的是增加德国对国际优秀科研人才的吸引力。随着越来越多的世界大国在吸引人才方面投入重金,德国相比较而言在资金投入方面并不具备优势,只能通过更加灵活、方便、有效的机制来确保其竞争力。

(一)建立在线社交网络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洪堡基金会在2014年建立了“洪堡生活”(Humboldt Life)在线社交网络。世界各地的洪堡家族成员(博士后、资深研究者)都被邀请参加社交网络的活动,其主要目地是利用新媒体,克服时间、空间的困难,方便大家建立联系。

“洪堡生活”是一个以人际交往为目的互动交流平台。它是根据各学术科研工作者的需求量身定做的产物。成员可创建自己的主页,记录学术生涯,介绍研究重点,通过博客撰写、问卷调查、图片上传、出版物清单展示等多种形式来与洪堡校友进行交流。

(二)扩展合作伙伴

2014年,除了德国外交部,联邦教研部,联邦经济合作与发展部,联邦环境、自然保育及核能安全部,及欧盟等资助者外,洪堡基金会还扩充了其合作伙伴名单,最重要的第三方资助合作伙伴有卡尔·弗里德里希奔驰基金会(Carl Friedrich von Siemens Stiftung)、夏利特基金会( Stiftung Charite )和慕尼黑工业大学。洪堡基金会与这样伙伴合作的主要目标是为德国赢得高素质的科研人员,为他们的科学研究提供经济支持。合作伙伴网络扩展的益处在于,在许多情况下,私人基金会/合作伙伴可以为洪堡奖学金获得者提供一系列额外资助,如对合作伙伴的访问,参加受邀的各类活动,及各种以建立联系为目地的网络建设等。

(三)校友网络建设

“一朝洪堡人,终生洪堡人”是基金会创建之初的格言。科学家学成回国后,基金会不仅继续与他们保持联系,更深化双方关系。该基金会新设立的回访奖学金为发展中国家的学者和科研后备人才再次回访德国提供了机会,因此大约60%的洪堡奖学金学生及学者专家会再次或多次重返德国继续研究。至今已有高达90%的洪堡人至少参加过一次洪堡基金会在各地举办的交流活动。此外,世界各国都有洪堡人组织的校友会,目前总共有122个校友会散布于全球75个国家。现在,全世界洪堡人数已达2.7万多人,其中52位是诺贝尔奖得主。

参考文献:

[1]Alexander von Humboldt-Stiftun.?譈ber die Stiftung[EB/OL].https://www.humboldt-foundation.de/web/karriere.html,2016-07-27.

[2]中国驻德国大使馆教育处.驻德使馆举办2016洪堡学者招待会[EB/OL].http://www.de-moe.edu.cn/article_read.php?id=12014-20160708-3577,2016-07-08.

[3]闫瑾.德国洪堡基金会改革奖学金制度[J].世界教育信息,2008(4).

[4]洪堡基金会.洪堡基金会2014年年报[EB/OL].https://www.humboldt-foundation.de/pls/web/docs/F-519732643/jahresbericht_2014.pdf,2015-12-01.

编辑 吕伊雯

猜你喜欢
改革发展
新形势下基层党校的改革与发展研究
“互联网+”时代CPA审计的改革与发展
新时期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解析与思路
基于全面收费背景下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现状及改革研究
新常态下西部地区高校后勤改革发展探析
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质量保障机制研究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滨海旅游业发展与转型路径
职教集团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小学音乐教学改革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