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个小豆品种比较试验

2016-09-09 08:30顾春燕缪亚梅汪凯华陈满峰王学军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如皋226541
浙江农业科学 2016年7期
关键词:红小豆小豆抗病性

顾春燕,葛 红,缪亚梅,汪凯华,陈满峰,王学军(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如皋 226541)

9个小豆品种比较试验

顾春燕,葛红,缪亚梅,汪凯华,陈满峰,王学军
(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如皋 226541)

对9个小豆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通H037、通H058综合性状较好,表现生长势强,籽粒大,产量高,抗病性、适应性好等特点。

小豆;品质;产量;如皋

文献著录格式:顾春燕,葛红,缪亚梅,等.9个小豆品种比较试验[J].浙江农业科学,2016,57(7):1074-1075.

小豆(Vigna angularis Ohwi & Ohashi)起源于我国,在印度、朝鲜、日本等国也有栽培,以我国出产最多,是我国主要食用豆类之一,不仅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并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膳食纤维素及丰富的钙、铁、磷等元素。有行血补血、健脾去湿、利水消肿等较高的药用价值。随着如皋市农产品加工出口的迅速发展,红小豆已成为如皋市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品种之一。为了鉴定小豆的丰产性、抗病性、适应性及商品性,筛选适合南通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高效的小豆新品种,将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新育成的小豆新品种通H-037、通H-058与其他6个小豆品种及当地广泛种植的苏红1号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试验于2013年在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基地进行,土壤为沙壤土,肥力较好,前茬为小麦。参加试验的小豆品种有苏黑12-03、苏红12-16、苏小豆12-1、通H037、通H058、品红0521、EM3004、ER618和苏红1号,共9个品种。

1.2处理设计

试验以品种为处理,以苏红1号为对照(CK),小区面积12 m2,随机排列,重复3次。于6月30日播种,露地直播。株距15 cm,行距0.5 m,每行留苗25株,每小区留苗150株,折合12.5万株·hm-2。播前人工开沟施肥,用45%的复合肥(氮磷钾有效养分含量均为15%)300 kg· hm-2做基肥,开花期追施尿素90 kg·hm-2。生育期只防虫不防病,其他田间管理措施参照当地常规栽培进行。考查生物学性状、经济性状、小区产量及抗病性。

2 结果与分析

2.1生育期

由表1可知,开花最早的为苏红12-16和苏小豆12-1,比对照苏红1号早3 d;最晚的为通H058,比对照晚2 d;苏黑12-3、通H037和通H058的第1次收获期和终收期均比对照及其他5个品种要晚,通H058的终收期最晚,全生育期最长,达132 d,比对照及其他5个品种晚20 d。

表1 9个小豆品种的生育期表现

2.2主要生物学性状

表2表明,9个参试品种均为直立型。株高最高的是通H058,为75.4 cm;苏黑12-03次之,为72.8 cm;苏红12-16最矮,为51.0 cm。主茎节数最多的品种为对照苏红1号,最少的为通H037。单株分枝数和单株荚数苏黑12-03最多,分别为5.4和30.3个;其次为通H058,分别为3.9和24.3个;对照苏红1号的单株分枝数最少,为1.4个;EM3004的单株荚数最少,为15.8个。

表2 9个小豆品种的主要生物学性状表现

2.3主要经济性状及产量

表3表明,苏黑12-03的粒色为黑色,其余8个品种的粒色均为红色。荚长最长的品种是通H058,为9.6 cm;其次是通H037,为9.1 cm;最短的是品红05201,为6.5 cm。每荚粒数最多的品种为通H058,达7.4粒;最少的为EM3004,只有5.7粒。百粒重最重的品种为通H037,达21.72 g;其次是通H058,为21.11 g;最轻的是苏黑12-03,只有10.83 g。小区产量通H037最高,达3.261 kg,与对照苏红1号相比,增产达53.65%;其次是通H058,为2.967kg,比对照增产39.80%。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通H037,通H058的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及其他6个品种。

表3 9个小豆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与产量表现

2.4抗病性

9个品种均有少量的叶斑病,EM3004和RM608在生长后期有少量的白粉病。

3 小结

试验结果表明,在9个参试品种中,通H037产量最高,经济性状好,荚长9.1 cm,每荚粒数6.4粒,百粒重21.72 g。通H058产量较通H037略低,但经济性状更优,荚长9.6 cm,每荚粒数7.4粒,百粒重21.11 g。通H037和通H058均抗白粉病。多点试验结果表明,通H037和通H058适合在如皋市及江苏省种植。

[1] 张国芹,金庆春,张万红.红小豆品种比较试验[J].天津农林科技,2005(6):8-10.

[2] 武晓娟,薛文通,张惠.不同品种红小豆的品质评价研究[J].中国粮油学报,2011,26(9):20-24.

[3] 许为政,庞景海,吕思张.红小豆新旧品种产量构成因素差异分析[J].杂粮作物,2004,24(2):97-100.

(责任编辑:张才德)

S643

B

0528-9017(2016)07-1074-02

10.16178/j.issn.0528-9017.20160737

2016-05-12

江苏省南通市科技计划项目(HL2014017);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资金资助(CARS-09)

顾春燕(1970—)女,江苏海门人,副研究员,从事豆类育种及病虫害防治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红小豆小豆抗病性
木薯UDP依赖型糖基转移酶14基因在木薯抗病性中的功能研究
通过CRISPR/Cas9技术突变BnMLO6基因提高甘蓝型油菜的抗病性
小豆丁的探险之旅
红小豆高产种植技术分析
红小豆价格持续上涨,后期有回落风险
为什么不买台相机
植物免疫蛋白对有机栽培番茄生长、产量、品质及抗病性的影响
2014年红小豆种植面积增加价格或有所回落
种红小豆致富的年轻人
极品小豆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