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评价在心理活动课中的运用

2016-09-10 07:22陈彦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6年17期
关键词:心理课运用

陈彦

〔关键词〕小组评价;心理课;运用

一、引言

心理辅导活动课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是心理教师根据团体动力学原理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社会需要,专门设计的活动或课程,是有目的、有计划地促进学生适应社会和健全人格的一种辅导形式。心理课注重学生的体验、分享、感悟,需要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情感体验,因此对心理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班级座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小组讨论和团体活动的开展,无法给每位学生提供更好的成长空间。因而,利用团体动力学理论,构建班级小组模式,将小组评价运用到心理健康活动课中,可以充分发挥团体的动力效果,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真正实现学生的自我成长。

二、小组评价

小组评价是指教师对各小组的活动过程进行评价,从任务、活动过程、各个组员的表现、团体合作情况、目标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

小组评价基于小组的合作学习。这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方略。由于实效显著而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之一。它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分工地展开互助性学习。它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体观念,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能力,还有利于因材施教,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全体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采用小组评价的目的就是让小组成员学会合作、学会关心、学会以团队的力量去竞争。这样的评价,对于形成小组成员的集体观念,促进团队成员的合作是十分有效的。

三、小组评价的实施

(一)小组的团队建设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三方面心理状态的提高。从动机激发理论角度分析,激发动机的最有效手段是在课题教学中建立一种“利益共同体”。那么小组合作,就是在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上建立起“利益共同体”,小组成员在小组中充分展现自己,发展自己,获得最大收获。

1.合理分组,组建团队

在小組评价的实施中,首先面临的是如何分组的问题,分组将是组建团队的第一步。心理教师应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原则,在与班主任、班干部沟通并在第一节课上认真观察的基础上,将各班学生分成八组,每组6~7人,组内男女生人数分配得当,组间分配力量均衡,为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打下基础。如果心理老师科任班级较多,无法一一考虑各班情况,建议可按照班级原有的六人小组组合,因为班主任对于学生较了解,班级的座位编排基本能考虑到学生的个性特征等情况进行男女搭配、优势互补。为了更有利于组员间的交流、活动,让他们心理上更具安全感,学生在心理课堂上建议采用圆桌式位置进行活动。

2.推选组长,分配职务

组长是团队的领头羊。团队成功与否,与组长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分组后让每组学生采用自我推荐或推荐他人的方式,推选一名具备较强领导才能、有协作意识、善于自我管理并管理他人、积极向上的同学担任组长。要求八位组长在老师的口令“3-2-1”后起立亮相,全班同学给予响亮的掌声表示祝贺。此环节让队长们体验成功感,树立责任意识。接下来要求各组在组长的领导下,分配好几个职务,如:纪律委员、记分员、记录员、发言汇报人……各组可根据需要分配角色,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及责任感,尤其要调动后进生及个性内向生的参与热情。

3.确定旗帜,激发热情

在一面旗帜下聚集起来的一个群体能够创造奇迹——这就是“旗人旗事”。要求各组成员为本组设计一面“旗帜”,作为小组建设的精神支撑,“旗帜”上要求有这样3项内容:小组的队名、标志、口号,团队创作时间10分钟,创作完成后组长带领团队展示小组成果,范例:全组响亮地齐喊“我们的队名是……,我们的口号是……”,接着队长介绍队标的含义。课后每个组的“旗帜”将张贴在心理教室,自我激励、互相监督,全组的队名、口号呼喊方式也将作为今后课前师生的问候及团队鼓劲儿的口号。有了这面“旗帜”,组员们就有了共同的目标,增强了团队凝聚力。“群星队”“阳光小队”“齐心队”“青春洋溢队”“非常6+1”……每个组名都凝聚着成员们的热情和对小组的期盼。“群星闪烁,同舟共济,团结一致,创造奇迹”更是让我们感受到了青春洋溢的学生有着积极的目标和团队动力。

4.团队活动,建立归属感

为了更好地促进成员间的磨合,增进成员间的情感交流,教师可适当设计一些团队活动,如:心中的塔、啄木鸟行动、极速传球等。通过团队活动,体验合作的重要性,这样既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能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小组成员都能感受到团队的精彩是因为有组内的每个人。

(二)小组的管理与评价

在小组团队建设完成后,接下去小组的管理与评价是心理课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也是小组成员能否获得自我成长与团体成长的重要环节。

心理课的小组评价可分为两个层面:一是教师对各个小组的评价,二是组长对本组组员的评价。

1.教师对各个小组的评价

对各组进行评价,可以激发组员的竞争意识,提升团体凝聚力,从而实现小组成员的共同成长。虽然心理课没有考试的压力,注重的是课堂上学生的体验、分享、感悟,但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没有纪律与常规要求支撑的心理课堂将像一盘散沙,最后的分享与感悟将形同虚设。因此,在第一节课上,心理教师就要与学生形成共同的约定,要对小组进行量化考核,如:小组成员未带课本和笔扣1分,小组成员违反纪律扣1分,参与活动者或发言者所在小组视情况加1分、2分或3分,期末成绩以平时得分为主要依据。每节课,教师根据上课情况及时记录各组的情况,作为评价小组的依据。

2.组长对小组成员进行评价

由于教师评价指向于小组,会出现小组内部分成员动力不足,甚至形成固定某几个学生发言的局面,组长对组员适时的评价能较好地调控组内成员的参与积极性,增强成员责任感。组长、记分员可在教师评价的几个指标基础上,分析每位组员的优势与需要完善的地方,记录每节课参与的成员,并对本组表现进行及时小结,也可自行增加本组评价指标,如:认真听课加1分,能与小组成员很好地合作加1分,为团队做出较大贡献酌情加分等。这样的评价方式,极大地调动了组内成员的参与热情,形成小组自我管理的良好局面。

这样“捆绑式”的评价,对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及个体荣誉感的培养都大有益处,可以实现个体与集体收获最大化。

(三)小组评价的奖励措施

根据各个小组的量化考核,每月评出两个优胜小组,在原有积分基础上给予学生额外的分数奖励,并结合一定的物质奖励,如:积分兑换学习用品等,也可将积分纳入班级考核,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四、小组评价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合理分组

分组要考虑“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原则,尽量做到组间力量均衡,同时要兼顾部分学生意愿,组成一个和谐友爱的团队,为公平竞争奠定基础。

(二)多元评价

灵活多样的激励方式是开展小组评价的关键。为促进小组活动的顺利开展,对小组活动的评价不能单一,可以将教师评价、自我评价、组长评价、组员互评、期末分享心得等结合起来,既要尊重组与组之间的差别,也要尊重组内成员间的差异,不能以一个标准衡量所有学生。教师的评价要有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要对活动过程中的个体和团队表现进行多方面评价,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倾听、体验、感悟、分享和协作情况,对表现突出的个人、团队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以及有效的奖励。多元评价的方式更能合理地评价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个体的成长起着较大的促进作用。

(三)公正评价

评价要遵照方案执行,教师对小组的评价以及组长对组员的评价要做到公正、客观、透明,特别是组内评价,除了组长进行评价外,记分员、纪律委员要行使监督的权利,尽可能避免出现差错,以形成良性竞争局面。

(四)变通方案

教师制定的评价方案往往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后会发现其中的不足,教师要随时调整。组内的评价方案应多采纳学生的意见与建议,学生自己制定的制度能更好地约束自我、管理自我。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小组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体验,通过分享、感悟历程,改进教师教学,从而有效达到学生个体、团队及教师的共同成长。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实验中学,厦门 361009)

编辑/张 帆

猜你喜欢
心理课运用
浅谈团体心理辅导在初中生心理课上的应用
同课异构
心理课片段教学技巧探索
教师的自我暴露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运用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于光影中休整心灵在故事中解读人生
如何构建真实有效的心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