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晓婷?陆卫明
【摘 要】 本文围绕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力如何满足用人单位实际需求这一核心问题,分析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力现状与用人单位需求的差异,分析了造成差异的原因,并从政府、学校、用人单位及大学生自身等角度提出了建议,以期从根本上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关键词】 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力;用人单位;需求差异;原因;建议
一、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力研究背景
1、大学生就业形势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政府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2016年,全國高校应届毕业生总量将超过770万,又迎来一个新的“史上最难就业季”。在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增长的背景下,受社会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就业问题越发严峻。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社会各界越来越关注高等教育与产业发展的匹配问题。“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企业也找不到合适的人才”的“就业鸿沟”已逐渐形成,其原因在于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力普遍偏低,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从根本上破解大学生的就业难题,关键在于有效提升大学生就业力。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主要分为教育部直属和省、市管理三种管理体制,相对而言,省、市管的高校一般属于地方高校。近年来,本地生源在地方高校在校生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也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在家乡就业,以《2015年陕西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中的数据为例,2015年毕业生已就业294698人,在陕西省就业的有174747人,占59.30%,由此,地方高校在地方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针对地方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力培育也变的十分迫切。
2、就业力的概念
就业力是指个人在经过学习过程后,具备的获得、保有及做好工作的能力,是把工作向更高层次提升,为个人创造有尊严的和富足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能力,是在更高层面上引领社会进步和实现个人成长发展所需要的生产力、学习力与创新力。[1]总的来说,就业力是通过学习与实践使高质量大学教育向高价值人力资本转化的结果。要具备充足的就业力,个人不仅需要充实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有利于就业的态度和特质,并且需要积极尝试实际工作,从工作经验中学习与成长。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访谈,本文将影响大学生就业力的因子分为四个主成分,即专业知识技能、可迁移技能、自我管理技能以及求职择业技能。专业知识技能,是指个体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可迁移技能指个体所能胜任的工作,具有通用性,是用人单位最看重的部分。自我管理技能是指一个人在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和品质,又称职业素养,是影响职业生涯成功与否的关键。求职择业技能指应聘者在求职择业的过程中获取和分析就业信息,并在应聘过程中能较好展现自身素质、推销自我最终顺利获得满意岗位的能力。
二、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力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存在的差异
为了了解大学生目前的就业力水平,找出学生能力与用人单位需求之间的差距,课题组共设计了两种问卷,分别针对高校大学生与用人单位进行发放。《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力现状调查问卷》主要测量毕业班学生对各项就业力因子的重视程度以及学生认为自身的具备情况。为保证数据的真确、可靠,我们选择了七所地方高校进行调研,样本涉及省属211、普通211、高职专科、普通专科等办学层次,涵盖理学、工学、管理学、文学等12大学科门类。该问卷共发放700份,收回671份,有效问卷599份,有效回收率为89.3%。《用人单位对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力水平需求情况调查问卷》主要测量用人单位对各项就业力因子的需求程度以及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目前各项就业力实际具备程度的评价。样本涉及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三资企业、民营私有企业等单位性质和东北地区、北部沿海地区等不同区域以及不同规模的单位。样本数据能准确反映各种层次用人单位对学生就业力的需求情况。该问卷共发放500份,收回466份,其中有效问卷287份,有效回收率为61.6%。
就业力的测量是在综合分析了访谈研究资料和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筛选出32个就业力构成项目,并对每一项目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具体项目及定义如下表所示。
通过对调研结果运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力实际具备水平与用人单位要求存在如下差距:
1、就业力重视程度的差异
用人单位最看重的就业力属自我管理技能和可迁移技能,不太看重求职择业技能,而学生则认为求职择业技能较重要。学生重视的社会资本积累与捕捉机遇的能力,分别排名第3和第10,而这两种能力用人单位的重视程度则偏低,分别排名第20和第24。相反,用人单位认为重要的、排第6位的吃苦耐劳能力在学生中排第13位。这体现学生看重的就业力与用人单位的需要存在差异。并且,用人单位对各就业力项目重视程度平均分为4.14,高校大学生对各项就业力项目重视程度平均分为4.07,大学生对就业力的重视程度明显低于用人单位。可见,需要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对就业力重要性的认识。
2、就业力水平评价的差异
学生对自己就业力的评价往往高于用人单位的对他们所具备水平的评价,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就业力具备情况的均分为3.33,而学生对自身就业力的均分为3.62。此外,学生认为自己具备程度较高的是诚实守信、忠诚、责任心、吃苦耐劳、个人形象管理、团队协作、理解、情绪管理、应变、沟通等能力,但用人单位只认为诚实守信和形象管理能力学生具备程度较高,其他则不然,吃苦耐劳能力甚至排在了后10位。用人单位认为学生具备程度较高的是求职择业技能,而学生却认为自己的这些技能具备较差。这些差异说明学生目前还没意识到自己在就业力方面的不足,需要继续提升才能达到用人单位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用人单位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评价高于学生对自身的评价,说明大学生的专业理论学习扎实,但对自身的专业能力不自信。
3、用人单位要求与实际具备情况的差异
用人单位认为重要的因子学生的实际具备偏低,而用人单位认为不重要的学生实际具备反而较高。用人单位重视程度最高的诚实守信同样也是用人单位认为学生具备程度最高的就业力因子。但是除这点外,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就业力的要求与学生具备情况大致呈负相关状态。
此外,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就业力重要程度的均分为4.14,而认为学生的实际具备情况均分为3.33,之间相差0.81,说明目前大学生的就业力与用人单位要求存在交大差距,还不能达到用人单位的普遍要求,这种不匹配便是“就业鸿沟”产生的重要原因,需要不断加强对大学生就业力的培养,以市場需求为导向,使学生的就业力水平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
4、不同用人单位就业力需求的差异
此处不同用人单位按用人单位的性质、地域、规模划分。不同性质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在就业时应具备的就业力水平如下:党政机关4.29、事业单位4.17、国有企业3.93、三资企业4.02、民私企业4.13、其他4.17。单位认为大学生实际具备的水平则分别为:3.10、3.34、3.42、3.84、3.35、3.42,两方面总平均分都相差不大,说明不同性质单位的要求和学生实际具备都基本相似。不同地域用人单位对就业力重视程度总平均分为:东部沿海地区最高为4.24,东北地区最低为3.91,所有地域间的差距在0.33之内,也不大,说明不同地域的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就业力的重要程度要求基本处于同一水平。不同规模用人单位的就业力重要程度平总平均分根据单位的规模分别为:30人以下4.2,30-50人3.98,50-100人3.96,100-200人4.18,200-500人4.19,500人以上4.18,不同规模单位认为学生实际具备的就业力水平总平均分分别为:3.4、3.19、3.16、3.23、3.4、3.46,可见,差距也不太大,不同规模用人单位对就业力的要求基本也处于同一水平。学生实际具备的能力水平也比较接近。可见,不同性质、地域、规模单位的要求基本相似,它们认为学生实际具备的就业力也相差不多,但不同单位的侧重有所不同。
学生的实际具备水平与用人单位认为的重要程度有一定差别,例如,三资企业差距最小为0.18,党政机关差距最大为1.19,其他企业间的差距在0.5到0.8左右,说明学生的实际能力还应不断提高才能达到单位所要求的水平。黄河中游地区单位的评分为3.91,东北地区为3.15,所有地域间的最大差距为0.76,说明不同地域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实际具备的就业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并且所有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在就业时具备的重要的就业力水平与单位认为大学生在就业时实际具备的就业力水平大体呈现负相关,故在就业力提升方面要加强针对性。
三、出现差距的原因
1、经济条件限制
由于国家的政策导向和投资力度不同,地方高校尤其是市级地方院校的学校建设基础大都比较薄弱,地方院校的学科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地方政府扶持,受当地经济水平的影响,经费投入十分有限,无论是教学质量还是学生素质都与重点大学存在差距,普通地方院校的毕业生成为了就业市场中的“弱势群体”。这些都导致学生对就业力形式、就业力因子缺乏关注与了解,造成对就业力认识的不足与缺失。
2、地方高校大学生缺乏正确定位
大学生难免会有傲娇思想,会有“天之骄子”、鹤立鸡群、高人一等的错误观念,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眼高手低,尤其是地方高校大学生,容易滋生自我满足感,不能认清自身优势和不足,在择业行为上也容易走极端。
3、社会实践不够
大部分地方高校过于重视理论学习胜于实践能力的培养,大学生由于时间紧张和自身懒惰对社会实践也有所疏忽,导致实践能力极度缺乏,动手能力不足,固步自封,不熟悉社会,自然也难以了解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导致无法达到企业要求。
四、对策和建议
鉴于上面涉及的大学生对就业力认识存在的问题,以下主要从四个主体层面,提出建议和对策。
1、政府
(1)开发就业力提升课程。我国政府要效仿美国,开发就业力提升课程,帮助高校把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理念融合在课程设置中,构建培养学生文化基础与实践能力并重的课程模式,并贯穿整个大学生涯。同时,依赖市场导向筛选优秀人才,鼓励和保障毕业生自主创业。还要积极引导高校开设就业咨询服务中心、为不同条件企业和个人提供有针对性服务。
(2)做好相关数据调研。政府要做好国内调研,组织引导学者对目前大学生就业能力理论进行系统性研究,为更好地认识和培养就业力做好奠基,及时向社会公布调研结果,实现精准化帮扶,使学校能够有效调整学科设置,学生能够合理规划职业发展方向。加拿大政府提供资助使大学能开发毕业生所需的技能组合并协助建立行业委员会,用来提供大学、学生、单位准确可靠的劳动力市场信息,我国地方政府要加以效仿,尽职尽责。
(3)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政府可以运用自身财力来资助高校、院系、教师提出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教学改革方案,对与就业力相关的学术和政策研究及企业与高校合作开展的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提供财政支持,对推动就业力教育成绩显著的高校进行奖励,并对产业发展所需的就业力进行预测和调查,跟踪评估大学毕业生基本能力和专业技能的需求变化。[2]
(4)重视立法。以立法形式要求用人单位、企业给学生提供学习实践的机会,规定政府积极协助学生进行实习,同时对企业和学校双方进行监督,并对就业能力欠缺的大学生进行积极干预,提供职前和职业发展培训,使提升就业能力,重新进入劳动力市场,获得就业机会,也可以出台一些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创业的政策,支持和维护大学生创业的激情和创造性。
2、高校
(1)创建社会实践平台。英国德蒙福特大学在实践方面大胆创新,组织学生参与全方位的社区实践活动、聘请优秀企业人士积极参与课程设计和课堂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就业力。我们要借鉴该大学创新实践教学的经验,探索符合我国地方高校办学实际的教学模式,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环节,寻求适合的用人单位,推荐学生实践。学校在课程安排和教学内容设置方面也尽量与用人单位保持紧密联系,让用人单位参与改革,明确专业的培养目标。此外,也要鼓励教师参与实践锻炼,提升教师实践能力,更好地为学生服务。[3]
(2)完善就业力培养组织体系。著名学者奈特和约克认为“当就业力被整合到课堂时,就业力就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中国地质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不仅组织召开招聘会、就业类讲座、开展就业咨询,而且深入班级宣传就业工作,搜集学生对就业工作的建议并及时反馈。有些高校建立就业信息网络,以实现资源共享,及时给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学校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组建就业能力培养工作领导集体,开展团体辅导和个性化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掌握就业技巧。也可以邀请企业人员在课堂现身说法或在线指导,完善就业力培养组织体系,培养学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4]
(3)注重全面发展。当前,用人单位越来越看重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地方高校在鼓励大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时,要加强对地方高校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辅导。温州大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施了体现“一优三强”人才素质的培养方案,推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高,培养了一大批创新意识强、岗位适应能力强和创业成功率高的应用型人才。各地方高校可根据学校条件,增开增强大学生实践能力的课程。此外,也可以组织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假期“三下乡”、“青年志愿者”、模拟职业实践等来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能力和素质。
3、用人单位
积极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加强校企合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入政府、高校和企业的协同机制,为高校完善就业指导体系提供坚实的平台。既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实习工作机会,帮助其产生真正有意义的实践工作经验,也全面提升了学生就业竞争力,并且可以把实习学生作为重要的人力资源储备。单位也可以派遣专门的人员进入大学参与学生授课,表达自己所需人才类型,为学生讲述实用意见,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培养方向。同时,还要积极配合政府和高校开展大学生就业相关调查,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和信息,更好地为人才供需预测和政府制定就业政策提供基础信息来源。[5]
4、大学生自身
首先,重视就业力培养,通过学习培养就业品质,及时关注就业信息,了解当地就业形势和企业所需人才类型,将个人的兴趣、爱好、特长等主观愿望同国家、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树立科学的就业观,为适应市场和社会打下坚实基础。其次,学会客观地自我评价,做好自身定位,在明确自己对就业力认识的基础上,了解自己能力,看清自身的优劣势,既不好高骛远,又不妄自菲薄,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并接受自己。最后,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合理定位自己的角色和位置,增强就业心理适应度。积极利用学校与用人单位提供的实习实践机会,结合地方所需,运用所学知识与自身能力,为地方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俞亚萍,邵丽珍.大学生核心就业现状及提升路径[J].黑龙江高校研究,2014(243)116-118.
[2] 张体勤,江岩.基于就业力的大学生就业政策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9(229)72-75.
[3] 高黎,汪霞.英国研究型大学就业力培养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12(06)87-92.
[4] 车凤岚.经济全球化视阈下大学生就业力培养路径探寻[J].山东社会科学,2013.224-226.
[5] 王秀芝,罗嘉珂.欧美高校提升大学生就业力:模式、措施及启示[J].现代教育管理,2013(05)120-125.
【作者简介】
罗晓婷,女,陕西富平人,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陕西科技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讲师,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职業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研究.
陆卫明,男,浙江象山人,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政治学系主任,从事中国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中国传统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当代中国政治与公共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