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赴老挝特派记者 白天天 陈青青 ●本报驻外记者 王伟 青木 陶短房 ●本报记者 林鹏飞
“不管是美方还是其他有关各方都应明白,在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问题上,中国不会接受任何未经中方同意的第三方解决方式,也不会接受任何强加于中国的解决方案。”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8日对美国总统奥巴马当天所谓“南海仲裁庭做出的裁决具有约束力”的说法做出严正回应。8日,东亚峰会在老挝首都万象落下帷幕。尽管美国和日本等国一直想把南海问题拉回到中心议题,奥巴马甚至忍气吞声与行前曾辱骂他的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握手寒暄。但结果无疑令南海争端的域外“炒作者”大失所望,此前的东盟峰会没提所谓南海仲裁案,东亚峰会通过的三个文件更是与南海问题毫不相关。对于奥巴马这位美国“首位太平洋总统”来说,这样的结果无疑使他最后一次“重返亚洲”之行只能黯然收场。《韩国日报》8日称,与奥巴马在亚洲遭到“集体孤立”形成鲜明对照的,就是亚洲各国的元首争相把手伸向中国领导人。《华尔街日报》也称,“虽然称奥巴马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失败还为时过早,但我们显然不能称这项战略取得了成功”。
东亚峰会文件没提南海
第十一届东亚峰会(即10+8峰会)8日在老挝首都万象结束,标志本次东盟和东亚系列峰会落下帷幕。在东亚峰会上,包括东盟10国以及美国、中国等8个国家领导人出席并做了会议发言。每位领导人对问题关注的角度不同,议题也有差异。马来西亚总理谈反恐,反对极端主义、推动合作等问题。各领导人谈得最多的,主要还是推动区域合作、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加强区域安全合作,加强海上合作。东亚峰会后通过了三个文件,包括基础设施发展合作的声明、防扩散问题的声明以及应对好移民问题紧急情况的声明,与南海问题毫不相关。
会后,美国总统奥巴马和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刘振民分别在万象的地标酒店和老挝国家会议中心举行的新闻发布会。《环球时报》记者分别参加了周四下午中美两个新闻发布会。刘振民副部长在发布会上透露了东亚峰会上中国和美日围绕南海仲裁案的交锋。刘振民说,东亚峰会上发言的18个国家领导人中,“只有两个域外国家讲到了南海仲裁问题”。他说,不少领导人也谈到了海上安全,包括南海问题。但是18个国家中的16个国家都是从积极正面角度讲的,所有发言的东盟国家领导人,都对前一天中国-东盟领导人峰会通过的4个文件表示高度赞赏,认为中国和东盟国家正为维护南海地区和平稳定、推动南海问题解决找到一条正确道路。虽然没有直接点美日的名字,但刘振民表示,两国的做法是“不合时宜”的,违背了地区国家通过对话解决问题的潮流,“是挑拨离间,是自我孤立,我们对此表示坚决反对”。
“美国总统扬声,东盟领导低调”。英国广播公司称,在美国-东盟领导人峰会上以及东亚峰会上,奥巴马都把南海主权纠纷作为主要议题,强调海牙仲裁庭的仲裁“具有法律约束力”。美联社称,奥巴马显然是企图把南海纠纷重新拉回到峰会的中心议题。尽管如此,这一系列峰会的最后声明都措辞温和,被视为中国在外交、经济和军事影响力方面的胜利。报道称,美国-东盟峰会在声明中使用“部分领导人”一词突显了东盟在处理与中国相关的问题上所面临的根本问题——即并非所有东盟国家都想在相关问题上挤兑中国:“柬埔寨仍牢牢地属于中国阵营,老挝也是”。
中国外交部8日公布了中国总理李克强在南海问题上的中方立场。李克强说,“中方愿与东盟国家携手合作,排除干扰”,按照《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精神,“妥善把握和处理南海问题”。路透社称,讲话没有详述排除何种“干扰”,但中国使用的类似词汇都是指非南海争端当事国的域外国家,比如美日等国插手南海问题。
香港《大公报》8日称,与过去相比,此次东亚系列峰会平静许多。主要原因是菲律宾不愿再像以前一样为美日打头阵,个别性喜浑水摸鱼的域外国家失去了“代理人”,其表演也成了无人喝彩的“独角戏”。
杜特尔特再成焦点
实际上,在8日的东亚峰会上,世界媒体关注的焦点仍是美菲冲突。法新社称,在东亚峰会上,杜特尔特发表了一场“狂怒的演讲”。一名在会场内的印尼外交官称,杜特尔特当着奥巴马的面,单刀直入,讲述了美国人当年在菲律宾殖民时期对当地人残酷的军事杀戮。他讲述了美国殖民主义给菲律宾造成的伤害,留下了很多历史遗留问题,其中就包括现在面临的严重毒品泛滥问题。杜特尔特还拿出一幅美国士兵当年杀戮菲律宾原住民的照片称:“我们的祖先被他们杀了。他们现在却来跟我们谈论人权。”在杜特尔特的演讲时,一名外交官形容会议大厅里“一片寂静,令人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