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克疾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中国人一谈起印度的方方面面就总也离不开“种姓”。谈到印度的种种社会乱象——比如贫富差距、性暴力、滥用私刑、贫民窟——中国人的普遍反应就是“我看这大概是因为种姓问题”;而谈到印度的文明复兴、经济崛起、社会发展,很多中国人则会貌似洞若观火地来上一句“只要有种姓制度在,我看印度就好不了”。
印度虽然是个重要国家,但是相比欧美日这些文化经济输出国,印度在中国的存在感比较弱。平时大部分中国人客观上缺乏了解印度的机会,主观上也并不特别关心印度。如果普通中国人对于印度的知识和了解彻底缺位,这种知识的空白至少能促成一些比较认真的搜索和研究,但是偏偏中国人对印度多少有所了解。
在中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本中,由“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再加上“不可接触者”构成的森严差序格局常常是各地“考纲要求内容”,而种姓对于印度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和意义就成了需要考生熟记于心的内容。在这种情况下,被反复强调的“落后种姓制度”也就成了很多人对于印度最为深刻的印象。
在今天的印度,虽然种姓的残余依然存在,但是却并不是主流。种姓是通过社会关系进行识别的,不像肤色那样容易识别,离开了赖以存在的封闭自洽的社会、经济、宗教环境,种姓制度在城市中往往难以贯彻,在现代化的工商业冲击下更是很难立足。现代雇主不可能按照种姓制度来分配工作,这种反市场的行为会增加成本。
中国人对于印度现代、亮丽的一面兴趣贫乏,但是对于印度古旧、粗糙的一面却兴致盎然,近几年,前往印度旅游的人逐渐增多之后,各种关于印度走马观花的猎奇见闻和照片更是强化了这种倾向。
在中国崛起的过程中,也曾遭遇来自西方的种种误解与偏见,如今将起未起之际的印度也在相似处境中挣扎。因此,正确认识印度不但有助于减少中印之间的误读,更重要的是能够尽早准确把握印度发展的机遇。
中国对印度认知的祛魅才刚刚开始——要知道印度国家广告中所宣称的“不可思议的印度”之所以不可思议,才不只有种姓那么简单。▲
(作者是风云学会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