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立冰,谭春香,曾丹薇,覃沥平,陆小云,莫春梅南宁市中医医院外科,广西南宁 530001
循证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覃立冰,谭春香,曾丹薇,覃沥平,陆小云,莫春梅
南宁市中医医院外科,广西南宁530001
目的探析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应用循证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6 年1月期间收治的62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与循证组,各组31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循证组给予循证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循证组患者肺部感染控制总有效率是96.8%,相较于常规组患者的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组患者肺部感染控制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施行循证护理,可有效控制肺部感染,是一种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的护理模式。
重型颅脑损伤;肺部感染;循证护理;应用价值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value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complicated with pulmonary infection.Methods 62 cases of severe brain injury complicated with pulmonary infec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3 to January 2016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routine group and evidence-based group,31 cases in each group.The routine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and the evidence-based nursing group was given to compare the nursing effect of the 2 groups.Results Robin syndrome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infection control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6.8%,compared with the routine group were 64.5%,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Robin syndrome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infection control time significantly shorter in the routine group(P<0.05).Conclusion The evidence-based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complicated with pulmonary infection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pulmonary infection.It is a nursing model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Severe brain injury;Pulmonary infection;Evidence-based nursing;Application value
肺部感染是重型颅脑损伤的主要并发症,倘若未给予及时的治疗与护理,就会致使患者病情快速恶化,甚至造成患者死亡。该文通过对该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62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研究,探析循证护理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62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与循证组,各组31例。常规组中,女12例,男19例;年龄20~57岁,平均(39.1±2.1)岁。循证组中,女14例,男17例;年龄21~59岁,平均(40.0±1.9)岁。通过对2组患者上述资料的统计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纳入标准
有颅脑外伤病史,格拉斯哥昏迷评分<8分;符合下述任一条均可判定为肺部感染:①发热,体温≥38℃,白细胞≥11×109/L,伴有咳嗽、咳痰及呼吸急促;血氧饱和度≤92%;②体格检查能明确湿性啰音;③肺部影像学(CT或X线)支持肺部感染;④痰培养证实。
1.3方法
常规组:按照神经外科常规护理,给予抗炎、营养支持等治疗,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做好基础护理等[1]。循证组:实施循证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1.3.1组建循证小组 由护士长、N4护士1名、N3护士5名、N2护士2名组成循证护理小组,从患者具体情况出发,提出护理问题,查阅资料,研究对策。制定工作计划和流程,落实循证护理措施。护士长、N4护士不定期抽查、评估责任护士循证护理质量,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偏差。
1.3.2循证支持 系统查询有关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护理的有关文献,以此得出:呼吸道护理、人工气道护理、环境清洁与手卫生、营养支持等是预防肺部感染的有效手段。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个性化、科学的护理方案。
1.3.3护理实践(1)呼吸道护理:①吸痰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可留置口咽通气管,以便充分吸痰。准确掌控吸痰频率,根据痰鸣音,咳嗽反应、血氧饱和度情况及时吸痰。吸痰操作中,必须保证操作无菌,选择配备单只无菌手套的一次性吸痰包,给予充分吸痰,禁止一管多用。吸痰过程密切关注患者血氧饱和度、心率变化,对发热患者留存痰液样本,进行培养,为抗生素使用提供参考。每2 h给予患者翻身、扣背、吸痰一次,夜间根据痰液量及皮肤情况可延长为3~4 h。②鼻饲护理:鼻饲者需防食物返流误吸。鼻饲前半小时必须完成的护理项目有翻身、拍背、吸痰,防返流误吸加重肺部感染。鼻饲时先抽吸胃液判断患者消化能力;鼻饲后加强巡视,每30 min一次,连续2 h,发现患者呕吐需及时清除患者的呕吐物[2]。此外,在必要的情况下,根据患者口腔pH值,给予恰当的口腔护理[3]。
(2)人工气道护理:切开气管后,严格按照操作标准规范吸痰,保证无菌操作,保持气切口清洁干燥,敷料浸湿随时更换。使用一次性气切套管者,每班检查固定气囊压力一次,按使用说明,定期换管。使用金属套管患者,对内外套管进行严格消毒出2次/d,并且做好固定工作,以免出现脱落现象[4]。
(3)环境卫生与手卫生:肺部感染伴发热患者给予单间病人,或进行严格床旁隔离,每日早、中、晚病房通风换气半小时,每晚紫外线空气消毒40 min。床边备速干手消液,提高护理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要求护士每次接触患者、进行护理操作前后,均要用速干手消液消毒手部[5],以防止发生交叉感染。
(4)营养支持:给予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即在损伤后24~48 h内插入胃管,未见其他禁忌证,可进行鼻饲,根据患者营养状况,消化能力,疾病证型、症候,制定个性化饮食食谱、鼻饲安排表。从少量流质食物开始;48 h之后,给予管饲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剂,采用持续滴注方式[6]。
1.4观察指标
对2组患者的肺部感染控制情况、控制时间进行观察与调查,通过比较,探析循证护理的应用价值。
1.5控制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患者肺部感染症状基本消失,无咳嗽等症状,呼吸顺畅,胸片检查无异常;有效:患者肺部感染症状改善显著,咳嗽等症状减轻,呼吸比较顺畅,胸片检查显示病变有所改善;无效:患者肺部感染症状及胸片检查未改变,甚至加重,控制总有效率是有效率与显效率之和[7]。
1.6统计方法
在SPSS 19.0统计学软件中输入2组患者的肺部感染控制情况、控制时间的数据,用[n(%)]及(±s)的形式予以表示,并对数据进行χ2检验、t检验,若P<0.05,表示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对2组患者的肺部感染控制情况进行比较
循证组患者肺部感染控制总有效率是96.8%,相较于常规组患者的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对2组患者的肺部感染控制情况进行比较[n(%)]
2.2对2组患者的肺部感染控制时间进行比较
常规组患者肺部感染控制时间为 (14.1±3.1)d,循证组患者肺部感染控制时间为(8.9±2.6)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对2组患者的肺部感染控制时间进行比较[(±s),d]
表2 对2组患者的肺部感染控制时间进行比较[(±s),d]
组别肺部感染控制时间常规组(n=31)循证组(n=31)t P 14.1±3.1 8.9±2.6 7.156 <0.05
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来说,因为病情比较重,非常容易导致出现感染等全身炎症反应,其中肺部感染最为常见,易致使患者死亡[8]。所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一定要注重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护理。
循证护理是一种将护理措施和患者需求、临床经验进行整合的完美护理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护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9-10]。严格的质量监控,是实施循证护理有效保证。本文研究结果为:循证组患者肺部感染控制总有效率是96.8%,相较于常规组患者的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组患者肺部感染控制时间为(8.9±2.6)d,相较于常规组患者的(14.1±3.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刘惠玉[11]等人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肺部感染治愈率为98%,对照组为6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邓燕婷[12]等人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为4.2%,对照组为2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分析可知,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施行循证护理,可有效预防与控制肺部感染的发生,加快患者恢复健康,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
综上所述,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施行。循证护理,可有效控制肺部感染,是一种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的护理模式。
[1]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28-129.
[2]于萍萍,李永芳.循证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置鼻肠管患者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12):1668-1669.
[3]白东艳.循证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7):247-249.
[4]张继红.循证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3,50(13):109-110.
[5]任玲玲.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循证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东方食疗与保健,2015,9(2):32-33.
[6]武化云,刘佰运,李佳徽,等.循证护理指导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症护理的研究[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5,1(8):757-758.
[7]郭越.循证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的应用[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4,35(4):435-437.
[8]阮青容,周兰英,陈杏杏,等.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海南医学,2013,24(14):2173-2174.
[9]肖莹莹,李柯芬,尹淑静,等.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循证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2015,9(8中旬版):173-174.
[10]侯亚红,曹海华,聂晶,等.循证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护理研究,2015,1(6):760-761.
[11]刘惠玉,刘珍红,张秋苑,等.循证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3,20(4):494-495.
[12]邓燕婷,刘燕兰,梁玉明,等.循证护理提高重型颅脑损伤并肺部并发症患者护理质量及改善并发症情况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28):4311-4312.
Application Value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Complicated with Pulmonary Infection
QIN Li-bing,TAM Chun-xiang,ZENG Dan-wei,QIN Li-ping,LU Xiao-yun,MO Chun-mei
Nanningsupplementarydepar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surgery,Nanning,Guangxi Province,53001 China
R473.6
A
2096-1782(2016)07-0150-03
10.19368/j.cnki.2096-1782.2016.07.150
覃立冰(1974-),女,壮族,广西大化人,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外科,造口、伤口、失禁护理。
2016-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