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当前我国发展正处一个关键时期,必须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发展新经济。要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成长,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分享经济发展,打造动能强劲的新引擎。
圣光集团是一家以医疗器械加工制造和医药商贸流通两大产业为主导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多年来企业按照国家医改的总体方向,大胆求索,改革创新,率先在全国医药行业推出“圣光供应链协同运营模式”,成为深化医药流通体制改革的一个成功范例,对培育壮大医药行业发展新动能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同时,圣光模式的成功实践彰显新时期发展新经济动能转换的明显特征。
一、创新发展成为动能转换的核心力量
从圣光集团的成长历程到圣光模式的产生,创新成为引领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十五年来,圣光集团始终坚持了“实践—创新—再实践—再创新”的发展路径。从医疗器械加工制造业起步,经过七年的创新发展,拥有238种注册产品,56项专利证书,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输注类医疗产品产能及种类在全球名列前茅,实现了企业发展的第一次跨越。面对医药流通领域“小、散、乱”而制约企业扩大再生产和成本高企的局面,从2007年用三年时间创建了在全国同行业有影响力的圣光医药物流公司,开辟了市场新通道,增加了发展的新动能,实现了医药制造与医药流通“双轮驱动”新发展的第二次跨越。在“三期叠加”新形势的逼迫之下,医药行业同样面临转型升级的严峻挑战。圣光集团以国家医改政策为引领,以市场化运作为手段,经过多轮“实践—创新”的探索,于2015年在全国第一个推出了“供应链协同运营模式”,创造了现代服务业与生产制造业贴合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推动医药行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圣光模式在上下游企业中产生了巨大的“磁石效应”,在省内和周边省份迅速推开,圣光模式的推出实现了圣光集团创新发展的第三次跨越。必须指出的是,圣光集团的创新发展得益于企业有一个创新发展的核心团队和领头人,董事长周运杰出身医药世家,终生一个梦想:改善医疗,造福百姓。做事业的原则:不断创新,永不停歇!
圣光集团创新发展的“三级跳”,呈现“s型曲线理论”的三次攀升,有力地验证了:创新发展是新形势下“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发展新经济”的源动力。
二、市场化运作是动能转换的必然路径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圣光模式的核心就是遵循市场规律,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以市场化运作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联强汰劣,市场化推动
我国医药生产企业达8000多家,按专家的话讲1000家就能满足市场需求,这类似钢铁、水泥行业的产能过剩现象,同质化一般药物供过于求,而优质高端药品和优质低价药品却供给不足。圣光集团筛选市场信誉度高的药品生产企业的优质药品品规作为供应链上游协同运营的战略联盟,采取“集中采购”数量大、可持续的办法,支持优质产品满负荷生产,以“先款后货”的措施,激励生产企业让利供货。圣光模式的集中采购让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从供给侧助力医药行业结构性改革,创造发展新动力。
(二)市、县布局,股份化合作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当前正值全面深化医药体质改革的攻坚期,用市场化手段整合医药流通领域的资源则处在窗口期。全国市、县医药公司达2300多家,这批企业长期以来一直是医药流通的“精神中枢”。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绝大多数退出了国有,市、县政府为保障市场供给,支持这些企业采取承包、租赁、买断、挂靠等多种形式保留下来,由于包袱重、发展定位不明确,造成流通领域“小、散、乱”现象严重。“圣光供应链协同运营模式”对下游这批企业实行的“控股式股权合作,稳定市场为当地社会做贡献”的操作方案,符合国情现实,符合改革方向,所以圣光模式的推出出现了“一呼百应”的效果,在河南股份合作的37家公司,全面实现了收入、税收、利润大幅增长,多数公司实现药品“零库存”,资金月周转率达300%。圣光模式颠覆了市、县公司原有的经营方式,实现了新旧动能的彻底变革。目前加入或正在签约加入的省内市、县公司达100家,安徽、陕西、山东等周边省份市、县公司达200多家,这一跨区域资源整合,市场机制发挥着决定性作用。
(三)让利直供,价格市场化
“先款后货”是圣光模式依托市场机制撬动药品厂家“让利直供”(6—10个点)的一大亮点。市场中药品生产企业推销成本能占药品销价的一半以上,可以说是新药七分靠推销。国内一家知名的上市药企,仅在河南的推销人员达300人,各类推销费用达2000多万元。自加入圣光供应链后,河南经销人员减少为十几名,每年可节约90%以上的推销成本。同时,原来的18条进口生产线停了8条,现在全部启动生产。这笔账一算,生产企业自愿为基层医疗单位让利,换来的是:资源有保證、生产有保证、降本增效有保证。生产企业的让利反过来进一步激活了供应链下游市场的各个环节,形成良性循环。
圣光模式以供应链新业态,促进了生产与流通一体化发展,形成了以价格换市场、以市场促集约化发展,最终形成市场调节、运营可控的新机制。圣光模式的实践印证了市场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力量,市场化运作应成为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关键手段。
三、政策引导已成为新旧动能转换的助推器
十八大以来,深化医药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国务院相继制定下发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深化医改的政策措施和工作意见,已成为引导、支持、鼓励医药行业深化改革的方向标和助推器。圣光模式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紧跟国家政策导向,主动创新发展,打造了市场认可的新业态,形成了新的发展动能。政策引导的成效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执行了“两票制”。圣光整个供应链的运营,执行了“从药品生产厂家到市、县级医药经销公司和从市、县级公司到基层医疗机构各开一次发票”的“两票制”。把国办〔2016〕26号文中“推行两票制”的要求真正落到了实处。国家“两票制”的引导作用十分明显,过去依靠“过票”度日的市、县公司,有的公司在流通环节承接开票能多达5票、6票,抬高了药价,扰乱了市场秩序。“两票制”向市场释放了压缩流通环节、整顿购销秩序的明显信号,斩断了非法利益链条。“两票制”从一方面肯定了圣光模式,引导和激励市、县公司参与圣光模式的运营,从而带动了新旧动能的转换。
第二,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成为引导圣光集团大胆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思想动力,经过多轮商磋,今年圣光集团与河南省国有资产控股运营集团公司正式签约,成立“国控圣光现代物流有限公司”,形成了4:3:3股权结构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新体制对规范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对改变独资非公企业融资难问题、对增添新动能实现“百年圣光”梦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三,信息化和圣光模式深度融合发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建议》指出: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推进产业组织、商业模式、供应链、物流链创新,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圣光集团紧跟中央部署,自主研发了“药流通”供应链智能云平台和CDC供应链分析系统,支撑起庞大缜密的供应链“互联网+”协同运作,使上下游企业的资金流、物流实现“填补”式自动化运行和对每日的营销状况“补短板式”的精准分析。圣光模式全覆盖的智能化,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加速了资金周转、降低了成本、增加了企业和社会效益。信息化建设成为圣光模式的重要内容,也成为壮大新动能的新引擎。
第四,落实共享发展、发展惠民的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并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落实到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全过程。圣光集团把贯彻党的发展理念,结合实际认真加以落实。其中,把“共享、惠民”理念贯穿于供应链协同运营的全过程,实现了“三个共享、一个直惠和一个贡献”。“三个共享”是: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市场共享、发展共享和利益共享;“一个直惠”是:药品生产企业的让利,直达基层医疗单位,惠及用药群众,从一个侧面支持了“医药分家”改革的实施;“一个贡献”是:圣光控股的市、县公司根据净增利润的一部分,捐助当地医疗事业,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做贡献。另外,圣光集团免费为供应链企业安装语音视频设备,定期组织营销业务培训,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素质,特别是CDC系统培训效果明显,统一了操作方法,提高了整体效益。圣光模式“共享、惠民”的理念转化为供应链提质增效的又一发展动能。
四、从圣光模式延伸的政策思考和建议
(一)培育壮大新动能要坚持生产力标准
生产力标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是发展新经济的新动能,当新事物出现后,就要用生产力标准来衡量,看看“蛋糕”是否做大了,生产效率是否提高了,就业是否扩大了,群众是否受益了。而不能一味以旧眼光看新事物,举轻避重“怕出问题”,而不发现、不接受、不支持新生动能。单就圣光模式而言,有关部门应该研究如何拿出支持方案的时候到了,贯彻国办〔2016〕26号文件关于“努力提炼可复制推广的改革模式”的要求,以实际行动支持新动能的成长壮大。
(二)在政策运用上要坚持基本经济制度标准
“坚持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基”,各级各部门都在认真贯彻落实。但个别职能部门一遇到新情况,制约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制度障碍都表现出来了。中央多次下发专题支持非公经济企业发展的文件,各部门也出台配套支持文件,但新生事物的出现,比如圣光模式初期要跨区域合作,个别部门则用“规避风险”之名,把中央“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的要求束之高阁,圣光模式的推出需要前期投入,个别部门不调查、不分析,粗暴抽贷,使圣光模式的推出至少晚了两年。为此,坚持党的基本经济制度,转化为各部门的实际行动,仍是发展新经济的一项紧迫任务。
(三)建议设立“国家新动能发展基金”
新动能的发展壮大往往与投入成正比(既如技术创新也需要前期投入)。发展新经济需要多业多样化的新动能,更需要更好发挥政府有形之手的政策激励、引领、助推作用。为此,设立“国家新动能发展基金”应是正当其时的政策选择。一是新动能发展基金有撬动发展作用,有投入与产出的倍数放大效应;二是基金并非扩大杠杆,非贷款性质,而是激励性基金;三是基金的设立符合国家宏观政策精准调控的方向。5点建议:①把设立“国家新动能发展基金”作为“十三五”规划第八章“构建激励创新的体制机制”第三节“构建普惠性创新支持政策体系”中的一项具体的新的政策措施,予以研究后发文落實。②新动能发展基金的功能定位是引导、激励、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壮大。③基金有偿使用,期限为2—5年,金额占新动能项目总投入一般不超过5%。④严格审报程序、严格监督管理。⑤凡列入国家新动能发展基金的企业,应得到各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通过基金的设立,努力催生一批新动能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