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2016-09-10 07:22李卓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6年2期
关键词:课前预习习惯读书

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就要从小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并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掌握阅读的基本方法,从而使学生学会独立阅读,独立思考,获得对教材文本的深刻认知。那么,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一、有效导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实践证明,当让一个人从事他感兴趣的工作时,他的工作潜能可以得到最大化的发挥,而当他不感兴趣的时候,可能会收效甚微。因此,教师要善于通过有效的导入,让学生认为所阅读内容有意思,从而使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激发,这样一来,学生的阅读能力也自然得到有效培养与发展。

如在教学长春版语文《我爱你,中国的汉字》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笔者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当你看到太阳升起的时候,当你看到月亮西沉的时候,你的脑海会浮现什么?你知道古时候的“日、月”两个字是怎样写的吗?请看大屏幕(用课件演示日,月由最早的甲骨文演变到金文,小篆,隶书以及现在楷书的过程)。然后,让学生说一说,看到这些汉字的变化,自己有什么感觉?当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以后,教师再趁机引出课题,让学生通过阅读对照自己,是否会产生和作者一样的感受。如此一来,学生的阅读兴趣大增,并为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从上述教学课例可以看出,笔者在教学时,主要就阅读内容设计了相关的课件,这样教学,很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他们会乐于参与阅读新知识的学习,如此一来,在乐学、乐读的学习气氛中,学生将会圆满地完成阅读任务,进而有效提升阅读效果。

二、授人以渔,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学生自能读书,自己从书中获得知识,汲取精神营养,主动建构知识。

如在教学长春版语文《母亲的账单》一课时,笔者鼓励学生在阅读时边圈画边批注,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写在旁边。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在阅读时分别圈画出了文中的主人公小彼得与他的妈妈。然后,再让学生用不同的符号或者线段把小彼得与妈妈对待同一件事情的不同处理方式分别勾画出来,并进行对比。最后,再让学生就对比的结果写出此时自己的阅读感受。如此一来,学生不仅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对文中所要表现的主要思想“小彼得的可爱与母亲的伟大”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有效提高了阅读效果。

不动笔墨不读书。在学生阅读过程中,可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方法还有许多,比如精读,略读,浏览以及诵读等等。教师要让学生在掌握阅读方法的基础上,学会自能读书,从而使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断得到培养。

三、贵在坚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训练养成。一般来说,在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方面,教师可以从课前预习入手,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写心得体会等等,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能力定会得到极大提升。

如在教学长春版语文《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课时,为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为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笔者主要从课前预习,课中渗透,课后拓展三个方面来形成习惯。其中,在课前预习方面,教师主要从检查学生的读书情况来落实。在检查的过程中,学生读书的正确与否,流利与否以及阅读中遇到的问题等都可以充分的暴露出来,教师可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其次,在学生阅读过程中,鼓励学生把自己的阅读体验融入其中;最后还可以鼓励学生把自己的阅读心得写下来。这样长期练习,学生的阅读能力定会得到培养与提高。

由此可见,在学生阅读能力的养成方面,习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当学生对所学内容有学习兴趣,愿意主动预习、阅读并养成习惯的时候,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也就指日可待了。

总之,对小学生来说,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教师要注重在课内落实,课外补充,注重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丰富学生的阅历储备,学生的阅读能力也自然会随之提升,达到提高阅读教学效果的目的。

李卓,教师,现居吉林长春。

猜你喜欢
课前预习习惯读书
我爱读书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