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贝尔 蒋旭东 孙京禄
摘要:近年来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速度较快,成效显著,但是也存在总量规模小,创新能力弱,体质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十三五”时期,培育和促进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必须在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基础上加强引导和鼓励,准确把握产业规律和市场需求,依托创新驱动和人才资源,促进产业集聚和错位发展,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 “十三五”期间 安徽省
一、引言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1]。具有未来发展成为国家支柱产业的可能,是重要的经济发展增长点。近年来,世界各国均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发展重点,美欧等发达国家大力实施再工业化、工业4.0等重大战略,抢占新一轮经济发展制高点。我国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十二五”以来,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亮点。
在“十三五”及未来一段时间内,战略性新兴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阶段。新一轮技术革命和全球化浪潮将促使新业态、新领域和新模式爆发式增长。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一直高速发展,成为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力量[2]。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的传统增长动力弱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外部环境和发展方式都将发生巨大转变。
二、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十二五”期间,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由2010年的2498亿元增加到2015的8921.5亿元,年均增长29%,高于规模以上工业约10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逐年上升,2014年已达22.47%,成为安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图1)。
2、重点领域优势显著
“十二五”期间,安徽省重点培育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生物、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和公共安全等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了突出成效。2015年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两大产业产值超过两千亿元,节能环保、生物产业两大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元(表1)。部分重点领域竞争力不断提升,成为拉动工业增长和实现转型升级的的重要动力。
安徽在新型显示、集成电路、量子通信、智能语音、智能装备制造、现代中药等领域逐步形成较强竞争优势。新型显示产业从无到有,形成“中国平板显示基地”;集成电路产业形成涵盖设计、微机电系统制造、封装测试以及专用设备、材料等环节的产业链。量子通信领域建成全球首个规模化城域量子通信网络;合肥智能语音产业基地占有国内主流语音市场70%份额[3]。以机器人产业为代表的智能装备制造在全国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和技术实力;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和研发技术实力居全国前列,201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国21%左右[4]。现代中药产业全国前列,基础雄厚。
2、产业集聚效果凸显
近年来,安徽省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成功获批建设合芜蚌新型显示、芜马合机器人产业两大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打造合肥新型显示等14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从区域上看,合芜蚌继续发挥领头羊作用。三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总和占全省的55.24%。皖江地区发展势头强劲,2015年总产值占全省的76.50%(图2)。部分后发地区“异军突起”,在细分产业领域实现跨越发展。如宿州云计算技术、云服务产业;阜阳的生物医药,淮北的装备制造、铝基材料产业,亳州的现代中药已形成一定的集群效应。
(二)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产业总体竞争力不强
一是产业规模小。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与发达省份相比差距较大,二是区域发展不均衡,三是领军企业少,产业链延伸不长。四是大项目较少,产业集聚不明显。
2、自主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些领域在技术上虽然达到了国内外先进水平,但整体产业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不高。从表2可以看出,安徽省与长三角其他发达省市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主要创新与科技指标均有一定差距。
3、体制机制不完善
安徽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体制机制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配套服务和激励政策措施不到位。省级层面虽然对新兴产业发展制定了总体导向和政策,但在实践中有的难以落实,造成配套服务和激励政策不到位。二是对新兴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不够,支持方式和政策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三是金融与科技创新融合力度不强。科技金融市场发育不健全,创业投资规模小,天使投资缺失,融资性担保机构不发达,从而导致创新的资金支持只能更多地依赖于政府,很多有市场潜力的新兴创新成果由于没有得到资金支持而无法产业化。
三、“十三五”加快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
十三五期间,需要深入分析全球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趋势和各地区产业发展阶段与特点,按照“领军企业—重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的思路,依托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谋划全省产业集聚布局。引导各类要素向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和集聚区汇集,积极培育建设一批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创新型龙头企业。围绕龙头企业和产业链核心环节,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汇集上下游配套产业,催生全省范围内形成各具特色经济增长核心,促进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突破和发展。鼓励创建“垂直整合”和“立体构建”产业发展模式,引进项目、技术和承接产能转移的同时,整合原材料、零部件等供应链,建立研发中心、结算中心、客服中心和集散中心等,同步营造集聚创新资源,实现全产业链的高端整合及一体化、本地化发展。
(二)促进地区错位发展
安徽省不同地区的创新能力不同,所选择的创新和发展模式也应不同[5]。后发地区新兴产业发展基础薄弱,如按照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模式,往往缺乏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创新能力和高端人才支撑。需要创新发展路径,依托区域比较优势制定相应的发展模式。在有一定产业基础的地区可采取“引进龙头企业—产业配套”发展模式,引进掌握世界先进核心技术的龙头企业,吸引上下游配套,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大”跨越式发展。在产业基础更薄弱的区域采用“引进先进技术—孵化壮大”发展模式,引进一批拥有原创先进核心技术中小创新企业,帮助企业实现先进核心技术快速孵化、产业壮大,最终实现围绕核心技术的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和集聚发展[6]。
(三)大力强化企业自主创新
省、市财政联动整合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创新型企业关键技术研发、产业化以及新产品应用示范等。加快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服务。鼓励和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采取联合出资、共同委托等方式进行合作研究开发,对加快创新成果转化给予政策扶持。制定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组织建立以企业为主、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参加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完善利益共享机制。定期梳理发布创新技术需求,并协调、组织团队进行技术攻关。积极引进国际创新资源,支持企业并购国际上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鼓励企业开展商业模式创新,积极适应互联网经济时代的发展。整合省内各类创新服务资源,构筑完善的服务网络,构建科技企业和技术成果数据库,建立“线下+线上”科技服务模式,通过网上共享推介和线下洽谈对接,推动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
(四)大力培育创新载体
一是围绕安徽省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国家级、省级公共创新平台,鼓励所有规模以上企业建设企业技术中心,实现研发机构全覆盖。二是提高已有创新平台质量。创新平台建设采用申报遴选制。从已有创新平台中,择优扶持省级创新平台申请国家级创新平台。开展创新平台年度考核。三是积极培育新型创新载体,构建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引导创业咖啡、创客空间、创新工场等新型创新创业组织发展,为广大创新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不断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引导资本要素向创新领域集聚
一是整合优化各类财政科技资金,以股权投资、后补助等方式,遴选资助一批初创期科技型企业,重点支持关键技术研发、产业化以及新产品应用示范等。二是利用财政补助机制激励引导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根据企业研发投入情况和研发产出情况对企业进行普惠性财政补助,降低企业研发成本与风险。三是设立或参股民间投资机构建立创新种子基金、天使投资基金等创业型基金,建立多种类型、相互补充的风险资金供给格局,满足不同阶段创新型企业的资金需求。四是设立专门的创新风险补偿基金,给予天使投资失败的项目适度补偿。五是推广科技创新券试点经验,优先向研发投入增长迅速的中小微企业发放创新券。鼓励企业通过创新券向科研机构、创新平台和科技服务机构购买技术和服务。
(六)优化创新人才培养和使用政策
一是赋予高校和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自主处置权。二是将合芜蚌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政策推广到全省,鼓励实施股权和期权等激励政策。三是对引进的领军创新人才,所在地政府在科研启动经费、岗位津贴以及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实行优惠政策。优化人才环境,营造创新文化氛围。四是采用柔性引才方式,建立更加开放灵活的人才引进和使用机制。鼓励高校、科研院所设立科技创业岗,让科技人员专职从事科技创业、成果转化等活动。允许全日制在校大学生(含研究生)休学在本省从事科技创业。
(七)加强产业发展统筹协调
一是强化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导小组在政策措施制定、重大项目与专项资金安排、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大问题统筹协调上的作用。建议各市也要建立或完善相应机构,省市联动形成工作合力。二是编制各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和行动计划,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路线图,深入细致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各领域国内外发展趋势,制定并适时更新《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指导目录》。三是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相关工作纳入省政府对各市政府和省直有关部门绩效评价和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健全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及各项统计制度建设,形成完善的统计网络和统计监测制度。建立完善对创新平台的年度考核制度和申报遴选制度。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Z]. 国发[2010]32号
[2]綦成元.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成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思路的初步考虑[J]. 中国经贸导刊,2015(12):49—51
[3]郑莉.新兴产业如何破解“成长的烦恼”[N].安徽日报,2015—11—24(1)
[4]刘晓林.2015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榜公布[N].经济观察报,2016—1—25
[5]陶爱萍,张丹丹,陶丽平.安徽省自主创新模式的选择——基于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2—17
[6]蒋旭东,张贝尔,孙京禄.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对策[J].安徽科技,2014(7):9—10
(张贝尔,1983年生,安徽舒城人,博士,安徽省经济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区域发展与空间规划。蒋旭东,1968年生,安徽桐城人,安徽省经济研究院总工程师,正高级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资源环境经济、低碳发展、宏观决策咨询和对策研究。孙京禄,1986年生,安徽宿州人,安徽省经济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区域发展与空间规划,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