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师下企业锻炼动力不足的原因及对策探讨

2016-09-07 23:43张志纯
进出口经理人 2016年2期
关键词:高职教师对策

张志纯

摘 要:高职教师下企业锻炼是高职学校提高师资水平,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高职教师下企业实际情况的调研及分析,探讨教师下企业锻炼动力不足的原因及对策,提出了要构建多样化的教师下企业锻炼模式,完善企业与高职教师的对接,提高参与教师的积极性及主动性,建立实际有效的监督及评价机制,提供合理有效的待遇福利保障等,务求提高高职院校教师下企业锻炼的有效性,着力提升高职教育与企业对接实效,提高学生实践实操水平。

关键词:高职教师;下企业锻炼;动力不足;原因;对策

一、高职教师职业能力现状

在现阶段,高职教师大部分都是毕业后直接进入高职院校工作,在工作过程中,会发现专业职业能力及实践实操等都不能满足高职教育教学的要求;而少部分具有企业一线工作经验的高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会出现旧的工作经验跟不上时代科技及行业发展的需求,知识落后等情况。要提高高职实践教学及专业能力教学水平,高职教师下企业锻炼的要求刻不容缓。

二、高职教师对下企业锻炼态度分析

在我们调查过程中,高职教师对下企业锻炼态度基本表现为“三多三少”学校要求去的多,自己主动要求去的少;走过场的多,真正学习做事的少;一次性的多,可持续发展的少。对学校是否提供教师下企业锻炼机会的情况不了解的教师占到18.84%。如很多学校为了响应中央的号召,积极组织教师进行下企业锻炼,有的是按照硬性指标进行分配,如有些学校要求几年内必须下企业锻炼几个月,教师主动申请要求的少;在下企业锻炼过程中,由于学校的监督不足,企业由于与高职教师并不构成劳动关系,因此下企业锻、炼的高职教师就变成三不管地带,迟到早退的有之,偶尔出现的有之,效果可想而知;由于教师自己本身下企业锻炼动力不足,目标不明,因此下企业锻炼很多是一次性行为,在锻炼结束后教师与企业联系不紧密,未能建立相应的企业人脉,对后期的职业生涯发展及学生实践锻炼未能起到应该有的作用。

三、高职教师下企业锻炼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学校桥梁角色未发挥,培养单位积极性不高

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实体,讲究的是经济效益。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由于种种原因,企业并不欢迎高职教师到企业去调研或锻炼。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在政策环境等方面的引导不足,使以追求利润为主要目标的企业承担专业教师的岗位实践的积极性不高,直接影响教师企业实践的效果;另一方面,虽然一些企业接受了少数教师到其企业挂职锻炼,但大都是建立在个人关系的基础上,学校中间桥梁的角色缺失,并不能够直接为教师提供下企业锻炼的单位及岗位选择,而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很难为短时间实习的高职教师提供重要岗位或分配重要工作,而且对于关键岗位、关键技术和整个生产运作过程仍抱有藏私心理,对教师培训积极性不高。

(二)缺乏培训指导,教师锻炼效果不理想

很多高职教师下企业单纯只是为了实践而实践,目标不明确,认为去企业上班就是下企业锻炼,这也导致了在锻炼过程中“人在心不在”的情况。而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就在于高职院校缺乏对教师下企业的引导培训,甚至自己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引导教师,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教师下企业锻炼前有提供相关培训的高校比例居然为零。“上梁”茫然,“下梁”就更无措。教师不知道如何有效实践,不知道应该如何与企业争取关键岗位及关键工作,不知道实践目标及实现途径,也是教师锻炼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

(三)缺乏有效合作机制,教师锻炼连续性差

由于缺乏有效合作机制,教师下企业锻炼很多都仅限于一次性行为。不仅实习企业不固定,实习岗位不固定,甚至由于名额有限,下企业锻炼过的教师很难再获得再锻炼机会,锻炼连续性差,这不仅扼制了下企业锻炼教师的眼界和进一步发展,教师也难以为下企业锻炼这一行为做出中长期的规划。

(四)缺乏相应的激励保证机制,高职教师积极性差

很多高职院校由于受到经费等方面的影响,对下企业锻炼教师的福利待遇等激励保证机制缺乏,同时担心培养后教师离职,投入积极性不高,甚至教师需要签订“卖身契”——在锻炼后保证在一至五年内不离职,否则须给予校方相应赔偿。高职教师一方面要脱离相对轻松的教学环境和工作时间,一方面还要承担较大的经济压力与工作压力,这也使教师对下企业锻炼积极性不高,兴趣不大。

四、建议及对策

(一)构建多样化的教师下企业锻炼模式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有意愿下企业,但是很多学校是集中在寒暑假期间让教师完成额外的下企业任务,大大削减了教师下企业的积极性。而且寒暑假期间也不一定就是企业的工作旺季,当企业自己也要适当减少员工的淡季,硬是要企业接纳教师寒暑假下企业锻炼也不太实际。有的学校则是给予半年或一年的下企业锻炼时间,教师能够完全脱离日常教学任务投入到企业工作中来,但是毕竟代价较高,学校一年可以提供的名额有限,教师一般也需轮候,并不能形成长期可持续发展机制。因此,我们建议构建多样化的教师下企业锻炼模式。除了常见的顶岗挂职外,还可以考虑以下模式:

1、调查研究模式

调查研究是针对对口企业开展专业建设调研活动,目的是让高职教师了解企业行业发展动态,熟悉企业文化,开展专业调研活动,对往届毕业生跟踪调查等,通过调查一个企业(或工种)、分析一个岗位、制定一个课程标准、写一份调查报告等措施,了解专业岗位群的具体要求及发展趋势,获得企业对人才培养、专业课程设置要求的第一手资料,从而针对性地确定人才培养方案,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和专业课程体系,有的放矢地修订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内容。这也是切合高职院校当前学生就业市场的需求,通过实地调研,不断修正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内容,创新培养模式,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将企业标准、技术标准、产品标准融入教学内容,将企业文化和职业意识培养贯穿于育人管理全过程,努力解决高职教育与企业用人需要相脱节的问题,保证人才培养工作具有较高的针对性、目的性与时代性。

猜你喜欢
高职教师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浅论新时期高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翻转课堂背景下的高职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探析
高职教师教学自主权和职业承诺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