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桂池
2016年9月26日,永川凤凰湖机器人众创空间一楼大厅,几位访客正在参观展览的设备。
在大厅中央,一台“写字机器人”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启动程序后,机器人一笔一划写下“智造”二字,点画准确,结构得当,令观众惊叹不已。
人们不知道,这台机器人的创造者江萧,竟然是一名还未毕业的大学生,也是永川凤凰湖机器人众创空间的一个创客。
目前,江萧已经在着手另一个项目——仓库搬运机器人。
“这些成果,都得益于众创空间这个平台和众创文化给我的帮助。”江萧说。
而在永川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模式上,以协同创新为核心的众创文化,正在培育永川机器人产业发展所必需的土壤。
协同创新,横向整合资源
永川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跨出的第一步,从引进深圳固高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称“固高科技”)开始。
2014年5月,时任永川区委副书记王志杰(现任潼南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党组书记)带队前往固高科技招商,与总经理吴宏一口气谈了六个小时。
同年7月,吴宏带队前来永川考察。一個月后,固高科技便在永川成立重庆固高自动化应用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称“重庆固高”)。
事实证明,引进固高科技,是永川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迈出的关键一步。
与此同时,固高科技管理层也将协同创新理念带到了永川。
重庆固高董事长王军解释道:“所谓协同创新,就是促进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等发挥各自优势,整合互补性资源,协作开展产业技术创新。”
2015年5月,永川凤凰湖机器人众创空间应运而生。它由永川区凤凰湖工业园与重庆固高联合打造,旨在为创新创业企业提供孵化服务。
众创空间投资数千万元建起机器人工程中心,配置了各种先进仪器、设备,可为入驻企业提供软件测试验证、产品检测及优化改良等服务。
永川区政府还与重庆固高联合打造了三个层次的协同创新院所——
智能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为入驻机器人产业众创空间的企业协同开展技术研发提供条件,为处于种子期、初创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孵化服务;
固高特色技术学院:着力培养机器人应用工程师、项目工程师、创业工程师等核心人才;
固高科技长江研究院:进行先导技术研究,发挥产业链条串接作用和辐射带动作用。
有了这些创新及研发平台,如果企业的某项技术难以攻克,就可以向其寻求帮助,从而形成创新发展的合力。
筑巢引凤,聚集创新力量
2016年3月的一天,重庆文理学院大四学生江萧,只身一人走进位于永川区凤凰湖工业园的机器人众创空间。
全套的加工测试设备、宽敞的工作空间、创客咖啡间以及公共会议室……看着这一切,江萧兴奋起来。
“对于我这种喜欢钻研机械自动化的学生来说,这里再理想不过了。”江萧说。
然而,一个月前,江萧还在为前途纠结不已。
在学校,江萧跟着老师做了一些项目,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毕业后进入社会,如何继续自己的创业梦,还是个未知难题。
学校的老师建议江萧去永川凤凰湖工业园的机器人众创空间看看 。
原来,重庆文理学院跟机器人众创空间有校企合作协议,该校学生可推荐到众创空间实习。
很快,江萧打通了众创空间办公室主任刘莉的电话。
刘莉初步了解了江萧的情况后,热情回应:“欢迎你加入凤凰湖机器人众创空间!”
目前,该众创空间已吸引了像江萧这样的创客及创业团队超过15个,涉及机器人系统集成、自动化技术、智能家居等多个领域。其中,部分企业已取得了初步的创新创业成果。
在通过众创空间鼓励创业创新的同时,凤凰湖工业园还聚合国内外100多家机器人企业落户,打造全国机器人产业聚集高地。
扶植众创空间的创新力量与聚合机器人产业链,正是永川为打造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筑巢引凤的两条线路。这两条线路,可谓殊途同归。
众创效应,形成产业生态
面对国内机器人产业的火爆,争议随之而来:机器人产业是“蓝海”还是“泡沫”?
永川区清晰判断:国内机器人产业刚刚起步,不是“过热”,而是出现了结构性问题——技术空心化、产业链低端化、市场边缘化。
必须创新,才能走向“蓝海”。
为此,永川确立了“引龙头、补链条、建集群”的思路,着力构建一个机器人产业的生态圈。
这个生态圈,可概括为“3+3+6+7”——
三大平台:协同创新及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创业孵化及应用推广服务平台、金融及资本服务平台。
三大板块:机器人、数控机床及智能装备整机、整线板块;机器人、数控机床及智能装备关键功能部件、关键应用单元板块;数字化车间、数字化生产线、数字化工厂系统集成板块。
六个结合:即“政、产、学、研、资、用”相结合。
七个到位:龙头引领到位、集群发展到位、链条延伸到位、应用助推到位、融资创新到位、产业联动到位、人才培养到位。
围绕“3+3+6+7”,永川从产业机遇、产业支撑、市场需求、创新创业平台等多个维度发力,形成发展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的强大合力。
实践表明,永川打造的这个产业生态,在促进创新创业上效果明显。
从创新上看,永川不仅引进了固高科技等国内领先的技术平台,还在凤凰湖工业园建起了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工程中心、机器人众创空间,为园区企业协同创新搭建了良好平台。
从创业上看,永川搭建的应用推广服务平台也令人惊喜。截至目前,永川先后举办了机器人等智能装备供需对接会、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大会、2015中国(重庆)国际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装备博览会等供需对接活动。
至此,以协同创新为核心的众创文化,在催生永川机器人产业生态的同时,也成为永川创新发展的源动力。
【后记】
创新,是一个时代的文化品质。
诚然,一些顶尖人才或企业,会较易获得创新成果。
然而,独木不成林。只有全社会形成一种勇于创新、敢于创新、善于创新,且包容失败的创新氛围,创新才能结出更丰硕的果实,进而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创新,还要找到着力点。
比如,永川区立足机器人产业打造协同发展的众创空间,渝北区依托大数据产业,融入创客智慧,快速做大市场蛋糕,均迅速在产业上形成了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