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年军 马冬花 季梅娣(宁波市鄞州区正始中学体育组 浙江宁波 315131)
体育前沿
新课标下性别效应在体育教学中价值分析
姜年军 马冬花 季梅娣
(宁波市鄞州区正始中学体育组 浙江宁波 315131)
该文对浙江省宁波市各高中学校的体育教学形式进行了调研与数理统计,并结合笔者的观点,从国内外体育教学的现状、性别效应原理与男女合班教学的密切关系、性别效应对教学主体学生的综合影响3个大方面论述了性别效应在新课标下的重要性,并用实验的方法证实了男女合班教学形式的可行性和性别效应原理的客观性,从而,为《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进一步的落实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性别效应 男女合班教学 体育教学
1.1研究对象
以浙江省宁波市各高中学校的学生为研究对象,以鄞州高级中学、北仑中学、正始中学、姜山中学、鄞州中学,余姚、象山、奉化、镇海中学的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先后查阅了中国体育科技、体育科学、中学体育教学、体育期刊有关心理学和体育教学论等方面的文件资料,研读了有关心理学、新课标、训练等方面的论文与专著。并收集了与该文相关的中外资料。
1.2.2调查法
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经访谈和大范围的咨询后,设计了两类调查问卷,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分别对学校及学生进行了调查,发学校问卷85份,有效问卷为81份,有效率为95.3%,见表1。发学生问卷1 700份,有效问卷为1 646份,有效率95.6%,见表2,调查对象样本含量符合统计学要求。
1.2.3实验法
在高一年组随机抽取四个班级进行了实验 ,一、三、四和七班为实验组,二、五、六和九班为对照组,经过8周的体育教学后两组进行整体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一些教学内容中采取男女合班教学的课堂气氛、达成目标情况等方面较对照组班好一些,更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发展,是客观可行的教学组织形式,能为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提出可贵性的借鉴经验。
1.2.4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取得的各种有效数据进行常规数理统计与分析。
2.1体育教学的现状
据收集的文献资料得知,目前国内外高中阶段体育教学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男女合班教学、男女分班教学、分性别合班教学、同质教学、异质教学、一普一选制教学、双选制教学、双必修制教学、分项目教学(如男生选择运动负荷大,力量大等运动项目,女生选择负荷小,柔韧性高的运动项目),分类、分流、分层制教学等,无论是哪一种分班教学的管理机制都必须遵循教学主体学生的身心发育的一般规律,因此,整体来说,按性别机制可划分两类男女分班教学和男女合班教学。从而设计含两个子项目的问卷对学校的体育教学形式进行了调查,如表1所示。
表1 对学校体育教学形式调查一览表(n=81)
表2 学生对体育教学形式的看法调查一览表(n=1 646)
从表1可知,有77.8%的学校采取男女分班教学,而这种教学形式只考虑学生的身体健康而忽视了异性间的激励效应和学生的心理发育,因此男女分班教学一定程度地抑制或阻碍了学生心理健康的发育;仅有22.2%的学校采取男女合班的教学形式,而这些学校83%坐落在县、镇,受场地、师资、器材设施等因素影响,他们也根本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因素。然而教学主体学生心理所喜欢的体育教学形式又是哪一种?就此问题进行了调查。据表2得知,有75.6%的学生喜欢男女混合教学。
表3 影响男女混合教学因素统计一览表(n=1 245)
2.2性别效应原理与男女合班教学形式的关系
性别效应原理指在同辈团体中异性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激励效应,这种效应叫性别效应,充分的利用性别效应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这个客观规律叫做性别效应原理(美国宇航员实验所证明此结论)。男女合班的教学形式是指按学生的年龄段将男女同学组织在一起进行授课的教学形式。性别效应原理是男女合班教学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男女合班教学是性别效应得以效益的载体和宏观组织形式,在一定社会环境下,二者有机联系,相互影响,只有共同发展才能发挥其特殊的价值和作用,才能更快地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2.3性别效应原理在新课标下对教学主体学生影响的综合分析
2.3.1性别效应原理有利于体育知识和技术技能的掌握
从运动训练学角度说,大脑皮层的兴奋程度直接影响着运动技术技能的形成。采取男女合班教学潜移默化地促进内分泌腺的分泌,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使大脑皮层处于一定的兴奋状态,这样中枢神经系统在技术泛化阶段就易建立运动反射弧有利于技术的学习和掌握,所以男女混合教学有利于运动技术技能的形成。
2.3.2性别效应原理有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作用
从表2得知,对1 646名学生进行调查,有75.6%的学生同意男女混合教学,针对这一客观数据,为能更准确,更科学地了解影响男女合班教学因素,而对学生问卷进行二次整理与分析,具体因素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得知,男女合班教学影响学生的主要因素是心理健康,社交能力,心理需要,人格培养和运动技能。但从学生的健康角度来说大致可以分两个方面: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而人的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有着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生理健康是心理健康的物质基础,反则心理健康又不同程度影响生理健康,因此,也不可忽视学生心理健康。
通过该文研究,性别效应原理是在新课标下实施体育教学的重要理论依据。其对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掌握,学生身体健康的发育,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的影响,对学生心理健康具有较强的促动作用,使新课标下的体育评价更加科学化、系统化,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运动参与的积极性。在性别效应指导下根据不同教材性质采取男女同堂教学是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手段之一,这也是该文论述的重点部分,从学生的心理需要、情绪、性格和行为表象4个心理因素剖析得知性别效应对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确实具有重要的价值。
[1]宫长勇.浅谈体育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与交往[J].丹东师专学报,2000(4):60-61.
[2](美)K.T.斯托曼,著.情绪心理学[M].张燕云,译.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
[3]王小英.异性效应在体育教学中应用[J].中国学校体育,2002 (6):11-13.
G807
A
2095-2813(2016)08(a)-0001-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2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