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敦运
看李老师的数学课,偶尔能听见白板发出的低沉短促的蜂鸣,而只要这种蜂鸣声响起,李老师是一定要转换教学形式的。无论是生硬转移还是无痕对接,“转换”却是一定的。一开始,我以为这是计算机故障,但看课的次数多了,听见蜂鸣的次数也渐渐多了起来,这时我才意识到,它是一种有意的设置。
下课后我曾问李老师:“你为什么要设置蜂鸣呢?”
他对我说:“提醒我,这一时段的教学时间到了。”
“课堂上有这种响动,会不会影响学生注意?”
“有点,但比起我们收获的课堂效率来说,还是划算的。”
“课堂效率?”
“是的。”
● 时间需要规划
笔者看课所在学校的数学组以研究教学效率为重心,并把课堂时间的分段控制纳入研究范围已经是半年前的事了。这源于李老师一次在学校论坛上的发言。
在那次发言中,李老师列举的一组数字震惊了整个学校,连参会的教研员也感到惊愕。不久,在校长的推动下,这个“课堂时间分段控制”议题就正式纳入了校本研究。
这是一组怎样的数据,会引起如此重视?
原来,李老师最近几个月一直在观察数学课堂上的时间分配问题。为了研究方便,他将教师采用的教学形式划分为三类:第一类,讲授,包括概念辨析、课堂引入、复习。第二类,练习,包括学生自学、讨论、实验、答问等。第三类,点评,包括学生之间的讲评。
他首先认真分析了自己的教学视频,在统计了42节课后,得出了一个结论,大凡自己满意的课,第一类教学用时约占30%,第二类约为40%,第三类约为20%,有10%左右的时间在无效教学。
他怀疑这是由于自己的教学经验不足,掌控课堂的能力有限,于是带着这个“有色眼镜”,他连续观察了几位老师的24节课,并把观察结果也用这个框框进行了平均处理,得出的数字是:第一类教学时间占50%,第二类为35%,第三类时间只有5%,另外也有10%为无效用时。接着,他提取了学生反映比较好的14节视频再行分析,结果第一类教学时间占34%,第二类为47%,第三类只有12%,另外有7%是无效用时。这个比例与自己的感觉比较接近,于是他做了一次大胆推测,在第一、第二、第三类教学用时的比例为3﹕4﹕2时,课堂教学的效率比较理想。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他特地邀请教学校长、学校科研部主任一起又看了7节课,而且还申请去外校名师工作室听了3次课,当他将这10节课的视频回放,并与自己建立的课时分段模式对照时,他的心舒坦了。因为在那5节得到教师、学生和教师本人充分认可的数学课中,教学用时中的第一、第二和第三类的比值为3.3﹕4.1﹕1.8,与自己之前提出的比值3﹕4﹕2非常接近。
他对那些没有被大家认可,尤其是没有被学生认可的3节课做了一次特别分析,发现这3节课中教师用于点评的教学时间都不到5%。
难道教师的点评关乎课堂教学的效率?
由于实验条件限制,他将这一猜想报告了校长,得到了校长的支持,并在科研部的安排下,做了3次对比研究,6位教师非常认真但毫不知情的6节课结束后,他与校长、科研部主任一起分析学生充分肯定的3节课的第一、第二和第三类用时的比例为3.2﹕3.9﹕1.9;而这3节课与不太理想的3节课的学生课后检测成绩比为91.6﹕82.4,前者竟比后者高出近9分。
有了这个证据,他便在星期三的教研会议上,利用2节视频课,具体分析了课堂上教学用时的类型,并做了分段统计,提出科学管理教学用时的必要和大致分配比。
也正因为有了这次研讨,教师们第一次接触了“三类用时”这一概念,认识到教师评点对课堂教学效率的重大影响。
几个月过去了,期末调研考试结束时,李老师所在年级组的数学成绩第一次跨入全县的前三名。
校长说:“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包括视频、数据库、PPT)来研究自己,是促进专业化发展的蹊径,是我们必须长期坚守的教研新常态。而要获得课堂高效,落实‘质量立校’的办学理念,没有这种基于信息技术背景的教研新常态是不行的。”
● “微点”热
研究课堂教学怎样科学配时是许多教师想过的问题,但有了信息技术的支持后,许多人却忙于猎奇,而忘记了基础研究。李老师的研究,引起了教师们的重新关注,从而把大家带进了一个教研新常态。
众所周知,教学是需要互动的。互动越频繁,越深刻,学生的收益就会越大。而在李老师列出的三种教学时段中,只有“点评”能够满足上面的三个“越”。因此,扩展点评的时空,教学的效果自然会好。
总听见老师们讲,“要学会评价,要给学生多一点喝彩,这是教育成功的窍门之一”。不错,学生是希望老师能发现自己的优点,并得到鼓励,但如果“喝彩”变得空洞甚至虚伪,是不是也能收到理想效果?
回答是否定的。
实践证明,教师只有公平公正地评价每一位学生,友好并深刻地点评他们的学习,才能形成课堂上的正能量,就像学生所总结的:教师的点评要“少,但要精”,要“善,但要准”。
“少”“善”“精”“准”这四个字,实际上就是给教学点评定了调,它与今天农村精准扶贫的策略十分相像,“点评”就是“教学扶贫”。“贫”就是学生的学习没到“位”,而在学生的学习没有到位时,教师的即时点评,不仅在推动没有到位的学生,也在警醒全体学生。
在李老师提供的视频中,我们发现,那些教学效率较高的课堂,教师在点评学生的学习时都比较具体、深刻,尤其是在指出学生的不足时,几乎都分析了产生错误的思路根源。而在那几节不理想的课堂上,并不是教师没有点评,而是点评中的肯定较空洞、宽泛,没能引起学生的高度关注,不能触动学生的深刻反思。用学生的话说,这种点评是“风油精”,是可以泛用的。
学生的话引发了教师们的思考,是啊,点评怎样才能走出“风油精”的泛泛模式?
为此,李老师提取了7位教师针对9位学生的点评视频,并且补充了当时的背景,制作了9个“微点”。当这9个小视频一起出现在教研会议上时,老师们的眼睛发亮了。
原来,教学还可以这样研究。
从李老师收集的课堂视频看,绝大部分教师都能比较科学地配置课堂用时,尤其关注了合作学习的引进,但是,我们也发现,这样开展针对性点评,保证针对性点评的“时空”还明显不足。
针对性点评,为什么既要“时”又要“空”,这个“时”与“空”又有什么具体要求?
我们再来回看学生提出的“少”“善”“精”“准”四个字。仔细审视不难发现,其中的“少”“精”“准”都在讲“时”与“空”,不仅在讲点评的即时性,也在讲点评需要的长度与宽度。如果没有即时性,“时”过“境”迁,就不可能把师与生的思维和谐地链接起来,从而深化学生的学习;如果没有一定的“长度”,点评就不会深入,不能充分展示教师的经验与智慧,引发师生双方的思维碰撞。课堂教学不是“一对一”教学,没有一定的“宽度”,就不可能启发全体。
正因为如此,李老师及教研组才将精选的“微点”,变成了校园网中点击率最高的视频栏目,成了教研新常态中那道最有活力、最靓丽的文化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