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课堂教学有效实施的建议

2016-09-10 07:22:44吴建丹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初高中学业学案

吴建丹

内容摘要:深化课改后,原有的会考改成了学业水平考试,时间的选择、内容的安排都给各校一定的自主选择权。化学老师们面对新要求,日常教学中都在不断摸索如何更有效地实施高一化学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化学知识的衔接、整合;课堂实施方案、策略的设计都在化学教学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就课改后高一的化学教学的有效实施进行探索,和同行们分享。

关键词:深化课改 有效实施

一.高一年级化学教学的困境

深化改革后,化学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困境。原来的会考改成学业水平考试,因为学业水平考试时间具有选择性,因此,若学生文理倾向明确,文科倾向学生在高一时完成物理、化学两科的学业水平考试,理科倾向学生高一时完成历史、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则高二、三时可更为“专业”地应对高考科目,也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发展(不违背“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但现已明确高一不能文理分班),可化学的两类考试命题模块一样(要求不一样),高一完成时间较紧,若高二完成难以调整而浪费时间;(政治、艺术必须开设四个学期)。

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内容进行了如下调整:1.化学学科必修学分的3个模块为《化学1》、《化学2》、《化学反应原理》。将《化学2》中的专题2“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整合到《化学反应原理》模块中。2.删除《化学反应原理》专题3第四单元“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3.将原必修模块中“观察与思考”、“活动与探究”的部分内容整合为若干“综合实验”。

模块一致而教学要求不一致,在学业水平考试前如何判断内容的深、广度而组织教学?如何进行高一化学教学,使学生能更有效率的学习化学,在通过学业水平考试的基础上为以后的高考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深化课改后高一化学有效教学的策略

(一)幽默趣味催化课堂 优化化学教学内容

无论采取何种教学策略,课堂学习的主角永远是学生,只有学生对化学学习产生兴趣,课堂教学效果才能得到提升,课堂效果教学才会有效。如何让学生对化学产生兴趣,方法很重要,教师课堂教学的艺术、难度把握是非常讲究的。

原苏联教育家斯维洛夫说:“教育家最主要的,但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幽默,是一种用俏皮、机智的语言,使人在笑声中领会语言所蕴含的丰富知识。“幽默教学艺术”,则是指将幽默运用于教学并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学生会心的微笑中提高教学效果的活动。化学教学幽默艺术的特征是:机智性和娱乐性,又有其特殊的规定性。因为化学教学幽默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或哲理,更渗透着自然科学客观的现象和规律,给人以启迪和开化,在笑声中达到化学教学的目的。真正的化学教学艺术在于把深刻或深奥的教学内容以生动而浅显的幽默形式表达出来,深人浅出。下面就笔者通过自创和网络搜索,平时课堂中呈现的一些趣味幽默:

1.浅显形象的比喻,加深学生理解

在讲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和运动规律这一内容时,如果直接讲述电子离核越远,能量越高,越活泼,学生可能比较容易忘记,我就打一个比喻:班主任是原子核,学生是核外电子,当核外电子离核越远,也就是学生离班主任越远,学生会更加活跃,而在班主任面前会比较拘谨,一个人所具有更多的能量,要把能量释放出来,所以就活泼,如此一比喻,学生马上就能理解同时也加深了印象。还有在讲不同微粒直径大小比较时,我就采用了“抓人”比喻,如钠离子与镁离子的比较,两个微粒核外电子排布情况是一样,但是核内电荷数不一样,于是让学生这样子去理解,钠离子我们可以当做11个人去抓10个人,而镁离子是12个人去抓10个人,抓得越牢,离得就越近,那么肯定是12个抓10比较抓得牢,所以就镁离子的半径比较小;又如氯原子和氯离子,相同的电子层数,也是同样方法,氯原子是17个抓17个,而氯离子17个抓18个,一比较,17抓18就相对而言较难,电子很容易逃逸,所以半径就大,通过抓人比喻,一般学生也包括学困生对于这样子类型的题目就非常容易,基本上能做到零错误。

(1)趣味记忆法

在讲述化学元素在地壳中含量O、Si、Al、Fe、Ca、Na、K、Mg、H(养闰女贴给哪家美?);在描述钠与滴入酚酞试液的水反应的现象,我们可以概括成浮、熔、游、响、红,学生可能会忽略其中一个现象,于是我就用谐音记忆,网络红人芙蓉姐姐又想红了,这样子的谐音学困生是很容易记忆的。

(2)形象记忆法

人心犹如试管,不要太贪婪。装下三分之一足矣!否则,一旦喷发,伤到别人,也会伤到自己!……(其实还有很多在这里不一一例举)。

(3)自制小实验

在平时化学课堂中,我还可以自制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如在上碘能使淀粉变蓝的实验,我可以把碘滴到馒头上,也会呈现蓝色;在做胶体丁达尔实验时,我用自己的手电筒去照射果冻,也会呈现一束光束;在原电池这一课时,就可以用苹果做成水果电池,在讲解电解时,我就可以做电镀铜的实验,呈现出来的效果是一毛钱硬币外观上可以变成五毛钱硬币。

生活趣味幽默引入化学课堂中可以营造出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这样子就可以打破原先理科内容枯燥乏味、平淡无奇的模式,打破学困生在化学课堂中不乐意听、昏昏欲睡的现状;幽默犹如一种催化剂,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幽默能易化化学知识,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和记忆。

(二)做好初高中知识衔接,保障学生学习连贯性

知识之间是互相联系的,高中化学的内容大多是初中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初中化学知识的延展和提升。通过仔细分析教材,我们也不难发现,作为《化学1》的第一专题,既是初中化学学习的总结和概括,又必须为高中化学的学习打下新的基础,这是本专题编写中选择素材的一个重要依据。因此在教学中要认真学习和比较初高中教学大纲和教材,以全面了解初高中化学知识体系,找出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区别点和需要铺路搭桥的知识点,以使备课和讲课更符合学生实际,更具有针对性。

1.利用已有知识,衔接教材内容

高中教师要熟悉初中教材体系和课程标准对初中的化学概念和知识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低起点,小步子”的指导思想,帮助学生温故而知新,恰当地进行铺垫,减少坡度。

2.利用已有知识,挖掘更新知识

在化学学习的初级阶段,一些概念和原理往往有它们的不完善性和不全面性,到了高中阶段有些概念或原理就不一定能够成立,我们应以发展的观点来看待这些概念和原理,以科学的态度来学习化学,并在此过程中逐步灌输迁移思想。

3.利用已有知识,整合完善新知识

虽然初中《科学》与新课程高中《化学》在编写时其理念是相同的,而且都是按照新课程标准进行编写的,但由于是不同的教材编写组进行编写,在某些内容上不可避免出现重复的现象。例如有关原子的构成、硅酸盐工业的介绍、合金及相关材料等知识在初高中教材中呈现的内容相差无几,甚至在知识的深广度要求上也差不多,那么我们在教学中没有必要重新按部就班地展开教学,应充分的利用好学生已有的知识,只要在学生回忆的基础上适当巩固、补充即可,这样既避免了重复教学,又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三)运用导学案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育工作者在新的教育理念之下不断的探索、创新,提出并实施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其中“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以其特有的实用性、高效性被越来越多的高中化学教师认可并运用于教学中。恰当运用“学案”,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也能让学生体会到探究知识的乐趣,充分发挥师生“双主体”的共同作用,从而提高并长期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学案教学的成败关键在于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导学案运用过程中这几个环节教师要关注:1、示案自学,以案导学2、对话交流,多维互动3、精讲释疑,适时点拨4、当堂达标,知识拓展5、扣标整合,形成网络。

学案设计向学生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可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使他们有更多的精力投入课堂教学中,提高学习效率。可以更加深入地调动学生兴趣,提高其参与性,实现教学目标。

三.结束语

在深化课改的情况下,如何实施高效教学还处于摸索阶段,提高教学质量任重而道远,笔者希望通过自己的不断摸索、不断学习对学生能真正起到作用,让高一学生对化学学习从量的转变到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李雁著《让幽默语言点缀化学课堂》,《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年第08期.

[2]曾祥华著《论化学教学幽默艺术》.

[3]《初高中化学知识衔接问题》.网络.

(作者单位:浙江杭州市余杭文昌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初高中学业学案
艰苦的学业
初高中一体化背景下的中学物理教学实践
青年心理(2021年29期)2021-05-23 13:30:20
乡愁导学案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中学语文(2019年34期)2019-12-27 08:03:46
关于初高中英语学习衔接的一些建议
也谈初高中衔接
“比例尺(一)”导学案
35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