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宿舍不良人际关系的心理成因及对策研究

2016-09-10 07:22张鹏
决策探索 2016年14期
关键词:舍友室友自卑

张鹏

现今高校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不容乐观,宿舍矛盾频发,存在发生口角、争吵、冷战等现象,甚至发生杀害室友的案件。笔者所在学校女大学生人数较多,有些班级男女比例甚至可以达到1:29。女大学生本身的心理及生理特点使得其宿舍人际关系更易出现矛盾,并呈现出突发性、隐蔽性、反复性及难以调和的复杂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9月9日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指出:“广大教师要用好课堂讲坛,用好校园阵地,用自己的行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细无声地浸润学生们的心田、转化为日常行为,增强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价值选择能力、价值塑造能力,引领学生健康成长。”《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要结合大学生实际,广泛深入开展谈心活动,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

女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是高校学生工作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女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和谐对她们学业及今后的个人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良的宿舍人际关系,不仅能够影响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及其身心的发展,也对她们以后进入社会、适应社会具有深远的影响。调查表明,造成女大学生不良宿舍人际关系的心理原因有:自负、自卑、多疑、干涉、角色固执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四个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女大学生宿舍的人际关系现状

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宿舍人际关系是一种直接的心理联系,女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呈现出以下几种不同的形态:小部分宿舍学习氛围浓厚,室友间呈良性竞争的状态;部分宿舍能够和睦相处,互帮互助,营造了良好的宿舍氛围;而大部分宿舍呈现消极的人际关系,主要表现为冷漠或者矛盾冲突。前两类宿舍人际关系和谐稳定,室友间友爱互敬,出现问题时能够冷静沟通,积极化解,宿舍气氛轻松愉快;而最后一种,舍友间关系紧张,常由一些小事引发“战争”,成员之间存在“小团体”交往,在这个小团体中,大家关系亲密,无话不谈,而另一些室友则被排除在这个团体之外,由此产生猜忌,形成“争吵—冷战—再争吵—再冷战”的恶性循环。

二、引发女大学生宿舍不良人际关系的心理成因

通过相关研究分析,发现导致宿舍不良人际关系的心理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自负、自卑、多疑、干涉、角色固执等。

(一)自负

这种学生只关心个人的需要,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得目中无人。高兴时海阔天空,不高兴时则不分场合乱发脾气,全然不考虑别人的情绪。能够考上大学的学生在其中学时段都有属于自己的骄傲,上大学之后也都有各自所取得的成绩,那么宿舍里面这些自负的同学肯定不受大家喜欢,因而容易发生口角甚至矛盾。

(二)自卑

自卑是一种不能自助和软弱的复杂情感。有自卑感的学生往往轻视自己,认为自己无法赶上别人。奥地利精神病学家阿德勒对自卑感有特殊的解释,称其为自卑情结。他对于这个词主要有两种相联系的用法:首先,自卑情结指以一个人认为自己的能力或自己的环境和天赋不如别人的自卑观念为核心的潜意识欲望、情感所组成的一种复杂心理。其次,自卑情结指一个人由于不能或不愿进行奋斗而形成的文饰作用。这两种情况在高校中都有明显体现,第一种多发生在农村贫困女学生身上,宿舍的同学大都来自于不同的家庭,在宿舍人际交往中,家庭条件差的学生往往觉得抬不起头;第二种多发生在一些自身懒惰但又不愿意承认自己不努力的学生身上。

(三)多疑

与男生相比,女大学生对人际关系更加多疑。对于宿舍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女大学生容易带有成见,不能与舍友开诚布公地交流情感,如此一来,就更容易产生敌对情绪,导致宿舍关系恶化。

(四)干涉

这种女大学生在与他人交往中,爱好询问、打听、传播、干涉他人的私事。其并不一定有什么实际目的,只是以刺探别人的隐私而沾沾自喜,因此容易和舍友发生矛盾。

(五)角色固执

人的一生需扮演多种角色,不知道适时变通自己,就会形成社会角色固执。有的学生在学校是学生干部,在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下习惯发号施令,可把这个社会角色用在对待舍友上,舍友就不会买账,反而会认为她盛气凌人,不值得交往。

三、女大学生宿舍不良人际关系的对策探究

(一)建立先进的宿舍文化

宿舍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其特点是以大学生为主体、宿舍空间为载体、课外活动为内容,同时蕴含有部分先进校园文化。先进宿舍文化的建立对宿舍内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无疑具有前瞻性的指导作用和巨大的推动作用。通过将“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文化内涵的先进成果引入宿舍文化的涓涓细流中,把思想认识、意识形态、理想信念等方面外化为优秀的宿舍文化,对女大学生宿舍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起到良好作用。

第一,高校学工部门要做好宣传教育,加大力度宣扬积极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与时俱进,从思想上积极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建立起宿舍内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健康的互助竞争氛围、和谐的人际互动关系。第二,通过定期举办大学生宿舍文化节等活动增强宿舍凝聚力。笔者所在的院系每年都会举办宿舍文化节活动,活动内容翔实、丰富多彩,贴近学生生活及专业知识,如“文化进公寓”“我型我show”“秀出友谊,发现爱”“秀出宿舍,Show出你我”等,鼓励学生以宿舍为单位报名参加,全面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在增强学生宿舍集体荣誉感、归属感的同时,也锻炼了其组织协调能力,提高了人际交往水平,完善了交流沟通技巧。第三,充分发挥大学生在宿舍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大学宿舍文化活动骨干。大学生是宿舍的主体,宿舍这个小家庭需要共同经营、维护,先进的宿舍文化要靠室友们的智慧自发营造。同时,积极树立先进典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两个具有模范带头作用的文明宿舍、先进宿舍往往会带动一个班甚至一个楼层的好风气。

(二)规范宿舍日常管理工作

教育者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起主导作用,被教育者起主体作用,这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加强调查研究和服务沟通工作。教育者应经常走出办公室,积极深入到学生中间,不要等到学生发生矛盾无法自行处理、找到办公室才引起重视;老师应深入基层,制定切实可行的组织计划,将大学生宿舍的日常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形成合力;高校领导者应建立完善的奖惩措施,对和谐宿舍、文明宿舍等提供适当的奖励,将学生的表现纳入目标管理。

(三)改进宿舍人际关系处理工作模式

女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处理工作是学生工作的重点、难点。矛盾是处在不断发展变化过程中的,在调和矛盾时要坚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除了常规的心理健康教育、挫折教育、感恩教育等,还应根据年级、矛盾冲突种类的不同,对教育内容进行针对性地变化调整,以适应学生的具体需求。对于不同的年级,制定侧重点不同的课程,大一学生应注重集体荣誉感、主人翁意识的培养;大二学生应注重养成宽容平和的心态、建立友爱互助的氛围;大三学生应注重勤奋上进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大四学生应珍惜友谊、努力为进入社会打基础。对于不同种类的矛盾,学生工作者应找准原因,有的放矢,对于日常生活琐事引起的矛盾,应注意引导学生加强交流沟通能力,宽容他人,学会互相尊重;对于利益纷争引起的冲突,应帮助学生摆正心态,既不骄傲自满,也不妄自菲薄,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学会正视自我及欣赏他人。

(四)帮助女大学生自我提升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其蕴含的优秀文化内涵能够帮助女大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提升,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将无形的软件变为有形的硬件。

第一,养成健康的人格,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遇事多从积极的角度考虑,建立良好的自我约束能力,不乱动别人的物品、学习资料等。第二,人际交往知识的增加、眼界的开阔。学会从大局考虑问题,不斤斤计较生活琐事,学会一定的沟通技巧,婉转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尽量将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第三,情绪控制能力的提升。提高心理素质,遇事冷静处理,避免激化矛盾。第四,学会相互尊重及换位思考。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多想想他人的感受,学会感恩,感谢室友的包容理解。第五,自我完善宿舍制度。在正确的道德观念、良好的行为方式下,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在宿舍这个小家庭里“约法三章”,共同商议,制定出大家都能接受并自觉遵守的规范,在发生矛盾时采取积极、合作和有效的处理方式,进而维护宿舍内的日常秩序,及时化解矛盾,保证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

猜你喜欢
舍友室友自卑
生活的快乐源泉——“奇葩”舍友
同一条毛巾
猪一样的室友
还有梦
让自卑成为一种前行的力量
一个自卑者的自白:“觉得做什么都不行”
战胜自卑,让生命之窗开出自信之花
我就吃一点
考前紧张
新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