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华清:将军情怀 平民本色

2016-09-10 07:22余玮
党史纵览 2016年11期
关键词:红二十五军

余玮

“从我参加革命之初为穷人谋解放,到建国后为人民谋幸福,几十年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没有变,永远不能变。”从大别山到中南海,从将军到平民百姓,刘华清不改的是将军情怀,不变的是平民本色。

孤军北上,转战万里,勇当长征急先锋

1998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之后,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的刘华清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的工作岗位上退了下来。此时,他已经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贡献了整整70年的心血。

当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在远离党中央的情况下,孤军远征10个月,艰苦转战万余里,先期到达陕北,为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陕北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上写下了别具特色的光辉篇章。作为原红二十五军老战士,刘华清在接受采访时回顾了红二十五军长征的有关情况,对这段历史做了一些重要的补遗:“1934年11月16日,红二十五军约3000名指战员从河南省罗山县何家冲出发,开始了长征。长征出发前,在光山县东南的扶山寨打了一仗。”当时,红二十五军为了赶赴鄂东北,商定是否实行战略转移的问题,已经连续冲破敌人的4道封锁线,部队十分疲劳。刚到扶山寨地区休息,尾追之敌10个团就跟踪而至,形势十分紧迫。红二十五军指战员们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一鼓作气,将敌击退,毙伤俘敌约4000余人,使尾追之敌再也不敢跟踪追击了,为召开会议研究讨论红二十五军的长征问题创造了有利条件。“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之前,部队各级党组织向全体指战员讲形势,讲任务,进行了深入的政治动员。当时提出的口号叫‘打远游击’‘创建新苏区’。当时我在军政治部任组织科长,这是长征出发前整编决定的。长征出发时的《宣言》是我亲自刻印的。同时还刻印了其他一些传单、张贴布告,书写标语等,对战士进行宣传动员。”

红军长征抵达陕北延川县后,刘华清在军团政治部秘书长程坦的领导下,将毛泽东为红军制定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改编成歌词,填入流行于鄂豫皖根据地的一首歌曲的曲调之中。这首军歌从红军时代一直唱到了今天,唱遍了全国。毛泽东十分喜欢这首歌,说过不仅要唱,还要讲解,还要按照去做。每当听到或唱起这支歌,就会引起刘华清的无限思绪,就会回忆起许许多多的往事……

“红二十五军在长征途中经历了许多次激烈的战斗,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红二十五军离开鄂豫皖苏区时,先向西挺进。当时,国民党军5个师和“鄂豫皖三省‘追剿’队”已麇集在鄂东北,正准备对鄂豫皖苏区进行大规模“围剿”,但尚未完全形成合围。我军适时而主动地实施转移,打破了敌人的“围剿”计划。蒋介石急忙调动3个团的兵力追击堵截,先后在湖北枣阳、随州一带,以及河南境内的桐柏、方城、卢氏等几个地区布置了封锁线,企图将脱离根据地孤军远征的红二十五军围歼于途中。红二十五军人数虽少,但武器装备好,弹药充足,战斗力很强,指战员们都是经过多次战斗考验的骨干,个个能征善战。后勤、医院等保障单位也都非常战斗化,说走就走,说打就打,全军随时都保持着良好的战斗姿态。“11月17日,我军在一个叫朱堂店的地方突破敌人阻拦,当晚趁夜暗从信阳以南越过平汉铁路,进入豫鄂交界的桐柏、枣阳一带,实现了战略转移的初步目标。鉴于该地区距平汉铁路和汉水较近,机动范围狭小,加之敌重兵压境,难以立足发展,遂掉头北上,向豫西的伏牛山区转移”。

“此时已是11月下旬,寒流南下,气温骤降,而红军指战员却衣着单薄,粮秣不给。但部队仍保持着高昂的斗志,顶风冒雪,向北突进。26日下午,我军正准备从方城独树镇附近越过许南公路时,突然遭到预先抵达在该地区的敌一个旅和一个骑兵团的阻击。同时敌“追剿纵队”5个支队和1个师又随后紧追,形势相当严峻。那天的气候条件极为恶劣,饥寒交加的战士们手指都冻僵了,有的枪栓也被冻住了。敌军乘机发起冲击,并分兵从两翼包抄,情况异常险恶。“在此危急时刻,军政委吴焕先冲到最前线,发出‘坚决顶住敌人,决不后退’的命令,使我军很快稳住了阵脚。在他的率领下,指战员们奋不顾身冲上前去,与敌军展开白刃格斗。当时,我就在吴政委的身边,也高喊着杀声冲了上去。正冲杀间,一颗子弹打在我的左腿上,我觉得左腿突然被谁狠击了一下就摔倒了,负了重伤。”

经过一番恶战,红二十五军终于打退了敌人的进攻。天黑以后,风雪大作,接着转为大雨,部队行动极为困难。但数倍于我的敌军仍在附近,天亮后必将发动新的进攻。因此,军领导果断决定:就是有天大的困难,也要带领部队迅速脱离危险区。紧急集合的命令一下,大家都忍受着极度的饥饿和疲劳,又顶风冒雪踏上征程。“这次战斗后,为了使部队迅速摆脱敌人,军领导决定让我和部分伤病员留在当地养伤,可是我不愿意离开部队,便坚决要求跟随大部队转移,军政治部主任戴季英同意让我骑马走,得以跟上大部队安全转移。这件事情令我终生难以忘怀。”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红二十五军经过一夜的急行军,绕到守敌空虚的保安寨以北地区,越过许南公路,进入伏牛山区。

红二十五军在西进北上过程中,途经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军领导教育部队一面行军打仗,一面做群众工作,扩大红军的政治影响。部队每到一地,都要调查了解社会情况,帮助群众解决困难,严格遵守群众纪律,坚决保护群众利益,赢得了沿途各族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刘华清回忆道:“1935年8月中旬,我军进入静宁县以北的单家集和兴隆镇等地。这里是回民聚居的地区,军政委吴焕先及时对全体指战员进行群众纪律和民族政策教育,专门规定了‘三大禁令’和‘四项注意’:禁止部队驻扎清真寺,禁止毁坏回族的经典文字,禁止在回民地区吃大荤;注意遵守回族人民的风俗习惯,注意使用回民水桶在井里打水,注意回避青年妇女,注意实行公买公卖。他让我用毛笔把‘三大禁令’和‘四项注意’写成大标语,贴到街上。他还亲自到清真寺拜访,召集阿訇和当地知名人士座谈,宣传党的抗日救国主张和红军的政策纪律。部队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积极开展助民劳动,切实做到了秋毫无犯。” 因此,红二十五军在兴隆镇受到了广大回民群众的热烈欢迎,还有十多名回族青年参加了红军队伍。后来,中央红军长征经过这里时,受到了回民和其他各族群众的热烈欢迎,并诉说了红二十五军模范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的事情。“中央红军到达陕北与红二十五军会师后,毛主席提起这段往事时,夸奖了红二十五军长征途中所做的群众工作,说红二十五军政策水平很高,民族政策执行得很好。”

1936年9月初,红二十五军强渡泾河,经镇原、庆阳县境兼程前进,途中多次击败尾追的敌军,于9月15日抵达延川县永坪镇,与刘志丹等领导的陕甘红军胜利会师。至此,红二十五军孤军北上,历时10个月,转战万余里,成为长征到达陕北的第一支红军。红二十五军和陕甘红军会师后,为统一指挥作战,两支红军合编为红十五军团。10月19日,党中央率陕甘支队(即中央红军主力)抵达陕北,11月初在甘泉地区与红十五军团会师。会师后,红十五军团编入红一方面军序列。1936年10月,红十五军团随同西征红军攻克西北重镇会宁城。不久,红一、二、四方面军在会宁和将台堡胜利会师,并举行了隆重的庆祝三大红军主力会师的联欢会。“这是我参加的第三次红军大会师,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时那欢腾雀跃的场面,那团结胜利的气氛,至今仍常常浮现在我的脑际,历历在目。”

关心部下,爱民爱兵,好一个“布衣首长”

“我对身边所有的人都没有发过脾气,即使他们有点错误,也从没发过脾气,训他们。有错误,总是教育、说理。即使是较为严重错误,不是原则问题,也没有处分过他们,给他们改正的机会。所以,一批批这些同志与我的关系都挺好。一二十年来,不少同志当过我的警卫员,工作过程中接受了锻炼,时间长了也学不到啥,不宜老在身边,再到地方去再锻炼为好。”采访时,刘华清这样说。

刘华清在河北打游击时,身边有个警卫员,这个警卫员的家里十分困难。“抗战胜利了,我说,你回家吧,打败日本鬼子都要回家了。回去照顾你的父母,你找个老婆结个婚,种地,安居乐业。”10年后,刘华清曾专门派人看望那名警卫员,得知他娶了老婆有了孩子,还有几亩地,日子过得非常好,刘华清尤为欣慰。“他在战争年代跟我三四年,很有感情,同生死,共命运,把首长当父母、当亲人,什么都照料得好,吃饭、走路、休息……”

刘华清在20世纪70年代时的一个秘书是上海人,他的父母亲年事已高,自己家里也没人照顾。“一个儿子给我当秘书,一个女儿(他的妹妹)出嫁了。家里有困难,没人照顾,我建议他安心转业到上海。”于是,这位跟随自己多年的秘书,因为个人的特长到地方成为一家杂志的编辑,工作很得力。“其实,我舍不得离开他,他也舍不得离开我,我们是忍痛割爱呀。高兴的是,他在家乡干得不错,他的父母也很高兴。”一次,刘华清在上海考察,抽暇专门到这位昔日秘书的家看望他的父母。他的父母亲极为喜悦,说:“首长,非常感谢,感谢您的关心,儿子的工作安排得好。”刘华清却出人意料地这样应答:“我还得感谢您哩,您为国家养育了一个好孩子。”2000年5月,刘华清到上海检查身体,不见这位秘书来看望,不免惊诧。一打听,原来他因病住院了。于是,刘华清在详细询问病情后,由于抽不出空去看望,就让工作人员把自己带的钱送去4000元,以解其治病之需。

中国有句俗语,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一起工作时间长了,自然有了感情,这种感情是建立在信任、尊重和坚持原则的基础上的。“警卫员、秘书、炊事员、司机、保健医生,我希望他们要好好学习,增长知识,关心国家大事,了解法制,不违纪,不犯法,现在市场经济,千万不能走弯路。他们风华正茂,不可能对一切问题的认识都那么正确,他们需要教育,需要帮助,需要鼓励,需要信任,需要我们不断地给予指导。我们既是上下级的关系,又是平等的同志关系。”每每得悉过去身边的工作人员在地方干得不错,刘华清心里都有说不出的高兴,还经常与他们联系。有时他们也来北京看望自己的首长,“我们感情非常好,我也希望他们成长、提高、发展。要干得好,学得好,为人民多做好事与实事。”

刘华清在中央领导岗位工作时,曾多次受中央委托,代表党中央参加地方一些纪念庆祝活动,也曾多次到各地考察工作。每次,他都注意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生活疾苦,密切党与群众的联系,不少轶事在地方传为佳话。

“正月里来是新春,赶着猪羊出了门,猪啊,羊啊,送到哪里去?送给亲人八路军……”1993年1月,刘华清到延安参加纪念双拥活动50周年。在毛泽东发表《延安文艺座谈上的讲话》的旧址前听到《拥军秧歌》,刘华清情不自禁地走进人群,和当地群众一起扭起秧歌来。歌声、笑声、掌声交织回响在杨家岭上空。在枣园,刘华清专门走访了当年的老红军、老游击队员,回忆战争年代的光荣历史,了解他们现在的生活情况。听说被称为“延河畔上不老松”“国防教育热心人”的老红军张文清家中有困难,他当即嘱咐军分区的同志一定要想方设法帮老人解决生活现状。

主持军委工作期间,尽管工作很忙,会议很多,但只要有时间,刘华清就会下部队了解情况,听取基层官兵的意见。几十年的军队生涯,使他对基层官兵有很深的感情,在交往中与他们坦诚相对,心心相印。“他们的父母相信人民军队,把子弟交给了我们。我们的责任就是帮助他们,提高他们,爱护他们。部队应重在教育、引导,从思想政治上关心士兵,爱护士兵。”刘华清对少数基层干部带兵简单粗暴,打骂体罚士兵极为反感,主张要以父母心、兄弟情关心士兵,对士兵成长进步负责。“干部只有爱兵,才有资格带兵,才能把兵带好。作为一名老兵,我有责任对基层干部进行传帮带,把我军的尊干爱兵的光荣传统传下去。”

每次到部队调研,刘华清总是设法争取多安排点时间下连队看看,多到基层走走。1996年4月的一天上午,他走进某部八连三班宿舍,战士们正在学习。他随机问了几个战士的姓名、籍贯、入伍时间及工作学习情况,大家回答得很利索,他也很满意。进而,他又临时提出到炊事班看看。炊事班正在准备午餐,菜板上放着中午准备吃的土豆、青椒、猪肉。刘华清细问了几样蔬菜、肉类的价格,并掐着指头算起账来。从战士的伙食标准、主副食的价格、农副业生产的补贴,到全连每月的消费总量、每人每天的平均数,他了解得清清楚楚,认为司务长讲得实在没水分,令人信服。在场的干部无不为首长关心连队伙食的情景所感动。

在刘华清办公室东北角,一座比例为1:35的长征二号LM-2E航天模型十分抢眼,它诠释着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有一回,正待发射的火箭箭体被发现焊接部位有一些焊溜与咬边,需要补焊。由于涉及特殊金属材料、特殊物体的焊接,而且这些部位的焊接要求十分苛刻,一时没人敢应接。这时,只见一位技工头戴焊罩、手持焊枪稳稳走了过去。他来到巨大箭体旁细细观察焊接部位,然后娴熟地操起焊枪,对箭体进行整形焊接。所有人齐刷刷地注视着一道道刺眼飞逝的焊光,直到焊光突然停了,大家仍然盯着焊光消失的地方。经验收,焊接部位一次点焊成功,不但已焊透、焊牢,没有丝毫的气孔与夹碴,而且很光滑。“啊,焊接成功了!”刘华清不由得喊了一声,惊醒的人们一下子拥到焊接的火箭旁。“同志,你立了大功,为国家挽回了数千万元的损失。”刘华清上前紧紧握住这位师傅满是油污的双手,连说感谢。从此,这位共和国的将军与一位普通的工人师傅交上了朋友。前几年,这位老师傅不幸去世,刘华清得讯后特意亲赴他的追悼会……

关注老区,支持建设,梦牵家乡大别山

言及家乡,这位大别山之子把思绪带到了儿时。刘华清出生在湖北省黄安县花桥乡刘家院子(今大悟县吕王镇刘垸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里。13岁就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5岁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在家乡,他曾任黄安县二程区刘家院子村共青团支部书记、少共二程区委组织委员、区委书记兼少先队总队长、黄安中心县委书记,鄂东游击总司令部科长等职,家乡的山山水水都留下他很深的足迹。从少年时期投身革命,驰骋沙场,回家的路虽离他很远很远,但他认为自己无论如何也走不出家乡的“情圈”。他最遗憾的是自参加革命后,再也没同自己的母亲见上一面。“那一年回老家,一块参加革命的同乡人大多不在了,有的牺牲了,有的去世了。”一切物是人非,这是一种怎样的离情别绪。

1989年2月中旬,巍巍大悟山寒气袭人,滠水河面还浮着薄冰。2月11日,刘华清回到大悟县吕王镇刘垸村时,这个只有100多户人家的小山村沸腾起来了!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纷纷涌上村头。老大娘、老大爷都含着泪花说:“好不容易盼回来,一定要多住上几天!”刘华清不停地挥动着双臂,大声喊着:“乡亲们好!我回来看望你们啦!”这个老汉要把将军拉到自己家里去坐坐,那个大娘端来了花生、瓜子……在儿童时代同刘华清一起读过书、放过牛,后来又一起扛过红缨枪的刘宏顺显得格外兴奋,拍着刘华清的肩膀直嚷着:“你在北京那么忙,哪有时间回穷山沟?”刘华清拉着他的手,风趣地说:“就是千忙万忙,也忘不了大悟山!”

沿着石板路,穿过曲折的小巷,刘华清急匆匆地想去看望老战友刘海儒夫妇。当得知两位老人已去世时,他心情沉重地说:“我回来迟了,再也见不着他们了!”

听说两个姐姐来了,刘华清又急匆匆地赶去看望。刘润湘老太太惊喜地站起来,一把抓住堂弟刘华清的手,热泪直流。她是刘华清的叔伯姐姐,当年也同刘华清一起扛过红缨枪,为红军站过岗,送过情报,搞过宣传,这时已83岁了。“大姐,还是1965年回来看过你,一晃又20多年了,就是时间再长,我也忘不了你对革命的贡献啊!”刘润湘老人仔细打量着刘华清的脸,看了许久,才颤抖着声音说:“三弟,回来看看好呀,我们都想念你。我活不了多久,能见三弟一面就心满意足了。”

同亲姐姐刘润清见面,他心情更为激动。他记得,在自己还不懂事的儿童时代,就是靠姐姐纺线织布挣钱读书的。那昏黄的梓油灯下,姐姐纺线,弟弟读书,常常相伴劳作至深夜;在那艰苦的战争岁月,是靠姐姐节衣缩食照顾父母的,姐姐常常饿着肚子,把少得可怜的食物留给双眼失明的母亲吃……今天,他又见到风烛残年的姐姐,深情厚谊说不尽,用什么相报呢?可姐姐提出要把大女儿的户口转出来时,刘华清的双眼湿润了。他安慰姐姐说:“都转出去,怎么办呢?没文化,不能工作,给组织上添麻烦。全国这么多农民,都转户口安排工作,国家怎么承受得了?我们为国家工作的人,不能干不符合国家政策的事情。”姐姐是个通情达理的人,便对弟弟说:“不合政策就不办。”临别时,姐弟俩在一起合影留念。

刘华清自不到15岁参加革命,一走就是14年,杳无音讯。母亲思儿心切,白天站在大路边眺望,夜晚坐在床边哭泣,加之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迫害,老人家眼睛哭瞎了,身体拖垮了,不久含恨去世;父亲领着全家艰难度日,好不容易熬到全国解放,在三年困难时期与世长辞。在家的兄弟怕影响刘华清的心情和工作,没有写信告诉他,当然他也就没能见上父亲最后一面。这两位老人,脸朝黄土背朝天,养育了一代开国将军,而自己却常常连饭也吃不上……所以,刘华清每次回故乡,总要到父母的坟前去祭奠,以示怀念。当走到父母的坟头时,他又一次流泪了,也许是在回顾自己的经历和苦难的家庭,深感忠孝不能两全……

“我们兄弟6个,一个姐,一个妹,大哥二哥是农民,现在只有一个弟弟还健在。今年(2002年)4月份,我弟媳从湖北来北京看我,他们年纪大,我也年纪大了,每年看我一次,我回去很少。我弟弟一辈子种田,老老实实种菜,是一个典型的农民,养儿育女,老观念,什么也不想。他什么娱乐也不会,打扑克牌、玩麻将都不会,很老实忠厚。”当笔者进而问地方政府是否曾给他的弟弟安排过工作或给予过什么照顾时,刘华清连连摆手——当地政府也没安排、也不应安排什么工作,当然也不应给什么特殊照顾。

在离开家乡70多个春秋里,屈指算来,他只回了4次家乡,而且由于工作繁忙每一次又是那样的短暂。然而,这位从大别山冲走出来的将军对家乡有着很深的感情,看到家乡还较为困难,发展较为迟缓,老将军心底里有说不出的难受。吕王镇中学校长曾请他题写校名,刘华清很高兴:“吕王是个老苏区,反动派杀了好多人,内部肃反也杀了不少的人,把老百姓都杀怕了。解放后,怕读书,怕参加工作,所以这里很落后,跟外地差距很大。治穷,先必治愚;扶贫,必先扶科技。”关于校名的表述,开始还讨论了一番,镇长说写“大悟县吕王镇吕王中学”,县人大主任说:“就写‘吕王中学’,这样管得长远一些。”刘华清赞同后者的意见,兴致勃勃地挥笔写下了“禹王中学”4个大字。吕王镇由吕王城得名,吕王城解放前叫禹王城。把“吕”写成“禹”,足见他对家乡的一草一木、一地一名均记忆犹新。写完他谦虚地说:“写得不好,你们看不中的,到北京再好好写一幅。”回到北京后,刘华清另写了3幅校名。在书写时,认为繁体“学”字不好写,还特地翻了字典。

家乡要修一条马路、建水站、修水库,投资不够,每每找到刘华清,他总是非常支持,乐于相助,为家乡、为老区的建设出谋划策。大悟县国防教育中心需要一架退役飞机和一辆退役坦克,他在任时签字“请总参装备部在淘汰的装备中解决”。当一辆退役坦克在解放军的护送下开进大悟时,群众奔走相告:解放军送坦克来了!前几年,修京珠高速公路,地方为考虑经济发展,很企望公路经过大悟,以带动老区经济发展。这想法,刘华清认为十分有理,也符合国家有关扶助老区发展的政策,于是立马向国家交通部反映此情况。很快,通过了新规划的方案。看到家乡在改革开放中的新变化,看到人民安居乐业,刘华清打心眼儿里高兴。

2002年春,时任大悟县委书记来京看望刘华清时,很感激家乡山旮旯里走出来的老革命为家乡、为老区的发展出了力。喝着家乡人送来的茶,刘华清说:“我没有忘记家乡,家乡人也没忘记我,家乡这些年来看我的可多了。”每逢在报刊、电视上看到家乡的新变化、新发展与新成就,刘华清的兴奋之情总是溢于言表。晚年,关注家乡发展的他经常收到家乡人的来信,接待家乡人的来访。

戎马一生,纵横驰骋的刘华清,不但对家乡如此,他对生活、战斗过的每一个地方同样充满了眷恋,他视自己战斗过、工作过、生活过的革命老区为自己的“第二故乡”。晚年,刘华清不忘到革命老区走一走、看一看。他忘不了在那些艰苦的岁月,是革命老区人民用满腔的心血,支援了革命战争,养育了人民军队。

1995年8月,刘华清来到阔别多年的山西。作为一个曾经在太行山战斗过、工作过的老兵,他对这里的人民满怀深情,对他们表示慰问。“百闻不如一见,山西的今天和过去根本不一样了,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大同市城关乡永宁村,刘华清看到农民盖起的新砖房鳞次栉比,感慨万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老区农村生产、生活开始了新变化。”在同村委会主任、退伍军人马守诚攀谈时,他语重心长地说:“你退伍不褪色,发扬了解放军的好传统。要多为群众办实事,带领群众奔小康,实现共同富裕。”

刘华清离开工作岗位后,虽大多在家“闲居”,但对人民群众的疾苦总是挂在心上。每当听到哪个地区受灾,他都留心观察,也让工作人员关心,经常问一问情况。“我们这么大的国家,不知何时何地就发生灾害,特别是风灾、水灾、旱灾、震灾等自然灾害,对人民的生产生活影响很大,尽管党和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天灾难以避免,只能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把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了百年特大洪涝灾害,刘华清尽自己所能,为湖北武汉市捐款10000元。“能为老百姓做的毕竟有限,但只要我心里装着老区与家乡,经常想到百姓,能尽微薄之力,我也心安了。”2002年6月中旬,陕西佛坪遭受了严重的水灾,灾情报道牵动了刘华清的心,“那是1935年我们红二十五军开辟的根据地,几十年我经常想到老苏区人民,这些老苏区也是我的故土”。

解码真相,披露真情,难释“小平情怀”

在海军司令员岗位离任前,刘华清进了中央顾问委员会,“本以为此生事业到此告一段落,却出乎意料走进了军委机关”。此后,刘华清又“继续被委以更多重任”,直至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军委副主席等要职。这个“农民的儿子”“大别山区的放牛娃”说自己在仕途中有3次“意外”。

第一次让他“意外”的,是任命他为军委副秘书长。1987年11月18日上午,时任海军司令员的刘华清被召到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家里开会,会议由邓小平主持。参加这次小型会议的还有当时的军委第一副主席赵紫阳、军委常务副主席杨尚昆和总后勤部部长洪学智。邓小平的第一句话,就是指着刘华清和洪学智,问杨尚昆等人:“他们两个人的命令下了没有?”杨尚昆说:“下了,都已经签了。”邓小平又问:“老帅们看了没有?”杨尚昆说,正在几个老帅那里传阅。接着,杨尚昆便对刘华清和洪学智说:“军委决定,调你们两个来,担任军委副秘书长。”刘华清回忆说:“听到这个消息,我大为意外。”

11月21日,中共中央作出决定:“中央军委副主席杨尚昆兼任军委秘书长;洪学智、刘华清任军委副秘书长。”这一年,刘华清71岁。

第二次让刘华清意外的,还是对他的工作安排。1989年11月6日至9日,刘华清作为中顾委委员列席中共中央十三届五中全会。刘华清回忆说:“会议进入人事酝酿阶段时,涉及我的工作安排,让我很意外。”刘华清说,那天会上印发了邓小平9月4日上午与江泽民、李鹏、乔石、姚依林、宋平、李瑞环、杨尚昆、万里的谈话要点材料。这份“要点”中谈到:邓小平主动提出,辞去中央军委主席职务;提名江泽民任军委主席,杨尚昆兼副主席,刘华清任副主席,杨白冰任秘书长。回忆时,刘华清描述了自己当时的反应:“我吃惊了:小平同志提名我当军委副主席!我感到自己能力难以胜任。于是,给小平同志办公室打电话,请他们向小平同志报告:还是选别人好。但是邓办的同志告诉我:‘邓主席已经定了,不会改变。’我不再坚持了。”

第三次“意外”,是他在1992年10月的中共中央十四届一中全会上,被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刘华清回忆说:“我被选进中央政治局常委,这是没有想到的事情。”在这次全会上,刘华清再次担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

据刘华清回忆,1992年10月6日,已经退休的邓小平曾经给中央政治局写过一封信,谈到了对中央军委人事安排的意见:“今后主要由刘华清、张震两位同志在江泽民同志领导下主管军委的日常工作。将来挑选接班人的工作,需要熟悉军队的人来承担责任。”邓小平特别交代,“军队要保持团结一致,保持老红军的本色,这点十分重要”。中央领导人完全同意邓小平的意见。刘华清回忆说,自22岁那年护送邓小平起,他和邓小平就有了“一份长达近60年的革命情谊”,而且是“小平同志一直在关注我的成长”。

从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成长为军队高级将领,刘华清说:“这是党的培养,也离不开小平同志对我的教诲和信任。”

珍惜今日,回忆昨天,似水年华凝巨著

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一部气势磅礴的史诗。2002年“八一”前夕,14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中原突围》在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黄金时间首播。这部电视剧首次通过电视艺术手段以全方位、全景式的构图,从整体战略高度,形象地展示了中原突围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给观众以更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一经播出,立即引起了各界人士的极大关注。伴随着《中原突围》的热播,这一段历史深深印在人们心中……

中原突围,是20世纪中叶震惊世界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中国革命战争史上的重要转折、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起点。创作一部全面展现中原突围历史风云的影视剧,是刘华清等众多革命老前辈的愿望。2001年3月24日,电视剧开拍前,刘华清在家中听取了该片出品人、总制片人、湖北经济电视台台长赵征对筹备情况的汇报后,说:“这段历史很重要,从来没有全面表现过,拍成拍好意义重大。要从政治上、战略上突出中原突围的重要历史作用。”他还欣然出任该片的总顾问。刘华清为该片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在讨论创作计划、组织剧本创作和拍摄制作的全过程中,他一直给予了关心与支持,希望剧组同志反复查对史料,确保该片在重大史实上准确无误。2001年5月,《中原突围》在历史发生地湖北大悟县宣化店镇开机拍摄。

《中原突围》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眼球。“‘中原突围’打响了解放战争第一枪,国民党30万大军压境,在这个紧要关头,面临四面封锁、粮食危机、外交谈判等种种生死考验,李先念以战略家的过人眼光和革命家的宽广胸怀,率领6万中原将士浴血奋战,在艰难困苦的战略坚持中斗智斗勇,粉碎了国民党军一次又一次妄图消灭我军的阴谋。这部电视剧不失为一部优秀的爱国主义教材。”刘华清认为该片战争场面壮观宏大,大气磅礴,具有很强的震撼力和感染力,是用先进的文化鼓舞人。

电视剧热播时,刘华清每晚8点整便准时守在电视机前,他对剧中李先念的扮演者徐平的表演很赞赏,连说:“演得好,不仅形似,而且神似。”中原突围的发生地在湖北,剧中人物李先念、郑位三、王树声、张体学等均为湖北大别山人,与自己是同乡,宣化、黄陂等地点就是自己的家乡所在地。因此,刘华清在看《中原突围》时,就像是看身边人、身边事,感觉十分亲切。

从1998年下半年起,刘华清在为《中共党史人物传》撰写小传的同时,开始写自己的回忆录。这部回忆录时间跨度长达70余年,纵横捭阖的内容交织出党、国家和人民军队建设发展中的许多重大事件,其重要价值是难以估量的。“回忆录写了4年,讲了写,写了讲,写了改,改了又补充,总算有了个初稿。许多东西要回忆、走访、调查与整理,要花不少精力。要么不写,写,就要对个人的历史负责,对党和军队负责。”接受采访时,他说:要把自己一生的经验教训和亲身经历过的重大历史事件进行总结梳理,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采访中,刘华清说:“人到老年,格外注重感情,格外怀念过去那些充满深情和友谊的事,对老战友、老部下的思念之情越来越重。”凡是老同志逝世,只要发来讣告,他都会发唁电、送花圈,在京内的,能参加遗体送别的,他一般设法去。“这是一种友谊、情感的表达。人老了,向往的是平稳、自由、安静的生活。平民出身的人,无论官多大,职位多高,到头来他还是个平民,是个布衣之人。”

刘华清退下来后,做过两次大手术,身体虽不如以前,但几十年来形成的习惯,学习和工作时间依然不输昨天。他每天总是设法抽出一些时间来,看文件、看报、读书,有时到办公室坐坐,了解情况,与工作人员联络感情。当然,散步、打桥牌、玩麻将、下象棋、听京剧、看电视剧与录像带这些兴趣爱好,他还是保持着,还偶尔会下下厨房露一手烧菜的本事哩。

道别前,刘华清很客气地坚持站着同来访者一一合影留念。笔者提议他拿本书翻阅摄张生活照,他很配合地从身后的书柜里随手取出一部人物志,笑了笑:“我知道,你们是叫我装样子,摆姿势。”相机定格的那一刹那,我们宛若阅读到一个平民式的将军……

2011年1月14日6时,刘华清因病在京不幸逝世,享年95岁。

(题图为晚年的刘华清)

(责任编辑:张文军)

猜你喜欢
红二十五军
吴焕先红二十五军“军魂”地位的确立
夏春明
红军长征途中思想政治工作初探
红二十五军长征的贡献及历史经验
红二十五军:长征路上写传奇
“儿童军”:长征到达陕北第一军
“儿童军”:长征到达陕北第一军
试论沣峪口会议的历史功绩
红二十五军是自觉践行“四个意识”的生动典范
长征时期红二十五军的队伍建设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