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史视野下的赵冷月

2016-09-09 05:53肖文飞
中华书画家 2016年4期
关键词:钤印释文名家

□ 肖文飞

书法史视野下的赵冷月

□ 肖文飞

以衰年变法以及在书法艺术上取得的成就,赵冷月足以成为这个时代的大家。关于他的衰年变法、他的审美取向及书法实践,当代已经有不少的文章论述,在此不复赘述。

把赵冷月的书法置于书法史的大背景下来进行考察,或许更能凸显其价值与意义。

自魏晋始,书法的审美意识开始自觉,以“二王”为代表的名家书法成为了书法史的主线索。这种现象直至清中期碑学兴起,书法史的另一线索—非名家书法浮出水面之前,一直没有改变。名家书法以当时的社会精英阶层—文人士大夫为代表,由于这一创作群体的特殊身份,书法因之在传统社会占据了至高的地位,事实上,绘画与篆刻地位的提高也是缘于文人士大夫的参与。文人士大夫掌握了当时文化与艺术领域的绝对话语权,一呼而应者云集,他们所倡导的审美趣味成为中国传统社会文化与艺术的最高审美理想。名家书法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准是士夫气,也即文气或书卷气,这样一种气质因他们的身份,不用强化就能自然地被赋予。即使是到了清中期,非名家书法纳入到书法传统,成为取法的对象,文人士大夫也能把它们规整雅化,赋予文人的品格。清中期后,取法碑学的大家诸如伊秉绶、赵之谦、沈曾植等,莫不如此。

但是,随着传统社会的瓦解、官员遴选制度的变化,代表传统社会精英的文人士大夫阶层消失了,社会精英转而为技术官僚阶层,白谦慎曾在一次讲座中论及社会精英阶层的变化对书法的影响,他的结论是,在当代社会,社会精英集体性地退出了书法领域,这一空白由社会大众来填充。

赵冷月 漫不经心 35.5×66cm 纸本释文:漫不经心。晦翁。钤印:赵冷月(白)

书法参与者群体的变化对书法品格的影响巨大,导致了文人士夫气这一最重要的品格在书法中的逐渐缺失。传统社会虽然土崩瓦解,但因为社会发展的惯性,书法中的文人品格在民国时期仍然得到了很好的保留,即使是谢无量、徐生翁等,虽然被目为“孩儿体”,我们仍旧能够品读到浓厚的书卷气。但随着旧时代的渐行渐远,这一品质就变得弥足珍贵了。

我们这个时代,以“二王”一系名家书法为旨归的帖学作品,其高度仍然无法超越海派书法的代表人物沈尹默和白蕉,但二者与书法史上的帖学大家相比,书法中的文人品格已然落了下风。而之后的和赵冷月一起被誉为“海上三老”的胡问遂、任政,承海上帖学之余绪,与沈、白相比,已经有不小的差距,更遑论与历史上的帖学大家相抗衡。

这已经不是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时代的问题。时代的变化,书法传统生存环境的丧失,使得文人士大夫建立起来的书法审美理想成为当代书法人无法企及的高度,在当代社会,对于整体来说,这已经成为一种奢望。当代也有人倡导个人写古体诗词入书法,但是,不可否认,诗的高峰在唐,词的高峰在宋,当代所写的诗词就大多数来说,只不过打油体而已。强调书法的文人化,无论如何努力,王羲之、苏轼都是当代难以企及的高峰。在文人修养方面,当代或许有人能达到一定的高度,但它们缺乏书法的基本功修养,而对于大多数书法人来说,却又缺乏传统文人的境界,这也就是在当代为什么经常有“最后的文人书法”、“最后的文人画”的喟叹。

传统文人士大夫所建立起来的书法审美理想在当代已经成为落日的余晖,只能遥望而无法企及,我们可以努力,但我们只能达到山腰而绝对无法达到山顶。缺少了传统文人士大夫的文人修养与情怀,所谓的“文人书法”,在表面文人化的躯壳下,是难以掩盖的空洞与苍白。“装”还是“不装”,这是当代书法人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这种“文人书法”的僵尸在当代不在少数,文人书法只是成为装点门面的幌子而已。而作为赵冷月,他是处在十字路口,最早面临这一问题的一代书法人。

或许我们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考察名家书法和非名家书法。

日本学者伊福部隆彦在《书法与现代思潮》中提出了人格表现的书法和人性表现的书法:人格表现的书法是文人士大夫成就人格的修行方式,它以强大的文化和伦理道德为依托,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种具有约束力的共同标准与规范,以此确立审美理想;而书法作为人性表现,虽然也受文化、伦理道德的影响,但它所考虑的是比文化道德的自我修养更早的、更为根本的东西,是其本来的、天然的自我人性。前者依附于强大的传统文化、伦理道德等以求得认同感并从中寻求庇护,以得到心灵的慰藉与平和;后者注重个体生命的体验和真性真情的抒发,强调内心情感的释放和宣泄。

由此,我们或许可以做这样一个对应,名家书法对应人格表现的书法,非名家书法对应人性表现的书法。

事实上,人格表现和人性表现一直就并存于一件书法作品中,我们无法把二者完全单独地从中抽出来,我们所说人格表现的书法,是指它偏重于人格表现,同样,我们说人性表现的书法,也是指它偏重于人性表现,只有程度的不同而无法完全割裂开来。我们能列举的一些经典如《兰亭序》《祭侄稿》《寒食诗》,就是人格表现和人性表现完美结合的典范。

对非名家书法的借鉴在当代之所以能够大行其道,里面包含着深刻的原因。名家书法或者说偏向于人格表现的书法,它的进入需要一定的门槛,对于传统的文人士大夫来说,由于他们从小就接受的教育,以及他们所生存的环境,迈入这样的一个门槛并非难事。而到了当代,传统书法生存的环境已经被破坏,人们进入这个门槛已经变得非常困难。名家书法或即说偏重人格表现的书法,需要耗尽一生,不断学习与修炼,储备起哲学的、文学的、伦理道德的等综合素养,确立起一种人格高度,去接近文人士大夫在书法上建立起来的最高审美理想。名家书法代表的是一种人格的高度,这样的一种人格高度与审美理想。对于当代绝大多数书法人来说,已经遥不可及,除了顶礼膜拜,就只有望洋兴叹。而非名家书法,或者说偏向于人性表现的书法,表现的是一种人性的深度与广度,它不会设定一个既定的目标,不会去顾及承载哲学的、文学的、伦理道德的等方面的功用,诸如秦砖汉瓦、刑徒砖、造像题记、写经等等,那些普通先民的自由书写,在空间处理上急中生智的智慧生动鲜活,更多地展现出一种本真的生命状态以及质朴自然的人性之美。这种人性之美在已经无法建立起传统文人士大夫人格高度的今天,更显得亲切而乐于被接受。

由此我们来考察赵冷月的书法,其书法艺术的价值和意义便凸显出来了。作为“海上三老”,他与胡问遂、任政,承继沈尹默、白蕉海派帖学之余绪,但到了晚年,他毅然决然衰年变法,摆脱徒具躯壳的文人身份,而放低姿态,取法非名家书法,呈现出真实的生命状态,表现出天真烂漫的人性之美。这不是自我放逐,自甘堕落,而是基于当代书法大环境下,一种或者说无奈,或者说明智的选择。放下所谓的文人身份,对于传统文人士大夫所建立起来的审美理想和人格高度,只去达到自身力所能及的高度,而不当做一种追求的终极目标。当卸下这份沉重,而把更大的精力放在对非名家书法的探索与借鉴上,我想,这种对自我身份的客观判断与定位一定非常痛苦,但在痛苦之后,赵冷月一定获得了如释重负的大解放,视野一下子开阔起来,非名家书法的广阔资源打开了一片新天地。在艺术史上,对世俗的取法借鉴并不是孤例,文艺复兴时期,西方的宗教绘画也日趋世俗化,从神性走向人性;齐白石以最世俗的题材入画,日常生活生活中最普通的事物,在他的笔下无不散发出迷人的人性光辉,虽不属于文人画范畴,但却达到了文人画不曾达到的另一种高度。

对非名家书法的借鉴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以王镛、何应辉、沃兴华,还有英年早逝的乐心龙诸先生为代表,这种探索与开拓成就斐然,在文人士大夫书法之外另辟蹊径,呈现出书法的另外一种美,拓宽了书法的审美新境界。书法史的书写是残酷的,它只会记录下最具时代特征的书法,文人书法的式微是书法自身演变进程的一种必然趋势。从偏重人格表现,进而转变为人性表现,这是书法一次成功的现代转型,而这种转型就发轫于赵冷月,从这种角度出发,我们说赵冷月是书法现代转型的开创者也不为过,这就是赵冷月在书法史上的价值与意义。

赵冷月 韩偓 《即目》 100×45cm 纸本释文:书墙暗记移花日,洒(洗)瓮先知酝酒期。须信闲人有忙事,早来冲雨觅渔师。韩偓 《即目》。冷月。钤印:赵冷月(白) 长水(朱) 乙卯(朱)

当然,我们在书法中提倡人性的表现与张扬,并不是要放弃对人格精神的坚守。作为人格表现的书法,它表现出人在文化精神领域所达到的高度;而作为人性表现的书法,它表现的是这个时代在人性探索方面所达到的广度和深度。因此,没有人格高度,所洞察和表现的人性也必定是空洞和肤浅的,没有人格的高度,就不能有人性的深度。书法的人性张扬,表现的是人性中的真、善、美,而不是人性中的狂、恶、俗,它有一个底线,需要一种人格精神力量来加以约束,这又是当代书法必须警醒的另一面。

(作者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

责任编辑:郑寒白

赵冷月 刘禹锡《浪淘沙》 130×35cm 纸本释文: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和平先生雅正。赵冷月书刘禹锡诗。钤印:赵冷月(白) 吾乡蒲翁以篆分入草(朱) 鸳湖(朱)

赵冷月 孟浩然《过故人庄》 100×42cm 纸本释文: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赵冷月。钤印:赵冷月印(白) 鸳湖(朱)

赵冷月 瑶台仙峤七言联 135×35cm×2 纸本 1977年释文:瑶台含雾星辰近;仙峤浮云岛屿微。森林同志属书。丁巳冬仲,长水赵冷月。钤印:赵冷月印(朱)

赵冷月 阎若璩集句 110×22cm×2 纸本 1984年释文:一物不知,以为深耻;遭人而问,少有宁日。阎公若璩集勉学名言联句。五柳后人雅属。甲子冬日,晦翁赵冷月。钤印:赵冷月(白) 晦翁(朱) 吾乡蒲翁以篆分入草(朱)

赵冷月 临《爨宝子碑》 49×49.5cm×2 纸本钤印:赵冷月印(白)

赵冷月 凝露 135×67cm 纸本 1982年释文:凝露。赵冷月。客岁沈公侗庐道兄转道莅沪,相叙话旧,以七绝一首见赠,诗曰:﹁三十年来弃置身,不期头白又相亲。西泠明月南湖水,谁个笼鹅换字人。﹂运思神驰,清丽恬淡;尔汝之交,托兴毫素,实忆向日凝露艺社之金石契友。于是书此﹁凝露﹂二字,以志往事旧情耶。壬戌春,冷月又记。钤印:冷月之玺(白) 鸳湖(朱) 赵亮之印(白)

赵冷月 元好问《山居杂兴》二首 20×48cm 纸本 1991年释文:瘦竹藤斜挂,丛花乱草生。林高风有态,苔滑水无声。树合秋声满,村荒暮景闲。虹收仍白雨,云动忽青山。元好问《山居杂兴》。辛未夏六月,书应波涛仁兄雅属。七十七叟赵冷月。钤印:冷月(朱)

赵冷月 杜牧《南陵道中》 20×48cm 纸本释文:南陵江水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倚高楼。杜牧《南陵道中》。甲戌夏日书奉健民先生正之。赵冷月。钤印:赵冷月(朱) 鸳湖(朱)

赵冷月 陆游诗 20×48cm 纸本释文:未到名山梦已新,千峰拔地玉嶙峋。黄亭一夜风吹雨,似为游人洗俗尘。放翁诗。保诚同志属。冷月。钤印:兆鹗印信(白)

赵冷月 杜甫《复愁》 80×50cm 纸本 1984年释文:每恨陶彭泽,无钱对菊花。如今九日至,自觉酒须赊。杜甫诗。甲子夏六月,晦翁赵冷月。钤印:赵冷月(白) 吾乡蒲翁以篆分入草(朱) 鸳湖(朱)

赵冷月 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100×30cm 纸本释文: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李白《九月十日即事》。书奉波涛先生正之。赵冷月。钤印:赵冷月(白) 鸳湖(朱)

赵冷月 一 164×96cm 纸本 1992年释文:一。诚心专一。《淮南子·说林》:﹁管子以小辱成大荣,苏秦以百诞成一诚。﹂壬申夏六月,长水赵冷月于缺圆斋。钤印:缺圆斋(朱)

赵冷月 卢照邻诗句 178×46cm×2 纸本释文:名与日月悬;义与天壤俦。长水赵冷月于缺圆斋。钤印:赵冷月印(白) 晦翁(朱)

赵冷月 杜甫《望嶽》 100×42cm 纸本 1988年释文:岱宗夫如何,齐鲁青为了。造化锺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上海自行车三厂存正。鸳湖赵冷月年七十四。钤印:赵冷月印(白) 晦翁(朱) 鸳湖(朱)

赵冷月 吴宽诗 136×66cm 纸本 1989年释文:昆冈玉石未俱焚,古树危藤带白云。小洞烟霞藏木客,下方萧鼓赛山君。千家居屋黄茅盖,百里行人自路分。更上双峰最高处,沧溟东去渺斜曛。明吴宽七律。一九八九年七月十五日,赵冷月为玉峰碑廊书。钤印:赵冷月(白)

赵冷月 李斯《谏逐客书》语 100×35cm 纸本 1988年释文: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戊辰春日,鸳湖赵冷月于海上。钤印:鸳湖赵冷月章(白) 吾乡蒲翁以篆分入草(朱)

赵冷月 张旭《桃花溪》 135×35cm 纸本释文: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张旭《桃花溪》一首。晦翁赵冷月。钤印:赵冷月(白) 晦翁(朱)

赵冷月 李白《叙旧赠江阳宰陆调》 33×646cm 纸本 1992年释文:泰伯让天下,仲雍扬波涛。清风荡万古,迹与星辰高。开吴食东溟,陆氏世英髦。多君秉古节,岳立冠人曹。风流少年时,京洛事游遨。腰间延陵剑,玉带明珠袍。我昔斗鸡徒,连延五陵豪。邀遮相组织,呵吓来煎熬。君开万丛人,鞍马皆辟易。告急清宪台,脱余北门厄。闲(间)宰江阳邑,翦棘树兰芳。城门何肃穆,五月飞秋霜。好鸟集珍木,高才列华堂。时从府中归,丝管俨成行。但苦隔远道,无由共衔觞。江北荷花开,江南杨梅熟。正好饮酒时,怀贤在心目。挂席候海色,当风下长川。多沽新丰醁,满载剡溪船。中途不遇人,直到尔门前。大笑同一醉,取乐平生年。李白《叙旧赠江阳宰陆调》。壬申春日,长水赵冷月书于沪上缺圆斋,年七十有八。钤印:赵冷月(白)

赵冷月 李白《劳劳亭歌》 178×23cm×2 纸本释文:昔闻牛渚吟五章,今来何谢袁家郎。苦竹寒声动秋月,独宿空帘归梦长。赵冷月于缺圆斋。钤印:赵冷月(白) 晦翁(朱)

赵冷月 李白《巫山枕障》 120×35cm 纸本释文:巫山枕障画高丘,白帝城边树色秋。朝云夜入无行处,巴水横天更不流。李白《巫山枕障》一首。长水赵冷月时年八十又一。钤印:赵冷月(白) 晦翁(朱) 嘉禾(朱)

赵冷月 韩翃《宿石邑山中》 120×40cm 纸本释文: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望转迷。晓月暂飞千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韩翃《宿石邑山中》。﹁数﹂下夺﹁峰﹂字。士明先生雅属。赵冷月。钤印:赵冷月(白)

赵冷月 刘长卿《听弹琴》 100×65cm 纸本 1995年释文: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刘长卿诗。志刚先生雅正,八十一叟赵冷月。钤印:冷月之玺(白) 嘉禾(朱)

赵冷月 毛泽东诗句 65×100cm 纸本 1996年释文: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丙子孟春,长水赵冷月年八十二。钤印:冷月之玺(白) 晦翁(朱) 吾乡蒲翁以篆分入草(朱)

赵冷月 刘禹锡《自武陵例召趣京》 55×120cm 纸本释文:云雨湘江起卧龙,武陵樵客蹑仙踪。十年楚水枫林下,今夜初闻长乐钟。刘梦得诗。长水赵冷月。钤印:赵冷月(白) 嘉禾(朱)

赵冷月 弘一法师集华严经偈 135×35cm×2 纸本 1998年释文:二边皆舍离;一念得菩提。弘一法师集华严经偈。长水赵冷月年八十四。钤印:赵冷月(白) 晦翁(朱) 吾乡蒲翁以篆分入草(朱)

赵冷月 为守 134×66.5cm 纸本 1997年释文:为守。丁丑元月,赵冷月年八三。钤印:赵冷月(白) 嘉禾(朱)

赵冷月 李白诗 33×674cm 纸本 1992年释文:我随秋风来,瑶草恐衰歇。中途寡名山,安得弄云月。渡江如昨日,黄叶向人飞。敬亭惬素尚,弭棹流清辉。冰谷明且秀,陵峦抱江城。粲粲吴与史,衣冠耀天京。水国饶英奇,潜光卧幽草。会公真名僧,所在即为宝。开堂振白拂,高论横青云。雪山扫粉壁,墨客多新文。为余话幽栖,且述陵阳美。天开白龙潭,月映清秋水。黄山望石柱,突兀谁开张。黄鹤久不来,子安在苍茫。东南焉可穷,山鸟绝飞处。稠叠千万峰,相连入云去。闻此期振策,归来空闭关。相见如明月,可望不可攀。何当移白足,早晚凌苍山。且寄一书札,令余解愁颜。太白《自梁园至敬亭山见会公谈陵阳山水兼期同游因有此赠宣州作》。壬申春三月,长水赵冷月书于沪上缺圆斋,时年七十有八。钤印:赵冷月(白) 晦翁(朱)

猜你喜欢
钤印释文名家
名家
名家
本期拉页
苦读千年史,笑吟万家诗。
夏昶作品欣赏
担当
名家之约
名家之约
《肩水金关汉简(贰)》释文订补
《肩水金关汉简》(壹)(贰)释文校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