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泽宇
【摘要】本文以经济创新的相关理论为基础,从传统制造业转型这个问题点切入,通过描述了中国传统制造业的现状,分析红领集团与互联网经济融合的新模式,阐述了传统制造业必须利用互联网思维,在生产流程、业务流程以及商业模式等各环节进行改进和创新,才能获得新的发展机会和空间。
【关键词】传统制造业 互联网经济 互联网+制造业 红领集团
一、中国传统制造业的现状与出路
近年来,我国经济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GDP增速放缓,而我国的传统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面临了一些问题,包括:1.劳动力比较优势逐步丧失,成本优势削弱;2.高耗能、高污染、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生产方式不可长期持续,急需转变;3.国际经济不景气,出口增速放缓。因此,我国传统的工业制造业急需转型,以谋求进一步发展。
互联网经济的发展给传统制造业转型带来了机会,“互联网+制造业”是时代必然选择。近年来,美国发布了以工业互联网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先进制造战略、德国推出了工业4.0战略,均以工业和互联网的融合创新作为基础,来推进技术研发与产业应用[1]。2015年3月,我国李克强总理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该战略的重点之一就是要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和通讯技术,实现传统制造业各环节的移动互联,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实现产业的革新,提高效率,完成我国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二、互联网经济与红领集团的转型升级
(一)红领集团简介
红领集团创建于1995年,是青岛市一家生产经营西服、裤子、衬衣及服饰系列产品的企业。2003年开始,红领集团用了十多年时间,投入数亿资金,探索出了“互联网+制造业”的新模式。红领集团用数据驱动,颠覆了原有的依靠渠道驱动的商业模式,用工业化手段满足了大批量定制的需求,是传统制造业完成转型升级的成功案例,为其他企业提供了思路。
(二)红领集团的互联网+转型
在传统服装制造业中,个性化与规模化总是矛盾的。红领集团运用互联网技术,构建了与客户面对面的个性化服装定制平台(C2M平台,顾客对工厂),同时通过对生产工序、生产车间的改进,实现了数据化、智能化生产。红领集团称这种模式为“数据驱动的 3D打印模式产业链”[2]。下面我们解析一下红领集团互联网+模式的各个主要流程、环节:
1.客户数据收集。红领集团有二十多年的制衣经验,在长期量体裁衣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分析服装合身性的方式,即通过测量客户身体的19个部位,得到22个关键数据,再根据数据库进行数据分析,进而完成裁剪、缝合、熨烫、质检、入库等各个工序,完成个性化服装定制。在互联网时代,不管用户身处何地,只要通过互联网向红领集团提供这22个数据,红领集团就可以为其量身定制衣服。
2.数据库进行数据分析。在有了客户基本数据之后,还要有数据平台系统对数据进行整合分析。红领集团耗时四年,建立了相对成熟的数据库。这个数据库里包含了3亿多个人体板型数据,可以和消费者发回的数据进行自动对接,数据库分析处理后的数据用于指导各个工序完成,是个性化定制服装的关键之一。与此同时,这个数据库还包含了超过1000万种设计组合和100万种款式组合,可以供顾客自由选择、自由搭配,更加符合个性化定制的要求。
3.智能车间。要运用数据进行生产,就涉及到了对车间进行智能化改造的工程。红领集团经过长期的分析,将一件西服的制造过程科学地分为300多个工序。智能车间为每个工位都配备了一台平板电脑,一个工位对应一道生产工序。每台平板电脑既是生产数据传输、生产指导的工具,同时也是生产反馈的渠道。通过对生产车间的智能化改造,红领集团的各生产工序实现了数据化和客户可视化监控。
4.智能制造的门户平台。为了对接外来的业务,红领建立了自己的门户网站,即工厂与客户直接面对面的个性化服装定制平台。如果客户需要红领作为加工支持,则只需要将客户个性化需求通过互联网录入该平台中,然后红领集团就可以进行私人定制,即用工业化效率来制造个性化的产品。这个平台网站直接将制造商和顾客连接起来,实现了从产品定制、设计、生产到物流售后,全过程依托数据驱动和网络平台运作。既省去了中间商环节,极大降低了交易成本,又提高了工厂的生产效率,加快资金周转,彻底颠覆了陈旧的商业规则。
三、互联网经济思维下的传统制造业
我认为传统制造业的互联网思维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在产品中融入信息技术,使其成为智能化产品,成为物联网的智能终端;二是在产品的策划、设计、研发等环节利用互联网通讯技术实现协同设计、管理,优化流程,提高效率;三是实现生产车间的信息化、互联网化、智能化,提高制造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四是营销模式的互联网+转型,例如通过自建网络直销渠道进行销售等;五是加速制造业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使产品与服务融合,以满足用户需求为核心,实现产品的个性化。红领集团的“互联网+制造业”模式满足了除了第一点之外的其他四点这也是其顺利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但是,要促使传统制造业与现存的互联网经济融合,还存在一些障碍。首先,我国制造业企业的传统工业化思维仍较牢固,很多制造业企业的管理层对互联网经济概念模糊不清,相应的管理模式跟不上要求;其次,我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仍不足,大量核心技术仍受制于国外厂商,制造企业在开展创新应用模式的时候,往往受到技术约束,特别是一些技术密集型的行业,企业的转型往往就受到核心技术制约,而无法顺利推行;最后,不同地区、行业及不同规模企业之间信息化水平差距明显,信息技术基础有很大的不同,这也是大范围推广“互联网+制造业”的一大难题。因此,要令传统制造业完全适应互联网经济,还有一段较长的路要走。
四、总结
我国的传统制造业急需转型升级,而互联网经济的大发展也确实为传统制造业提供了很好的契机。在这个新经济体系中,传统制造业必须要适应互联网的游戏规则,要在生产流程、业务流程以及商业模式等各个环节进行不断改进和创新。
显然,传统制造业融入互联网经济也注定不是一帆风顺的,在这个过程中将会有无数的挑战,也会有很多企业因为不能找到合适的方法而转型失败。但是,互联网经济是大势所趋,传统制造业只有积极拥抱互联网浪潮,努力尝试,才有机会获得新的发展机会和空间。
参考文献
[1]侯瑞.互联网+工业,中国的机遇与挑战[J].信息化建设.2015年第8期.
[2]周路菡.红领的“互联网工业”新模式?[J].新经济导刊.2015年9期.
[3]王鹏.“互联网+制造”的机遇和挑战[J].软件和集成电路.2015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