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 国 超
安阳地区医院 介入科 ,河南 濮阳 455000
介入治疗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探析
游 国 超
安阳地区医院 介入科 ,河南 濮阳 455000
〔目的〕 探究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接受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120例,分段随机化法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治疗以及常规治疗联合介入治疗,对比两组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性。〔结果〕 实验组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的治疗疗效、症状改善情况以及并发症几率与对照组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相比,均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 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接受介入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利于患者血供的改善,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几率。
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介入治疗
糖尿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糖尿病患者一旦患病则需要终身接受治疗,若得不到较好的治疗,则可导致患者出现神经、肾脏、肢体等并发症的情况[1],对患者的治疗以及预后十分不利。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主要累及患者的膝下动脉,可导致患者出现足趾部坏疽、溃疡、静息痛以及间接性跛行等症状。若患者病情严重,则患者需要截肢治疗[2]。目前,治疗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以及介入治疗等,其中介入治疗具有安全、可重复操作、微创等优点,可以对患者的肢体进行最大程度的保全,利于患者的预后。为此,针对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接受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作以下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120例,时间为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分段随机化法分为两组,每组60例。
实验组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中,男女之比为28/32,年龄在37岁至66岁之间,年龄平均值为(50.36±6.71)岁,病程平均值为(7.12±2.30) a;Wagner分级为:0级患者15例;1级(浅表溃疡)患者13例;2级(深部溃疡,但不伴有骨受累以及脓肿的情况)患者13例;3级(深部溃疡,伴有骨受累或脓肿)患者10例;4级(局部坏疽)患者9例。对照组患者中,男女之比为30/30,年龄在39岁~65岁之间,年龄平均值为(50.77±6.30)岁,病程平均值为(7.13±2.22) a。Wagner分级为:0级患者14例;1级(浅表溃疡)患者14例;2级(深部溃疡,但不伴有骨受累以及脓肿的情况)患者13例;3级(深部溃疡,伴有骨受累或脓肿)患者11例;4级(局部坏疽)患者8例。对两组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对比,差异并不显著,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治疗,即给予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饮食控制治疗、健康知识宣教等,同时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给予患者清创以及局部换药治疗,并对患者的分泌物进行培养,为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实施合理的抗生素治疗。
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介入治疗。首先为患者实施单下肢或者双下肢血管DSA检查,对患者的股动脉进行穿刺(Seldinger技术),采用5F单弯导管为患者进行选择性下肢动脉插入。之后,为患者实施血管造影,从而对患者的病变位置进行确定。选择合适的导管插入患者的病变部位,将直径为2~3 mm、长度为2~12 cm的球囊送入,为患者实施血管扩张治疗,将血管支架置入,之后为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实施对症治疗,包括抗凝等。
1.3观察指标
观察组患者治疗疗效(Fontaine分级,显效:比治疗前提高两个级别;有效:与治疗前相比提高一个等级;无效:与治疗前相比,基本无差异,或者症状加重[3]。
1.4数据处理
研究数据均经SPSS 2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时,统计学有意义。
2.1疗效
实验组患者的疗效较对照组患者优(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疗效对比 n(%)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症状改善
实验组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存在较大差异(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对比 n(%)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3并发症
实验组患者中,存在动脉夹层患者2例,呼吸衰竭患者1例,恶心患者2例,血压升高患者1例,其并发症几率为10.00%;对照组患者中,存在呼吸衰竭患者5例,恶心患者3例,血压升高患者5例,其并发症几率为21.67%。实验组患者并发症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
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患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患者的主要表现为下肢动脉疾病,包括患者的腘动脉以及患者的下肢远端静脉。导致患者出现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原因是多种因素使患者出现动脉粥样硬化,从而患者出现动脉狭窄,甚至出现动脉闭塞的情况。患者的下肢远端组织则会因组织缺血而出现坏死或者痉挛的情况[4]。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在患病早期主要症状为病变位置痛、麻、凉以及间歇性跛行。随着患者疾病的发展,患者会出现病变位置静息痛以及组织干性坏疽的情况,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影响。
目前,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以及介入治疗,其中药物治疗主要是采用药物溶栓、抗凝药物、扩张血管药物等为患者实施对症治疗,对患者疾病的进展可起到延缓的作用,但是药物治疗的疗效并不理想,且具有较高的复发率。手术治疗在外周血管存在局部完全闭塞患者中适用,若患者存在导丝无法通过的情况,则可为患者实施自体静脉旁路转流术进行治疗,从而使患者的远端组织可以重新获得血供。但是,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的病变较为严重,导致手术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5]。介入治疗在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较高,为患者实施介入治疗时,不仅可以为患者实施血管造影进行疾病判断,同时可以为患者实施支架置入术以及血管球囊扩张术治疗。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采用血管球囊扩张术治疗,在术后给予患者溶栓、抗凝等治疗,可以对患者血供(远端组织)情况进行快速改善,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不良症状,促进患者溃疡面更好的恢复。若患者的动脉管腔存在狭窄严重的情况,则可为患者实施支架置入术治疗。手术之后,患者接受抗凝治疗,可以对血栓的形成进行预防。同时,介入治疗还可以为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实施内膜下血管成形术以及取栓术治疗[6]。
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接受介入治疗的实验组患者,患者的治疗疗效、症状改善情况以及并发症几率与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相比,均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
综上所述,介入治疗在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治疗中应用,具有较高的价值,对患者的创伤小,疗效显著,可较好改善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不良症状,且并发症较少,对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预后的改善也十分有益,值得临床应用。
[1] 赵世强.介入治疗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临床效果观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5,18(7):156-156.
[2] 田兵,荆全民.冠心病合并外周血管严重病变手术入径选择一例[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4,22(12):808-809.
[3] 刘素波,王利平,庞旭哲,等.糖尿病足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观察与护理[J].河北医药,2013,42(21):3332-3333.
[4] 王玉凤.糖尿病足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措施[J].糖尿病新世界,2015,18(6):209-209.
[5] 张晓,郑宏庭.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介入治疗的教学模式探讨[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6,25(1):73-74.
[6] 李晓辉.糖尿病对STEMI患者外周血白细胞ROCK活性的影响[D].首都医科大学,2012.
[责任编辑段金卯]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interventional therapy for peripheral vascular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YOU Guochao
Interventional section, Anyang District Hospital of Henan, Henan Puyang 455000,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value of interventional therapy for peripheral vascular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Methods〕Twenty diabetic peripheral vascular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120 cases, permuted block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ere given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nd conventional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interventional therapy, compared two groups of diabetic peripheral vascular lesions of patients with the effect of differences. 〔Results〕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the improvement of symptoms 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the control group with diabetic peripheral vascular disease (P<0.05). 〔Conclusion〕Diabetic peripheral vascular disease patients with interventional therapy, can achieve good results, to improve the blood supply of patients, reduce the risk of complications.
diabetes mellitus; peripheral vascular disease; interventional therapy
1672-7606(2016)02-0138-03
2015-11-17
游国超(1978-)男,河南鹤壁人,硕士,主治医师,从事外围血管介入和综合介入治疗工作。
R587.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