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研成为学校发展的内生力量

2016-09-10 07:22王忠慧
中国教师 2016年18期
关键词:海淀教研活动

王忠慧

教研活动的目的是促进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增长教学能力,提高自身素养。在课程改革进程中,教研活动更是促进改革和提升的必要手段。但传统的教研活动存在诸多弊端,使效果大打折扣。北京教育学院附属海淀实验小学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教研活动的新方法、新途径,力争通过教研改进,提高教师素养、落实教改理念,让教研成为学校发展的内生力量,使学校在求索中不断前行。

以新理念促进教师参与教研活动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是引领行动方向的指南。北京教育学院附属海淀实验小学在旧有的教研活动中实行的是教研组长或教学干部负责制,其他老师属于旁听者,在教研活动结束时,由教学干部象征性地说两句感言,其他教师参与的机会和积极性都十分有限。

在新的教研活动中,学校本着“教师站前排”的原则,调动所有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为了每个人的最大可能”创造条件,为此确定了教师必须共同遵守的“教研公约”:以学习的态度看课;每个人都要发言,内容不重复;发言要有具体案例,少说空话;每人每次发言不超过5分钟;每次活动轮换做主持人、记录人、计时员;关注课堂中的教学关键事件;借助观察工具进行观课,如课堂观察表等。

在教研活动中,“教师站前排”的理念调动了每位教师的积极性,在团队的整体发展中每个人都得到了发展。这种教研制度的改变从根上改变了教研基因。

课堂是教师活动的主阵地,课例是教师身边最鲜活的案例,是教师最熟悉的生活,也是最有针对性的教育场景,教院附属海淀实验小学的教研活动首先从课例研修开始。从语文学科组切入,逐步影响带动其他学科的改进,激发教师的专业需求与自信。这种以点带面的方式使得全校老师都很快投入如火如荼的教研改革中。

在教研中激发教师潜能

每个教师如同树叶,成长脉络不尽相同,成长过程也是缓慢和需要等待的。教师身上所蕴含的力量和潜能无法预测,学校应该相信教师的潜力,而教研就是要唤醒和激发蕴藏在教师身上的力量和潜能。

打造学习型团队。以往不论是集体备课,还是专题备课都无法保证全员参加,这样,教师遇到的课堂难题便难以得到解决。为了确保高质量的参与,教院附属海淀实验小学以学科课例研修为载体,借助项目研修引领教研改进。教研组全体成员通过参与读懂教材、基于学情的前测、确定适宜学生发展的学习目标、形成以学生活动为主线的学习活动流程、编制供学习反馈的工作纸、教学实践等全程教研活动,每个成员都是活动的主角,既是设计者,也是蓝图的实施者。目标明确,为了实现目标设定了清晰的指标,对照指标查落实,课例研修项目让教研改进贴地前行。

利用零碎的时间阅读。老师日常的工作繁重、琐碎,为了让破碎的时间发挥作用,唤醒和激发教师的阅读热情,教院附属海淀实验小学启动“灵蛇阅读”活动。语文学科教师同读一本书,每个人用不同颜色的笔做阅读批注,注明阅读的起始和终止时间。阅读完毕传给下一位老师,在书的扉页上每个教师留下自己阅读的记号。自己阅读的同时分享同伴的阅读感悟,对话者变得多元,观察角度得以拓宽。多视角多体验的阅读交流丰富了教师们的阅读体验,激发了教师的阅读热情。闲暇之余教师们到图书馆借阅图书成了他们的乐趣,他们越来越觉得从阅读中得到的快乐是比在办公室闲聊时得到的快乐更有意义,也更实惠。

项目负责制拓宽教研领域。青年教师作为主持人第一次站在台前,惊喜地发现自己还有主持的潜能;工作了十几年的教师第一次带队出差,她惊讶地发出“我也可以带别人出门了”的感叹。在项目负责制的实施中,只要愿意,每个教师都有机会做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在项目实施中,不断发现自身潜力,在不断的发现和努力中,找到富有潜能的新自我,为了实现不断建构的新目标主动出发。

树立身边的榜样,推动教研改进。教院附属海淀实验小学语文学科的罗老师是个爱读书的人,她带领全班学生从共读一篇文章开始,到全班共读一本书,再到学生分专题读书,改变了学生的生活,使每个学生都以“乐读书”为骄傲。学校积极肯定了罗老师的做法,并利用各种机会予以表扬,来自校方的肯定,促使其他语文教师、班主任纷纷走进她的课堂学习和借鉴经验,全校的班级读书活动就这样开展起来。同时,读书、议书已经成为很多教师的生活常态,教师们每周一次好书分享,定期和高校教师举办读书分享会,每学期坚持至少读10本书,校园中弥漫着浓郁书香,读书的力量得以传递的。

利用教师差异,让教研更具个性化。不同阶段教师的专业不同进阶,是教研中的重要资源。学校积极借助教师间的差异,鼓励教师利用自身优势,思考和开辟课堂教学改进路径。教院附属海淀实验小学的语文教师蒋丽、丁玉茹老师开展了思维导图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她们组建了“思维导图改进高年级语文教学”研究项目团队,借助思维导图开展阅读教学深度研究。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学生结构化预习、学习导读、复习总结、提升环节上。除此之外,王洪波、赵辉老师开始了小组合作团队学习的研究;刘振环、赵笑笑老师着力研究中段的习作教学;罗世娟、甄珍老师开展了课内阅读一篇带动多篇的阅读教学改革;高晓等老师开展诗歌教学的研究,等等。

以教研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

新的教研文化使教师心态更开放。学校重建的教研文化具有欣赏性、合作性、开放性,教研组活动充满活力,“教研公约”已成为教研常态。新的教研文化保证了每个教师的积极参与,单位时间内的收获不断增值,在这样的教研文化氛围中,教师心态变得更为开放。反思中的证据意识已经成为很多教师的自觉,李薇老师在反思中这样写道:“看了这样一组组数字的对比,让我不禁腿发软,平时我的课堂是什么样的呀?我不是一个‘麦霸’了吗?汗颜呀!现在每一次课后,我都会不断地审视自己,时间给孩子了吗?学生的思维发展了吗?”

教研的改进带动了课堂教学的改进,很多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变化,特别是教师教学策略的提升已经显现在了课堂上,学生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教学质量的提升水到渠成。

通过教研改进,教师自我提升的热情被激发出来。他们主动与学者取得联系,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等多种途径与学者对话,在沟通交流中,教师的理论素养得到提升,也更善于思考和追问。同时,教师热情邀请专家听课,提出自己在教师实践中的困惑,倾听不同的声音,寻找多元解决办法。每年都有多名教师报考教育硕士,学校教师还积极总结、提升教学实践,努力将自己的实践经验形成文字供交流和分享。

调动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活动、激发教师自我成长的动因,是让教研能够改进成为学校发展内生力量的根本所在。教院附属海淀实验小学的实践探索已初见成效,未来学校还要不断加强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学习,不断丰富教师的理论及实践性知识,建构课堂评价系统和学生学业评价系统。同时,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时代,教院附属海淀实验小学还将借助信息技术,延展和拓宽教研的长度和宽度,使教研成为每个教师发展的有力支撑,成为增强学校内生力量的重要支点。

(作者单位:北京教育学院附属海淀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吕丹

猜你喜欢
海淀教研活动
“活动随手拍”
香山名字的由来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问题指向:学校教研品质提升的实践转向——以福建省尤溪县教研实践为例
第五届手操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坐地铁 游北京(十四)16号线(北段)穿梭海淀后花园
“智慧海淀展”成功举办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
“四会合一”活动安排一览表
御宠阁 海淀旗舰店开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