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慧琳
编者按: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古往今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仍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年仍具有旺盛生命力,其重要原因就在于拥有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天人合一、以和为贵”等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正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精神在中国历代优秀文化中的积淀与升华。中国传统文化本身虽然不可能再度直接成为新文化,但其内在的基本文化精神却可以经过批判、改造、继承、弘扬而再度成为新的文化的生长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强调,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振奋中华民族精神。这一重要论述,体现了我们党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明立场和态度,为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供了根本遵循。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对于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世界各国都在不断地了解中国,特别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东方智慧开始风靡世界。很多国家都开设了孔子学院,学习中国的儒家思想,并应用到各个领域中。然而,在西方文化的冲击面前,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和价值。充分发掘中华传统文化的优势,全面认识祖国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与时代特征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融合,自觉实现民族文化现代化的转换,从而凝聚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内生力量。
传统文化已深深烙入中华民族的基因,在民族血液中流淌,优秀文化正在为民族复兴提供精神滋养,补足“精神之钙”。
品国粹精华 续传统魅力
听古琴袅袅,赏苏绣清丽,品昆曲高雅,探丝绸神妙……在苏州工业园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一棵以“经典”为种子成长起来的国粹文化大树正日益蓬勃繁茂。从2009年初次尝试时的国粹体验,到现如今小有规模的国粹公益社团风生水起,越来越多的孩子在这里聆听传统之音,品国粹精华。
国粹基因融入社会“血液”
未经任何宣传与推广,在短短两天时间内,今年国粹文化系列活动之一的端午包粽子比赛迅速完成100组家庭的报名,后续请求增加参与名额的电话仍源源不断。
“从去年开始,我们把传统的端午节一并纳入国粹系列活动,通过举办参与性强、文化辨识度高的特定赛事,让更多人一起感受传统所呈现的魅力。”园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活动部部长夏宁介绍,苏州市青少年国粹文化系列活动从中心“起步”,聚焦的视点也一步步从孩子辐射到家长,乃至覆盖到家庭。“其实,大部分人的骨子里都具有传统文化基因,主要是我们缺少渠道和机会将它表达出来。中心所做的,正是依托一些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让家庭甚至整个社会一起参与传统的互动。”
无需报名费,甚至不需要自己准备材
料,许多家庭带着一股兴奋的参与劲儿“慕名而来”。“以前我们过端午,包粽子再寻常不过。但在城市里,人们习惯了购买,许多传统技艺也在慢慢丢失。园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提供了一个平台,很多家庭聚集在一起包粽子、迎端午,我们不仅捡拾起了正在消失的传统习俗,来自天南海北的人们在集体参与中,也感受着文化的碰撞。”现场,带着女儿参与活动的周女士对活动赞不绝口。
全家总动员、三代同堂……一场小小的包粽子比赛聚集起一个个家庭的力量,更凝聚起民族共同的记忆。
夏宁透露,近两年来,诸如此类适合全家参与的传统文化活动正掀起热潮。“人们越来越期待和喜欢用这样一种‘集体化’的方式来感知传统的魅力。对报名者而言,并非每个人都会包粽子,但正是通过这样一种老少传承的参与,大家感受到对于传统的归属感;同时,地域的差异也带来了文化的差异,在这样的交流与碰撞中,人们对于传统的兴趣与期待也越来越浓厚。”
让传统在寻常生活里“重生”
传统不是硬邦邦的“标本”,也不是遥不可及的“阳春白雪”,而让传统拥有生命力的方式之一,是让传统真实地走进寻常生活。
今年年初,在园区读四年级的童晓慧成功报名中心太极公益班,成为一名初级学员。童晓慧的妈妈徐伟华是一名太极爱好者,在她看来,国粹是经过时间挑选留下来的“精品”。“譬如太极,我觉得它是一种身体语言的修炼,里面蕴含了许多哲学思想。虽然对孩子来说,她现在不一定能理解,但通过接触、了解、学习,她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国粹的魅力。”
自2014年从张家港转学到园区,童晓慧已经成为中心的忠实学员。除了涉猎美术、模型、舞蹈等课程,中心开设的国粹公益课堂尤其受青睐。徐伟华透露,她也曾留心过社会上的传统国粹课程,但专业平台少之又少。“国粹是文化的根,对中国人来说,不但不能丢,还应该弘扬。对于这一点,园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很用心。中心打造国粹公益课堂,让传统有展示的机会,并且为青少年创造学习渠道,真正走近国粹。”
在夏宁看来,将传统融入日常生活,不但能很好地带动传统的普及,还能让寻常生活拥有一份仪式感。“譬如我们在端午节举办香囊制作比赛,或是在平时推出线编、苏绣等国粹课程,让孩子们在平时就能频繁地接触到传统国粹,并且在亲自动手参与中,将国粹从形式变成生活的一部分,让传统文化走进寻常百姓家。”
把“七年之痒”变成“情怀”
再寻常的生活也需要一份仪式感,就如同最普通的事情也可以做出情怀。
从2009年青少年国粹文化系列活动首度推出,迄今为止,这一活动已连续举办七年。“对一些人来说,七年在时间上似乎是一个坎,会进入发展的倦怠期;但对中心来说,我们从自创了国粹文化系列活动这一品牌开始,不断延展活动内容,辐射人群覆盖面,用心对传统国粹‘播种’,并让这一份普及成长壮大,七年的坚持更像是一份情怀的坚守。”夏宁如是说。
闹元宵、庆端午、国粹集中展示……在园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创制的“国粹版图”中,这一份推广与弘扬贯穿全年而存在。从国粹文化系列活动的大面积推广,到国粹公益课堂的精准点拨,甚至是中心国粹场馆“润物细无声”的浸润……多样化、多形态的组合在园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实现了国粹普及的“串联”。
已是耄耋之年的惠桦是苏州市民俗专家,也是中心国粹文化活动顾问,每年的苏州市青少年国粹文化系列活动现场,老人总是兴致盎然地参与其间,与大家一起感受传统国粹的趣味与魅力。
“对许多人来说,传统和国粹就像是陌生的名词,不了解,也没有渠道可以了解。园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主动承担起这份责任,为青少年以及新苏州人创造了平台,既弘扬了国粹,也让大家在对苏州当地传统的了解中融入城市,对城市产生归属感。”在惠桦看来,“公益性”的标签不仅让人看到了中心的诚意,也让传统国粹的普及做到了“零门槛”,扩大了国粹弘扬的参与面和覆盖面。
从最初无人问津时的“普及引领”,到如今国粹变成热门词汇后一如既往的“坚持”,在夏宁看来,园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坚持与执着体现在一次次脚踏实地的行动中。“我们不抱有任何商业目的去做这件事,而是希望国粹真正在青少年心中生根,也期待通过我们的努力,让传统文化在现代人的生活中拥有一席之地。”
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
传统文化犹如一个个巨大的富矿,只有深入挖掘开发,才能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苏州工业园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就是探寻传统文化的实践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的思想道德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巨大作用显而易见。现在的关键,是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光大,使之大众化,成为人民大众的文化,进入人民大众的心灵,让其“活起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使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最为重要的是,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工作。
创造性转化,就要将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浓厚的文化氛围和日常的行为规范。人们生活在文化氛围之中又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成长。文化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作用,也是依靠浓厚的文化氛围实现的。有什么样的文化氛围,就有什么样的道德环境,就会培育什么样的人文精神。如果拜金主义盛行、利己主义肆虐、物质主义张扬,必然是文化的荒原、心灵的沙漠。塑造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这是中国从古以来的一个传统。现在,我们在讨论家风,家风是什么?家风就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中国历代之所以重视家风,就因为家风是道德的孵化器,每一个人在家风中扣上道德的第一个“扣子”。我们要用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家风、社风、行风、校风、村风等等。有了浓厚氛围,优秀传统文化就会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同时,要将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日常规范。在传统社会中,道德建设靠自觉,在现代社会道德建设中,道德建设既要靠自觉又要靠制度。要一手抓文化氛围、一手抓制度规范,一手抓软约束、一手抓硬约束,“德刑相辅”“儒法并重”。
创新性发展,就要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与时俱进,不断赋予其当代价值。文化是不断创新发展的。创新是文化的生命,没有创新,文化就要枯萎。文化创新发展的实质,是不断汇聚时代精神,不断反映时代要求。优秀传统文化是超时代的,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解释,每一个时代都会打下这一时代的烙印。比如,儒家学说2000多年一脉相承,但孔子学说与汉代正统儒家学说不完全一样,与魏晋唐时儒释道合一的学说不完全一样,与宋明时期的理学也不完全一样。还比如,我们今天讲的仁爱,与过去讲的仁爱不完全一样;我们今天讲的民本思想,与过去讲的民本思想不完全一样;我们今天讲的忠孝思想,与过去讲的忠孝思想不完全一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时代感,才能缩小同人民大众的距离感;只有有了时代化,才能实现大众化。创新性发展,就是不要使优秀传统文化脱离群众、脱离社会,就是把优秀传统文化从课堂上、书本里、学斋中解放出来,使其平民化、通俗化、生活化。一句话,就是使优秀传统文化在人民中间“活起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
文化只有走进大众,进入人民心灵,才能“活起来”、才能化人育人。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使我们的青少年从小就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沐浴,使尊老敬贤、勤劳持家、重视家风家训等继续成为家庭美德,使崇德向善、诚信友爱、凡人善举等成为浓厚社会风气,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公共服务全过程,纳入城镇化建设全过程,使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融入人们的精神基因,转化为日用而不觉的思想自觉和行为习惯。
总之,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目的是让群众“用起来”。群众都了解优秀传统文化、都喜爱优秀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才是真正“活起来”了。
把优秀传统文化“传下去”
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近几年,山东依托位于孔子出生地、成立于元代的“尼山书院”历史品牌,创新推进“图书馆+书院”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把传统文化“传下去”,让 国学精粹“活起来”。
五月端午,山东图书馆大明湖分馆的“射五毒 祈平安”活动吸引了很多市民参与。
不仅仅是传统节日的专题活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已经在山东全面开花。在大明湖国学讲堂,琴、棋、书、画、健、读等“新六艺”的学习培训全是免费的。市民只要有兴趣,随时可以走进课堂。
大明湖国学讲堂成立还不到两年,来听课的市民就有4万多人,不少课程还得提前报名预约才能排上号。
周末,是济南大明湖尼山书院《论语》公开课开讲的日子。文化志愿者赵宗来已经在这里讲了40多堂课,几乎场场满员。
用公益课堂的形式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这个创意,最早来源于国内文化学者在孔子出生地泗水尼山的一场乡村文化实验。几年前,来自中国社科院的学者赵法生在尼山农村调研,他发现在尼山的一些偏远山村,不仅环境差,传统文化中仁爱诚信的圣人遗风也消失殆尽。
中国社科院副研究员赵法生说:“我在这做了一些调查后发现,农村存在许多的问题,比较突出的还是孝道。孩子很富裕,老人生活一看很差,所以,当时我就有一个想法,乡村建设应该要找一个文化的基础。”
出于文化学者的社会责任感,赵法生和社科界的学者们决定在山村里开设讲堂,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来改变乡风民俗。想法虽好,村民们却不买账。无奈之下,学者们就自掏腰包,用发纪念品的小恩小惠吸引大伙来听课。
几堂课听下来,原本不情不愿的村民们听出了味道。村头的大喇叭一喊,村民们就抓紧赶过来。
两周一次的传统文化课堂,才讲了半年多,当地的村风民风就有了明显变化。第二年,当地的宣传文化部门跟学者们合作,在整个泗水县招募了700多名志愿者讲师,陆续推广建设了200多处教学点。
尼山乡村国学课堂的成功经验,很快成为山东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的一项重要借鉴。几年间,山东先后在全省公共图书馆建成130多个讲授传统文化的尼山书院,在农村和城市社区里开设的国学讲堂超过了8000个,参与公益传统文化课堂的志愿者队伍已经有3万多人,定期参与的城乡居民接近400万人。
大明湖国学讲堂的成功让我们明白,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因此,要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积极实施中华文化传承工程、典籍整理工程、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戏曲振兴工程、历史文化纪录片创作工程等,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抢救濒危民间文艺,做好传承保护基础性工作,推动传播普及。要坚持古为今用、辩证取舍、扬弃继承的原则,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分析、鉴别和清理,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使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
保持特色,不断创新
尊重传统不能食古不化,“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套照用”,更不能作茧自缚。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创新。“两创”方针的鲜明指向,就是立足于实践,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以兼收并蓄的包容精神,借鉴其他优秀文明成果,通过转化再造、丰富发展,使其焕发新的生命力。
优秀传统文化如何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许嘉璐曾有形象表述:“优秀传统文化不是摆设,不是只供学者研究的对象,而是养成民族灵魂的最好营养。如果一种文化产品只存在于博物馆中,一种文艺形式只存在于舞台上,那么我们就可以说,它们已经‘死亡’了。同样的道理,如果传统文化只存在于学者的书斋里或研讨会上,那么我们也可以说,它已经‘死亡’了。”活的文化在哪里呢?许嘉璐的答复是:“文化活在街道上、家庭中、人心里。”他举例说,女孩子穿着高跟鞋走在马路上,一下摔倒了,如果没人管,那伦理道德就死了;如果有人打110求助,那说明他内心的道德观活了一半;如果马上有人上来搀扶,中国传统文化才是活生生扎根在人心里的。如何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人心,成为国民的一种文化素养和日常行为的遵循,需要我们在传播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上下功夫,要选择群众喜闻乐见的美育载体,阐释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发挥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合力,古为今用、学以致用,把传统文化精髓融入时代语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国梦的最大智慧宝库
中国梦是由我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和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决定和支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坚持中国道路的文化根基,是铸造民族魂魄的精神命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智慧宝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坚持中国道路提供了丰富的思想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数千年来,中华民族走着一条不同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道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的灿烂文明,是我们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坚实基础。“和而不同”的世界观、“民惟邦本”的执政理念、“推己及人”的交往理念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赋予了中国道路鲜明的中国特色,也夯实了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是中国道路的文化之基和自信之源,也是实现中国梦的深厚软实力,并将源源不断地为中国道路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弘扬中国精神提供了强大的精神信念。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质朴、自强不息、勇于进取、敢于担当的民族。“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的家国情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等,构成了爱国主义的传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进取意识、“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创新精神、“变则通、通则久”的变革要求等,构成了改革创新的精神,这些都是中国精神的深厚渊源和重要组成,塑造了中华儿女典型的文化心理和性格禀赋,赋予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并将持续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凝聚中国力量提供了深厚的价值观念。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也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是推动文明进步和国家发展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中华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孕育形成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等思想理念和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成为中华文化的底色和精髓,也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丰富的价值资源。实现中国梦,要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精气神,不断凝聚众志成城、同心同德的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