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湖北 赵艳
摘 要
经验表明,工作5-10年的班主任大多走入职业发展“高原期”,出现职业动机、专业发展等多方面的“停滞”现象。学校要破解班主任的“高原期”现象,必须优化管理手段,营造班主任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同时,激发班主任自我努力,促进班主任发展的强烈的内部动机。如此,班主任就能“再进再奋”,进入专业发展的第二个黄金期。
关 键 词 班主任;职业发展;高原期;外部动机;内部动机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6)02-0063-02
新学期开始了,Y学校的班主任选任工作进展很不顺利——
A老师首先婉拒,五十开外的他捶着腰说:“我年龄大了,劳累这么多年,让年轻人干吧。”这些年A老师工作热情明显下降,很少巡视班级,与学生交流时间骤减,经常抱怨说累。问他为啥又说不出具体原因。
B老师是位四十岁的女教师,拒绝理由听上去很合理:“我孩子今年高三,太忙,没时间。”真实的原因是B老师老是感叹工作重复枯燥,生活两点一线,没有新意。班级管理在低水平线上徘徊,班级管理不上不下,努力一阵子没啥效果,松一段时间也不见得差到哪儿。
C老师三十多岁,推脱起来干脆利落:“刚送完一届学生,现在我一听学生的声音就头疼,说什么也不干班主任了。”他的问题是对班级管理兴趣不高,注意力转移;对理论学习没兴趣,很少阅读书报。每天忙于微信、QQ,空余时间都放到锻炼身体上去了。
D老师倒是自告奋勇:“班主任有什么难的,不就是一打二哄三盯死,我闭着眼睛也能做好。”他对自己的评价倒是挺高,可惜眼高手低,出现问题后不从自身找原因,反而认为怀才不遇,干脆破罐子破摔,羡慕成功的班主任,却不愿脚踏实地付出努力。
面对如此尴尬,校长不免感叹:“以前每个月十三块钱的时候都争着做班主任。现在补贴多了,咋就没人干了呢?”原因无他,是班主任们陷入了“职业高原期”而已。
这些曾经满怀激情的班主任,在单调、枯燥的日常班级事务的机械重复中,消磨了斗志,心生厌倦,进入职业发展的“高原期”。经验表明,这种现象多出现在工作5-10年的班主任身上。令人遗憾的是,相当多的班主任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都没能走出“高原期”,长期处于迷雾笼罩,步履蹒跚,前景迷茫的境地。
如何帮助这些班主任走过这一人生的歧路?学校通过问卷调查、组织讨论等寻找“病因”,最后发现造成班主任集中步入“高原期”的原因无非社会、学校和教师自身等几种因素所致。社会因素众所周知。学校因素主要为分班不均、绩效考核和缺少学习培训机会等。班主任自身人格缺陷(诸如懒惰、自大、胆怯等不良人格特质),则是内因。内因是主导,因此,学校认识到,帮助班主任们走过职业发展“高原期”,须从班主任自身着手,在激发他们的职业热情和动机上做足文章。
一、优化管理手段,营造班主任发展的良好环境
作为管理者,应尽可能突出情感化管理,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而不是一味施压;尽可能营造宽松和谐氛围,提供交流机会,关心职工生活,使班主任的不良心理得到及时排解;通过更科学的评价体系,调整竞争机制,以满足大多数班主任的成就需要,促进他们的专业发展。
首先,实行平行分班。从2013年开始,Y学校顺应教育形势,开始实行真正的平行分班。为了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学校邀请了家长代表、媒体、上级领导及所有班主任参加分班,采取抓阄方式,将所有同学按照成绩平行分配,然后进行两次抓阄,第一次抓班主任排序,第二次抓班级,然后当场签名确认。因为杜绝了“暗箱操作”的猜疑,消除了班主任的不平衡心理,为下一步班级管理提供了公平的竞争环境。
其次,及时奖励先进。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意见,学校奖励大多论资排辈,这样区别度很小,容易打击教师上进的积极性,所以不能真正体现奖惩的作用。据此,学校可实行上不封顶政策,即不再设置班主任补贴上限,采取动态奖励办法,对表现突出的班主任给予优厚奖励。另外,奖励不能仅限于金钱,还需有精神层面的激励和鼓舞。
再次,倡导合作竞争。竞争是促进班主任职业发展的有效因素。学校除了通过奖励机制,激发班主任内心“争强好胜”的种子,还可以通过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来推动班主任展开良性竞争。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可分为笔试和面试两种,笔试重在考察班主任基本常识、班级基本情况的检测,面试主要考察班级管理理念、教育经验总结等。为了激发竞争,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的结果可以和奖励挂勾。奖励形式多样,如提供外出培训机会,或面对全体师生做经验报告等。
最后,拓宽发展渠道。调查发现,当前很多班主任对自身发展感到迷茫,因此帮助班主任确立专业成长方向非常重要。在这方面,Y学校采取的是“普通班主任——骨干班主任——名班主任工作室”的模式,每一阶段都有相应标准,并事先公布,鼓励班主任自主申报。达到某个层次,就享有相应层次的待遇,如名班主任工作室成员每年可享有五千元的活动经费。如此自然能激发班主任们努力进取。
当然,外在环境的创设并不能保证所有班主任都努力向上,因此学校建立一套可上可下的班主任选聘机制同样重要。通过淘汰态度不端正、班级管理效果不佳的班主任,可以纯洁班主任队伍,打造一心一意谋发展的精干团队。
二、激发自我努力,促进班主任发展的强烈动机
俗话说,解铃还需系铃人,无论外部环境多么优良,最终促成班主任专业发展,走出“高原期”陷阱的,还是班主任自身的职业热情和职业动机。所以,职业“高原期”的克服,最终取决于班主任自身的努力程度。
1.形成客观的自我认知
认清自我价值,了解自身优势与不足,客观评判自己处于高原期的状况,对进入“高原现象”的原因能准确认知,是班主任们走出“高原期”的前提。如是因为知识不足、知识结构不合理,还是努力程度不够等,只有找准了原因,才能“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调适,并保持与周围环境的动态平衡,进而积极、愉快、主动地迎接挑战,改造自我,走出“高原期”。
2.设立可行的奋斗目标
实践表明,克服职业“高原期”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确保班主任的努力和付出连续取得正向回报。这要求班主任制定切实可行的、近而不远、具体而不宏观、富有挑战性又具有很强的现实性的阶段性目标,并在积极寻求其他教师或学校的支持和帮助下,确保每个目标都能实现。对于那些怀疑自己不能达到终极目标的班主任,学校可以“把你的目光死死盯在名班主任那块奖牌上”来给予激励,帮助班主任们在逆境中勤勉自强。
3.寻求积极的自我调节
班主任进入“高原期”大都是心理因素引发,因而“治疗”的最佳手段就是寻求积极的心理调节。首先,要善于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帮助自己稳定情绪、树立信心及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勇气。其次,要主动适应变化了的环境。比如在当前职称评定机制下,你所在的学校高级职称已经满员了,在没有人主动退出的前提下,你就没机会评为高级教师。对此,与其郁闷、退缩,不如调整心态,提升实力,这样当机会来临时,不可能也会变成可能。再次,要进行自我反思。美国学者波斯纳有一个著名的教师成长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李海林教授也提出:思即反思,它实质是倡导自己看自己,把自己分解为“现实的自我”和“理想的自我”,用理想的自我去观察、判断和评价“现实的自我”,从而清晰认知现实中的自我的优缺点,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曾国藩在《教子书》中有言:“临帖宜徐,摹帖宜疾,专学其开张处。数月之后,手愈笨,字愈丑,意兴愈低,所谓困也。困时切莫间断,熬过此关,便可少拼。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说的是练字心得,其实万事相通,处于“高原期”的班主任恰如练字进入困境,此时如能熬过难关,必能“再进再奋”,进入职业发展的第二个黄金期。
参考文献:
1. 李海林.教师二次成长论——卓越型教师的成长规律与成长方式[J].今日教育, 2015(1).
2. 谭波.教师职业高原期成因及对策[J].中小学校长,2009(11).
(作者单位:淮北市西园中学 淮北市宋疃中学
安徽淮北 235000)
责任编辑 余志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