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瑜 王正遵
【摘要】随着投资银行业务在商业银行的广泛开展,商业银行在获得可观的中间业务收入的同时,也存在潜在的风险隐患。本文从国内商业银行的实际出发,首先简要阐述了我国商业银行的投行业务开展状况,其次以某一具体的投行产品分析了投行业务在开展过程中面临的风险,最后有针对性的就商业银行投行业务的风险管控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 投资银行 风险管控
一、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开展状况
(一)建设银行
建设银行较早地开始了综合化经营探索,早在1995年就和摩根斯坦利成立了中国第一家独立型合资投资银行——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开始涉足投资银行业务。
2006年9月,建设银行总行投资银行部成立,牵头管理全行的投资银行业务,负责投资银行产品的设计研发,开展投资银行业务客户的直接营销。投资银行部充分利用建设银行逐步形成的综合业务平台,借助建银国际、建信信托、建信租赁等子公司,为客户提供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金融租赁等全面的金融服务。在投资银行业务的大力带动下,建设银行的综合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开拓了新的价值创造领域。
(二)工商银行
工商银行在上市后,通过积极发展投资银行业务等中间业务,积极推进综合化经营。工商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主要包括财务顾问,债券承销、并购重组、资产证券化等业务。同时,工商银行还大力发展理财、资产托管等中间业务,相关业务在同业中均位居前列,显示了工商银行强大的网络和客户资源优势。
20世纪90年代,工商银行收购厦门国际财务有限公司,更名为工商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开展境外银行业务,2008年9月,工商国际更名为工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实现由传统商业银行向投资银行的业务转型。
二、我国商业银行投行业务面临的主要风险点
本文以国内某一商业银行的某一类投行产品为切入点分析投行业务在开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风险点,简要分析如下:
(一)尽职调查不到位
在投行业务开展过程中,个别经办机构尽职调查报告未充分披露重大事项和风险信息,报告内容及结论与实际情况出入较大,未能如实准确反映项目真实情况,影响了投资决策。主要表现为:由于调查不充分,未能有效识别投资标的以及收益权存在权利限制;未能全面反映投资项目实际状况以及客户的真实融资需求。
(二)投行理财资金用途监管不充分
个别经办机构未按制度要求融资客户提供相应的资金支付凭证并严格审核;资金的实际用途与合同约定用途不符,个别项目资金投向制度规定外的限制性行业。
(三)存续期管理不到位
个别银行机构存在投后检查报告内容不全面、不真实,未对重大事项及时上报,投行理财资金的使用情况未详尽披露,未能持续关注批复或协议条件落实等情况。
三、我国商业银行投行业务风险管控建议
(一)做好投行理财产品投前尽职调查工作
加强客户基本信息的实地调查和核查,保障信息的真实性,严格按照企业经营情况测算资金需求,充分了解融资客户的真实需求,避免过度融资,确保融资需求前后一致。
(二)加强对投行理财产品的资金监管和支用管理
投行理财资金不得投向监管机构和银行禁止投放的行业、企业和项目。企业提取我行理财资金后,理财资金不得投资于未经事先审批的信托计划、理财产品等投资工具。制定理财资金支用相关制度,完善理财资金支用的审核流程,妥善保管资金支付凭证。
(三)进一步加强投行理财产品存续期管理
随着大量投行理财产品的不断到期和新风险的不断暴露,要进一步加强对存续期理财产品的监测和日常管理,继续落实理财产品存续期管理常态化工作,确保及时发现风险并化解风险。
(四)加强投行风险管理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执行力
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对投行风险管理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定期进行投行业务人员的商业银行业务和投资银行的法律法规培训,投行风险管理岗位人员要加强学习,增强责任,提升能力,成为银行健康持续发展的推动者、保驾护航者。
参考文献
[1]李艳.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的风险-收益探析[J].财会月刊.2006.10.
[2]李柏洲.我国投资银行风险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4.
[3]穆晔峰.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风险管理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3.3.
作者简介:刘晓瑜(1979-),女,山东淄博人,工作单位:中国建设银行青岛市分行;王正遵(1981-),男,山东青岛,中国建设银行青岛市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