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扬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这是供给侧改革或供给侧政策调整的核心。
下一步推进供给侧改革,很关键的就是要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即减少政府直接参与资源配置。在供给侧改革这样一个大的战略转型过程中,政府应该做到以下六点。
第一,应当通过深化改革,促进市场逐渐完善,创造让企业和市场发挥作用的制度环境。
第二,要稳定宏观经济。要在需求侧方面有所作为,但是这个有所作为绝不意味着是要相机抉择,不意味着简单的逆方向而动,而是应该创造一个稳定的环境,让企业有稳定的预期,让市场有一个有利于企业活动的各种各样的要素。
第三,应当是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政府应该通过改革,把公共产品、公共服务提供出来,而且要协助市场,使一些准公共产品和准公共服务有效的供应,从而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创造条件,解除人们的后顾之忧。
第四,要加强市场监管,保障公共竞争和维护市场秩序。不是由政府直接干,而是要创造条件,让人更好的干,让企业更好的干,让市场更好的发挥它的作用。
第五,要促進共同富裕。从整个经济活动的结果这个层面上来发挥政府的作用。
第六,弥补市场失灵。市场不是万能的,有了问题,政府出面予以解决。
分别厘定政府和企业包括市场应该各自做什么,沿着这样一个方向推进改革和发展,这是供给侧结构性调整的要义。按照这个思路,有五个方面值得注意。
第一,需求侧结构调整,比较重三驾马车的调控。如果改革重点转到供给侧,那应该是劳动、资本、土地、科技。改革的重点就在于让劳动、土地、资本、科技这一经济要素直接发挥作用,直接焕发他们的竞争力和积极性。
第二,从政策调控的目标来说,考虑经济长期发展的潜力,应当强基固本。习主席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讲了,在适当的扩大需求的同时,加强这个,他把这个主从关系说的很清楚。如果从强本固基这个角度来说,推动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以及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是它主要的举措。
第三,强调供应的强本固基,宏观调控即需求侧的政策就应该是稳定的,规则的,不应该让微观主体有歧义,不应该让它们考虑金融因素的变化,一定要创造稳定的环境,让它们不想需求方面的问题。
第四,需求侧的管理比较注意速度。为什么要逆方向而动?太高了把它往下压一点,供给侧调整注意的是质量、效益和全要素生产率,从经济的基础和长期发展角度来确立政策的方向和导向。
第五,需求侧调控的特点,实际上是强调经济不断的扩张。而从供给侧来管理经济要挤掉经济中的水分,要让经济以健康方式运行,所以有“三去一降一补”,三去都是紧缩措施,为什么采取三去?因为水分不挤,经济就很难再向前运行,很难再有可持续性。要把过剩产能挤掉,过剩的库存挤掉,在这个过程中当然要去杠杆。不良资产加快的让它暴露,下决心去解决,只有这样经济才能健康运行。
总之,供给侧改革的提出,意味着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经济的政策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