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自锋
邹韬奋(1895—1944),原名邹恩润,江西余江县人,是我国近代历史上杰出的新闻记者、政论家和出版家。“书生报国无他物,唯有手中笔如刀。”九一八事变发生后,特别是全面抗战爆发后,他以《生活》《大众生活》《生活日报》《生活星期刊》《抗战》《全民抗战》等报刊为阵地,高举抗日救国旗帜,以笔代剑展锋芒,积极宣传团结抗战,谴责投降卖国行为,在战火纷飞中唤起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慰藉了中国民众的心灵,鼓舞了抗日志士的斗志,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特殊贡献。
艰辛求学
邹韬奋刚满6岁时,父亲亲自为他“发蒙”,教读《三字经》,开始启蒙教育。母亲为了他的前程,从并不宽裕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钱为他请了一位家庭教师。这种教育与熏陶,培养了他坚实的文学基础。13岁那年,母亲积劳成疾,过早地离开了人世。这对邹韬奋来说,无疑是一次重大的打击。“我要的是你学业和前程。”母亲的临终嘱咐时时激励着邹韬奋,他加倍地发奋学习,以此报答九泉之下母亲的养育之恩。
1909年春,在父亲的允许下,邹韬奋考取了有别于传统教育模式的新学堂——福州工业学校。3年后,邹韬奋被具有“实业救国”思想的父亲送到了工程师的摇篮——上海南洋公学(交通大学的前身)下院(小学)、中院(中学)就读。此后,因家中的一切供给中断,他被迫自力谋生。1917年升入南洋公学上院(大学)就读电机工程科。
由于从小对文学的酷爱和对新闻记者的执著追求,1919年9月,邹韬奋破格考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文科三年级学习。他用自己的勤奋刻苦取得了“优行生”的资格,因而得以免交学费。他利用课余时间做家庭教师,向报刊投稿以换取低微的报酬,以此补贴生活费用。他在毕业时感叹道:“想到平日的苦恼,想到平日的奔波,想到平日筹措学费的艰辛,想到这一天所剩下来的三四百元的债务和身上穿着赊来的西装,眼眶里竟涌上了热泪。”清贫学生时代,对邹韬奋以后的人生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1921年7月,邹韬奋在圣约翰大学毕业,获得文学学士学位。他想进入新闻界,但一时得不到机会。恰逢上海厚生纱布交易所需要英文秘书,邹韬奋走马上任,成为工商界的一名职员。这以后,邹韬奋又在上海职业教育机关兼职,做些写作、翻译之类的事情。
1922年,黄炎培所主编的中华职业教育社正在物色一个中英文都相当好的编辑人员,邹韬奋便写信给他的这位前辈学长自荐。黄炎培经多方考察,决定请邹韬奋担任中华职业教育社编辑股主任,主编《教育与职业》月刊。从1922年到1926年,邹韬奋编辑《教育与职业》月刊50余期,发表职业教育方面的文章50余篇。
革新《生活》周刊
1926年10月,中华职业教育社《生活》周刊的主编转入银行界任事,《生活》周刊改由邹韬奋担负编辑责任。邹韬奋终于如愿以偿得以从事自己梦寐以求的新闻出版工作了。他曾这样说过:“《生活》周刊是能使我干得兴奋至致,能使我全部身心陶醉在里面的事业。”邹韬奋决定根据社会和读者需要,从内容到形式,对《生活》周刊进行一次大幅度的革新。他确定该刊的宗旨为“暗示人生修养,唤起服务精神,力谋社会改造”。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活》周刊从单纯讨论职业教育和青年修养转而讨论社会问题。
邹韬奋在办刊过程中,十分注重联系群众。他从接手的第二卷第一期起,开辟《读者信箱》专栏。他抽出时间仔细阅读、答复读者的每一封来信,有些解答不了的就请行家代答。他乐此不疲地为读者服务,“把读者的事看作自己的事,与读者的悲欢离合、甜酸苦辣,打成一片”。由于《生活》周刊文字朴实、亲切自然、贴近生活,又敢于面对现实、伸张正义,成为群众倾诉衷肠的热心伙伴,很快赢得了广大读者的信任和热爱。在邹韬奋主持该刊的7年里,《生活》周刊从一个不起眼的小刊物,一跃发展成为“风行海内外,深入穷乡僻壤的有着很大影响的刊物”,发行量最高达到15.5万份,“创造了当时期刊发行的新纪录”。为满足日益扩大的读者需求量,1930年,邹韬奋又在原来经营规模的基础上,成立了“书报代办部”,专办读者服务业务。1932年7月,“书报代办部”正式发展成为生活书店,在全国拥有分支店及办事处达五六十处之多。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国难当头,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充满一腔爱国热情的邹韬奋,按捺不住心中的愤懑和悲痛,接连在《生活》杂志上发表文章,痛陈国事,号召全国人民“组织起来,扩充起来,共同奋斗,共同制裁已死尽人心的人之行为”。他积极支持各地的爱国运动,并以实际行动为第十九路军等爱国志士筹集资金,奔走呼喊。此外,他还以犀厉的笔锋,对国民党当局的妥协退让政策及其卖国行径进行猛烈抨击。《生活》周刊高举“抗日救国”的旗帜,成为以宣传团结抗战、谴责投降卖国为中心内容的舆论阵地。1933年初,应鲁迅之邀,邹韬奋加入宋庆龄、蔡元培等发起组织的中国民权保障同盟,被选为执行委员之后,便积极投入到争取民众自由权利的民主运动中。
邹韬奋的爱国民主言行,引起了国民党当局的仇视,对他及《生活》周刊的迫害接踵而至。1933年7月14日,邹韬奋乘坐意大利油轮“佛尔第”号离开上海去欧美,开始了为期两年的第一次流亡生活。
1933年底,《生活》周刊被国民党政府查封,但它在抗日救亡运动中唤起人民群众广泛觉醒的巨大作用已载入史册,感动和振奋着后人。
创办《大众生活》周刊
1935年8月,邹韬奋离开美国,回到了阔别两年之久的故土。看到祖国已是满目疮痍,他不禁感慨万千,决心以更顽强的战斗姿态,为中国的民族解放事业尽献绵薄之力。从此,邹韬奋全身心地投入爱国民主运动中。
1935年11月16日,邹韬奋在上海创办了《大众生活》周刊,重新擎起了一面宣传抗日救亡的大旗。邹韬奋在发刊词《我们的灯塔》中,把周刊的宗旨定位为“力求民族解放的实现,封建残余的铲除,个人主义的克服”,他认为这三大目标是当前全中国大众所要努力的重大使命,他愿竭诚努力,排除万难,从文化方面推动这个目标的实现。
一二九运动爆发后,《大众生活》周刊以其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无畏的战斗风格,对这场如火如荼的抗日救亡运动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和援助。邹韬奋在报刊上接连发表评论,痛斥国民党当局的卖国行径,并对学生的爱国救亡运动,进行大力宣传和热情支持。他高度赞扬了学生救亡运动,认为“这是大众运动的急先锋,民族解放前途的曙光”,呼吁凡是确以民族解放斗争为前提的人们,应该“共同擎起民族解放斗争的大旗以血诚拥护学生救亡运动,推动全国大众的全盘的努力奋斗”。
由于高举抗日救国旗帜,《大众生活》周刊受到广大民众的热烈欢迎,销售量达到20万份,超过原来的《生活》周刊,打破当时中国杂志界的纪录。12月,邹韬奋又与沈钧儒等人组织成立了上海文化界救国会,邹韬奋当选为执行委员。《大众生活》周刊实际上成为救国会的会刊,它有力地推动了全国救亡运动的发展,为民族解放事业的实现作出了重大贡献。
1936年2月29日,《大众生活》周刊出至第十六期,被国民党政府查封。1936年2月,邹韬奋再次离开上海,前往香港,这是他第二次流亡。
筹办《生活日报》
邹韬奋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创办一份人民的报纸。他说:“我生平并无任何野心,我不想做资本家,不想做大官,更不想做报界大王。我只有一个理想,就是要创办一种为大众所爱读,为大众作喉舌的刊物,当是办好一种周刊是不够的,我们一定要创办一种真正代表大众利益的日报。”
为了能够公开发表抗战救国主张,传播各地信息,他到香港后不久,就和好友金仲华一起,着手筹办《生活日报》。经过几个月的日夜苦干,邹韬奋终于克服人力、财力等种种困难,于1936年6月7日出版了《生活日报》。后来,他回忆拿到第一张报纸的快慰心情时说:“那天夜里我一夜没有睡,自己跑到印刷所里的工场上去。……第一份《生活日报》刚在印机房的接报机上溜下来的时候,我赶紧跑过去接受下来,独自拿着微笑。那时的心境,说不出的快慰的心境,不是这支秃笔所能追述的!”《生活日报》创办于中华民族危亡最为急迫的危亡关头,负有重大的抗日救亡责任。邹韬奋在《创刊词》中将“努力促进民族解放,积极推广大众文化”定为两大奋斗目标,表明要努力做“民众的喉舌”,“以全国民众的利益为一切记述评判和建议的中心标准”。
《生活日报》在香港出版55天,每天发表一篇社论,其中绝大多数是论述抗日救亡问题的。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订户遍及全国与东南亚一带,日销2万份,开创了香港报纸发行量的最高纪录。但鉴于香港一隅之地,交通不便,信息闭塞,邹韬奋于是根据读者要求,宣布从8月1日起将报纸移至上海出版。
8月份,移至上海的《生活日报》因国民党政府的种种干涉而未能复刊。邹韬奋根据实际情况,将该刊副刊“星期增刊”加以扩充,更名为《生活星期刊》后复刊,继续在上海高举抗日救亡的大旗,支持各地的抗日爱国运动。
主办《全民抗战》
1936年11月22日深夜,国民党政府以“危害民国”罪,逮捕了邹韬奋和救国会的其他领导人沈钧儒、李公朴、沙千里、史良、章乃器、王造时等共七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七君子”事件。国民党的倒行逆施,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怒和不平,各地纷纷组织游行、集会等活动,声讨国民党政府,强烈要求释放关押入狱的7位爱国人士。在243天的狱中生活里,邹韬奋始终以一个坚强的爱国民主战士的姿态,同反动派针锋相对,“战而不屈”,表现出无畏的革命风范及英勇的斗争精神。七七事变后,在全国人民的强大压力下,1937年7月31日,国民党当局不得不将邹韬奋等7人释放出狱。
面对国人的支持和努力,邹韬奋心里十分感动,他由衷地表示:“我们报答之道,只有更努力于救国运动,更致力于大众谋福利的工作。”8月19日,邹韬奋在上海创办了《抗战》三日刊。《抗战》三日刊在上海出版期间(11月30日,被迫从上海迁往武汉,后又迁至重庆),以正面宣传为主,大力宣传全面抗战、持久抗战,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报道各地战况,浓笔重墨讴歌为国效死、英勇作战的民族战士;研究许多问题,为政府当参谋,为民众指点迷津。1938年7月7日,在全面抗战爆发一周年之际,《抗战》三日刊与柳湜主编的《全民》周刊合并,更名为《全民抗战》三日刊。为了满足全国各界朋友的爱国民主要求,他还先后出版了《全民抗战》战地版五日刊和《全民抗战》通俗版周刊,在上海出版了《抗战画报》六日刊。这些刊物均以宣传抗战救国、争取民主权利为中心内容,波及范围之广,影响力之大,在当时均属罕见。《全民抗战》销售量突破30万份,居全国刊物发行量之冠,有力地推动了爱国民主运动的发展。
请求追认入党
1941年2月23日,在国民党的高压政策之下,邹韬奋出走香港。3、4月间,重庆、桂林等地因遭受迫害而无法立足的进步文化人士纷纷来港。因为邹韬奋在新闻出版界有着很高的信誉和威望,有人建议由他出面办个刊物,宣传抗日民主思想,邹韬奋本人也有这个想法。巧合的是,一位名叫曹克安的青年人,其父早已登记好要办一个周刊,但因未找到合适的主编,刊物一直没有问世。经联系,曹克安欣然应允,邹韬奋决定以《大众生活》复刊的名义出版刊物。
5月10日,《大众生活》复刊号发排,5月17日正式出版。这是邹韬奋毕生所办的最后一个刊物。为了刊物的生存和发展,邹韬奋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他曾在写给沈钧儒的一封信中说:每天一定要写若干字数的文字,还要开会,忙得不亦乐乎;到了晚上,放下笔杆,倒头便睡,“真如僵尸一般”。复刊的《大众生活》虽遭受百般刁难,但一出版就深受海内外读者的热烈欢迎,销量很快达到10万份。
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推进“南进”政策。1941年12月25日,香港沦陷,邹韬奋无法驻足香港,只得再度流亡,《大众生活》也因此停刊。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邹韬奋前往东江、苏北抗日根据地。他悉心考察了抗日根据地的状况,参观、访问了许多学校,并和当地群众、部队一起生产、劳动。亲身的感受和体会,使他感慨万千,倍受鼓舞,他深情地说:“过去十年来从事民主运动,只是隔靴搔痒,今天才在实际中看到了真正的民主政治。”
1943年2月,邹韬奋确诊为耳癌,被迫回上海就医。他的病情日趋严重,疼痛难忍,每天靠打止痛针维持。尽管如此,他还是强忍病痛继续在病床上写作,未及完稿的《患难余生记》就是他最后的遗作。重病期间,他仍“心怀祖国,着念同胞”,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以仅有一点微薄的能力,提着那支秃笔和黑暗势力作艰苦的抗斗,为民族和大众的光明前途尽一部分的推动工作,我要掮着这支秃笔,挥洒我的热血,倾献我的精诚,追随为民族解放和大众自由而冲锋陷阵的战士们,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邹韬奋一生正是抱着追求真理、追求光明的执著信念,为了祖国和人民的伟大事业鞠躬尽瘁,贡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弥留之际,邹韬奋口授遗嘱,郑重提出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申请:“我自愧能力薄弱,贡献微小,20余年追随诸先生,努力于民族解放、民主政治和进步文化事业,竭尽愚钝,全力以赴,虽颠沛流离,艰苦危难,甘之如饴……请中国共产党中央严格审查我一生奋斗历史,如其合格,请追认入党。”1944年7月24日,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杰出的新闻记者,政论家和出版家邹韬奋与世长辞,享年49岁。
名垂青史
邹韬奋逝世的消息传出之后,举国哀痛。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各抗日民主根据地纷纷举行追悼大会,隆重纪念这位杰出的政治活动家和新闻记者。
10月7日,延安《解放日报》头版刊载邹韬奋逝世的消息,并发表了中共中央9月28日致邹韬奋家属的唁电,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对其一生及其从事的伟大事业,给予了崇高的赞誉和评价。
中共领导人也亲题挽词,表示深切哀悼。
毛泽东1944年11月15日题词中写道:“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邹韬奋先生的精神,这就是他之所以感动人的地方。”
邹韬奋的一生是不断追求进步的一生。他挥洒着热血,倾献着精诚,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为民主政治的实施,为大众文化事业的发展艰苦奋斗到最后一息,书写了一部书生爱国的历史。邹韬奋虽没有看到日本法西斯的覆灭和中华民族的胜利,但是祖国和人民没有忘记他。
1956年10月,在陈毅的大力支持下,上海市决定将他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上海重庆南路(原吕班路)万宜坊邹韬奋故居改建为“韬奋纪念馆”,于1958年11月5日,正式对外开放。
1987年,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设立以邹韬奋的名字命名的“中国韬奋出版奖”,这是目前我国出版界最高层次、最高荣誉的奖项之一,每两年评选一次,每次名额10个左右。1993年,中华新闻工作者协会以他的名字命名另一奖项“韬奋新闻奖”,这是中国新闻界的最高奖项。2005年,经中央批准,“韬奋新闻奖”与“范长江新闻奖”合并为“长江韬奋奖”,用以表彰全国的优秀先进新闻工作者,每两年评选一次,每次名额20个。
1995年11月5日,首都各界200多人隆重集会人民大会堂,纪念邹韬奋100周年诞辰。
2009年,经中央批准,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开展评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活动,邹韬奋入选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2014年9月,邹韬奋因其在抗日战争中的功绩,被收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题图 1937年在苏州看守所,邹韬奋乐观地读书、写作
责任编辑 / 马永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