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与综艺节目的互动反思

2016-09-07 10:39卢骏
新西部·中旬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宣传推广综艺节目文物保护

卢骏

【摘 要】 本文分析了博物馆与综艺节目的互动对陈列文物安全保护的影响及对宣传推广的利与弊,提出了博物馆与综艺节目互动要把握的原则。一是要注重博物馆个性差异上的定位;二是要注重与博物馆高雅的文化品位相匹配。

【关键词】 博物馆;综艺节目;互动;文物保护;宣传推广

2016年4月15日,“奔跑吧兄弟”第四季第一期在万众跑男迷的翘首期盼下开播。不过节目中跑男在杭州博物馆开撕名牌却引发了争议。尤其是该博物馆里还收藏了国宝级文物战国水晶杯,而且节目组就在战国水晶杯跟前“开撕”,许多网友纷纷质疑这种录制节目的方式。实际上,“奔跑吧兄弟”之前已经在很多家博物馆录过节目,早在第一季第五期中,中韩跑男就在济洲岛上趣味博物馆里上演“撕名牌”大战。汤山直立猿人博物馆、武钢博物馆、重庆科技博物馆、墨尔本博物馆等,博物馆俨然已经是跑男“撕名牌”最喜欢的场地了。看完跑男在博物馆撕名牌环节,已经有网友在微博发起了“抵制奔跑吧兄弟进博物馆”话题。

当前中国综艺节目过度追求商品化和消费化,一切以收视率来衡量节目好坏。为了博取更高的收视率,在博物馆内录制节目也不足为奇。一些博物馆也积极寻求这方面的合作,通过节目播出来扩大自身的影响力。毕竟传统的进校园、入社区、与旅游产业的合作模式,对博物馆的宣传力度是比较有限的。与综艺节目的合作,借用电视媒体的平台,博物馆直面全国观众,不仅仅局限于一地、一省,更彻底的走出馆舍,走向社会,拓展博物馆的影响力。本文仅就博物馆与综艺节目的互动,简要探讨它对博物馆发展的利与弊。

一、博物馆与综艺节目的互动对陈列文物安全保护的影响

综艺节目在博物馆内录制,引发争论的重点就是文物安全问题。主要集中在两点:首先,许多文物在强光下是否受损,其次,综艺节目的竞技环节十分危险,是否忽视了文物的安全。

第一,文物展品对灯光的要求。众所周知,文物的陈列于其他现代艺术品的陈列不同,文物是历经漫长历史岁月所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在流传的过程中,它们或多或少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其组织结构遭受过损伤,有的甚至不堪一击。观众在博物馆参观时,常能看到禁止使用闪光灯的标识。这是由于光线中蕴含着能量,而这些能量正是文物老化的罪魁祸首之一。其中最致命的是光化学反应,在它的作用下,文物表面的分子或者分解,或者和其他的物质反应,从而失去了原本的特征。许多文物即使在正常的光线照射下也可能引起损坏,哪怕损坏并不严重,但这种损坏是永久性的。这不仅影响观赏效果,也对文物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所以,有些观众觉得开一次闪光灯没什么大不了,但实际上,一些娇贵的文物可禁不起这“闪”一下。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涉及博物馆展陈照明的标准,对文物展出过程中的自然光和人工光都有一定的要求。为了减小光源对文物的伤害,一般会采取降低照度,调整照射角度增加光照的距离以及为灯具安装滤镜等措施,对光源操作有著严格的程序,而在综艺节目的录制中,节目样式、舞美灯光的制作水准决定着节目的生命力,节目画面追求视觉效果的冲击力。考虑到呈现在镜头中的美感,在博物馆内录制节目所采用的光源一般并不符合博物馆文物展品的灯光要求。综艺节目在博物馆内录制周期短,其光害在短期内对文物的损伤还不明显,但这种损害是潜在的、可预见的。

第二,展厅内拍摄存在的安全隐患。博物馆是文物收藏展示的重要部门,安全保卫工作是文物保护的生命线。尤其是当下全国各地博物馆对游客的免费开放,给博物馆的安全防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物在库房中保存的安全问题已得到各博物馆的高度重视,但近年来,文物在展出中被损坏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从侧面说明文物在展出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博物馆陈列布展的文物安全是展览中最重要的环节,展厅毕竟是公众聚集的场所,是陈列展览的第一现场。目前博物馆的普遍做法是加强文物安全的硬件设施,这是保护展厅文物的基础手段,通过墙、门、窗、展柜来构成展厅实体,实现抵抗外界伤害、保护文物安全的目的。如:布展大厅中的墙和门窗要建设坚固,并尽可能的减少门窗数量;选择材质坚固的展柜,并保证不易于轻易移动;减少陈列空间中的死角和管道等。其次,各大博物馆的游览须知中都要求观众,场馆内请勿奔跑、追逐、攀爬、躺卧。这是保护文物安全的必要手段。

“跑男”在博物馆里撕名牌,这类环节的设置其实是博物馆明令禁止的,因为这些行为是容易对文物构成危害的。一般来说,文物处于安全保护需要大多陈列在玻璃展柜中,与观众保持一定的距离。但目前很多博物馆还在采用单体展柜,这类展柜是通过搬动展柜,布置完文物后再把展柜挪回原位,移动不当则容易造成文物展品的损坏。同时博物馆在陈列展览中也存在大量的历史复原场景,运用了大量的声、光、电等多媒体设备。展厅的日常维护都是由博物馆工作人员完成。而在综艺节目游戏的设计中,这种较为激烈的竞技类环节容易出现不可控的危险性,对展厅展出的文物存在着潜在的安全隐患。即使对展厅的文物进行替换,用复制品代替原件,保证了文物的安全,也不能保证节目拍摄中的设备、人员不对展厅原有的陈展空间、陈设位置的挪动,无法保证展览中使用的各类展具,各种设备不被破坏。

二、博物馆与综艺节目的互动对博物馆宣传推广的利与弊

今天的博物馆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收藏、保护文物的机构或者展览的场所,它不再是封闭的、曲高和寡的;博物馆更多的是一个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公共文化教育机构,它需要更加开放、包容和富有活力,更加深入公众生活。

随着博物馆不断增强活力,博物馆宣传推广面临着创新与变革。通过整合社会资源的互动价值是近年来许多博物馆所热衷的宣传推广方式。很多博物馆在逐步摸索中形成了当下博物馆时新的理念,即以博物馆为平台,与社会资源多维互动,通过宣传推广博物馆从而带动博物馆收藏、研究、社教等各项业务工作。现如今博物馆推出的每个展览,从创意立项、文案策划到展品遴选、媒体聚焦直至走出馆门,均离不开社会资源的整合。博物馆如何巧借社会力量宣传推广,才能达成事半功倍的效果呢?一些博物馆借助当下中国综艺热,与综艺节目互动开辟了博物馆宣传推广新思路。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共有215档综艺节目面世,以平均季播长度13集来算,观众需要每天看7集,一年内才能看完这些节目。亲子类、竞技类、旅行类等节目内容之丰富、形式覆盖范围之广泛,可谓创下了新纪录。对于电视台来说,综艺节目也成了不可或缺的立台王牌。可以说,博物馆借用综艺节目宣传,提升知名度,效果立竿见影。

就“奔跑吧兄弟”为例,它有着广泛、稳定的收视群体。因而它于第三季所发起的“奔跑阳光+”青少年成长助力计划这一次公益活动,在全国范围形成了广泛的影响力,最终全国观众一起奔跑过69亿步的助力旅程,捐赠了3万多本书,将为12所小学平均捐赠2千8百多本建立阳光书屋。第四季第一期在杭州博物馆录制开撕名牌在微博上迅速形成了热门的话题。从节目中,全国观众可以看到杭州博物馆的展厅、学术报告厅、展陈设置,相关文物也作为背景频繁出现。其中通过李晨还专门展示了博物馆里文物“镏金铜牛”;在惩罚环节是让明星用毛笔抄写《兰亭序》,展示了传统文化。杭州博物馆借用跑男的广泛观众覆盖面,迅速增加了全国观众对它的认知度,突破了其自身区域的局限性,扩展了其在全国范围的影响力。

众所周知,衡量一个国家的文化水平,就要看博物馆。博物馆展示了一个国家的历史积累和对待传统的态度,它传递给公众的应该是教育性、愉悦性、启发性的讯息,它承担的是传承文化、续写历史的高品位的社会使命。在博物馆这种历史文化蕴含丰富的场所,要引导公众树立一种对历史的敬畏之情、对文化的感恩之意,对传统的眷念之心。因此,为了宣传推广,博物馆参与综艺节目所渲染的商业化、娱乐化,这与博物馆宣传教育功能是不相符的。在博物馆内制作不合适的综艺节目环节,容易给公众带来错误导向,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三、博物馆与综艺节目的互动要立足于博物馆的文化定位

目前我国博物馆除了几家大的国家级、省级博物馆和名人馆、纪念馆以外,但真正叫得响的博物馆并不多见。即使现在大多数的博物馆已经免费对未成年人开放,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博物馆仍然是门可罗雀。博物馆真的是没有市场吗,是缺少品位高雅、制作精良、服务优质、管理优秀的博物馆吗,相信每个博物馆从业人员都会坚决的否定这一说法。“好酒不怕巷子深”的营销时代已经过去,博物馆需要审时度势,要有危机感,以新的宣传推广方式来提升形象。博物馆与综艺节目的互动,共同为社会提供了精神生活产品,但是这种方式能否帮助博物馆提升知名度,就需要博物館抓准自身的文化定位,这不仅取决于博物馆深厚的文化内涵,还取决于能否建立起博物馆自身独特的形象。

第一,注重博物馆个性差异上的定位。每一个博物馆功能都大同小异,都具有收藏、展示、研究、教育四大核心功能。但是考虑到与综艺节目的合作来宣传博物馆形象,那么每个博物馆就要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特点是什么,拿什么去与市场上其他的博物馆竞争,以什么获取市场,才能形成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与综艺节目互动,博物馆要树立差异化经营的理念,明确认识有特色的才是有生命的,要考虑到如何利用博物馆自身具有特色的文化产品,根据本身的主题、地理、建筑等特点来开展与综艺节目的互动,设置多形式的综艺节目环节;如果博物馆出现在综艺节目中都是千篇一律的撕名牌环节,无法体现各博物馆的文化独特性,公众开始或许还比较新鲜,引发了不少的话题,博物馆也收获了一定的知名度。但是此类同质化节目越做越多,关注博物馆的话题时间一长也就无人问津了。

第二,注重与博物馆高雅的文化品味相匹配。博物馆无论以历史、文化、艺术、科学、军事为主题,在带出不同信息的背后,其实目的都是一致的:就是让公众以现在为立足点,认识、重温、反思过去,加强市民对自己地方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并将珍贵的文化遗产延续至将来;就个人层面而言,透过博物馆,希望可以启发思考、提升创意、激发想象力,丰富公众的精神生活。因此,博物馆与综艺节目互动,应该通过多种元素、多元形式展示中华传统文化之美,赋予综艺节目文化厚度,共同开发一系列承载中华文化传统的节目。

【参考文献】

[1] 张金萍,谢晓华.新建博物馆的文物保护[J].东南文化,2002.7.

[2] 郭智勇.博物馆展际交流中文物预防性保护策略应用探讨[J].文物世界,2015.5.

[3] 张晖.浅谈博物馆照明设计中的文物防光问题[J].新视觉艺术,2010.2.

[4] 苏史煜.浅谈如何做好文物陈列展览设计[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2.16.

[5] 郝军霞.论博物馆宣传推广的有效途径[J].企业导报,2012.15.

[6] 马自树.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要有精准定位[N].中国文物报,2016-4-13.

【作者简介】

卢 骏(1982-)男,汉族,湖北武汉人,华中师范大学法学硕士,任辛亥革命博物馆助理馆员,研究方向:文物保管与研究.

猜你喜欢
宣传推广综艺节目文物保护
文物保护利用信息化建设研究
地下文物保护首要举措考古勘探程序应前置
当前文物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分析
分析地方文物管理所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嗨嗨皮皮岳云鹏星店宣传推广策略分析
影视剧对服装服饰市场的影响
快速阅读法宣传推广研究
新时期电视综艺节目发展问题及未来趋势
从鲍德里亚的后现代传媒看综艺节目的流行
探析韩国综艺节目大势下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