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晓天
一、认清形势,转变观念
(一)“花儿”是国家级和世界级非遗项目,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野曲儿”
流传在大西北广袤土地上的山野民歌“花儿”,2006年被纳入国家级非遗项目保护范围,2009年被联合国纳入人类非遗项目保护范围。两次认定,体现了“花儿”独具特色的本质特点,使“花儿”迈上了两大台阶。它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野曲儿”,以它雅俗共赏的姿态登上大雅之堂。是非遗项目,就得保护和传承,真正体现它的文化价值。价值决定人们的认识,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高校,更应放下身段,克服偏见,以全新的认识和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身边的这一朵奇葩。
(二)“花儿”文化是最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文化
青海“花儿”是西北“花儿”的重要一支,有独特的地理环境。“花儿”发源于河湟地区这一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相碰撞的高天厚土,受地理自然和人文等因素的影响,具有曲令高亢、音乐生动、情感丰富、特色各异等多民族风格多元化文化的明显特征,形成了青海特色。特色形成,有赖于宏大而独特的文化背景。青海文化,是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相融合,农业文化和游牧文化相融合,汉族文化和众多少数民族文化相融合,民间俗文化和宗教文化相融合,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相融合的产物。在宏大而独特的文化背景下的青海“花儿”成为多民族共有的文化遗产,最具民族亲和力、最大民间认可度和最富青海特色。青海“花儿”的特点是,多样性地貌与多种气候影响了多样化的曲令;各个民族的习俗和传统理念相融,形成了多风格的语言;多元文化共存和多民族共有培育了各具特色的音乐形象。迄今为止,“花儿”已从东部走向西部,从农村走进城市,从田野登上舞台,从“野曲儿”变为特色艺术,登堂入室,“花儿”文化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显然,“花儿”已成为富有个性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它既承载了厚重的历史文化信息,也显现出独特的文化价值,成为青藏高原上民族和地方风味浓郁的“花儿”文化,成为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特殊文化粘合剂,日益显现着特色文化“以文化人”的社会功能、美学价值和艺术魅力,受到人们关注。
(三)五大优势决定了“花儿”是世界级的高雅艺术
“花儿”文化的五大优势日益受到人们关注。历史悠久,有确切的记载表明,早在明代就已唱红河湟地区,其起源当在元末明初,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地域辽阔,河湟“花儿”传唱在青海、甘肃、宁夏、新疆四省区以及与四省区相连的陕西、内蒙、西藏、四川一些地区,中亚的吉尔吉斯斯坦也在传唱;青海省境内,除玉树、果洛以外的所有州地市都有传唱。曲令众多,河湟“花儿”曲令至今多达200余种,成为民族和地域特色鲜明的音乐语言,旋律独特,感情丰富,生动形象,堪称高原音乐宝库。内涵深邃,唱词涉及社会历史、民情风俗、天文地理、民间传说、方言口语等许多方面,具有多门类多学科的文化研究价值,堪称地方文化“小百科”。民族众多,世居青海高原的9个兄弟民族热爱和传唱“花儿”,培育和繁荣“花儿”,使之具有极强的民族认同性,成为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特殊文化粘合剂。实践表明,青海“花儿”作为特殊的文化载体表现了极强的生命力、传播力和渗透力,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极为罕见的一种全方位全景式的高雅艺术,可当之无愧地成为高校的一门学科。
(四)传承和繁荣“花儿”是贯彻十八大关于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战略决策的重要举措
这个极具前瞻性和战略性的重大决策,是中国梦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文化和市场经济直接联系,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点:成为一种经济和文化的联合体,具有了经济的意义和文化的内涵;成为一种驰骋市场经济,开展竞争的平台;成为一种发展地方经济的动力和载体。文化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软实力。因此,文化实际上是市场经济中竞争激烈的一个方面军。它随着现代化经济竞争而日趋激烈,这种软实力对经济和社会进展所产生的积极作用,越来越重要,越来越体现其独特价值。青海“花儿”要想在新时期为民造福,走出高原,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必须放眼全球,放眼未来,用超前的思维构思未来,用全新的眼光认识未来。新的竞争,就是面向世界的文化创意的竞争。谁率先认识了未来,认识了自身,抢占了先机,谁就能赢得未来。高校应当理直气壮地将地方文化纳入国民教育大纲,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开设“花儿”讲座以及相关课程,切实改变身在青海、不知青海“花儿”的尴尬状况。
(五)打造“花儿”品牌,高校应该率先垂范
“花儿”文化品牌说,已在全省形成共识。“花儿”的传承,也逐渐呈现出原生态保护与创新发展两条腿走路的大趋势。作为前沿阵地的高校音乐艺术专业,已经具有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应当顺势而为,加快改革步伐,摈弃不合时宜的陈旧观念,走在全省前面,尽快按照市场经济需求设立专业,抢占人才高地,形成自己的办学优势,使“花儿”扎根高校,成为新常态。其实,这也是另类形式的传承,具有不可替代的前瞻性和战略性。
(六)时不我待,兄弟省区已经迈出了“花儿”扎根校园的步伐
市场经济时代,市场的需求就是教育的目标,平静的教坛也充满着竞争。信息化时代的教育,完全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旧观念旧模式,是一种全新的理念和模式。既需要战略眼光,也需要战术勇气,更需要速度和效益。让“花儿”扎根高校,宁夏已经走在前面。我们应急起直追,不失时机地乘着“传承经典,放飞梦想”,“花儿”进校园活动的东风,构筑起培养专门人才的坚固阵地。
二、“花儿”扎根高校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一)必然性
1、高校应该抢抓高层次保护与传承的机遇。决策的高层次,决定了保护与传承举措的高层次。高校应该抢抓机遇,让“花儿”落户扎根,这是一项关系到全社会在保护原生态“花儿”的同时,与时俱进,鼓励创新与发展,使之向艺术殿堂迈进,进而大规模培养专门人才的战略决策。这方面,高校责无旁贷。
2、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根据市场需求设置专业是高校教育改革的一个必然。在信息化时代,人们创业的理念和模式都是全新的,跨界竞争屡见不鲜。马云的网购,十几年尽赚14500亿,使众多的传统企业望尘莫及;苹果手机的市值6235亿美元高于165个国家的GDP;传统新华书店由原5000家萎缩到一半,而当当网购书的营业额相当于700家新华书店;腾讯凭借微信再入世界创新50强。这些事例说明,在传统与现代发生碰撞时,应以新思维面对新形势,勇于创新,拿出吃螃蟹的勇气根据市场需求设置专业,将教育改革引向深入。
3、“花儿”的优势和特色是它进入高校的有利因素。截至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个民歌完全具有“花儿”的优势和特色;也很少有一个文化像“花儿’文化一样具有悠久的传统和丰富的内涵。难道这些不是我们让它扎根高校的理由吗?
4、高校要加快培养打造“花儿”品牌亟需的高端人才。打造品牌实际上是保护与传承两条腿走路举措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需要创新,需要精品,更需要众多的专门人才。而这些恰恰是目前的一个缺憾。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专门人才培养与地方文化脱节,高级人才培养没能跟上,先天不足,是教育界必须正视的一个现实。
5、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艺术,是高校艺术专业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地方高校的办学方向,就是为发展地方经济与社会进步服务,地方的文化特色应该是学校的办学特色,地方的人才需求应该是学校的培养方向。当下的保护与传承,是一种社会行为。尤其是对草根阶层产生巨大影响的“花儿”的保护与传承,举全社会之力,才能取得实效。高校是其中一份子,有着优势和长处的音乐艺术专业,更应当仁不让。
(二)可行性
1、全社会形成品牌的共识,宝贵的民间资源,是“花儿”能扎根高校的外部有利因素。“花儿”品牌共识的形成,反映了一种社会的倾向和草根的愿望,这是难得的社会基础。有了这种基础,高校就有了选拔人才的富矿。富矿越广越多,人才选拔的概率就越大。“花儿”还具有广大的群众基础、广阔的流传地域、广泛的民族认可度这些极为宝贵的民间资源,这使它成为全人类的文化。所有这些,无疑会增加办学信心,坚定办学方向。这些良好的外部因素,提供了选拔人才的最佳入口。
2、关注和传承地方艺术的群众需求,是内部的有利因素。综上所述,办学必须和当地经济与社会紧密相连,做到息息相关,这是成功的保证。音乐艺术专业,应主动成为保护非遗和打造“花儿”品牌所需的人才基地,给社会输送源源不断的合格人才,使他们创作出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精神产品。“花儿”歌手张朵儿,之所以能够在声带小擞唱法的探索中获得成功,与她所受的高层次教育,高层次辅导是分不开的。
3、高校已有的人才优势,是诸多因素中的关键。青海师大的音乐专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过了广大师生的努力,饱含了所有领导和老师们的艰辛和心血。这些奋斗,是可贵的财富,也给“花儿”扎根高校,积累了宝贵的人才优势。这是办学所必须的软件,是诸多因素中的关键,是我们发挥正能量的保证。
4、音乐专业的硬件优势,是设置相关专业的基础。逐步具有基本的硬件设施,是让“花儿”扎根高校的极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应看到资源的优势,坚定信心,开创新局面。
5、西北五省区“花儿”人才奇缺,人才出口顺畅。“花儿”登上两大台阶后,兄弟省区纷纷采取举措,争抢奇葩落户。但人才奇缺成为创新的瓶颈,多次以优惠条件吸引我省歌手。情况表明,高级人才的渴求势头可至少持续10年,人才输送是顺畅的。
6、青海师大已开设相关专业,取得成功的实践,是有力的借鉴。它就是再创辉煌的前提。我们应该充满信心,只争朝夕,迈开大步,坚定不移地沿着教改的正确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