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玲 陈俊 张翔珍
[摘要]目的:调查妇科门诊患者对宫颈癌知识认知程度,为开展宫颈癌知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3年1月至8月妇科门诊就诊患者800例,对无主动意愿做宫颈癌筛查的患者进行宣传教育后愿意行筛查的作为动员组,对主动要求做宫颈癌筛查的为非动员组,通过两组宫颈癌筛查结果的对比,分析对宫颈癌筛查认知程度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结果:动员组非本市户口较多,收入相对偏低,文化程度相对非动员组低,对宫颈癌相关知识认知度较低。临床检查结果:非动员组500例患者,CIN I 18例,CINⅡ1例,CINⅢ0例,宫颈癌5例,总检出率4.8%;动员组300例患者,CINI 14例,CINⅡ2例,CINⅢ2例,宫颈癌9例,总检出率9.0%。动员组轻、中、重度癌前病变及宫颈癌检出率均高于非动员组,P<0.05。结论:应大力开展宫颈癌健康教育,提高宫颈癌筛查意识度,早发现早治疗,降低宫颈癌发生率。
[关键词]宫颈癌;细胞学检查;HPV筛查;动员性;非动员性
[中图分类号]R737.33 [文献标志码]A
宫颈癌的主要病因是高危型人乳头状病毒(HPV)的持续感染,然而,宫颈癌(SCC)是一种可以预防的恶性肿瘤,是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唯一建议在世界范围内开展筛查的恶性肿瘤。其发病时间长,早期治愈率高,筛查方式确切。有组织的宫颈癌筛查可以明显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
脱落细胞学检查是宫颈癌及其浸润前病变筛查最为主要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联合HPV检测可以提高筛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从而延长筛查的时间间隔。我国国情特殊,流动人口众多,导致宫颈癌筛查的工作不乐观,其缺乏力度和持续性。女性对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筛查知识了解甚少,从而错过了早期筛查的有效时机。本课题是通过对妇科门诊患者的问卷调查,研究了解妇女对宫颈癌及宫颈癌筛查知识认知影响因素,为宫颈癌全面筛查提供经验,从而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1月至8月妇科门诊就诊患者800例,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其中主动筛查宫颈癌意愿的女性作为非动员组,人数500例,年龄23~43岁,平均年龄33.6岁:对无主动意愿做宫颈癌筛查的患者进行宣传教育后愿意行筛查的作为动员组,人数300例,年龄22~45岁,平均年龄34.1岁。
纳入标准:无宫颈手术史,无妊娠,无骨盆放射治疗史的妇女:对象需有一定认知能力,且自愿参加调查。
排除标准:有宫颈手术史,妊娠妇女,有盆腔包块或其他脏器肿瘤妇女,有其他严重疾病妇女;近2年内有宫颈癌筛查妇女。
1.2 方法
调查方法:自制问卷调查表,内容包括年龄、学历、月收入、户口所在地、宫颈癌典型表现的常见症状、宫颈癌能否预防、HPV与宫颈癌的关系、避孕方法、初始性交年龄、性伴侣人数。通过动员组与非动员组两组宫颈癌筛查结果的对比研究,分析两组宫颈癌发生率,对比分析宫颈癌筛查认知程度对宫颈病变有无统计学意义。
动员方法:于门诊向动员组就诊者介绍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并伴有年轻化趋势的现况,使其了解提早发现、提早治疗是降低宫颈癌危害的有效方法。通过宣教宫颈癌筛查的重要性,使其了解宫颈癌筛查目前是预防子宫颈癌的有效途径,因此提高对宫颈癌的认知程度,主动进行宫颈癌筛查是十分必要的。
宫颈癌筛查:采用HPV检测法进行宫颈癌筛查。样本采集:宫颈采样器置入子宫旋转3周收集宫颈脱落细胞,采集出的样本放入细胞保存液中,4℃保存。采集到的宫颈标本采用HPV DNA提取试剂盒进行检测,显色HPV分型等操作步骤及结果判读均按试剂盒要求进行。HPV DNA提取,根据芯片上HPV分型分布相应的位点判断HPV基因型。可检测出21种HPV亚型,其中高危型15种,包括HPV16、18、31、33、35、39、45、51、52、53、56、59、66、68;低危险HPV6、11、42、43、44、CP8304。判定标准:以RLU/Co>1.0定义为HPV阳性。
1.3 统计分析
将数据录入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计量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自制问卷调查结果
显示两组平均年龄分别为33.6岁和34.1岁,没有差异,年龄对女性的认知程度不存在较大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员组非本市户口较多,收入相对偏低,文化程度相对非动员组低,对宫颈癌相关知识认知度较低,800名调查对象中656名知道子宫颈癌及其相关症状。目前已婚女性对宫颈癌筛查的必要性和支付的意愿均较高,文化程度较高的女性对宫颈癌筛查的认知程度较高,主动意思较强。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动员组在避孕措施上认识不够,不够积极,27.7%不采取避孕措施,非动员组只有4.8%。见表1。
2.2 临床检查结果
非动员组500例患者CIN Ⅰ 18例,CINⅡ1例,CINⅢ0例,宫颈癌5例,总检出率4.8%;动员组300例患者,CIN Ⅰ 14例,CIN Ⅱll2例,CIN Ⅲ2例,宫颈癌9例,总检出率9.0%。动员组轻、中、重度癌前病变及宫颈癌检出率均高于非动员组,P<0.05。见表2。
3 讨论
本研究中动员组非本市户口较多,收入相对偏低,文化程度相对非动员组较低,这是就诊患者整体的宫颈癌相关知识认知度较低的主要原因,导致宫颈癌患者未能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本文两组CIN Ⅰ检出率差异不大,主要是中、重度癌前病变及宫颈癌检出率很高,充分说明宫颈癌筛查认知程度对宫颈病变有统计学意义。
我国每年新发病例14万,约占世界宫颈癌新发病例的28.8%,为我国妇女生殖道恶性肿瘤第1位我国女性对宫颈癌的认知不足,很少主动去做防癌筛查。对宫颈癌筛查的健康教育主要是医疗机构就诊时医生的讲解,其他如网络、媒体报刊、社区卫生宣传、朋友的影响等途径了解宫颈癌筛查的相关内容。目前江浙沿海地区对宫颈癌筛查认知情况大样本的调查研究不多,本课题通过调查研究大样本妇科门诊患者对宫颈癌及宫颈癌筛查认知程度,为开展宫颈癌健康教育,降低宫颈癌发生率提供科学依据。宫颈癌筛查效果在发达国家已经得到证实,通过有组织高质量的筛查,许多发达国家的宫颈癌发病率已经明显下降。
我们今后应该做的是首先要多方面、多层次、多渠道地对宫颈癌筛查的重要性进行普及,采用报纸、网络、媒体等方式进行大力宣传;其次,对受教育水平较低的女性,更要加大宣传力度,用通俗语言、用图文并茂和浅显易懂的方式进行宣传,提高自我保护意思;再次,对于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筛查形式,尤其对农村要利用政府和保健机构配合进行宣传工作,城市可利用机会性筛查和自愿筛查方式;最后,在进行筛查过程中,可考虑减低收费或财政补贴方式,积极鼓励女性进行筛查。
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宫颈癌患病率占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半数以上。宫颈癌的主要病因是高危型人乳头状病毒(HPV)的持续感染,是目前唯一病因明确而且可以预防的癌症,脱落细胞学检查是宫颈癌及其浸润前病变筛查最为主要的方法。本课题是通过对妇科门诊患者的问卷调查,研究了解妇女对宫颈癌及宫颈癌筛查知识认知影响因素,通过动员组与非动员组两组组宫颈癌筛查结果的对比研究,分析两组宫颈癌发生率,对比分析宫颈癌筛查认知程度对宫颈病变有无统计学意义。
本课题设计科学、全面、深入,可操作性强,设备齐全,技术可靠性,调查样本的广泛、随机,统计方法科学。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结论对指导围绝经期妇女用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收稿日期:2015-06-05)endprint