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伸 李新鹏
【摘要】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由利率市场化改革带来的利率水平不确定性造成的利率风险,已经成为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但是,我国过去一直实施严格的利率管制,直接导致了无论在理论研究上还是在积累经验上商业银行于利率管理方面都处在一个较低水平。所以,如何联系我国实际,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分析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以及其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 商业银行 利率风险
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现状
“同在其他领域一样,完善的控制至关重要。关键是,银行应具有全面的风险管理机制,以便有效地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利率风险……从更普遍的意义上讲,委员会要强调的是,完善的利率风险管理对银行的审慎经营和促进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都很重要。”——这是巴萨尔银行监管委员关于银行利率风险的处理方法而发布的《利率风险管理和监管原则》文件中多次提到的。从中不难看出,对于现今商业银行来说,利率风险管理处在举足轻重的位置。现今我国改革利率市场化的浪潮正在不断推进,商业银行面临的是由于频繁波动的市场利率而带来的利率风险,利率风险的管理和预防也被商业银行提上了重要日程。但是,我国过去一直实施严格的利率管制,直接导致了无论在理论研究上还是在积累经验上商业银行于利率管理方面都处在一个较低水平。所以,如何联系我国实际,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分析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以及其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利率市场化,即是中央银行逐步放松对利率的严格管制,以市场价值规律为导向,将利率交由市场资金供求状况来决定。利率市场化最显著的特点是由市场上的资金供求平衡来决定利率水平。在市场竞争情况下,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价格水平,但是这种逐步放松并不是就意味着政府会放任自由,中央银行会调整再贴现率和再贷款率,结合市场上的资金余缺、市场上的竞争情况以及平均利润率来达到市场的均衡利率水平。
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现代金融理论发展迅猛,以利率市场化理论尤为突出,一些国家在这些新兴理论的影响下开始利率市场化的改革的尝试,掀起了世界利率市场化的浪潮。七十年代之后,利率市场化改革跃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成为了各国经济体制改革不可回避急需攻克的难题。当然,改革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不可避免的挫折。随着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欧美发达国家的计划管理慢慢地放松,金融垄断行业的垄断地位逐渐瓦解,市场上的资金流动日益增加,物价也逐步放开,金融市场规模的日益扩大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利率严格管制的阻碍。美国和英国的较低的利率加剧了通货膨胀,导致了市场利率大幅度上升,削弱了金融部门对市场的影响能力,货币政策收效甚微,带来了存款缩水,信用收缩,银行倒闭等恶劣的后果。美国和英国在如此背景下,相继作出了利率市场化的改革,成功挽回了经济局势。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带动下,一些新兴国家也开始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尝试。韩国作为亚洲首个敢于吃“螃蟹”的国家之一,经济发展上不可避免地经历了反复。
反观我国,在过去一段较长的时间内实施得都是管制利率制度,相关部门控制了利率的变动。在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上,首次提出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设想。在十四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遵循了“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的顺序逐步向前推进。上世纪末期,中央人民银行前后三次扩大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二十一世纪初期,对外汇利率体制进行了改革,放松了外币贷款利率的管制。与此同时,对于贷款利率的设定,原则上不再存在上限,并且,人民币的存款利率允许向下浮动。自主定价权利的获得,象征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有了实质性的迈进。作为利率市场化的核心环节,即利率由市场供求决定,由此看出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了坚实有力的一步。
二、利率市场化改革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启示
一是利率市场化最显著的特点是由市场上的资金供求平衡来决定利率水平。在市场竞争情况下,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价格水平,但是这种逐步放松并不是就意味着政府会放任自由,中央银行会调整再贴现率和再贷款率,结合市场上的资金余缺、市场上的竞争情况以及平均利润率来达到市场的均衡利率水平。我国商业银行应该放弃陈旧保守的观点,努力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运作方式和管理模式,但是也不能完全地“生搬硬套”,必须与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相结合,在不断的摸索中,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的商业银行管理运作模式。
二是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的大大加快,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将会是进一步收窄的存贷款利差,而存贷款利差是我国商业银行收益的主要来源,尤其是中小型商业银行受到的冲击更加剧烈,我国商业银行如何走出利差收窄的困境,拓展非利差型业务是唯一的出路。我国商业银行应该重视发展中间业务,通过完善考核和激励制度来推进中间业务产品的开发、创新,争取发展成为具有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中间业务产品这一新型盈利模式的商业银行。
三是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是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如何降低银行内部的运作成本,是商业银行保证盈利的关键。只有合理的降低银行的经营管理成本,才能给予市场一个更低且双赢的利率水平。就我国商业银行长远发展来看,商业银行应该主动进行负债管理,负债增长模式应该由过去的以数量为导向变为以效益为导向来,通过优化负债结构来降低经营运行的成本。
四是商业银行能够有效地进行利率风险管理,必须通过建立科学的利率风险管理模型来实现。相较于被我国商业银行广泛采用的利率敏感性缺口分析法,新引进的持续期缺口分析法揭示了商业银行资产和负债的市场价值与利率变动之间的关系。在不同的利率假设条件下,算出有效持续期缺口大小和方向,模拟动态分析,提出数量依据。让商业银行科学、准确地作出风险管理战略和决策。
三、总结
改革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无可避免的伴随着阵痛。遇到困难,我们要勤于思考,善于总结,摸索出属于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的道路。利率市场化改革给商业银行带来不仅是风险,还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机遇,商业银行通过合理优化资金结构,降低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成本,大力发展优质客户,合理调整客户结构,加快银行金融创新,拓展非利差中间业务,建立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利率风险管理内部控制机制来改革商业银行经营机制,优化商业银行客户结构,进行商业银行战略转型、金融创新。
参考文献
[1]汪宏程.利率市场化的国际经验、条件与改革建议[J].中国金融,2011,(15).
[2]王廷科.利率市场化效应与我国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研究[J].财贸经济,2003,(9).
[3]周茂清.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挑战及其应对[J].当代经济管理,2012,(6).
作者简介:屈伸(1991-),男,湖北武汉人,汉族,云南大学西方经济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风险管理;李新鹏(1992-),男,河南驻马店人,汉族,云南大学西方经济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