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秋月 郑益丹
摘要:本文针对2000—2014年中国与其前20大贸易国间的贸易数据,基于引力模型,通过实证分析研究贸易伙伴国加入TPP 对双边贸易流量的影响,研究表明,TPP将对中国双边贸易流量带来较大冲击,而签订双边FTA对双边贸易流量有较高正向推动作用,可以部分化解TPP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TPP 引力模型 对外贸易
一、前言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下文简称TPP),是目前重要的国际多边经济谈判组织,其将突破传统的自由贸易协定(FTA)模式,达成综合性高、标准全覆盖的自由贸易协定。2016年2月,美国、日本等10国正式签署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然而中国并未加入其中。TPP被视为亚太地区新型竞争性区域合作机制,其12个成员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40%,中国前10大贸易国中有6个为TPP成员国,显然,中国的缺席极有可能削弱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而且这种影响不容小觑。
本文旨在基于引力模型,针对2000—2014年中国与其前20大贸易国间的贸易流量进行分析,通过实证研究TPP对中国对外贸易流量的影响,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二、文献回顾
TPP可谓是近年来经贸邻域的一大热点,也有不少学者对其进行研究。Brock R.Williams(2013)以加入TPP对美国经济影响为研究方向,对TPP国家经济及其与美国经济关系进行比较分析,指出TPP谈判国在人口、经济发展、贸易和投资模式等方面具有多样性,而这种多样性和对新兴市场的包容性将为美国带来机遇和挑战,并对TPP有助于美国经济和商业扩张的影响表示看好。
沈铭辉(2012)认为,对于中国而言,中期内面临TPP引起的贸易转移等负面效应可能不可避免,这主要源于长期以来中国经济自身对国际贸易,特别是对出口贸易的过度依赖,因此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应对。
吴涧生、曲凤杰(2014)表示,从中长期看,TPP的持续推进可能会改变全球经济治理规则,使中国与周边大国关系趋向复杂,甚至会增加中国地缘政治与安全压力,不利于中国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对中国实现科学发展、和平发展带来较大挑战。
本文主要基于引力模型进行研究。在国际贸易领域,引力模型是研究国际贸易流量的重要工具,它是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在经贸方面的拓展。引力模型是指两个国家间贸易流量与其各自的经济规模成正比,与两国间的距离成反比,其简单形式为:Tij=kYiYj/Dij,其中,k为常数,i和j分别代表i国和j国,Tij为两国间双边贸易额,Yi和Yj分别为各国经济规模,Dij为两国间距离。在后来的研究中,模型被引入了人口、文化、贸易政策等变量,被不断拓展。
Tinbergen(1962)最先将引力模型运用于国际贸易流量的分析,并提出其基本形式。Anderson(1979)采用支出系统法对引力模型进行推导,并和Wincoop(2003)指出两国间贸易存在着“多边阻力”,而其影响的边境系数并没有McCallum(1995)所提出22倍的“边境效应”那么大;Bergstrand(1985,1989)从局部均衡、垄断竞争和资源禀赋的角度推导引力模型,并将其与价格、人均收入和贸易理论相联系,奠定了引力模型的经济基础;Isidro soloaga与L·Alan Winters(2001)基于引力模型分析了优惠贸易安排在贸易上的影响;Jacques J·Polak(2001)运用引力模型对APEC的贸易流量进行分析。
国内也有不少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研究,如姜书竹等(2002)对东盟贸易效应和中国双边贸易安排等问题做了进一步的探讨;林玲和王炎(2004)指出GDP、空间距离、国土面积和APEC是影响中国双边贸易的主要因素。
三、实证分析
根据以上文献回顾,设置以下模型:
LnTij=β0+β1Ln(Gi·Gj)+ β2LnDij+μ (1)
式中Tij表示i与j之间贸易量,Gi和Gj表示i和j的GDP,Dij表示两国距离,β0为常数项,μ为随机误差项。本文将在过去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中国近年来双边贸易情况,结合中国人口众多、资源丰富的特点,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贸易引力模型。
(一)建立中国双边贸易引力模型
原始的贸易引力模型只引入两国国民生产总值和两国距离两个内生变量,随后Lnnemann引入“人口因素”和“优惠贸易协定”两个变量,本文在此基础上引入“人均GDP”内生变量反映两国之间人口因素差异,因为人均GDP不仅表示人口规模差异,还反映经济发展程度。此外,引入APECj、FTAj 和TPPj三个虚拟变量反映贸易政策的影响,这三个自由贸易协定对中国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回归分析,对比不同贸易政策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估计TPP对中国贸易的相对作用大小。
通过上述拓展,本文在模型(1)的基础上,建立了如下新模型:
LnTij=β0+β1Ln(Gi·Gj)+ β2LnDij+β3 Ln(PGi·PGj)+ β4APECj+β5FTAj+β6TPPj+μ (2)
式中PGi和PGj分别为两国人均GDP;APECj表示j国是否加入APEC,加入赋值1,否则为0;FTAj表示j国是否与中国签订FTA,签了赋值1,否则为0;TPPj指j国是否加入TPP,由于中国未加入TPP,加入赋值0,否则为1。
(二)数据选取及回归结果
本文选取2000—2014年中国前20大贸易伙伴国的面板数据作为实证研究的样本数据。中国对外贸易额和GDP从国家统计局获得;人均GDP的数据来源于UNData,两国首都间的距离采用Google Earth软件计算。用Stata软件依次进行混合OLS回归、固定效应检验、随机效应检验和豪斯曼检验,由Hausman检验结果得知应采用随机效应估计,首次回归结果如表1:
从检验结果来看,GDP、PG、FTAj对中国双边贸易量有显著的正向效应,而Dij、TPPj对中国双边贸易流量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但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APECj不能通过z检验,对中国双边贸易流量影响不显著,应予以剔除。 根据上述分析,在模型(2)的基础上剔除APECj变量,得到以下新模型:
LnTij=β0+β1Ln(Gi·Gj)+ β2LnDij+β3 Ln(PGi·PGj)+β5FTAj+β6TPPj+μ (3)
从表2回归结果来看,剔除APECj后,各参数估计值都显著不为0,方程的拟合优度较好。因此本文选用模型(3)进行影响分析。
(三)结果分析
中国和主要贸易国之间的贸易流量主要由其经济总量和两国距离决定。反映贸易政策的虚拟变量——贸易伙伴国是否加入APEC,在检验中未表现显著性差异,因此在修正模型时予以剔除。内生变量人均GDP、虚拟变量中国与贸易国签订FTA和中国贸易伙伴国是否加入TPP均对中国双边贸易产生显著性影响。
模型显示于中国贸易往来密切的越南、美国等加入TPP后对中国外贸总额具有不利影响,影响系数为-0.3。其经济学含义是:随着TPP的生效,中国与各TPP成员国间贸易额将减少e0.3倍。该系数对应的z统计量为-3.27,置信度超过99%,说明TPP对中国外贸产生显著的不利影响。签订双边FTA对中国双边贸易流量有较高正向推动作用,也就是说,中国发展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可抵消部分TPP对中国的不利影响。
四、结论及对策建议
由以上分析可知TPP将会对中国的对外贸易状况带来较大冲击。它削弱了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使得原有贸易活动部分流失,造成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下降。对此我国应化压力为动力,用开放倒逼改革,大力发展国内经济,扩大内需,以改变长期依赖国外市场来发展经济的战略;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科技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其国际竞争力;开放市场,推动“一带一路”的发展进程,扩大和深化亚太经济合作,并加紧推进同亚太经贸伙伴的双边FTA建设,以此来消除部分贸易转移效应,起到部分缓冲作用。
参考文献:
[1]Williams B R.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TPP) Countries:Comparative Trade and Economic Analysis[J]. 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 Reports,2012.
[2]Josheski D,Fotov R. Gravity modeling:International trade and R&D[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Management and Administration,2013,2(5):073—080.
[3]史朝兴,顾海英,秦向东.引力模型在国际贸易中应用的理论基础研究综述[J]. 南开经济研究,2005(2):39—44
[4]林玲,王炎.贸易引力模型对中国双边贸易的实证检验和政策含义[J].世界经济研究,2004(7):54—58
[5]王铠磊.国际贸易流量的影响因素——基于贸易引力模型和中国数据的实证分析[J].世界经济情况,2007(12):20—23
[6]姜书竹,张旭昆.东盟贸易效应的引力模型[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20(10):53—57
[7]沈铭辉.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的成本收益分析:中国的视角[J].当代亚太,2012(1):5—34
(杨秋月,1995年生,安徽合肥人,合肥工业大学。郑益丹,1995年生,福建莆田人,合肥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