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新生计算机水平调查研究

2016-09-10 07:22韩文静胡玲静吕兴汉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6年17期
关键词:结果分析计算机基础医学院校

韩文静 胡玲静 吕兴汉

摘要:本文以笔者所在学院2014级大一新生作为研究对象,就学生的计算机感兴趣情况、计算机水平、计算机各部分知识掌握程度等内容进行了问卷调查,以期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关键词: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6)17-0110-03

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以及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已经在医学图像处理、医学诊断、医学教育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此对医学生计算机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首都医科大学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所以进行一次了解新生的计算机水平、学习兴趣和需求等方面情况的问卷调查非常有必要,它能对课程内容的设置和教学方法的改进产生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 对象和方法

1.调查对象

以医学院2014级大一新生作为调查对象,涵盖预防医学、药学、卫生信息与管理、临床医学、护理等多个专业。共559人完成测试,其中36人回答不完整,所以有效问卷共523份,问卷有效率为93.6%。

2.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通过首都医科大学BB(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发布,学生登录后进入“计算机基础”课程“调查问卷”界面进行答卷。调查内容包括是否对计算机感兴趣、计算机水平、对计算机各部分知识掌握程度、使用计算机的用途、想要学习的计算机知识等方面。调查问卷的时间安排在新生入学后每个班的第一次计算机基础实验课。

3.资料分析方法

将学生的答卷结果以Excel表格的形式导出,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率、构成比进行统计描述,单样本分类资料用非参数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结果与分析

1.学生对计算机感兴趣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22.94%的学生表示对计算机很感兴趣,33.84%的学生表示对计算机较感兴趣,38.24%的学生表示对计算机一般感兴趣,4.02%的学生表示对计算机不太感兴趣,0.96%的学生表示对计算机很不感兴趣。

2.学生的计算机水平

本学院的生源95%以上来自北京,由于北京的高中学生都需要参加信息技术科目的会考考试,所以这部分学生已在中小学接触过计算机。据访谈了解,其他来自新疆、西藏的学生也已在上大学之前接触过计算机,有一定的计算机知识。调查显示,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水平层次分为非常熟练、比较熟练、熟练、不太熟练和很不熟练,具体分布情况如上页图1所示。

3.学生对计算机各部分知识掌握程度

学生虽然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但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大部分只停留在了解的层面。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操作系统、Word、Excel、PowerPoint的基本使用,以及图像处理和网络应用相对熟悉一些,而对网页制作、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应用、视频制作与处理等内容了解较少,具体如左表所示。

4.学生希望学习的计算机知识

学生希望学习的计算机知识呈现多样性。如图2所示,想要学习网页设计和多媒体技术及应用的人数最多,其余部分的需求从高到低依次为: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程序设计及应用、数据库基础及应用、微机组装与维护。经非参数χ2检验,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和“程序设计及应用”这两个内容想学习和不想学习的人数相同(P>0.05),对其他五个问题想学和不想学的人数是不同的(P<0.05)。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希望学习的“其他”部分包括3D作图、家庭的网络控制等方面知识。

5.学生是否希望获得与计算机相关的证书

调查结果显示,75.14%的学生表示希望获得,23.33%的学生表示无所谓,1.53%的学生表示不希望获得。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希望通过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后,考取与计算机相关的证书(如计算机等级考试、IC3证书等)。

● 讨论

1.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调查结果显示,很多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有43.22%的学生表示对计算机不怎么感兴趣、一般感兴趣或很不感兴趣。不感兴趣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虽然学生接触计算机的时间较早,但大多数是为了会考,其实并不重视;二是医学院校的女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对计算机基础这种操作性比较强的课程普遍兴趣不高。然而,关于是否希望获得与计算机相关证书的结果显示,约四分之三的学生表示希望获得,这表明大部分学生能意识到计算机操作能力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因此,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仍是今后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重要问题。

2.对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

目前,本学院计算机基础课程涵盖的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 7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基础、常用工具软件、Office软件(Word、Excel和PowerPoint)和图形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结合调查结果有如下启示:

首先,现行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已知的计算机知识重叠较多,其中Windows 7操作系统、Office软件和计算机网络基础的比例最高。教师在教学这几个部分内容时可以减少对基础知识点的讲解,适当地对知识进行深入和扩展。

其次,对于网页制作、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应用等方面的知识,学生了解较少、需求较高,但基于课时有限和课程大纲要求,课堂上不可能讲太多,所以应尽可能地增加选修课或开展第二课堂以满足学生需求,并积极引导学生通过慕课、云课堂等网站进行自学。

最后,除了教材上的基本知识点外,教学内容应更多地与医学专业相结合,如可以增加在医院应用较多的医院信息系统(HIS)、临床信息系统(CIS)、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ACS)等系统的原理与操作。

3.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

由于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这在一定程序上给教学带来了难度,所以传统的教学方式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具体如下:

第一,由于微课具有短小精悍、针对性强等优点,所以教师可以将课程中的重点、难点和扩展部分做成微课,让学生根据自身学习情况选择知识点,自主地选择学习时间,进而解决“吃不了”和“吃不饱”的问题。对于学生学习扩展知识的学习成果,应在课程考核中予以体现。

第二,计算机知识更新的速度很快,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应注重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的方法和技能,可以运用小组讨论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其从“学会”到“会学”。与此同时,教师也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扩大知识面,紧跟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

总之,本次调查较全面地反映了本学院学生在入学前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情况和需求,为改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

[1]信伟华,夏翃.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5.

[2]罗蓉,蒋寅泉.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偏好调查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21):121-123.

[3]崔岩,陈慧玲,肖二钢.医学计算机基础分层教学中影响因素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11):44-45.

[4]景斌,赵相坤,董建鑫,李海云.医学专业本科生《计算机基础》教学初探[J].医药数理学杂志,2015,28(6):947-948.

猜你喜欢
结果分析计算机基础医学院校
医学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必然逻辑、实践探索及思考
新医科背景下医学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实践研究
民勤县玉米新品种田间比较试验探析
云计算环境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研究的思索
计算机基础课程差异化教学研究
公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研究
基于QQ群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与应用
秦山核电厂稳压器接管600合金焊缝应力腐蚀及检查
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就业状况及教育对策
连南瑶族自治县工商业发展状况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