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航空公司舱内配发的空中月刊《中国之翼》因为一段表述欠妥的言论惹来麻烦,那段文字写道:“到伦敦旅行很安全,但有些印巴聚集区和黑人聚集区相对较乱。夜晚最好不要单独出行,女士应该尽量结伴而行。”《中国之翼》是双语杂志,英文翻译的语气显得更重些。国航因此被指“种族歧视”。
一名美国驻北京记者首先看到这段文字,她把它贴到了推特上,并且@伦敦市长萨迪克·汗。事情由此在社交网络热传,西方以及印度传统媒体大量跟进。
至少3名来自伦敦印度裔等少数族裔社区的英国议员对国航进行抗议,要求国航道歉,收回相关杂志。其中一人还威胁可能质疑国航在英国开展业务的资格。
国航与出版《中国之翼》的中国航空传媒有限责任公司都迅速做了表态。国航用“不恰当”来形容那些表述,并表示《中国之翼》是机上配发的近百种读物之一,所有文章都不代表国航的观点。《中国之翼》和上述公司就这段文字表述造成负面影响向国航表达了歉意。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中国公司遭到“种族歧视”的指控。今年5月一家生产洗衣剂的中国民营公司发布视频广告,其内容是一个黑人小伙子被女友推进洗衣机,被洗成黄种人的帅哥,遭到西方舆论潮水般的抨击。
相比那则“黑洗白”广告,国航舱内杂志这段文字的刺激性要低得多。在国外社交媒体上,因此向国航乃至中国社会咆哮的声音有之,但认为英国议员和媒体不该反应过度的评论也很多。后面这些发帖者认为《中国之翼》的提醒“是善意的”,是一种对旅客安全“负责任”的表现。
我们认为,将这段表述归入“不恰当”文字有充分依据,不管《中国之翼》初衷是什么。种族问题在西方有着顶级的敏感性,国航班机在世界各地区之间穿梭,为它服务的媒体公司应当有更强的相关意识。通常说来,有较多涉外经验的人在处理这段文字时一般是会打个问号的。
然而,几名英国议员的反应无论如何都有些过激、夸张。毕竟,这段文字欠妥是出于对英国文化不了解,并不怀有对所提族裔的恶意,更非有意挑衅,是很容易辨识的。那名美国驻华记者才更像是故意挑事,几名英国议员则有借机炒作自己的“政治正确性”之嫌,他们把一件本可通过沟通就能解决的事情生生搞成了轰动的公共事件。
《中国之翼》迅速收回了全部当期杂志,同样的结果如果英方与国航或中国使馆打几个电话大概也能达到。国航与《中国之翼》在问题被指出后没有拖沓,尽管如果它们采取辩解等其他做法,在世界上处理类似纠纷时也是相当常见的。
其实西方各种出版物及政治家言论有大量冒犯中国人感受的情况,我们对它们很少发起追究。中国民间更少担任追究西方不当言论的主角。中国社会的对外宽容部分来自我们民族文化的温和,还有部分是我们至今仍有点“怕老外”,觉得“惹不起”他们,与他们纠缠“还不够烦的”。
中国社会中不排除也有个别涉及种族歧视的案例,但我们相信任何社会都难以完全根除和杜绝歧视的问题,关键是它为现代法治所不容,它在我们中国从未成为集体的意识形态,更未影响过公共政策。
一本飞机上的休闲杂志被揪出来面对严肃的政治问题,再次说明中国被西方“盯上了”。中国基层社会可谓参差不齐,几乎没什么被晒到世界上的心理准备,各种难以预见的小麻烦时不时就可能出现。怎么办呢?债多了不愁,这或许是无论我们怎么谨慎处事都要面对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