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音乐课堂中小创意律动的运用

2016-09-10 07:22孔优君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2016年2期
关键词:问候律动音乐课

孔优君

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同样,音乐学习应是一种极具创造性的活动,并且能让学生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自主思考、自然律动。因此,音乐教学要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音乐,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认真有效地互动,教师要善于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表现自我、展示个性,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每一堂音乐课在洋溢着热情与欢乐的气氛中顺利达成教学的目标。

综观现下的小学音乐课堂,很多教师都有意识地想让音乐课动起来、活起来,让学生能在音乐的世界里“畅游”。但很多课例所反映出来的现状,不是动“多”了,就是动“歪”了,毫无美感,并且脱离音乐课正常的聆听体验。有些纯粹为了满足低段学生好动、爱动的心理,一节课上得“热热闹闹”,却是收效甚微,有的甚至毫无效果。而在有些高段音乐课堂上,教师在那里手舞足蹈,学生在那里“手足无措”,等到下课,歌唱得模棱两可,音乐知识与技能也是一知半解。整个课堂没有美感,没有核心内容,更没有创造力。针对这些问题,笔者结合自身实践经验总结出在课堂中以小创意律动的教学手法,来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与想象力,现将几点教学策略记录如下,与大家分享。

一、巧设课前黄金三分钟里的小互动

(一)问候歌曲可变身

在以往的音乐课堂中,师生问好一般都是师唱生应,有旋律有歌词,但是百变不离其身,千篇一律,例如用得最多的音阶式:

笔者在课堂互动中发现,学生对上述这种问候互动已经停留在了习惯的层面上,学生从进入小学开始的第一节音乐课就学会了用这种方式,一唱就要唱六年,何其乏味、枯燥。音乐的创造性在上课伊始就被遏制,更不用谈引导学生去想象、去创造了。因此,笔者想到了换一换问候歌曲,用一首短小的问候歌用中英文分别向大家问候,新鲜感让学生情不自禁地和老师回应、互动,手和手在交流,眼跟眼在交流,心与心在交流……

这种即兴的问候歌曲的互动,既是一种全新的尝试,也让学生对学过的节奏及旋律的配合有了新的认识,上述互动的节奏可以不断变化,这样的练习让新旧知识在不断交替轮回中得以巩固。师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得到了情感的交流,学生在这样的状态下学习的效果也会事半功倍的。

(二)合唱片段巧融入

从二年级开始,师生问候歌曲可以从单声部逐渐到多声部的过渡,既练习声音、音准,又能为后续的合唱学习练就扎实的听辨能力打好基础。可以先利用手势定位音高,快速唱好单声部,然后再进行师生间的合作,让学生多听两个声音交织在一起的音效,能够比较稳定地找到自己的音高后再进行组与组的合作。例如:

(三)节奏练习多样化

从一年级的学生入学以后,音乐老师为了快速记住他们的名字,想出了各种点名的“花招”,这里最有效也是最挑战“稳定拍感”的就是“点名谣”,三分钟的时间让全班学生在小乐器固定拍的帮助下,愉快自信地向教师和同伴念出自己的名字。当学生在小乐器的帮助下能稳定念读时,好听的背景音乐就可以来丰富这一认识游戏了。这一练习可以个人练习,也可以组与组的同步对擂,旨在加强学生的初步念读稳定拍感,为今后的节奏、视唱练习做铺垫。

二、三年级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节奏练习的积累,已经能通过各种念读、击拍准确表达。例如很直观的节奏“回声”,师与生的互动,生与生的互动,节奏型从易到难,节奏条逐一增加长度,这样的练习既节省时间,又让学生在轻松快速的记忆里增强稳定拍感的能力,而且也提高了记忆能力,增强了自信心。枯燥的节奏念读有了这样有趣又有效的小创意互动,变得简单而又容易记忆,学生很喜欢,教师很轻松,多好!

高段学生对节奏的认识和记忆已经有了一定积累,如果还是停留在视觉、听觉上的交流,他们会觉得没有意思,也要适当地给他们“玩”节奏的时间。例如给学生一些可供参考的主题,让简单的节奏用各种生动的肢体动作和人声配合表现出来,学生的各种创意律动会是天马行空的,但又是在节奏认知的范围内的。如此,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兴趣与成就感的碰撞造就一群有想法、有创造力的学生。

二、准确把握课堂中期的律动

(一)低段:用在注意力涣散时

低段学生的注意力往往不能一整节课都集中的,他们在一定的学习时间后会有不同程度的松懈,与其让他们在下面做各种“小动作”,不如教师主动组织一些有趣又有新意的小律动,既能复习旧知又能提升学生的应变能力。这里用得比较多的就是卡农练习,笔者给它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叫“你追我赶”,可以师生互动,也可以让学生轮流当小老师上台带队。例如当我们的课题刚好与动物相关时,就可以选择动物主题。

这组练习的亮点是只能看动作演示,不能出声;不能互相提醒,只能自己独立完成。两组互动合作又互不干扰,充分调动了全身的协调性,这样的律动相信是对每个学生专注力养成都是很好的体验。

(二)中段:用在新旧内容交界处

设计中段学生的课间律动要体现一定的合作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编创热情,在有限的时间内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各种创意律动。

经过两年多的节奏感训练,中段学生运用节奏的能力正在不断加强,无论是基础的念读、击拍,或是卡农式的律动游戏,镜面互动、回声互动等都已经难不倒他们,学生都跃跃欲试地想要参与这一活动。此时小创意律动活动的时机选择很重要,不能太早,学生容易过于活跃,心思涣散;不能太晚,活动的作用无法很好地体现。因此笔者选择在进行了半节课的基础练习后,在新课进行之前安排一个小创意律动:前后四个学生组成一个最近的四人小组,给一段2分钟的音乐,合作展示创意律动,因为有了学习的基础,学生都能运用已经掌握的节奏律动加以整合、编创,由四个人一起表现。练习2分钟后,或集体展示,或抽组展示,总之是花样百出、随机而为。有时看到好的组合,笔者会在学生展示的时候给予录像,在另外的音乐课上选择合适的时间播放,或者在平行班中鼓励播放,学生的创作热情日益高涨,学习的习惯和方法也越来越好!

这个创意律动高年级也适用,在高年级可以有更高的要求。例如主题式的组与组之间的对话;肢体动作与人声的合作展示,他们总能给教师和小伙伴们带来惊喜!学生的世界并不是我们所想的那么复杂,但也不是我们所看到的那么简单,哪怕只是给他们一点点的自由想象发展的时间,他们也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美好画面。小组合作的练习展示也带动了一些能力稍弱、兴趣缺乏的学生,小小的创意律动让一个班级的凝聚力更强,也让我们的音乐课堂更加生动、活泼。

(三)高段:用在课堂首尾

高段的音乐课堂中被合唱、课堂乐器演奏等占据很多时间,很少有让学生自由编创的时间。在课堂上的即兴编创也总是草草收尾,不尽如人意。这个问题困扰笔者很久,直到一个学生提议在课前有5分钟的时间让他们组合展示(或个人),他们会在课余精心准备,待一周两次的音乐课上闪亮登场。这个想法得到全体学生的认可,所以这学期的音乐课前,总能在六年级的教室看到几个学生在台上绘声绘色的表演。好的创意表现得到全班学生的热情掌声,参与的学生与观看的学生都得到了一次很好的视听体验,小创意汇成了大精彩。这样的创意展示还可以利用课堂快结束的时候,该学的音乐知识已经学完,学生和教师都可以带着轻松、愉悦的兴趣尽情欣赏表演,让我们的心神得到放松,带着美好的希冀结束这一次的音乐课,期待下一次的到来。

一节音乐课可以静静欣赏,也可以美美歌唱,但如果只有这些,相信教师自己也会产生审美疲劳,更别说一群活蹦乱跳的学生。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们重视音乐实践中的创造性活动,更要善于用新观点、新方法引导学生去发现、探索、创造,鼓励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感知、体验和表现音乐。小小的创意体验经过一点一滴的积累、整合,汇成了一幅幅精彩的律动画面。让我们一起努力让学生的世界因乐而起舞、因乐而精彩。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宋诏桥小学 315100)

猜你喜欢
问候律动音乐课
喜欢的课
和谐律动
问候武汉
上音乐课能帮学生提高学业表现
动静之间
律动之美
最美三月天
职场中的问候礼仪
众生相
再寻绿野仙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