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霞
【摘要】德育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二者相辅相成。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加强德育创新的探索和实践,实现德育工作与语文教学改革协同发展。对此,本文对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渗透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有一种教育,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我国著名教育家于永正也说过:“当老师教育学生时,如果学生知道你在教育他,你的教育就失败了。”因此,我想德育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当是不露痕迹地渗透,达到“水到渠成”而又“润物细无声”的“无痕”效果。那么如何在新课改下把德育渗透于语文教学之中,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呢?
一、在导语引入中渗透
这是课始环节,也是启动情趣的环节,如果抓不住这个环节,整堂课将会逊色不少,德育的价值显得较大缺损。导语引入渗透方法很多,谈话法、迁移法、复习法、提问法……只要可以引发学生的阅读动机,调动学生内心的积蓄和隐埋的情感,从而认真地去阅读、细微地去体会,这样的渗透才是有价值的。
二、通过文眼透视德育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篇课文的课题,就是全篇文章的眼睛,也是课文思想内容的聚焦。因此,抓住课题这一文眼,并揭示课题的内涵,既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有利于学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达到学文“悟道”、文道结合的目的。
如在上《秋天的怀念》的时候,就可以抓住“怀念”一词,问:什么是怀念?为什么会对秋天产生怀念?经过学习,学生知道作者通过写在秋天时节,母亲对残废的“我”细心的照顾,给我生存下去的信心,我才没有感到绝望,而母亲却是临死之前做的这些,让我感动不已,怀念母亲,怀念有母亲照顾我的那个秋天。让学生感悟伟大的母爱,从而达到学生对母亲有的感恩之情。在孩子们的心灵埋下了感恩意识。
三、通过教材寻找德育渗透点
钻研教材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我认为,新课程理念下,这一项工作尤为重要。上好一堂德育渗透课,最重要的应该是钻研教材、把握文本、寻找德育的渗透点,可以这么说,教师在课堂上的调控、渗透能力完全取决于对教材的钻研和解读程度,因此,我们教师始终要把这个工作放在第一位,要研究教材的依凭性、前瞻性和德育渗透性。我们要钻研教材、寻找文本的德育渗透点,不能光停留在“文本说了什么”的层面上,而是要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去了解“文本是怎么说的”,甚至更要让学生知道“文本为什么这样说”的更高境界,这正是文本的价值趋向所在。
四、在课堂互动中生成德育渗透点
课堂互动是教师教学智慧与学生学习智慧的碰撞,通过课堂互动,能够生成德育渗透点,成为文本价值的拓展和提升的引子。作为一个优秀的老师,必须要考虑课堂的互动,课堂如果没有了互动,那么学生的学习就肯定会显得枯燥、无味,教学将会陷入呆板的僵局,“三维”目标也就不能有机地结合。课堂互动与德育目标渗透,并不是不可预测,我觉得,课堂互动与生成在于教师课前对教材文本的钻研程度,在于对学生学情的掌握程度,在于对教学环节的预设程度,在于课堂上对文本价值的引导程度。课堂上,只有围绕文本的价值趋向,做到有效互动,才可以及时生成、有效生成,那么文本的价值达成就不会太远了,达成德育目标渗透就会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五、通过主题写作教学达到德育渗透策略
写作教学也是德育渗透的重要途径,鲁迅先生告诉我们,写作固然要有精熟的技巧,但更须有进步的思想和高尚的人格,教师要让学生懂得,要写好文章,不仅要有好的语言素质和写作技巧,更要有好的人品。在作文教学时,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作文命题要切合学生实际,使之有话可说,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例如,2012年泉州中考的作文题目《假如没有他们……》,这是一个优秀的命题,学生在作文中充分地展现了对父母的温馨,对师长的感恩,对同伙的感谢等等富含人生思考的积淀,这是一个感恩与责任的教育与情感的再洗礼,这就是作文过程的德育功效。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所以教会学生“怎样做人”也是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一个重要内容,学了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后,让同学们讨论“如何看待父爱母爱”,进行口头作文,同学们在列举父爱、母爱的种种事实后感慨:谁言寸草心,难报三春晖!有位同学这样说道:“世间最纯洁的便是母爱,她的宽容涵盖了我们一切的幼稚和无知,她的宽容更无法掩饰我们内心的自私,如果要学会爱别人,就先从热爱自己的父母开始吧。”
总之,作为语文老师,只有坚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调动学生,抓住文本,创设情境,讲究方法,因“文”明“道”,因“道”悟“文”,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陶冶他们的情操,激励他们的精神,提升他们的素养,促使他们朝气蓬勃地学习和生活,健康茁壮地成长。没有语文,德育像是没有绿叶的光杆;没有德育,语文也只是剩下河床的枯河。语文中有德育,但语文本身并不能代替德育,语文只是渗透了德育。我们语文教师感到自豪的是:语文因其表达的艺术性丰满了德育,增强了文章内容的“含金量”;也因为表达的艺术性,语文坚持了自身的品格,养成独立的学科性质,而不是德育的附庸。正视语文和德育的关系,使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尝试臻于完善。
参考文献
[1]宋瑞瑞,任美莲.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现代教育科学,2015(20).
[2]戴睿.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教育教学论坛,2014(17).
[3]高晓梅.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才智,2013(5).
[4]路鲜花. 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探微[J]. 学周刊,2013(29).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