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信的代价究竟有多大?
对于这个问题,现在感受最深的恐怕莫过于杨艳了。这位神木县农业局的副局长,在今年6月,因失信而出了名。6月13日,陕西省榆林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布了第六批失信被执行人员名单,在“诚信是生活的通行证,法制是社会的安全网”的口号下,一张张并不“光彩”的照片连同他们的姓名、隐去了4位数字的身份证号码、户籍所在地、执行标的、失信情形、执行案号等信息,被公开示众。
很快,便有网友发现,陕西省神木县农业局副局长杨艳赫然在列。一个堂堂副局长竟然也上了“老赖榜”,这多少有点出人意料,也正因此,该事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与热议。
2013年7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宣布,将建立全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从那以后,明明有钱就是躲着不还,甚至采取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恶意规避法院执行的“老赖”将进入征信黑名单。现在,三年过去了,在百度输入“老赖”两个字,首先在页面上出现的就是包含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在内的“全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曝光”并不等于“惩戒”,越来越多的部门对失信者动起了真格,也让失信者吃到了苦头。以江苏省为例,自去年9月江苏20多个部门共同对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实施联合惩戒以来,截至今年6月中旬,江苏全省已有99户重大税收违法案件的当事人迫于“黑名单”的压力,主动足额缴清税款、滞纳金和罚款,总金额高达3.87亿元。
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6月17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称,据不完全统计,有关部门对失信主体,限制乘坐飞机411.5万人次,限制乘坐列车101.6万人次,阻止出境边控443人次,限制申报政府性投资上百亿元,限制担任企业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等职务2.7万多人次,一些失信企业及其法人代表被取消“劳模”等评先评优资格,一批失信案例被媒体曝光引起社会强烈反响。这些惩戒措施对违法失信主体形成了强大威慑,大量失信纳税人补缴了税款,约40万失信被执行人自动履行义务或者与申请执行人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严厉的惩戒真的来了,你还敢失信吗?
八成公众认为惩戒并非“最重要”
“我们对失信联合惩戒首先是对法院判决的失信被执行人开始的。去年,发改委、最高人民法院和44个部委联合制定了一个对法院判决的失信被执行人,社会上俗称的‘老赖’进行联合惩戒的办法,这中间有90多条惩戒措施。另外,发改委和证监会、人民银行,会同20多个部门联合制定了对上市公司失信行为的联合惩戒办法,和税务总局联合制定了对失信纳税人的联合惩戒办法。还有,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制定了对安全生产领域严重失信的生产经营单位的联合惩戒办法。”在6月17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连维良重点介绍了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的有关情况。
在此之前的几天,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据连维良介绍,实际上,在国务院出台《指导意见》之前,相关部门已经在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方面进行了较长时间的探索。“现在应该说已经出台了5个联合惩戒备忘录,当然开始实施的时间不一样。”
在商务部研究院信用研究所所长韩家平看来,《指导意见》是一个有标志性的、里程碑式的文件。“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是社会信用体系的核心机制。”韩家平在接受《小康》记者采访时说,这个机制的重点在于“联合”,其所反映出的积极方面,是打通了各个部门、各个地方的信息互通共享,只有实现了信息的交换共享,才有可能实现联合激励、联合惩戒。它也是信用体系在行政管理中的一种应用,加大了失信人的失信成本,也相应放大了对守信者的激励。
《指导意见》将“健全约束和惩戒失信行为机制”摆在了突出位置,指出要“对重点领域和严重失信行为实施联合惩戒”,“依法依规加强对失信行为的行政性约束和惩戒”,“加强对失信行为的市场性约束和惩戒”,“加强对失信行为的行业性约束和惩戒”,“加强对失信行为的社会性约束和惩戒”,“完善个人信用记录,推动联合惩戒措施落实到人”。参与“2016中国信用小康指数调查”的受访者普遍认为,这其中亟需做的是“依法依规加强对失信行为的行政性约束和惩戒”。
在此次调查中,虽然几乎所有的受访者都对“失信惩戒”表示了肯定与支持,但有八成公众认为惩戒并不是提高我国整体信用水平的“最重要”手段。那么,什么才是提高我国整体信用水平的关键因素呢?“建立健全信用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被受访者们排在了首位。
“2016中国信用小康指数”是2016年6月至7月,《小康》杂志社联合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并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进行的调查。经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加权处理,并参照国家有关部门的监测数据和大量社会信息,得出“2016中国信用小康指数”为74.1分,比上一年度的71.7分提高了2.4分。
“中国信用小康指数”是在2014年突破70分大关的,“2014中国信用小康指数”得分为70.5分。在那一年的6月,中国公布了首部国家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专项规划,提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主要原则有“政府推动,社会共建”“健全法制,规范发展”“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强化应用”四个方面,在参与“2016中国信用小康指数”调查的受访者们看来,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健全法制,规范发展”。
加强法制最重要,这也是南开大学社会建设与管理研究院院长、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主任关信平的观点。在他看来,只有把法制健全、规范了,把宣传做好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才能得到大家的了解、理解与支持,也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失信成本正在加大
首部国家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专项规划发布后,失信惩戒便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韩家平看来,日前出台的《指导意见》,重点便是失信成本的加大,“以前很多行政法规对于失信、违规的惩戒力度往往都比较低,很多部门制定的规章和管理办法,处罚一般都不会超过3万元,这样的处罚力度很难让失信者却步。现在通过各个部门之间的联合惩戒,力度一下子就放大了很多,而且甚至可能让失信者没有机会参与到市场里面去,实际上是形成了一种无形的信用准入门槛。”
《指导意见》印发后不久,6月27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主持召开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五次会议,《关于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的意见》便是这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七个意见、方案、报告之一。
这次会议强调,加快推进对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建设,有利于促使被执行人自觉履行生效法律文书决定的义务,提升司法公信力,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要建立健全跨部门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机制,明确限制项目内容,加强信息公开与共享,提高执行查控能力建设,完善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完善党政机关支持人民法院执行工作制度,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惩戒大格局,让失信者寸步难行。
韩家平认为,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信用问题,意味着今后在国家治理机制、治理方式上,有可能会更多地引入信用体系的方法和失信惩戒的方式,“这与司法、行政并不对立,实际上是一种通过信息公开,让更多的人了解事实,通过大众、市场的选择,给予失信人惩戒的方式。”韩家平说,“联合惩戒的力量会更大,参与惩戒的人和主体会更多,不仅仅有法院、行政机关,而是广大的市场主体都参与进来,形成一种市场的联合机制。”
关信平对于通过联合惩戒来加大失信成本的方式也比较支持。在他看来,过去虽然一直在建设失信惩戒机制,但并不完善,现在则要完善这一机制,对不诚信的人,特别是对于故意欺骗以及经过宣传教育后仍不诚信的人,要有一定的惩戒措施。
“惩戒机制还需要有一系列的制度和各个部门以及社会各方面的配合,尤其是公共管理部门,相互之间要配合。一个人在一个地方出现了不诚信问题,被记录下来以后,在其他地方办事情时也会受到一些限制和惩罚,这就需要各个部门都能够配合。”关信平建议说,“还需要有一个比较健全的规格体系,比如在什么情况下对失信行为加以记录,这个记录应该怎么用,存在的时期有多长,在哪些方面对失信者进行限制,等等。另外,要有不同程度的惩罚方式,需要通过科学的措施制定,使得惩罚确实能够发挥作用,既不要有漏洞也不要乱惩罚。”
关信平提醒道,对于偶尔失信和经常失信、无意失信和故意失信,都要加以区分,如果只是偶尔失信且是无意为之,可以不予惩罚;而对于经常失信且故意为之者,则要加大惩戒力度。
最受关注的信用领域:政府、人际、企业
近年来,在越来越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环境下,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正在不断健全完善,那么,公众对于我国信用体系建设的满意度以及中国社会的整体信用环境是否有了新的变化?“2016中国信用小康指数”对此进行了调查。
“中国信用小康指数”分别从政府公信力、人际信用、企业信用三个方面进行衡量,在本年度中,得分最高的和进步最大的都是政府公信力指数,为81.1分,比上年提高了3.3分;人际信用指数为68.7分,比上年提高了1.9分;企业信用指数为70.0分,比上年提高了1.6分。
11年前,《小康》杂志发布了第一个“中国信用小康指数”。那一年,“中国信用小康指数”仅为60.2分,刚刚及格。受访者普遍反映:中国的社会诚信度比较低,对此他们很不满意。
今年已是“中国信用小康指数”的第12次发布,10余年间,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经历了不断提速的过程,公众对于我国信用体系建设的满意度也越来越高。“2016中国信用小康指数”调查显示,22.6%的受访者对我国的信用体系建设情况感到“非常满意”,46.3%的受访者对我国的信用体系建设情况感到“比较满意”,而在上一年度,表示“非常满意”的受访者还仅有5.8%,表示“比较满意”的受访者也只有28.1%。相应地,与上年度相比,本年度受访者对于我国信用体系建设情况的不满意率有所下降,本年度感到“不太满意”的受访者占比5.1%,感到“非常不满意”的受访者占比0.5%,还有25.5%的人表示“一般”;上年度,表示“不太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受访者分别占比22.1%和5.9%,表示“一般”的受访者占比38.1%。
在参与“2016中国信用小康指数”调查时,受访者还对中国社会整体的信用环境(政府、企业、人际)进行了评价,18.7%的人认为“很好”,37.3%的人认为“较好”,36%的人给出的是“中等”评价,7.2%的人认为“较差”,0.8%的人认为“很差”。对比“2015中国信用小康指数”的同题调查结果,不难发现,公众对于中国社会整体的信用环境评价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去年,给出“很好”与“较好”评价的受访者分别占比2.9%和21.2%,分别比今年低了15.8和16.1个百分点;给出“较差”与“很差”评价的受访者分别占比23.9%和4.4%,分别比今年高出了16.7和3.6个百分点。
在政府信用、企业信用、人际信用、媒体信用、公益信用、家庭信用、教育信用、电商诚信、网络诚信、诚信教育等领域,最受公众关注的有哪些?本次调查显示,政府信用最受关注,其次是人际信用,再次是企业信用。
这已经是政府信用和人际信用连续第五次位居“最受公众关注的五大信用领域”的前两名了,企业信用曾在2012年、2014年在该排行榜上位列第三,去年则是位居第四。
行业诚信形象:美容业为何最“不美”
“2016中国信用小康指数”调查显示,公众认为“诚信企业”需要具备五大条件,一是不欺诈消费者,二是产品保质保量,三是积极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四是不做虚假夸大宣传,五是不污染环境。而央企则是受访者心目中最讲诚信的企业。
企业整体信用状况往往体现在“信用档案”中,企业信用档案是企业征信机构对企业信用信息采集、整理、保存、加工而提供的信用记录和信用报告,是企业获得商业信任的绿色通行证;是大众消费的指南和交易决策的重要参考;也是安全消费,信贷、借贷、赊销、劳务等商务活动公平交易的重要社会保障体系。为企业建立“信用档案”,哪个元素最重要?在“2016中国信用小康指数”调查中,33.2%的人选择了“劳动用工合格记录”,23.2%的人选择了“纳税信用等级记录”,20.5%的人选择了“企业经营规范记录”,17.5%的人选择了“银行信誉等级记录”,5.6%的人选择了“行为达标记录”。
受访者还为提高企业的诚信水平提出了建议,其中“呼声”最高的三点建议是: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定期向社会公开企业信用记录;对企业不诚信问题“零容忍”,加大处罚力度;加大舆论监督和曝光力度。
有哪些企业的失信行为是公众无法容忍的?此次调查显示,受访者集中反映最多的是企业的生产制造假冒伪劣产品行为。在他们看来,对于这类企业失信行为,必须施以重典、治以重罚、严厉打击。对于假冒伪劣产品问题,国家高度重视,今年5月1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促进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更好满足群众消费升级需求等工作。会议指出,要“营造公平竞争营商环境,推进国内消费品与国际标准对标,引导企业加强从原料采购到生产销售的全流程质量管理,推行产品认证和第三方质量检验检测,严格实施缺陷产品召回制度”。会议透露,要建立企业黑名单、惩罚性巨额赔偿等制度,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严打假冒伪劣,防止劣币驱逐良币。
“将企业列入黑名单”也是公众在遭遇企业严重失信行为时普遍采取的措施。“2016中国信用小康指数”调查显示,在遇到企业严重失信行为时,53.8%的人表示会将该企业列入黑名单,不与其合作,或不购买该企业产品;49.5%的人表示会向有关部门举报;37.4%的人表示更愿意通过协商来解决问题;34.2%的人表示将自行采取强制手段;33.5%的人表示会提起法律诉讼;也有9.8%的人表示会“忍气吞声”,不采取任何措施。
依照往年惯例,“2016中国信用小康指数”调查还请受访者在30个行业中,投票选出了“诚信形象不佳的十个行业”,调查结果显示,排名第一的是美容业,其次是电视购物,再次是保健行业,食品行业、房屋买卖租赁中介、婚介交友、医药行业、网上购物、旅游业、保险服务分列第四至十位。
这是美容业第一次在“诚信形象不佳的十个行业”排行榜上居于榜首。去年和前年,美容业在该排行榜上均居于第七位,2013年位列第八位,2012年排名第三位。
美容业的诚信形象为何“不美”?这与美容行业内普遍存在的一些欺诈消费者的行为有关。今年4月底,一位郭姓女士在吴江开发区运西华港逛街时,被免费领取美容产品的推销吸引,进入了一家名叫“十元生活馆”的美容店进行“免费体验”,结果,郭女士一步一步被美容店引入陷阱,不仅脸上被搞得又红又肿又有黑斑,还花费了2万余元。靠着种种不诚信的手段,小小的“十元生活馆”美容店开业两个多星期,营业额就达到了10万,目前,店内的10名犯罪嫌疑人均已被警方刑事拘留。
无独有偶,在海口也发生了同样的事情。在海口市海秀东路明珠广场附近的一家小美容院,店员也是采用了“免费洗脸”“皮肤测试”等方式,以虚假的、夸大的言词对消费者进行诱导,最终不少消费者付出了金钱上的损失。今年年初,海口市工商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六条第一款第(六)项的规定,责令该美容院立即停止违法经营行为,并作出罚款人民币10万元并吊销营业执照的行政处罚。
目前美容市场鱼龙混杂,乱象丛生,不仅仅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更加严重的是导致了整个美容业公信力受到破坏,从而最终影响美容业从业者、经营者的切身利益,危害整个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值得信赖的人:五年来兄弟姐妹首超配偶
在历年“中国信用小康指数”的测评中,人际信用指数与企业信用指数的得分高低比较曾出现过一个“拐点”。2014年之前,人际信用指数的得分一直领先于企业信用指数的得分,在“中国信用小康指数”首次进行测评的2005年,人际信用指数得分为66.3分,比企业信用指数53.7的得分高出了12.6分。2013年,人际信用指数得分为70.2分,依然比企业信用指数58.5的得分高出了十多分。到了2014年,企业信用指数得分前进了一大步,为68.2分,比上年增加了9.7分;而人际信用指数得分却比上年下降了2.4分,只得到了67.8分。此后,人际信用指数的得分一直低于企业信用指数的得分。
在“最受公众关注的五大信用领域”排行榜上,人际信用的受关注度也高于企业信用,前者排名第二,后者位列第三。
受访者对于中国的人际信用状况评价究竟如何?“2016中国信用小康指数”调查显示,10.6%的认为“很好”,34.5%的人认为“较好”,43.7%的人给出了“中等”评价,9.8%的人觉得“较差”,1.4%的人觉得“很差”。
“就您个人而言,您有几个可以信任的人?”面对这个问题,57.3%的受访者回答“1~3个”,29.9%的受访者回答“4~6个”,9.7%的受访者回答“6个及以上”,还有3.1%的受访者表示没有可以信任的人。
什么人最值得信赖?从2010年开始,历年的“中国信用小康指数”都会对此进行调查。2010年和2011年,排在前三位的都是父母、兄弟姐妹、配偶;从2012年到2015年,父母仍排在首位,配偶则超越了兄弟姐妹,位居第二;今年,六成人表示父母最值得信赖,在“最值得信赖的人”排行榜上,父母位居第一,兄弟姐妹的排位则五年来首次超过了配偶的排位,前者以30.6%的得票率位列第二,后者以30%的得票率位列第三,两者间仅相差了0.6个百分点。在本年度的“最值得信赖的人”排行榜上,位列第四至十位的依次是:子女、朋友、恋人、亲戚、同学、同事、同乡。
在本年度的“诚信职业榜”上,受访者们选出的十大诚信职业依次是:军人、教师、学生、警察、农民、医生、法官、律师、农民工、心理咨询师。在去年的“诚信职业榜”上,教师的诚信度五年来首次超过了学生,今年教师的诚信度则继续优于学生。军人则是在该榜单上连续第四次位居第一,足以说明公众对于军人诚信度的高度认可。警察的诚信度在今年创造了历史“最佳水平”,此前,警察的诚信度从未跻身过前五名。农民的诚信度在今年则是历年中排位最低的一次,此前,农民的诚信度一直居于前四位。
从2010年开始,“中国信用小康指数”每年都会推出“地方人诚信形象排名”,在中国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里,公众会认为哪些地方的人最讲诚信呢?
在本年度“地方人诚信形象排名”中,北京、上海、江苏位居三甲;山东、广东紧随其后,分列第四、五位;排名第六至十位的依次是:香港、浙江、天津、山西、四川。
在从2010年至今的7次“中国信用小康指数”调查当中,共有16个地方的人入选过“地方人诚信形象排名”的前十位,其中北京人、山东人、香港人、上海人共7次入选;浙江人、江苏人共6次入选;辽宁人共5次入选;黑龙江人、澳门人、广东人共4次入选;台湾人、天津人共3次入选;内蒙古人、河北人、四川人共2次入选;山西人则是本年度首次跻身该排行榜前十位。
(感谢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吕庆喆提供的支持。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研究员王知凡对本文亦有贡献)
调查:《小康》杂志中国全面小康研究中心
调查设计:鄂璠 制作:龙昊
受访者信息:男性受访者占比45.6%,女性受访者占比54.4%;各年龄段受访者占比基本均等,26~35岁受访者稍多;月收入1500元以下者占比6%,月收入1500~3000元受访者占比20.2%,月收入3000~6000元受访者占比45.3%,月收入6000~8000元受访者占比19.9%,月收入8000~10000元受访者占比6.6%,月收入10000元以上受访者占比2%。
调查时间:2016年6月至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